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财务治理效率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财务治理效率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财务治理效率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财务治理效率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财务治理效率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摘 要 摘 要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其建立的初衷是 在董事会中寻求一支独立的财务治理力量 以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提 高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 2002 年 1 月 中国证监会与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该准则第五十二条规定 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 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审计委员会 这是我国首次将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建议纳入准 则中 同时 这也是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及有益尝试 由于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还处于引进与吸收的阶段 其能否在完善中国上 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作用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审计委员会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 我们发现 财务舞弊案件推 动了审计委员会职责的不断扩大 审计委员会制度由自愿性变迁转向强制性变迁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确保受托 责任履行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 从法学的视角来看 审计委员会制度是缓解公司 法人人格滥用的一个温和措施 但不论审计委员会的本质如何 正如 sox 法案所 言 审计委员会要 对会计和财务报告过程以及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进行监管 审计委员会日常的活动均是围绕着财务报告监管责任的目标而来 审计委员会履 行监督 控制 沟通和报告职能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财务信息质量 因 此 审计委员会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财务治理功能 即审计委员会通过履行相应的 职责来规范各方行为 完善公司治理 进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财务信息质量的 改善是审计委员会制度财务治理效率的最终体现 但是在现阶段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 第一 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难以保证 比如 独立董事人数比例过低 审计 委员会的聘用制度存在问题等 第二 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知情权与工作时间得不 到保证 第三 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第四 审计委员会的章程不 规范 造成我国现阶段审计委员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上市公司原有公司 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先天不足 我国缺乏有关审计委员会的 规章制度等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加以解决 第一 以规则为导向 健全有关审计委员会的 第二 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第三 构建和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第四 加强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监督评 价和后续教育 第五 加强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 财务治理 盈余管理 审计意见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abstract audit committee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its original purpose is to have an independent financial governance power to ensure cpa s independence and integrity and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provided by corporations audit committee has arrived in china since 2002 when the china s corporate governance principle was issued corporately by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state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which has been deemed to be a beneficial trial to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ment audit committee system of our country is in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stage whether our audit committee office system could play an efficiency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must get the big question mark the studies on the localization of audit committee system is also becomes the people issue of concer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udit committee institution development course review obtains the audit committee institution the enlightenment then we inspected audit committee s essence and the official duty from the economic and the legal science dual angle of view at the same time penetrates to audits committee members in inspected the audit committee to constitute the member and the scale committee member the qualifications of member with to have the procedure as well as the movement mechanism we also take china the company as the sample analyzed the establishment audit committee to find out the company s profession distribution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overseas empirical experience w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government efficiency question of audit committee namely the audit committee whether effective suppression earnings management degree thus improved financial report quality of our country company the article finally proposed certain measures which will improve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make audit committee institution better the reason for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audit committee problem is various for instance the company origi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existence the flaw our country independent trustee system is congenitally deficient our country lacks the relat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about audit committee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se questions we may perform from the below angle to solve first take the rule as the guidance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perfect related audit committee second guarantees the audit committee the independence and specialized ability third constructs and consummates the independent trustee s drive and the restraint mechanism fourth strengthens the confrontment to count commission member s surveillance appraisal and the following education fifth strengthens the audit committe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echanism key words audit committee financial governance earnings management audit opinion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 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财经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 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第 1 章 绪论 1 1 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 1 章 绪论 1 1 本文的研究意义 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中一支独 立的财务治理质量 它提升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强化了公司财务报告信 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资本市场监管最为严厉的美国 针对会计舞弊案而专门 颁布的 sox 法案 1所制定的一些规则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审计委员会 如 sox 第 202 节规定公司的审计事项以及向该公司提供的所有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均须事 先得到该公司审计委员会事先批准 第 204 节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及时向审计委员 会提供报告 sox 法案大大扩展了公司审计委员会在内部会计监管上的权力 强 化了审计委员会在美国公众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赋予审计委员会财务呈报监 督者的角色 sox 法案的制定者希望通过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 能 够对财务报告生成流程加以监督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在我国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众多财务舞弊案的一个重要原 因 为此 2002 年 1 月 中国证监会与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 上市公司治 理准则 规定上市公司可以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 从而开始了从完善上市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来规范公司会计行为 进而保证财务报告质量的进程 截至 2004 年末 我国已有 633 家上市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不仅存在 于我国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而且在其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 在此背景之下 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效率问题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 然而 由于审计委员会制 度引入我国的时间不长 仅有的一些文献也主要以介绍国外审计委员会为主 对 审计委员会在我国引入后的有效性等问题的研究十分匮乏 近期虽有一些实证研 究涉及到审计委员会在我国的财务治理效率问题 但却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基于 此 我们在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对中国上 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进行剖析 从而为如何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提供一些 可供选择的措施 12002 年 7 月 30 日 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 2002 年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 oxley act of 2002 简称 sox act 此法案全称 2002 年证券公开发行公司 上市公司 会计 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1 2 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1 2 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审计委员会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上 当有效性被 定义为改善财务报告的质量时 研究审计委员会与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实际上可 以理解成研究审计委员会的财务治理效率 早期相当多的文献都质疑审计委员会 的存在 presence 能否改进财务报告的质量 2 但是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设 立审计委员会 对其的研究也深入到内部 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委员会组成 人员的背景 知识结构 独立性等 lee and stone 1997 的研究证据表明 审 计委员会的职责与成员潜在能力之间的不平衡削弱了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并且 审计委员会成员经验背景的公开揭示似乎与公开揭示的职责并不一致 这可能会 导致外界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错误看法 dezoort 1998 将这项工作做了延伸 他检查了审计委员会成员以前的工作经历对他们监管判断的影响 klein 2002 发现随着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 公司盈余管理的水平将会有效地降 低 也就是说 独立性特征对于审计委员会发挥财务报告监督作用有着重要的意 义 这一结论也得到许多学者的支持 peasnell 2005 abbott et al 2004 kao评价内部审计质量 对内部控制和经营风险进行客观评价 并就发现 的问题不定期地与管理者沟通 由此看来 沟通协调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与外部审计的沟通 2 与内部审计的沟通 3 与管理人员的沟通 因此 审 计委员会应通过沟通力争在面对一些敏感问题时 能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考 察和分析 并通过合作将多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各个利益主体 以便做出正确的选 择和决策 最后 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 审计委员会 成员面要始终能恪守独立 勤勉职守 能够在压力面前有直抒己见的勇气和魄力 20 sec 推荐的解释是 如具有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资格 能够理解公认会计原则和财务报告 曾有为一般发行人编制或审计财务报表的经历 担任过财务总监 财务主管 会计主管或从 事过相当职位的工作 具有内部财务控制方面的工作经验等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4 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6 2 4 加强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监督 评价及后续教育 6 2 4 加强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监督 评价及后续教育 审计委员会要保持独立性 必须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和评价 董事会 公 司股东均可以评价审计委员会 由于审计委员会是维护股东利益的 因此公司股 东对它的评价是最重要的 美 英等国公司在其年报中都附有审计委员会编制的 报告 向股东和投资者汇报它一年来的工作 以便于股东对其进行评价 我国上 市公司年报以及其他公开披露的信息中很少有关于审计委员会的信息 不少公司 仅是在公司审计委员会成立时 在当年的年报中有反映 而以后年度再也找不到 与审计委员会有关的信息 其他像审计委员会的职责 审计委员会会议的次数 议题 所用时间以及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所提建议等信息均无法获取 不少投资者 可能连审计委员会是干什么的都不一定清楚 根本无法对其进行评价 阳光是 最好的杀毒剂 因此审计委员会必须定期在媒体上公布其成员个人及家庭的情 况 公布其职责以及为完成职责所进行的工作 包括会议次数 会议议题 会议 所用时间等 使外界对其独立性和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现在不少财经杂 志已开始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评价 如 新财富 杂志评选出上市公司 100 家最佳 董事会 执行董事 那么在各种信息都具备的条件下 评选上市公司 100 家最佳 审计委员会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通过外界的监督 评价 公司审计委员会就有压 力来履行其职责 审计委员会就是想做 花瓶 也难 另外 监督和评价还减少 了作为审计委员会成员 需求方 的上市公司和审计委员会成员 供给方 的独 立董事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推动审计委员会成员的市场化发展 促进我国公司审 计委员会整体水平的提高 要使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功能有效发挥 承担起保护及健全财务报告整体性的 目标 则审计委员会必须对多变的公司环境及其相应责任保持敏感性 即审计委 员会成员在了解及履行其责任上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人力 包括接受更多的信 息 因此 公司及审计委员会将会更加重视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和训练 以使委员 会成员在其众多的责任上保持适当的能力 证监会或所属机构也应该制定任前辅 导制度 对已当选的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董事 应做任前辅导 独立董事及拟 担任独立董事的人士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 参加中国证监会及其授权机构 所组织的培训 以提高独立董事的水平 完善其作为审计委员会委员的素质 辅 导内容应包括 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务 相关法律法规 审计委员会的工作规则 和程序 公司概况与基本制度等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5 6 2 5加强审计委员会信息披露 加强审计委员会信息披露 完善的信息披露不仅能够向股东 监管等各方传递审计委员会运行的相关信 息 还能为评价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提供依据 准则 虽然要求上市公司在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中报告审计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情况 但没有明确披露程度 大多数上市公司通常在财务报告中以 本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 审计委 员会运行良好 等简单概括审计委员会的情况 为增强审计委员会的透明度 一 方面监管机构应将审计委员会的相关信息作为一项强制披露的内容 另一方面扩 展披露内容 明确披露程度 不但要对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及其履行职责情况进行 披露 还应披露审计委员会成员是否独立 而且当审计委员会工作出现问题时 应 强制披露问题内容 并说明问题的原因和上市公司已采取或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以加大审计委员会工作的透明度和信息使用者的监督力度 具体地 可以在公司年报中专门发布 公司治理报告 详尽披露董事会各 专门委员会的相关信息 比如 1 审计委员会的角色和职能 并将审计委员会 的章程或工作细则披露于指定网站 2 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 力 3 审计委员会的会议 每年召开会议的最低限制次数 本年召开审计委员 会会议次数 各委员参加会议情况 4 审计委员会年度工作情况 披露审计委 员会具体工作内容 以上披露的信息是比较完整的 而且这些信息也是基本的 容易获得的信息 上市公司搜集这些信息的成本几乎可以不要考虑 通过健全审 计委员会信息披露机制 提高审计委员会工作的透明度和信息使用者的监督力 度 以促进审计委员会规范运作 更有效地发挥治理功能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吴清华 审计委员会之治理效率 实证文献评述与未来研究方向 j 审计 研究 2006 4 72 82 2 宁亚平 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 j 会计研究 2004 1 3 夏文贤 大股东股权特征与审计委员会设立 j 审计研究 2005 6 45 50 4 杨忠莲 徐政旦 我国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动机的实证研究 j 审计研究 2004 1 5 张维迎 所有制 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 j 经济研究 1996 9 6 杨忠莲 审计委员会 独立董事监管效果研究 来自财务舞弊的证据 j 上 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 2 93 97 7 谭劲松 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 m 北京 中国 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8 吴清华 王平心 审计委员会 董事会特征与财务呈报质量 一项基于中国 证券市场论 经验与实践 j 会计研究 2003 8 9 吴清华 王平心 基于博弈的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应分析 j 管理评论 2006 4 136 140 10 谢德仁 独立董事 代理问题之一部分 j 会计研究 2005 2 11 王跃堂 徐建明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来自沪深 两市的经验证据 j 管理世界 2006 11 12 吴水澎 李斌 上市公司自愿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山西 财经大学学报 2006 1 129 134 13 谢永珍 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治理效率的实证研究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9 1 66 73 14 刘立国 杜莹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j 会计研究 2003 2 15 夏文贤 陈汉文 2006 审计师变更 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 j 财 会通讯 2006 2 16 刘力云 审计委员会制度述评 j 审计研究 2000 3 17 夏立军 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 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10 18 斯坦恩伯格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19 谢德仁 独立董事是装饰品吗 从报酬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来看 j 审计 研究 2004 6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7 20 李维安等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j 管理世界 2004 2 21 徐浩萍 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会计研究 j 审计研究 2004 1 44 50 22 陈汉文 林志毅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j 会计研究 1999 5 28 30 23 潘琰 辛清泉 所有权 公司治理结构 会计信息质量 基于契约理论的现 实思考 会计研究 2004 4 24 谭劲松 李敏仪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若干特征分析 j 管理世 界 2003 9 25 何浚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 j 经济研究 1998 5 50 57 26 李有根 赵西萍 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研究 j 中国工业经 济 2001 5 48 53 27 孙永祥 黄祖辉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 j 经济研究 1999 12 23 30 28 abbott lawrence j susan parker and gary f peters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tatements auditing journal of practice theory 2004 23 1 69 87 29 april klein audit committee board of director characteristics and earning management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2 33 30 ball r and p brown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utumn 1968 31 beasley m 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71 10 539 570 32 bradbury m e 1990 the incentives for voluntary audit committee form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9 1 19 36 33 burgstahlerd iliadichev 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 and losse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4 99 126 34 chow the demand for external auditing size debt and ownership influence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2 2 272 291 35 cohen jeffrey moorthy ganesh krishna wright arnold m corporate governances and the audit proces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19 4 573 594 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8 36 collier factors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of audit committees in major uk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 37 francis j dphilbrick kschipper determinants and outcomes in class action securities litigation w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