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剔除术39例临床体会.doc_第1页
子宫肌瘤剔除术39例临床体会.doc_第2页
子宫肌瘤剔除术39例临床体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宫肌瘤剔除术39例临床体会【关键词】子宫肌瘤 对需经腹手术的子宫肌瘤以往多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但子宫是妇女的一个重要功能器官,尤其是未育妇女,保留子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院对部分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肌瘤剔除术,现将39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在2351岁之间,2例为未育年轻女性。39例中21例浆膜下子宫肌瘤,9例肌壁间子宫肌瘤,7例浆膜下、肌壁间均有肌瘤,2例粘膜下子宫肌瘤。肌瘤为单个肌核的7例,其中1例是宫颈肌瘤;肌核最多的17个,肌核最大者15cm15cm,最小者0.3cm0.3cm。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子宫纤维平滑肌瘤。对所有手术病人进行了追踪随访。2例未育青年女性中1例术后2年分娩一女婴,另1例术后3年分娩一男婴。1例浆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1年,子宫体又有一肌核突出,B超提示肌核2cm2cm,因无自觉症状未做特殊处理,余者无异常。2 典型病例患者,40岁,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查体:中度贫血貌,心肺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如80天妊娠大小,形态不规则,质硬,表面有肌核感,活动可。血红蛋白70g/L,RBC3.2110 12 /L,WBC4.2010 9 /L,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入院后先纠正贫血后再行手术,术中发现宫体浆膜下、肌壁间多个肌核,逐一剔除,共剔除肌核17个。最大者5cm5cm,最小者0.3cm0.3cm。手术顺利,出院后3个月,病人月经规律,量稍多,半年后,月经量恢复正常。3 讨论3.1 关于手术对象的选择 (1)子宫肌瘤的类型:根据临床诊断、B超提示,尤其是手术时子宫肌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浆膜下子宫肌瘤、肌壁间子宫肌瘤或浆膜下、肌壁间均有肌核的子宫肌瘤为基本手术对象,尤其是浆膜下子宫肌瘤更易剔除。个别粘膜下肌瘤,如年轻未育者,根据具体情况,也可视为手术对象(本组2例)。(2)患者的年龄:我们认为选择闭经前妇女,尤其以年轻妇女为主,对已闭经、年龄较大者,可根据病情而定。(3)子宫肌瘤的数目:以单个或数目相对较少的肌瘤较为适宜。至于肌瘤数目多,体积大者,亦可根据情况选定。3.2 手术注意事项 (1)防止损伤子宫动脉,以防引起大出血。(2)防止损伤膀胱及输尿管,当肌瘤靠近膀胱,甚至与膀胱粘连时,手术易造成膀胱损伤,因此手术时应尽量将膀胱推开。(3)对粘膜下肌瘤,手术应尽量减少子宫粘膜的损伤,以免造成术后宫腔粘连。同时应避免宫腔内容物进 入腹腔,防止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4)对肌瘤较小,不被发现而未剔除者,术后有可能继续增大(本组1例),术后应定期复查,进行相应处理。3.3 子宫肌瘤剔除的价值 (1)子宫是妇女的一个重要功能器官,子宫有内分泌功能,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主张保留子宫。况且保留子宫,对妇女心理上也是一个很大的安慰。有许多妇女在切除子宫后精神紧张,甚至出现精神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等),而对年轻未育妇女,将肌瘤剔除保留子宫及其生育功能,意义更大。(2)从本组手术病例看,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不比子宫切除难度大,术中出血不多,危险性小,术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