如何练习行测.docx_第1页
如何练习行测.docx_第2页
如何练习行测.docx_第3页
如何练习行测.docx_第4页
如何练习行测.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测心得分享莎姐教你做行测来源: 衣莎的日志受某友之托,分享一下自己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各位对于应考还有什么疑问,请在留言中提出,我将尽己所能解答。 2010年12月参加国考,职位外交部英语,行测72.5,笔试总分125.7,北外第一。2011年4月参加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职位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行测79,笔试总分156,东城区第一。顺便说一下,十月中旬做第一套行测题,只错了31道,打算国考的童鞋估算的出这是什么成绩。提这件事的原因后面告诉大家。 一、看书,整理2010年暑假没怎么实习,玩了一个暑假,做的唯一一件正事就是把国考的两本红宝书(推荐中共的行测,华图的申论)看了一遍。想跟大家说的是,看书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说你每一行每一个字都看见了就行了。首先要了解行测都有哪些部分,这些我相信准备国考的同学都参加了不少国考讲座,心里都清楚,我就不赘述了。其次要整理。行测的知识点非常零散,你没法指望看一遍就能全记下来,而且我比较懒,平时课本都懒得带,更别说去哪儿都拿着本跟砖头似的大书。所以我看书,尤其是看行测书的时候旁边放一个本子,把所提及的知识点全都分门别类的记到本子上,比如言语理解题都有哪些题型,资料分析题都有哪些快速运算方法。这样书看完一遍以后基本就可以扔一边了,有什么问题直接看本子。另外,这个本子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用途,后面再说。 二、做题,总结国考行测让我来看,就考两样:一是知识面,二是逻辑思维。所幸的是,姐姐我这两样从小就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也是我刚刚说到的,第一次做题就能在70分左右的原因。所以如果有童鞋觉得自己在这两方面都还行,那么先提前恭喜你,你的行测一般问题不大。另外,在今年4月份参加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前,基本没有复习,但成绩还是很高,我认为还是这两方面原因。所以,如果有同学有志于北京市公务员,从现在开始就在这两方面进行一下长线提升吧。下面从行测构成的每一部分为大家做逐一分析。1. 常识这一部分分法律常识、政治常识、生活常识等。对于法律和政治常识,学法律和政治学的同学恭喜了,这一部分你们占有先天优势,不是该类专业的同学也不用担心,多看新闻,多关注时事,尤其现在网上有很多时事集锦、法律常识集锦、政治常识集锦之类的,多百度谷歌一下,保存下来,没事看两眼,问题也不大。对于生活常识,我没辙了。我从识字就看十万个为什么,初中高中从不偏科,要不是因为数学和地理比较突出,也不会学文。简单来说,也就是个样样通样样松的人。另外,在经受了山东高考中基本能力考试人类无法阻止的变态程度的磨练后,已经是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样样了解,遇神杀神,遇魔杀魔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统计一下每年通过公务员笔试的人员中山东人的比例,绝对是各省市中最高的,大家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出来的)当然,每年都不乏超出大家能力的常识题,对我来说,主要是法律常识。不会的就只能凭感觉蒙了,先根据常识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排除一两个选项,再找一个看着顺眼的,就它了!反正这一部分分数比重比较小,大家放开手脚做吧,错几道也不会出什么大事。2. 言语理解与表达大家都高考过吧?高考过这个还用我说吗?这不就是高考语文的选择题和语言应用题吗?一样的变态,一样的令人发指对不起,我失态了。当然,还得感谢变态的山东高考,为我积攒了宝贵的资料。我把高三时候总结整理的一整本言语知识点从家里翻出来了,里面有非常完整系统的近义词辨析、成语含义解析以及语言应用题做题规律和例题,看完一遍后受益匪浅。再加上数套行测真题的练习整理,这一部分基本也不是问题了。大家如果还有这样的资料,千万利用好,没有的话就看看自己家有没有正在读高三的弟弟妹妹,问他们要点资料,实在不行就再求助谷哥度娘吧。我没试过,但我相信他们的实力。其实这一部分也是有技巧的。大家平时多阅读,养成了良好的语感,到了考试的时候,你读着最顺的那个一般就是正确答案。对于将好多句话进行排序的题,一般是有逻辑顺序的,比如时间、地点、总分等等。最难的估计是归纳材料的主旨或寓意。这种题我也做不好,有人说主旨就是材料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的,寓意是其引申的含义,有一定道理。大家见仁见智吧,如果有更好的分析方法,也请告诉我,我将更新该日志。总之,对于语言运用这部分,我的经验就是语感,阅读量到了,题蒙也蒙个八九不离十,再加上一定题量的练习,基本没什么问题了。3. 推理判断在这里,我首先要对北外的杨建国老师表达诚挚地感谢。要不是大二的时候修了他的形式逻辑通选课,我也不会在做这一类题的时候这么得心应手。其次,庆幸的表示,我所经历的行测没有数列,因为姐在数列方面很弱智,我实在想不通,得长什么样的大脑才能想出那么变态的数列规律对于图形推理,昨晚跟大家聊的时候,受到启发,总结了六个字:找相同,找不同。对于某些图形,要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再去选项中找有这个特点的图形。对于某些图形,要找他们的不同点,从不同点中找变化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你甚至不用看选项自己都能画出来。对于某些图形,既要找相同点,也要找不同点,将不变与变化结合起来找答案。有些图形题是让你看一个立体图,然后问你他摊开后的平面图是哪个?或者反过来问,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进考场的时候带块橡皮,带着小刀,现切现画,超快!对于言语推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两个字:看书。书上所说的归纳演绎、三段论、真假命题,就是我当时所学的形式逻辑的系统总结。对于逻辑思维好的人,不看书这种题也会做。我从小爱看侦探小说,小学读完福尔摩斯探案集,达芬奇密码我尤其喜欢里面密码破译的部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我看了三四边遍还意犹未尽,遇到“甲乙丙三个岛,甲是真话岛,乙是假话岛,丙有可能真有可能假;ABC三个人,A说*,B说*,C说*,问ABC都是哪个岛的”这种题,我读完题基本就知道答案了。对于逻辑思维较慢的人,你把行测书上的规律背下来,什么“一定不的否命题是不一定”等等,做题的时候直接往上套,一定没错。遇到“甲乙丙丁四个人,作家、画家、歌唱家、钢琴家四种职业”这种问题,列个表,把题中每句话都在表中相应位置标出来,最后答案就显而易见了。4. 数量关系这一部分我没有什么解题经验,国考的时候20道数学题我就正经的做了两道,还有一道做错了(刚交了卷子突然反应过来),剩下的全蒙了B。原因有二:一、三年多没学数学,公式基本忘光,很多特殊数字也记不清了,想做也不会做了;二、题难,而且非常考验灵活思维能力,我不想在无把握的题上浪费太多时间。其实时间分配也是国考行测中很重要的一点,对于这一点,也放到后面单独讲。最后答完卷子,还有不到十分钟,我又回头看了一下数学题,把觉得选B明显不对的几道改成了觉得靠谱的答案。有种题型是问你相遇问题,比较典型的是钟表。你就带两块表进考场吧,一块看时间,一块拿来做题。他问几圈你就让表针转几圈,绝对比算得快。5.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没别的,你就算吧。提醒一点,考场不让用计算器。另外,算数也有技巧。能约等于成整数就拿整数算,能约分就约分,能估算就估算。比如去年国考96题7.15/4.5%,就是7150/45,先约分,为1430/9,结果肯定大于143,看选项中只有A符合,所以选A。对于每段资料最后一道判断对错的题,可以用排除法。另外,一定要看准了再算,人家让你算08年的,你别算成07年的。资料题的做题规律必须在实践中自己总结,千万不能觉得麻烦就不算。平时练得越多,算得越快,算的越准。这是唯一一类可以在考前大幅度提升做题速度和正确率的题型,也是分数比重很高的一类题型,6. 考前练这么多题不是白练的。请同学抱着这样几个目的:1)把握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建议这个练习在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中进行。除了对某一题型的强化训练,在做每一套真题的时候都要掐时间,把涂卡的时间也算进去。强迫自己全神贯注,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加快做题速度。读题要快,还要准,别因为一目十行看错字理解错题意。关键字词用笔标一下。另外,练习中逐渐合理分配时间。擅长的题目少分配时间,保证一遍成功;不擅长的题目和资料题、逻辑题这种需要时间分析演算的多分配时间。但不能因为做不出来浪费时间。常识和言语理解题必须在一分钟内搞定,较长较难的两分钟,做不出来的,过。资料题和逻辑题五分钟做不出来,过!数学题额文科生们,咱们放弃吧如果有时间结余,再回头看看。2)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先做自己擅长的题型,做快,做准。再按难易程度做其他类型的题目。这样不至于在很难的题上浪费时间,以至于最后连自己会做的简单题都没时间做了。我的顺序是常识(反正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言语理解、逻辑推理、资料、数学。另外,建议大家把言语理解题放在前面做,因为刚进考场的时候大脑比较清醒,这个时候语感比较准确,遇到拿不准的言语理解题蒙的答案比较靠谱。3)错题整理总结。看到这一条,可能有人会喊“哇靠!这不是高考复习那一套吗?”没错!还记得开头提过的那个小本子吧。每做完一份真题,我就逐一分析每道题做错的原因,比如主旨和寓意没分清、人家让我算07年的数据我算的08年的、新碰到一种图形规律我没看出来、不会的法律常识、两个近义词的区分方法等等,甚至包括粗心的原因。然后把这些分析出来的东西全都写到小本子上,每条后面再附上一两句简单话,举个例子,以后看得明白。看答案解析的时候,发现解析中提供了一种很方便的思路或者解题方法我没有想到,我也记在本子上。最后,从整份试卷的角度出发,在总结四五条做题经验,可能和时间分配或者做题条理性等一些大的方面有关,也记在本子上。从现在起,这个本子就是你的无价之宝了。在考前最后一晚,你没有时间再做题或者把做过的试卷拿出来从头看一遍了,看本子吧。 三、考场上的心态首先,保持适度紧张的态度,有利于精力集中,快速反应。也不必太在意,不要有心理负担,国考其实就是个工作,找不到这个,找别的。其次,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楚认识的基础上,一定要自信。我考前就觉得我的行测应该在70分以上,果然就是70多。考试的时候千万别觉得自己答得不好,等你出了考场,听听周围那些说自己还有三分之一的题没打完的人,你就偷着乐吧。最后,一定要答一部分题就涂一部分卡。千万别攒到最后一起涂,一是容易涂错,二是万一时间不够,答得再好也白搭。另外,由于答题顺序不一定是按着题号来的,所以涂卡的时候,一定看准了再涂。 最后的最后,预祝参加2011年国考的童鞋们都有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作为一个在毕业离校前一小时才定下工作的人,也要对在这一学年毕业找工作的童鞋们说:无论多艰难,都不能放弃,坚持到底,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向往的好工作;还有就是有时间出去玩吧,工作了就没机会了如何考公务员的建议超级专业来源: 沈峰的日志第一阶段:认真看书(包括一些总结性的资料)。辅导书大同小异,不求太多,一套足已。从10月份开始正式准备公务员考试,我买了两套公务员辅导教材。并把两套教材都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了解了行测的基本内容,并对基本题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再看一些总结性的资料,对题型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从此我就把辅导教材扔在一边再也没有看过。当然,在看一遍的过程中,我已经做了详细的笔记。(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第二阶段:初做真题。此后我开始做真题,不断的做,每天掐时间做,从国家的到地方的,做所有能找到的真题,不放过任何一道真题。 这是对速度的训练。(大概一个月的时间)记着要留两到三套国家的真题到最后做模拟练习用。 第三阶段:再做真题。第二阶段的做真题是为了练习速度和训练我的时间概念,这次的再做真题则是为了提高我做题的正确率。这个阶段我花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把以前做过的真题重新翻出来做一遍,这时我要求自己每天做两套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求自己无论自己做错的题目有多长都摘抄到我的错题本中,按类型把错题集中在一起,并注明做错的原因。每天必须把所有的错题都弄懂。就这样悄悄的,我就懂了很多,题目也越做越顺手,速度也越来越快。 第四阶段:做错题。在前一阶段,我摘抄了很多错题,虽然都弄懂了,但是时间长了难免会忘记一点。这个阶段我就复习错题,尤其是言语理解题,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出所以然来才罢休。关于数量关系,在注意总结一些特殊规律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基本规律,碰到题目首先就应该拿基本规律去套,而不是一个劲的想符合哪个特殊的规律。在这个阶段,把一些比较经典错题重新摘抄下来,以便以后复习之用 第五阶段:做真题和温习经典错题。临近考试,很多人难免会有些着急、紧张情绪。我认认真真的做了以上的几个步骤,我不担心,不着急,也不急躁。因为我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不是我能决定的,也不是我能左右的,这就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部分运气。 在整个阶段中,我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浏览论坛的帖子,修改标题的同时注意帖子的内容,因此我在不断巩固原有知识的同时,吸收了很多新的题型新的知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去年国考的数学运算中有两个题目我在论坛上看到过,这两个题目不但为我节省了时间,还大大稳定了我紧张的情绪。资料链接:数学部分:/read-htm-tid-9155257.html /read-htm-tid-16664-fpage-2.html 再加上自己的摘抄和总结,数学部分一般都可以得分(除非题目特别变态,这种 情况也不需要担心,对你来说变态的题目,对其他人未必容易) PS: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做做小学奥数 言语理解部分:/read-htm-tid-9383712.html(同学听课时顺便听了一下记下来的 笔记) /read-htm-tid-9437463.html /read-htm-tid-9358343.html(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的经验,值得看看) /read-htm-tid-9350879.html 言语理解部分很难推荐,这些是我准备考试的时候看过的。希望能给大家一点提示 图形推理:/read-htm-tid-8902840-fpage-3.html 图形推理部分很有趣,很多人很喜欢。但是在考试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这时需要我们在掌握基本图形之外要注意特殊图形。特殊图形很难找,辅导书上一般也没有,我们的行测提问区是寻找特殊图形的重要来源,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逻辑推理:/read-htm-tid-9395186.html /read-htm-tid-9397562.html /read-htm-tid-9398530.html /read-htm-tid-9400076.html /read-htm-tid-9401353.html /read-htm-tid-9404854.html /read-htm-tid-9419399.html 逻辑推理部分我看的材料就这一部分。原本有个下载版的,在哪已经找不到了,各位见谅。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别。当然,看这些资料之前,肯定要先看看辅导书上的基础资料。 法律常识部分:/read-htm-tid-9415487-keyword-.html 由于本人事学法律的,对于法律常识部分并没有做专门的复习。这是我们的bfd1123 帮宝为我们整理的关于法律方面比较全面的资料。 类比推理和资料分析我只是看了辅导书上的内容,没有进行专门的复习,再加上晚上浏览论坛记下的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就这样参加考试去了。 另外推荐的复习的好去处:/read-htm-tid-9683163.html /read-htm-tid-9718867.html 关于申论的复习 关于申论,我不能谈太多,因为我的申论并不好。但是考过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验的。 个人认为申论的必备资料:万能八条、理论面对面、半月谈、十七大报告、两会的相关内容。当然如果还有空可以看一下人民日报 第一阶段:阅读辅导书和万能八条。阅读辅导书的主要作用是导你入门。所以申论的辅导书简单的看一遍,留下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有用的东西,这样辅导书就可以丢到角落去了。万能八条要记住,因为对策文的文章结构大体就是这么几条。但是要注意一点,万能八条并不万能,只有合适的能用的上的才能运用到文章里,否则就是生搬硬套,整片文章就没有了生机。(大概十天左右即可) 第二阶段:摘抄有用句子和对策。这些句子要自己认真阅读半月谈、理论面对面去挖掘,不一定要是很拗口的那些专业用语和标准用语,只要自己认为有用、能用的句子和对策可以直接摘抄下来。对于在十七大报告和两会相关内容中出现的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名词和新词,尤其要注意摘抄理解并能在自己写申论的时候运用进去。 第三阶段:背诵所摘抄的句子。将一篇申论文章比作是一个人的话,万能八条就是一个大体的结构和骨架,而我们摘抄的句子就是充实骨架的血肉。由于这些句子是我们自己从各种各样的文章里摘抄出来的,相对具有独创性,这样的一篇文章就不容易落入俗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所摘抄的句子组织成一篇文章,没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背背。(这个阶段的任务相对比较重,可以边抄边记,可以加深记忆。这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合起来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第四阶段:练习真题。真题是最接近我们要考的题目的试题,一方面从真题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概的题型,另一方面从真题出发我们可以衡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