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年承德八中高一语文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己留存待讲,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断桥”考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讼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暮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潘衍桐两浙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断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镠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 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1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虾的“簖”相伴的一种桥。 b“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 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 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很少有人使用。 2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唐代诗人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西湖断桥的最早文献。 b西湖十景之“断桥”在南宋时又称宝祐桥,还曾因“断”“段”谐音而被称作“段家桥”。 c第三段列举了赵秉文等人的诗,说明除西湖断桥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断之断桥”。 d第四段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常见。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选自左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b晋军函陵 军:军队c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使的人d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b.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c.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d. 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5分) (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小题。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注。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8.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一位诗人的形象,结合诗句简析(5分) 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简析它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 相见时难别亦难,_。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月亮来传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的名句是“_,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薛之砚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个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2006年,92岁时,她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后照样去单位,单位每次会派一辆小巴车接送。 “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同窗王大珩贺何泽慧90华诞诗,诙谐打趣。朴素不仅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参加国际会议仍如此,她脚上穿的鞋,打了三层补丁:她提着人造革书包,带子断了,用绳子扣着,革裂开了,用针缝起来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一位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她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1946年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试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物理学界,她赫赫有名,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六次看望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一一何泽慧。当然,何泽慧的出名还因为她的丈夫钱三强。两人是清华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何泽慧去了德国,钱三强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何泽慧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信很短,因为战争时期,交战国通信,限定25个单词。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美好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来到了战后的巴黎,与钱三强正式结婚。婚后,二人同在居里实验室工作,共同发现了核裂变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轰动世界。从此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事实证明,他们用一辈子的风雨与共、相依相携履行了爱的承诺。朴素而久远的不仅有爱情,更有对国家的挚爱。何泽慧老人一生的重大选择,无不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这不是赞颂,而是对何泽慧那一辈学人的精神世界的白描。1936年清华毕业后,何泽慧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这位喜欢听评弹的苏州女子,在抗日救亡的时代,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1940年,她以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得工程博士学位。她坚信只有科学能够使祖国尽快摆脱贫弱落后的局面。1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带着刚出生七个月的女儿,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组的组建。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中国第一台核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她是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最早的推动者。2011年初夏,97岁的老人驾鹤西去。人们前往她家吊唁,发现她住的是一套老旧的单元房,灵堂则是她不到14平方米的小客厅。遗像上的老人满头银发,微微抿嘴,淡淡微笑,朴素一如生前。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朱光亚、何泽慧相继辞世的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风范绝代,倾慕后世,风骨伟岸,无需雕饰。在苏州十中校园,原来的振华女中,有两块篆刻遥遥相对。一块是1932年何泽慧毕业时写下的“仁慈明敏”,一块是2006年,何泽慧为百年母校的题词“爰国奋进”。从“仁慈明敏”到“爱国奋进”,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仰。(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何泽慧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试验室从事过研究工作,因而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b何泽慧为世人所知,是因为她的丈夫是在中国有着鼎鼎大名的钱三强,另一个原因是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六次看望她。c1943年,因为身在德国无法与家人联系,何泽慧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让他代自己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他们也从这封短信开始了自己美好的姻缘。d何泽慧一生的重大选择,无不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这些歌词当初就是写来赞颂何泽慧的。e本文运用平实的语言,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描写了何泽慧在求学、家庭、工作、生活方面的事迹,表现了一位老一代科学家的绝代风范。(2)何泽慧在科学上的贡献有哪些?请简要列举。(6分) (3)为什么说何泽慧“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请简要分析。(6分)(4)有人认为,“对国家的挚爱”是何泽慧这代人成名成家、令后人仰慕的重要原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第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b. 小刘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我们俩常像亲兄弟一样在一起聊天。c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d晚上8时至12时,全市公安机关全体民警倾巢出动,上街、上路、下社区、进单位,集中清查整治各类治安乱点乱源,防控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乘客在乘坐国内航班时,即使乘飞机前不购买航空意外保险,如发生人身伤害,最高赔偿也可超过40万元以上。b. 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c紫禁城是人类建筑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奇葩,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1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李商隐以前,诗人运用典故,不会句句都用典故。而且一般的用典故,都是明用,读者看得出,这一句中包含着一个典故。只要注明典故,。但是,李商隐的诗,即使都注明白了,诗意还是不易了解。因为在运用典故的艺术手法上,他也有所独创。他在诗中运用典故,。,常常不是李商隐企图在他的诗中所显示的意义。诗意也就明白了 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 常常是暗用、借用或活用 往往是逐句都用典故 不过偶尔用一二处 a b c d.15.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三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6分)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 , ; , ; , 。16.机动车尾气污染是城市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请拟写二条标语,提倡步行或骑自行车。 要求:主题鲜明,有感召力,不超过25字。(5分) 六、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片树叶落在水面上。树叶随着水流一路漂流,他看见水中的鱼儿,不无炫耀地说:“你看我,多舒服,多自在,不用花一点力气,不用花一点功夫,懒洋洋地躺在水面上,就能去远行,谁说远行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呢?”“问题是,你要去哪里呢?”鱼儿问。“我也不知道。”树叶说,“我想,水流带我漂流到哪里,我就去那里吧。”“可是没有目标的远行,走得再远,它的距离也等于零。”鱼儿说。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5-2016年承德八中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卡姓名: 班级: 考号: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阅卷人得分 (1) (2) 阅卷人得分 8.(5分) 9.(6分) 阅卷人得分 10.(6分) (1) , (2) , (3) , 阅卷人得分11.(25分) (1)(5分) ( ) ( ) (2)(6分) (3)(6分) (4)(8分) 阅卷人得分 15.(6分) ; ; 。阅卷人得分16.(5分) 阅卷人得分 17.作文(60分)1. 答案:c 解析:c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 2. 答案:d 解析:用“簖”捕捉鱼蟹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