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2 年 第5 期 仪表技术与传 I 薯 l a s t r u m e n t T e c h n i q u e a n dS e n s o r 2 0 1 2 N o 5 流速对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响应的影响分析 梁宏增 余隽 孙长宇 唐祯安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辽宁大连1 1 6 0 2 4 摘要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电子鼻系统中用于检测可燃性气体 然而 半导体气体传感嚣对环境变化非 常敏感 从而影响电子鼻 y 4 目标气体浓度的精度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了气体流速对传感器响应曲线及特征参数的影 响 研究结果表明 流过传感器的流速对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和稳态响应都有影响 流速越大 传感器的响应时问和恢复时 间越短 灵敏度越南 基线电压越小 不同传感器的稳态响应电压受流速的影响趋势不同 流量小于2 0 0s c c m 时 传感器 受流速变化的影响较大 当流量大于5 0 08 c c m 以后 传感嚣受流速变化的影响已越来越小 关键词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气体流速 特征参数 电子鼻 中图分类号 T P 2 1 2 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2 一1 8 4 l 2 0 1 2 0 5 0 0 0 1 0 4 I n f l u e n c eo fG a sF l o wo nR e s p o n s eo f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G a sS e n s o r L I A N GH o n g z e n g Y UJ S U NC h a n g y u T A N GZ h e n a n S c h o o lo f E l e c t r o n i c sS c i e n c ea n dT e e c h n o l o g y D e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D a l l A n1 1 卯2 4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m i c o n d u e t o rg a si 地i i s o r l l ta r ew i d e l yu s e di nt h ee n o s y s t e m st od e t e c tc o m b u s t i b l eg a s H o w e v e r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g a s8 4 e n S O l a r es e n s i t i v et ot h ec h a n g eo fe n v i r o n m e n ta r o u n d w h i c hh a s 彻i m p a c to nt h er e c o g n i t i o np r e c i s i o no ft h ee n D 辩 T l l i 8 p a p e rs t u d i e dt h ei n t l u e n c eo fg a sf l o w0 1 1t h er e s p o n s ec u r v e sa n dt h ef e a t u r ep a r a m e t e r so f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g a ss e m l b ye I p e r i m e r i t s a n d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f l o wv e l o c i t yo ft h eg a sa r o u n dt h eo c n e o r 8h a s r ti n f l u e n c e0 1 1b o t ht h ed y n a m i cr e s p o u e 刊 t h e 科明d y 阳s I m n 肫o ft h ef 沧n s o l 8 i n c r e a s i n gt h ef l o wv e l o c i t y t h er e s p o n s et i m ea I dt h er e c o v e r yt i m ew i l ld e c r e a s e t h es e n s i t i v i t y 枷i n c r e a s ea n dt h eb a s e l i n ev o l t a g ew i l ld e e r e a s e 如d 凼ef l o wv d o e i 7h a sd i f f e r e n ti n f l u e n e e 彻t h e 删 口瑚p o l mv a J l l e o d i f f e r e n tS e l I S O I I B e l o w2 0 08 c e m t h ev a r i a t i o n0 ff l u xh a sr e l a t i v e l yl a r g ei n f l u e n c eO Rt h er e s p o n o co ft h e n 舟 w h i l ea b o v e5 0 0 8 c c m t h ei n f l u e n c ei 8s m a i l K e yw o r d s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g a ss e n s e 玛 f l o wv e l o c i t yo fg a s f e a t u r ep a r a m e t e r e n o o c 0 引肓 自1 9 8 2 年P e n m u d 等人首次提出用于气体分类的电子 鼻 1 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算法的电子鼻系统受到 广泛关注并形成了人t 智能嗅觉研究领域 电子鼻系统基于 气体传感器的广潜响应特性和交叉敏感特性 利用模式识别手 段从传感器阵列信号中提取气体种类和浓度信息 然而制约 电子鼻实用化的一个主要阂素足由于传感器的信号漂移造成 电子鼻的识别误差增大旧1 引起气体传感器信号漂移的因素 很多 其中 气敏材料退化 温度和湿度变化等因素已得到大量 的研究 实际上 我们在电子鼻的检测应用中发现流速变化也 会造成传感器信号漂移 从而导致识别误差和甚至错误分类 但目前关于气体流速对半导体传感器响应影响的研究较 少 文中研究气体流速对气体传感器响应的影响 采用F L U E N T 软件辅助设计了提供稳定流场的测试腔 通过动态配气系 统产生5 0 10 0 0 c m 的多种流速 测试了空气和目标气中的 气体传感器响应特性 分析了气流对T G S 2 6 1 0 T G S 2 6 2 0 M P 4 三种常用气体传感器的影响趋势与程度 进而对电子鼻的气室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 0 0 6 A A 0 4 0 1 0 2 2 0 0 6 0 4 0 1 0 6 收稻日期 2 0 1 l 0 7 2 4 收修改稿日期 2 0 1 2 0 2 2 5 设计与传感器的选择给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1 实验系统的搭建 实验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 动态配气与气体传感器自动 测试系统由标准气气瓶 质量流量控制器 A g l i e n tM 9 8 0 A 数据 采集仪 D A 卡和计算机组成p 计算机通过L a b v i e w 编写的 系统软件控制质量流量控制器 从而实现对通气种类 流量和 时间的自动控制 数据采集仪用于交时采集气体传感器和质 量流量控制器的数据 并上传给计算机完成实时显示和数据保 存 实验中使用了两种标准气体 一是空气为平衡气的0 4 的乙烯标准气 另一个是空气标准气 测试时在1 个周期内先 通人洁净空气1 0m i n 再通入0 4 的乙烯气体1 0r a i n 如此重 复 数据采集仪每隔1s 采一次数据 实验条件为室温常湿 嬲j 该系统可进行连续测试 从而减小人工操作引入的实验误 圈1 实验系统示意圈 万方数据 2I n s t r u m e n tT e c h n i q u ea n dS e n s o rM a v 2 0 1 2 差 重复性良好 2 测试腔流场分析 2 1 测试腔中气体流速分布仿真 研究流速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情况 首先需要产生稳定 的 可重复的流场 实验系统中的圆管形测试腔直径为l 3 c m 长为1 7c m 如图2 所示 其进气端有一段长为1a m 直径为 0 5c m 的细管 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出口 中间有长为Ic m 的过渡段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 流体由较细的管道进入较粗的 测试腔时主流会发生偏转 经过一段较长的距离后逐渐恢复对 称 6 1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软件仿真管道内气体的流动情况 文中采用流体仿真软件F L U E N l l 6 3 2 6 对测试腔通气后 的流场进行仿真分析 采用前处理软件G A M B I T 建立腔体的 二维模型 并划分网格 模型与实物尺寸大小相同 网格划分 采用Q u a d 类型 仿真时的人口边界条件为v e l o c i t y i n l e t 出 口条件为o u f l o w 选择湍流模型k o m e g a 开启能量方程 设 定左侧入口处的初始条件 使小管中的气体流量分别为5 08 c c m 1 0 0 c c m 2 0 0s e e m 5 0 0s c c m 8 0 0s e e m 10 0 0 c c m 观测残 差曲线 收敛后观察测试腔内气体的流速分布情况 图2 是测 试腔内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5 0 s c c m 5 0 0 s c c m 1 0 0 0 鸵c m 图2 测试腔内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由图2 可知 气流进入测试腔后由于惯性的作用主流发生 了偏转 经过一段距离后会恢复对称 并且腔体中轴处的流速 均匀稳定 随着流速的减小 主流恢复所用距离会减小 当流 量为l0 0 0s e e m 时主流回归所用距离最长 距离入口1 5c m 处 气流稳定 方向统一 因此可以将传感器放在距离左侧入口1 5 C l l l 处 该处在不同流量下的流速如表1 所示 可知气体流速随 流龟的增大而线性增加 最大流速是最小流速的2 2 7 倍 襄1 不同流量时稳定后传感器所在位置中心处的流速 流量 s c c m 流彰 m s 1 流量 s c c m 流速 m s 一1 5 00 0 2 45 0 0O 2 4 5 1 0 00 0 4 88 0 00 4 1 8 2 0 0O 0 9 6 l0 0 00 5 4 9 五2 建立稳定流场所需时间仿真 气体扩散需要时间 通人乙烯后测试腔中乙烯的浓度逐渐 增加 通过软件可以仿真得到测试腔达到最大浓度需要的时 间 利用上面的模型改变仿真条件动态模拟整个实验过程 监 测腔体中的乙烯成分随时间变化情况 采用非定常仿真模型 流体的s p e c i e s 采用t r a n s p o r t r e a c t i o n 类型 m i x t u r em a t e r i a l 选 择e t h y l e n e a i r 其他设置与上面相同 在入口边界条件处改 变通入的气体乙烯和空气的含量 仿真时先通人6 0 0s 纯净空 气 再通入6 0 0so 4 的乙烯一空气混合气体 然后再通人6 0 0 s 纯净空气 设定左侧入口处的初始条件 使小管中的气体流 量分别为5 0 c c m 1 0 08 c c m 2 0 0s c c m 5 0 0s c c m 8 0 08 c c m l0 0 0s e e m 在传感器所在位置即距左侧入口1 5c m 中心处设 置监测点 监测该点的乙烯成分随时问变化情况 图3 截取了5 5 0 6 5 0B 的一段时间内腔体内气体发生改 变后传感器所在位置气体成分变化情况 由图可知流量为5 0 c m 时传感器所在位置在通人乙烯后1 7s 的时间内达到最大 浓度并稳定下来 而当流量为10 0 0s c c m 时却只需要3s 的时 间 当再次通入空气后测试腔也需要同样的时间换气 使测试 腔中充满洁净的空气 5 5 05 6 05 7 0 5 8 0 5 9 06 0 06 1 06 2 0 6 3 06 4 06 5 0 时闻 s 国3 不同流量传感器所在位置中心处的乙烯成分变化情况 3 实验测量与结果分析 3 1 传癌器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自阅世以来 由于具有灵敏 度高 响应快等优点 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 使用最广的气体 传感器之一 在电子鼻系统中也广泛使用 由的T G S 2 6 系列气 体传感器和M P 系列气体传感器均为新一代低功耗的平面旁热 式半导体传感器 是用于可燃气体识别的电子鼻系统的常用传 感器旧 7 J 其基本结构是在氧化铝基板上集成了薄膜加热电阻 和S n O 气敏膜 外部用防护罩以减小环境对传感器响应的影 响 如图4 a 所示 当接触目标气体时 传感器的电导率发生 变化 并且气体的浓度越高 传感器的电导率变化越大 文中 以常用的T G S 2 6 2 0 T G S 2 6 1 0 和M P 4 三种气体传感器作为研究 对象 测试电路如图4 b 实验时加热电压 取5V 测试电 压K 取3 3V 负载电阻焉为2k n j 巡I j 常 a T G S 2 6 1 0 传感器 b 测试电路 图4T G S 2 6 1 0 传感器及测试电路 3 2 特征参数描述 在气体传感器特性分析中 响应曲线描述直观且全面但数 据量大且不易量化 特征参数法简洁且准确 l 因此文中通过 曲线比较法来定性对比传感器的响应曲线变化趋势 用特征参 数法来量化对比传感器的响应差异程度 特征参数如图5 所 示 其中基线值儿 为通入纯净空气时的输出电压信号 响应值 为通入乙烯一空气混合气体时输出的稳定电压信号 恢复 时间 为通入气体由被测气体转为洁净空气时响应信号幅值 一 的9 0 到1 0 所用的时间 响应时间 为通人气 体由洁净空气转为被测气体时响应信号幅值的1 0 到9 0 所 嘴 璺 晒叱 叭 曼 邑 求餐赣门 万方数据 第5 期 梁宏增等 流速对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响应的影响分析 3 用的时间 由K 计算得到传感器在洁净空气中的电导值q 由k 计算得到传感器在被测气体中的电导值e 并定义响应 灵敏度为G G o 实验中的被测气体为空气平衡的体积浓度 0 4 的乙烯气体 2 0 04 0 06 0 08 0 01 0 0 01 2 0 0 时蝴 s 图5 气体传感器龌线及响应特征参数 3 3 结果与讨论 对气体流量为5 08 c c m 1 0 0s c c m 2 0 08 c c m 5 0 0 c c m 8 0 0s c c m l0 0 0s c c m 共6 种条件下的传感器响应信号进行了 实时检测 由表1 可知对应的流速也线性增加 传感器的输出 信号如图6 所示 特征参数如表2 所示 由于M P 4 传感器在目 标气到达时总会出现一个尖峰 然后逐渐恢复到稳定值 因此 增加一个特征值P 一 对应于M P 4 传感器获得最大响应时的电 压值 显然流速的改变对传感器的各个特征参数都造成了不 同程度的影响 备 掣 图6 不同流量时传感器的响应曲线 传感器在空气中稳定后的电压值称为基线电压k 基线值 对于传感器判定有无该种气体非常重要 传感器的基线值越稳 定 漂移越小 电子鼻的测试结果就越准确 由图7 及表2 可知 3 种传感器的基线均随流速增大而减小 且在气流大于5 0 0S C C T f l 后趋于稳定 下文的分析中均以l O C Os c c m 时的电压值作为参考 来计算电压信号的相对误差 T G S 2 6 2 0 传感器的基线电压随流 量变化较大 流量为 5 0s c c m 时 比流量为1 0 0 0s o c m 时的基线电 压值大0 2 0 9V 相对误差为1 2 2 9 T G S 2 6 1 0 传感器的基线电 压随流量变化较小 流量为5 0 c c m 时比流量为1 0 0 0I t c c m 时的 基线电压值大0 0 6 5V 相对误差为8 2 8 M P 4 传感器的基线 电压随流鼍变化最小 流最为5 0s c c m 时比流量为10 1 3 0s c c m 时 的基线电压值大0 0 0 7V 相对误差为2 1 2 所以仅考虑基线 随流最的漂移时 M P 4 最佳 T G S 2 6 2 0 最差 通入被测气体后传感器的稳定电压p 二直接决定着电子鼻 定量测量的精度 由图8 及表2 可知 T G S 2 6 2 0 传感器响应随 流速的增大而减小 流量为0 c c l n 比流量为10 0 0 9 c c m 时的 备 脚 圈7 不同流 时不同传感嚣的基线电压 表2 不同流量时传感器的特征参数 k V 0 3 7 9 k V 1 0 1 9 T G S 2 6 2 0 8 1 7 1 f A6 3 C G o3 4 4 6 0 3 2 1 0 9 7 4 1 5 1 4 7 3 8 8 7 0 2 7 8 0 9 3 6 1 3 6 4 6 4 3 0 7 0 2 0 7 0 B 9 2 1 0 1 4 4 5 5 3 2 0 1 8 l 0 8 舯 8 0 4 4 6 2 6 2 0 1 7 0 0 8 7 7 8 0 4 4 6 6 5 2 响应电压大0 1 4 2V 相对误差为1 6 2 M P 4 传感器的响应 电压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加 流量为5 0 c c m 比流量为l0 0 0s c c 时M P 4 传感器的响应电压小0 0 6 3V 相对误差为一7 4 T G S 2 6 1 0 传感器响应电压随流速变化很小 流量为5 0s c c m 与 流量为l0 0 0 吕c c m 时的响应电压仅相差0 0 2 4V 相对误差为 1 3 所以仅考虑气体响应信号随流量的漂移时 T G 2 6 1 0 最 佳 T G S 2 6 2 0 最差 但是 M P 4 传感器在刚刚通人被测气体时 会出现一个尖峰电压k 它比 大0 3 0 5V 相对于k 的误差为3 9 3 一6 2 8 会使电子鼻产生短暂却明显的误报 或错报情况 圈8 不同流量时传感器的响应电压y 电子鼻能否快速报警是衡量电子鼻性能的重要指标 传感 器的响应时闯不但直接决定着电子鼻的报警速度 而且影响所 需测试样品的用茸 在测试样本很难获取或是样本有限时 电 子鼻的响应时间显得非常重要 由图9 及表2 可知 传感器的 幽雷 万方数据 4I n s t r u m e n tT e c h n i q u ea n dS e n s o r M a v 2 0 1 2 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都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 T G S 2 6 2 0 传感 器响应最慢 并且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随流量变化大 流量为 10 0 08 c c m 时比流量为5 0 C C m 时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 缩短了1 98 和9 1s T G S 2 6 1 0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随 流量变化较小 流量为10 0 08 c c m 时比流量为5 0 c m 时的响 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缩短了2 1s 和2 0s M P 4 传感器的响应 最快 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随流量变化最小 流量为l0 0 0 c c m 时比流量为5 0s c c m 时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缩短了8s 和1 0s 所以仅考虑响应和恢复速度及其随流量的漂移时 M P 4 最佳 T G S 2 6 2 0 最差 由前面的流场建立时间的仿真可知 测 试腔的换气速率也是影响传感器响应时间和回复时间的重要 原因 因此在设计电子鼻的测试腔时 为了增大测试腔的换气 速率 缩短传感器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应尽量使流过传感器 的气体的流速大一些 测试腔做的尽量小一些 墨 鲁 流t s e e m 圈9 不同流量时不同传感器的响应时问和恢复时间 灵敏度G G 0 表示传感器对被测气体的敏感程度 灵敏度 越大表示传感器对该气体越敏感 传感器对该气体的选择性越 好归1 由图1 0 及表2 可知对于浓度为0 4 的乙烯气体 T B S 2 6 1 0 传感器的灵敏度最大 T c S 2 6 2 0 传感器的灵敏度最小 流速越大 3 个传感器的灵敏度越大 流量为10 0 0s c c m 时 比流 量为5 08 c c m 时T G S 2 6 1 0 M P 4 T G S 2 6 2 0 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别增 大了2 2 8 8 8 和3 2 相对误差分别为4 4 8 4 8 2 和2 5 7 圈1 0 不同流量时不同传感器的响应灵敏魔 显然 随着流速增加 3 种传感器均表现出基线值减小 恢 复和响应时间缩短 以及响应灵敏度增加的趋势 但是影响程 度不同 这3 种气体传感器均使用S n O 敏感膜 这种N 型半 导体氧化物气敏元件的电导值主要取决于晶界势垒的高低 并 遵循如下公式 G 0 G e x p 一q W k T 1 式中 G o 为元件电导 G 为指前因子 q V 为表面势垒 t 为玻尔 兹曼常数 T 为绝对温度 对于给定的材料 g y 与环境温度及湿度 氧气浓度 其它气 氛及浓度等有关 而传感器周围气体的流速对以上因素均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流速的变化造成传感器电导值变化并 表现为信号随流速变化发生漂移的现象 虽然加上防护罩可 以减小流速对传感器的响应的影响 但实验数据表明在做定量 的测试时我们仍然应该考虑流速对传感器的响应的影响 4 结束语 文中选取了2 个厂家的3 种不同型号的半导体传感器 对其 在不同流速时的响应特性进行测量 结果表明 1 气体流速对3 种传感器的动态响应和稳态响应都有影响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和恢复时间随着流速的增大而缩短 响应灵敏度随流速的增大 而增大 流量为l0 0 0 e c m 比流量为5 0 c m 时半导体传感器的 恢复时间缩短了1 0 9 18 响应时间缩短了8 2 18 灵敏度增大 了3 2 2 2 8 2 传感器的基线值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减小 流量 为l0 1 3 08 c c m 比流量为5 0 c c m 时半导体传感器的基线电压减小 T o 0 0 7 0 2 0 9 V 3 不同传感器通人浓度为o 4 的乙烯气 体后的响应电压随流速变化的趋势不同 T G S 2 6 2 0 传感器响应电 压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 M P 4 传感器的响应随流速的增大而增 加 T G S 2 6 1 0 传感器响应基本不随流速改变 虽然由于传感器的重复性和个体存在差异 多次测量传感 器的响应差异也路有不同 但是相同型号传感器的响应随流量 变化的趋势基本相同 流量小于2 0 0s c c m 时 传感器受流速的 变化的影响较大 当流量大于5 0 0s c c m 以后传感器受流速变化 的影响已越来越小 因此 为了使电子鼻受气体流速的影响减 小并且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在设计电子鼻的传感器气室时应该 通过主动吸引泵使流过传感器的气体的流速大一些 最好在 5 0 0 10 0 0s c c m 并且 为了使电子鼻测量精度更高 应尽量使 流过传感器的气体流速保持恒定 参考文献 1 P E I L S A U DKc A N A LG HA n a l y s i so f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si n t h em a m m a l i a n df a c t o r ys y s t e mu s i n gam o d e ln o N a t u r e 1 9 8 2 2 9 9 3 5 2 3 5 4 2 R O M A I NAC N I C O L A SJ L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狼蒲松龄课件
- 狼疮性肾炎课件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报告
- 历届护士面试题库及答案
- 咖啡连锁品牌在2025年市场布局中的社区商业饮品品牌建设报告
- 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措施研究
- 2025年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风险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报告
- 农业物联网在2025年精准种植中的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报告
-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设计研究报告:人机交互篇
- 电商绿色物流包装材料可持续发展现状与挑战报告
- 辽宁沈阳地铁有限公司所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秋季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海事两员从业资格考试(包装危险货物申报人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新学期初二开学家长会课件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痔疮病人护理课件
- 水泥房子组装方案(3篇)
- 2025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解读
- 聚焦2025民营医院差异化竞争策略与品牌影响力评估报告
- DB42T 1319-2021 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