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探讨.pdf_第1页
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探讨.pdf_第2页
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探讨.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中pH平均值的计算探讨 钟 霖 四川荣县环境监测站 四川 荣县643100 摘要 本文根据pH的定义和水溶液电离平衡理论 探讨了pH平均值的计算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指出了pH值现行计算方 法的不足 本法对环境监测中酸沉降和水质监测pH数据的正确处理及编报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 键 词 pH平均值 环境监测 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 X83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3644 2006 0120058203 Discussion on Calculation of Average pH V alue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ZHONG Lin Rongxi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Rongxian Sichuan6431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H and the theoryof ionization equilibriumof aqueous solution a new calculation method for average pH value is developed which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some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also 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cess and evaluate acid deposition and water monitoring data1 K eywords Average pH valu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alculating method 收稿日期 2005205224 作者简介 钟 霖 1965 男 四川荣县人 2005年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材 化系环境工程专业 本科 工程师 荣县环境监测站站长 研究方 向为环境监测 1 前 言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 规定 pH是酸沉降监测中 湿沉降监测必测项目之一 在每月的降水监测统计表中 降水pH平均值和酸雨pH平均值是统计编报工作中必须 计算的两个重要指标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规定 pH是地表水 水质监测必测项目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也把pH 作为必测项目之一 在所有水质监测工作中 统计编报 也要遇到pH平均值的计算问题 2 现有的pH平均值计算方法及其不足 目前 关于pH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在H J T165 2004 H J T91 2002和H J T164 2004三个新的国家环境保护行 业标准中都没有明确给出 在国家环保局1986年版 环 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二册和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2000 年5月 四川省环境监测编报技术规定汇编 中规定 降水pH平均值采用氢离子浓度 H 雨量加权法计算 对于水质监测结果的统计编报 四川省环境监测编报技 术规定汇编 对地表水的统计方法规定pH平均值的计算 方法是求算术平均值 但是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二册和 四川省环境 监测编报技术规定汇编 给出的计算方法有明显的不足 在酸沉降监测工作中 当降水为酸雨 降水pH偏低 时 采用氢离子浓度 H 雨量加权法计算pH平均值 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但是当降水的pH值有高有低时 特别是出现pH相差偏大的降水时 实际工作中存在 此 法计算结果就会出现较大误差 偏离实际情况 如pH 6 和pH 8的两次降水 如雨量相同 计算结果pH平均 6130 而等量的pH 6和pH 8的溶液混合 根据酸碱平衡 理论 混合溶液应显中性 即pH平均 7 可见 该方法 有明显局限 庄世坚 1 认为 pH平均值的计算应该直接求各溶液 pH的算术平均值 这和 四川省环境监测编报技术规定 汇编 计算方法相同 尽管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有时和 实际情况很接近甚至相同 如上例 pH 6和pH 8 算 术平均值为pH平均 7 但此计算方法也有问题 因为pH 平均值反映的是溶液混合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 它 和各pH的算术平均是不能等同的 实际工作中 用算术 85 四川环境2006年第25卷第1期 平均求出的结果与真实情况多数存在差异 有时的差异 还非常大 吴松恒 2 认为 当 H OH 时 pH log 1 N N1 i 110 pHi N2 i 110 pHi 14 当 H OH 全 混合溶液显酸性 剩余氢离子的 量H 剩 OH 全 OH 全 剩余的氢离子浓度为 H 剩 H 剩 V 其中V Vi 这些剩余的氢离子在混合溶液中将建立起一个新 的水电离平衡 可以理解为在体积为V的纯水中加入 和剩余的氢离子的量H 剩等量的氢离子 水的电离平 衡H2OH OH 将向左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 新 平衡建立后 混合溶液中总的氢离子浓度 H 总由 加入的氢离子浓度 H 剩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 度 H 水组成 即 H 总 H 剩 H 水 此 时混 合 溶 液 中 仍 有 氢 氧 根 离 子 存 在 其 浓 度 为 OH 总 10 14 H 总 混合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由水电 离产生的 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 浓度相等 因此有 H 水 OH 总 10 14 H 总 则 H 总 H 剩 10 14 H 总 H 总 H 剩 H 2剩 4 10 14 2 pH值的平均值pH平均 log H 总 当 H 剩 1 10 6时 3 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 浓度可忽略 H 总 H 剩 则 pH平均 log H 剩 当H 全 1 10 6 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 的浓度可以忽略 OH 总 OH 剩 则 pH平均 14 log OH 剩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1 实 验 取相同体积的已知pH值的水溶液于烧杯中混合 均匀 测定混合溶液的pH值即为这些水溶液pH平均 值 41111 仪器设备 pHS22C型精密酸度计 上海雷磁仪器厂 雷磁 E22012C型pH复合电极 50ml大肚移液管 500ml烧 95 四川环境2006年第25卷第1期 杯 温度计 41112 试剂与样品 校正仪器用的标准缓冲溶液 新煮沸的纯净水 五种不同pH值的水样 41113 操作步骤 预热酸度计30min 并用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 行校正 同时进行温度补偿校正 每次测定后要用新 煮沸的纯净水充分洗净复合电极并用滤纸吸干 对预先准备的五种水样的pH进行测定 结果分 别为 7115 4152 10198 10160 8164 分别取上述五种水样50100ml于500ml烧杯中混合 均匀 测定其pH值 pH 10130 412 讨 论 上述实验中五种水样的pH值分别为 7115 4152 10198 10160 8164 等体积混合水样的实际测 定值为pH 10130 41211 如果用1986年版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二 册和 四川省环境监测编报技术规定汇编 中规定的 氢离子浓度 H 雨量 水样体积 加权法计算 pH平均 5122 显然此计算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 41212 如果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pH平均 8138 算术 平均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定值相差近2个pH单位 也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41213 运用本法 H 全 31027263824 10 5 OH 全 113576065 10 3 溶液混合中和抵消后有OH 剩余 OH 剩 21654667724 10 4 1 10 6 pH平均 14 log OH 剩 10142 该计算结果和实测值非常接近 反映了实际情况 41214 对于溶液pH 7的pH平均值的计算 运用本 方法即能得出正确结果 以6180和7130为例 H 全 21086080426 10 7 OH 全 21626219659 10 7 OH 剩 21700696167 10 8 1 10 6 OH 总 11144110821 10 7 pH平均 14 log OH 总 7106 计算结果符合实际 41215 前面pH 6和pH 8求pH平均的例子 用本方 法计算 H 全 10 6 10 8 OH 全 106 14 108 14 10 8 10 6 H 全 OH 全 混合溶液显中性 pH平均 7 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相符 参考文献 1 庄世坚 1 关于pH平均值的正确算法 J 1 中国环境监测 1990 6 4 552561 2 吴松恒 1pH值单项评价指数的探讨 J 1 中国环境监测 1991 7 1 622631 3 张锡辉 1 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M 1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51891 上接第54页 3 GJ Wall A W Bos A H Marshall 许晓鸿译 1 安大略流域磷与悬移 质泥沙的关系研究 J 1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8 2 222241 4 李任伟 李 禾 等 1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重金属 氮和磷污染研究 J 1沉积学报 2001 19 4 62226281 5 刘 敏 侯立军 许世远 等 1 河口滨岸带沉积物 水界面N P的 扩散通量 J 1海洋环境科学 2001 20 3 192231 6 傅庆红 蒋 新 1 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析及其释放研究 J 1 四川环境 1994 13 4 212241 7 HY003291 海洋监测规范 S 1 8 Chang S C M L Jackson1Fractionation of soil phosphorus J 1Soil Sci1 1957 84 13321441 9 许金树 李亮歌 1 台湾海峡中 北部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 J 1海 洋与湖沼 1990 21 1 622691 10 林荣根 吴景阳 1 黄河口沉积物中无机磷酸盐的存在形态 J 1海 洋与湖沼 1992 23 4 38723951 11 佩 奇 等 1 土壤分析法 M 1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11 12 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 1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 M 1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110421081 13 于天仁 1 土壤中发生的化学过程 M 1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1 14 Hisashi Y AMADA Mitsu K AY AMA1Distribution and dissolution of several forms of phosphorus in coastal marine sediments J 1Oceanol1Acta 1987 10 3 31123211 15 Williama J D et al1Availability to Scenedesmus quadricauda of different for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