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大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1-4参考答案(附期末复习参考题) _第1页
2015年电大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1-4参考答案(附期末复习参考题) _第2页
2015年电大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1-4参考答案(附期末复习参考题) _第3页
2015年电大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1-4参考答案(附期末复习参考题) _第4页
2015年电大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1-4参考答案(附期末复习参考题)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大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一门科学。P4( x7 L9 y, 7 z+ v0 X- A7 p 2、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标志,它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其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使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P6: % D6 N( U E! |: g 3、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往往被描述为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 P20-219 1 X. G5 p# $ + K0 G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P33-34+ o% # B9 K% G R 二:填空 1、发展路径。 P5 2、区域核心,中心城市。 P7 3、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区域产业结构。 P7 4、科技园区,工业园区。 P18 5、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P35# w- s- w: i: c4 C1 |, 三:判断说明 - P1 D* Q * K2 P. k$ _ 1、不正确。详述参见 P1-2。 2、正确。诺斯、胡佛、里查森等观点一致,均强调经济活动区位及空间组织。详述参见 P2-3。 3、不正确。 “ 区域产业结构 ” 一般由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所组成,而非 “ 区域结构 ” 。详述参见 P7-8。 5 B6 B# x( x. H$ M+ X a 4、不正确。佩鲁在 20 世纪 50 年代首先提出的是 “ 增长极 ” 概论,而忽略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 20世纪 60 年代初,罗 德温首次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详述参见 P30。 / u5 ?: X4 h6 v5 e3 b6 # G7 l9 i 5、不正确。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和政治联盟。而非 “ 经济同盟 ” 。详述参见 P49。 四:简答 6 b P- 8 l/ A& 1、答: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4 i( A o0 A M ( 1)区域结构,它是区别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 ( 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经济主要研究 之一就是如何组织区域经济。 % B( P, B* d3 X ( 3)区域空间的地域及其组成单元。主要体现在如城市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的研究。 9 u1 U- + f+ ! O r8 K* ( 4)区际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可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区际联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 ( 5)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要如何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等问题。 . V7 y7 F4 v c3 o9 e! n 2、答:国际经济领 域显现出的两个最大特点:一是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二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21 世纪的新区域经济观呈现出五个层次。 第一,新区域经济观突破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 s0 U d# 6 k% W4 i S 第二,新区域经济观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第三,注重新知识、新现象和最新成果的研究,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定位为 21 世纪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 j3 ; R m( Y* n) d 第四,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把特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详实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4 x4 A e) Q+ o) Y J . o 第五,在新区域经济观的分析中,特别注重案例分析,利用新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9 % 1 f$ + G u: E B# a 3、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 w l; H0 r* i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 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2 q c2 a F7 s* C% W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5 ( |4 K* n9 |# t. x, I2 x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4、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有: (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 展得比较成熟 5、答: APEC 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PEC 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 1) APEC 原则框架创新。 ( 2) APEC 协商机制创新。 ( 3) APEC 推进方式创新。 4 W0 E% D) L+ W/ c: D ( 4) APEC 运作机制创新。 % ? f/ P5 |/ z1 R _ ( 5) APEC 活动内容创新。 ( 6) APEC 自由化体系创新。 5 u p q0 x B5 6 5 五、问答 $ q$ J9 % 3 s . o2 Z 答:( 1)对区域经济概念的简要说明。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非常广泛,既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为、区际互动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影响因素,如地区的经济投入、社会需求、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等等。 % w8 O8 o6 s* u ( 2)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的内容。区域经济的多种因素也就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内涵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 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的增长;( 2)居民生活环境包括全面的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 3)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 4)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 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 向公平与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 6)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 “ 经济社会自然环境 ”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 7)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合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地更新或废除,新的文化或新的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 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 、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0 z2 P# C+ i g9 o U6 K- A/ W 4 q2 n0 N# u 教师及联系:陈永高(黔江电大教务科 203 室),电话; 79311189。 % C u1 r5 a4 _* 第二次 一:名词解释 1、是为了认识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按均质方法,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划分各种类型经济区。 P77-78 2、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它地区更开放、更灵活、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P83+ s1 Q g& |: D9 H! K8 e 3、是指引城市经济增长的城市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 P92 4、指在地图上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P106-107 5、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 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P1287 L/ _ u R v) B T0 v! X! Z+ X ?/ O5 W 二:填空 1、类型经济区、综合经济区。 P77 2、自由港、自由贸易区。 P87. l2 Y n0 | M) j 3、就业量指标、国民收入指标。 P91 4、城市基础模型。 P97 5、知识经济、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 P102 三:判断分析 1、不正确。详述参见 P78。 % 3 4 u6 G8 S1 ?/ F n R 2、不正确。详述参见 P87。 3、不正确。详述参见 P91。 4、不正确。详述参见 P111-112。 + T- n e. z0 / h$ ?7 V0 q 5、不正确。详述参见 P130。 四:简答 * m9 q+ U6 K 1、答:( 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8 x# X( p2 N4 D- Q! A% p (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 b7 T) s( F( x+ f+ ?# r9 f (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2、答:(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完善的基础设施;( 3)优惠的经济政策;( 4)完善的法律制度;( 5)高效率的管理机构。 3、答 :( 1)贸易型的经济特区;( 2)工业型的经济特区;( 3)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 4)科技型的经济特区;( 5)金融型的经济特区;( 6)旅游型的经济特区;( 7)综合型的经济特区。 6 , U% N, J2 l 4、答:( 1)市场化。即形成以人才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主的科技园区市场体系,实现创新决策多元化、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 - D8 M# a. b l! M; S( S7 K ( 2)网络化。即形成各类创新资源相互融合的发达的区域网络体系,连接区域内不断完善 的知识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 ( 3)国际化。园区的创新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流动,从国际市场争取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创新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8 A2 k+ e7 A! p. ( 4)信息化。在诸多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产业称为科技园区的最大支柱产业,其信息化指标达到国内最高和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 h, k* F3 L0 8 Z3 B: ( 5)制 度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Q5 h3 x% i- 0 o 5、答 :根据迈达尔理论,当一个区域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越来越困难。即所谓极化效应。 而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 + N6 y q, ! h) 6 . o2 p# r (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 ( 2)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 ( 3)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8 v3 k$ I+ G# c2 s+ z% t; A/ C ( 4)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五、问答 U+ a7 E. G 1 B9 C# 8 l 答:经济辐射理论比梯度推进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制定发展战略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e/ / 5 F# o9 X# Z0 ?; a 第一,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梯度理论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辐射理论补充了每类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点、线、面辐射的互动作用等内容。 u1 H1 X0 D; E, h& S d- Z第二,辐射理论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多元化辐射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结点,是梯度理论无法解释的。 第三,依据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 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按照辐射理论,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 M! 1 % H1 z. O1 M* s 第五,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制定正确的扶贫战略。 $ R! m 0 Y9 k/ e * D, H ?, _ Y4 v7 C ? 4 h$ e7 W9 G8 l2 G% z 区域经济学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三次 一:名词解释 1、指外贸活动中出品与进口的差额,即 “ 外汇缺口 =出口 进口 ” 。 P161。 2、是一个地区对外经济活动的程度大小的概念。一般都选用外贸依存度、外资总投资的比重这两个指标 度量区域开放度。 3、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二是从质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企业。 P185。 4、是一个附着经济发展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都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促进速度、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P190。 2 + . C7 2 q- _5、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公平性。 P200。 , W2 l4 V B* B 3 t% S! O* 二:填空 1、城市化。 P167。 2、人口规模,产业规模。 P167。 3、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本特点,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水平,包括区域已有的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 P194。 + L7 W t0 x a* B* B S2 S4 4、可持续发展观。 P199。 4 7 A6 q7 x# 5、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公平性。 P200。 三:判断 分析 , m9 d5 G4 k4 B- y: O 1、不正确。应为 “ 聚集效应 ” 而不是 “ 极化效应 ” 。详细参见 P167 和 4 q! s a3 x% i) C4 y8 s 2、不正确。大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详见 P179。 3、正确。详细参见 P181。 4 E+ 8 g: m* x3 s C, W% z q 4、不正确。详细参见 P203。 V0 _: K C$ I) s# K8 X6 h1 V 5、正确。详细参见 P215。 * N j g) U3 o$ X 四:简答 - J- C: G$ t, A% d+ l: m 1、答题要点提示:本题目重点在于考察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的理解。第一要用有关区域经济理论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要说明对外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要说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对外开放的积极作用。 2、答:二重结构,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二是从质上讲的,指在产 业结构中,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企业。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西方来讲,从劳动力状况看,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体现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更多;从劳动力市场状况看破,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 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技术低的中老年;从企业规模构成看破,两极分化很明显,一极是雇佣几百人,上千人的大企业,一极是劳动者人数很少的小企业。( 2)从中国来讲,主要是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化经济部门的并存。主要表现为两极化,一极是中央投资兴办起来的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群,一极是落后的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 ) E# y# c+ r: _ h% Q7 w 3、答:( 1)需求收入弹性原则。即选择产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产业来重点发展。( 2)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原则。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较大的产业。( 3)防止过度密集原则。( 4)丰富劳动的内容原则,其目的是力求使产业结构的演进进一步做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P192-193。 4、答:( 1)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 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4)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P195-196。 + W2 v4 I. C; U0 t Y 5、答:( 1)要研究区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又要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及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2)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出一整套 具有可行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规划,其中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机制及监测和调控机制的建立;( 3)由于某种原因各个区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发展的水平和问题也有差异,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也要因地制宜,不同区域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不可能完全一样,可以按以下考虑:第一,在贫困地区,解决吃饭是第一位的,生存是基础和前提,生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第二,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应以农业系统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进农业稳定增产,进一步使生态良性循环;第三,在以工业为主的地区 ,由于某种原因工业生产必然要消耗大量资源,并往往伴随水资源、大气污染和土地减少等,要坚持兼顾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产业;第四,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由于资金、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而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为此要加强环境保护,同时不断改善投资和开发的软环境,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产业,并发挥这一产业的作用。 P205-207。 9 h8 f( f, S. z- I W 五、问答 答: 梯度理论中, “ 梯度 ” 从生产布局学中沿用下来,梯度表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 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把生命循环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就形成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7 n% M9 d4 * - m+ l9 ? 1产业结构的构成、优劣决定了区域经济的盛衰。 7 y% U7 y- t1 F 2源于高梯度地区的创新,会随时间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是借助于城市系统进行的。 * w2 p6 . M E. _+ E 对此,梯度转移论者提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 经济实力的限制,都会要求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先投向最有效率的区位,形成某些地区的极化效应,使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拉大。而当这些区域形成的成长极或成长点,已达到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时,就会产生扩展效应,促使生产力的分布越加均衡化,导致区际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的缩小,最后达到相对平衡的发展。 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也可以自己阐述,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沿海、沿江设立经济特区、经济 带,先行设立深圳特区,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发展。 2九十年代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 y( R3 J! h e* N; R 3 2003 年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 I9 k% E w9 ) e ) u3 r% K/ 5 F4 B 第四次 一:名词解释 1、也叫 “ 古典区位论 ” ,产生于 19 世纪 20-30 年代,代表人物是韦伯,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选择总是趋向生产成 本费用是低的地点,运用成本 效益分析,揭示了工业布局中以是最小成本支出取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思想。 P217-218。 6 G. , T6 u* U2 T5 h5 Z 2、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 P229。 3、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 P334。 m) h4 x( 0 D0 H 4、指满足当前需 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协调性,发展的公平性。 P200。(同第三次作业名词解释第 5 题) 二:填空 ( L9 u2 a: O) E3 L V 1、部门分工,地域分工。 P220。 : * E1 D) p7 V5 g3 C5 , Y 2、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 P222。 3、产业结构的变化莫测情况,产业结构的转换情况。 P226。 / o% I; / p, Z M9 h% U 4、总量经济指标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增长率,经济结构出现高变化率。 P231。 5、高等教育系统,职业培训系统。 P335。 5 Y m+ # ; R, B) t! * 6、扩散。 P343。 ) 9 % I B3 * v 三:判断分析 8 P# X4 n% * z 1、不正确,详述参见 P220-221。 * y4 n J6 A1 ) h 2、不正确,详述参见 P221-222。 3、不正确,详述参见 P224-225。 2 m6 C7 g5 G0 F$ s 4、不正确,详述参见 P266。 $ z, _( D M1 4 p, D. I D 5、不正确,详述参见 P334。 + h/ e: J8 q/ b 四:简答 1、答: 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 “ 先行国 ” ,后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 “ 后起国 ” 。先行国和后起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 差异表现为: - Y$ 3 p d% 3 T9 K4 N ( 1)产业配置顺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需求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性。 % w. O0 D/ D$ h 4 v# s- P+ b E3 A( A ( 2)产业结构转换的态势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转换比较平衡;后起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很大的倾斜性,前倾的结构转换态势加速了结构转换过程。 ( 3)产业结构变动的起点不同。先行国进入现代经济成长阶段时结构起点较高;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较靠前。 2 Q9 G4 M. h6 v6 I, c+ ?9 J ( 4)产业结构变动的节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比较平稳,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大超过人均产值增长的幅度。 ( 5)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普遍优于后起国。 ( 6)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较均匀,而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不均匀,呈现阶段性特征。 ( Y- y6 B: u1 q0 M% ?3 O $ E9 D1 B- - q8 A 2、答:(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产业结构;( 3)经济效益及增长能力;( 4)人口质量;( 5)国民生活质量。请结合实际,选择几个方面作为例子说明。详述参见 P236-240。 3、答:( 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 2)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 3)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4)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详述参见 P243-245。 ! W9 / A% q |4、答:( 1)加速技术转移的可能性;( 2)加速改革带来的发慌机会; ( 3)对外开放的波及效果。详述参见 P299。 5、答:知识创新转化就是知识经济一体化,它是指知识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相互包含的过程。也就是随着知识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大,经济的知识取向也日益强烈,二者的进程也达到相当高度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作为结果,它是 “ 经济的知识化 ” 和 “ 知识的经济化 ” 这两种趋势的合流,知识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新现象、新趋势。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知识经济化;( 2)经济知识化,( 3)知识产业化。具体详述参见 P337-338。 # * I% g/ L( M; k; l2 五、问答 $ F! I+ z4 C e$ F% ) a 答: 1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9 Z) M- l7 z- H% z 2区别: + y S$ J9 I9 s 在认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 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 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 l# ?3 g* w2 ?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附: 期末复习 参考题 说明:因重庆电大网上挂的平时作业与所发作业内容有不同,故在此补充编辑部分 复习题 目,请大家注意。 一、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S6 b1 v/ l/ H: h! F+ Q% K 在理解经济区域时,首先要注意与经济区位区别开来,经济区位是指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即具体的场所,因此,根据其功能内容可分为工业区位、居住区位、城市区位、农业区位等等。其次,要把经济区域与地理学中的区域相区别,地理学上的区域主要强调自然地理的界限。而经济区域虽然也是地域单位的一种体现,但其更强调人的经济活动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区域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其界限是模糊的。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 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二、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4 A/ W2 F( t! U* _ 答:( 1)两者的关系总起一句话。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之间是对立统一的。 ( 2)从对立方面阐述两者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之间存在着对立,其对立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利益的独享性和 排他性。经济全球化在范围上比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层次上则比经济全球化更高。这两种趋势不能互相取代。这两种倾向若不加限制,任其发展,就会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6 I/ K: b, W9 C; c$ P ( 3)从统一的方面阐述两者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济自由度的增强,意味着世界经济整体变得更为自由与开放。而且,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范围、广度上的局限性,它总是力图冲破区域的局限,向更广阔的全球空间开放与扩张。 + f% a9 V- u: I/ d 因此,只要设法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增加其开放性,作为经济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就会促进前者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自身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 l, * _+ K* R* L0 d+ o) j5 ?- , f+ X. M, u 三、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7 b) c Y! U% g# p+ W, + N6 答:( 1)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N8 C- M9 d3 d: . N2 e$ w , | 这些区域所以能攀登上经济发展的高峰,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占有了技术与经济上的优势,建立了一个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商贸发达的银行、信息、科研等第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但问题是,无论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一个由创新到衰退,由技术密集型到简单劳动密集型的自然发展过程。 所有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原有的优势,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战略是集中全国的精英,建立起一批新产业开发中心,把科研、开发与生产结合成整体,以加速创新的进程。比如, 美国 建立硅谷就是这个战略的典型实例 。 * Z9 O# a) M# ( 2)处在中等梯度上的萧条区的发展战略。 对原先经济很发达,但由于没有能适应时代潮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致陷入了危机之中的新地区,惟一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是通过大力创建新部门,改造旧部门来改变地区产业结构。比如美国对新英格兰地区的改造。 ( 3)处在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 在这种类型的国家与地区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初级产业与一些衰退部门 。因扩展效应给它们带来的主要是增添了一些发达地区淘汰或外溢的产业。如果顺其自然发展,则永无出头之日。低梯度地区为了缓解这种处境,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策略,集中力量实现经济起飞。处在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为了实现经济起飞,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并且在其发展的早期,必须大力引进,善于运用国外资本与技术。要注意的是采用一系列政策、制定周密的计划,使得在实现了经济起飞以后,能够逐步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 z! j B, W$ N 四、 利用增长极理论与 “ 城市化 ” 战略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w$ D2 _, O2 P, N m 答:( 1)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包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强调增长极作为中心地对区域经济应有带动作用,随着产业集聚而逐渐处于支配地位,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围的地域产生影响。 ( 2)发展中国家要利用增长极战略解决三个问题: A、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现代化问题。 0 f* P0 t9 J: N. N B、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城市化问题。 6 h8 K6 M# R, A . $ i C、中心城市过度膨胀的控制。 % e% V6 g5 v6 L% L% 0 y7 e5 ! J 因此,利用增长极理论可以实施能够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措施。 ( 3)我国利用增长极理论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措施: 把城市作为培育和发展新生产力的增长点放到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充分发挥城市经济产生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 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演进和进步,同时刺激市场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在地区经济发展上,实施“ 产业增长极 ” 与 “ 城市增长极 ” 相结合的政策。具体包括: * Q( . P; M0 R8 4 E% x7 z A、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L# i. 3 z9 x n+ u8 G8 5 B、充分发挥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促进城市化按市场规律健康而快速地发展。 1 h# t, Y _4 C6 1 R C、逐步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 D、鼓励多种形 式的城市化模式的发展。 E、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不限制大城市的发展。 2 x+ k6 n8 S6 k8 V 五、 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 此题主要是 考核 本课程的第八章第三节 “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就是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方向问题,结构的变化和更替将要沿着一个什么方向 演进。 ( H7 S5 g E; T: U 从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主要有三个: ( 1)技术导向。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要向高技术方向转变,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占主导地位。 ( 2)结构导向。要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自然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和再加工,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 ( 3)资源导向。以自然资源开 发为主,使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六、论述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0 L( B( G* |) 9 K f6 t% / b 此题主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九章第二节 “ 经济体制转轨、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梯度理论中, “ 梯 度 ” 从生产布局学中沿用下来,梯度表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把生命循环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就形成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 # 7 G/ 5 i7 O4 L 1产业结构的构成、优劣决定了区域经济的盛衰。 * r1 v8 M z$ w a 2源于高梯度地区的创新,会随时间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是借助于城市系统进行的。 8 s; G( 0 r+ M) ) P 对此,梯度转移论者提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都会要求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先投向最有效率的区位,形成某些地区的极化效应,使区域间的经济差距拉大。而当这些区域形成的成长极或成长点,已达到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时,就会产生扩展效应,促使生产力的分布越加均衡化,导致区际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的缩小,最后达到相对平衡的发展。 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也可以自己阐述,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1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沿海、沿江设立经济特区、经济带,先行设立深圳特区,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发展。 2九十年代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3 2003 年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七、 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此题主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十章第二节 “ 地域分工论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1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 Z* g2 V7 r H0 B7 y4 t0 M 2区别: 4 H L) r g+ c! y) y! ?2 p0 v4 B 在认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 # L0 P! f7 I D C4 B 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 O+ H8 p 4 r# Q n( _+ Y4 八、 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 此题主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十章第四节 “ 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 “ 先行国 ” ,后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 “ 后起国 ” 。先行国和后起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表现为: # Z% r5 P2 P$ x$ . f6 Z ( 1)产业配置顺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需求 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性。 ( 2)产业结构转换的态势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转换比较平衡;后起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很大的倾斜性,前倾的结构转换态势加速了结构转换过程。 - F% E* W# P# A r( 3)产业结构变动的起点不同。先行国进入现代经济成长阶段时结构起点较高;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较靠前。 ( 4)产业结构变动的节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比较平稳,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大超过人均产值增长的幅度。 $ e4 o/ b* p2 F ( 5)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普遍优于后起国。 # S$ b6 Z4 Z0 g% n t ( 6)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较均匀,而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不均匀,呈现阶段性特征。 1 e7 5 H+ X8 ( P$ P, T * ; K7 O2 X* L1 a( X% S 九、简述 “ 大北京 ” 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并谈谈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0 I* u9 d4 S4 T1 J: r# |/ U 此题主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十三章第四节 “ 大北京 城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h+ w( Z; r Q) A. O1 w 1 “ 大北京 ” 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 ( 1)确立各地经济功能,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根据基本条件和优势特色,确立了北京、天津、冀北地区的主要经济功能,通过合理规划和协调合作,发展区域经济。 ( 2)统筹规划环境整治,确保 “ 大北京 ” 生态 安全。以生态环境整治为先导,搞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系统工程。通过建设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分区、区域内部的综合整治,建立稳定的生态网络,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M+ Z* h1 V8 0 + Y ( 3)实施双核心多中心都市圈战略。以京津双核为主轴,以唐保为两翼,根据需要与可能,构建 “ 大北京 ” 地区组合城市,增加城市密度,优势互补。 ( 4)建设区域综合交通网和运输体系。以城市地区的观念,塑造合理的区域结构,把航空港、海港、信息港三者与区域及城际现代化综合交通网 络有机连接起来,积极推进城际快速轨道建设,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网从 “ 单中心放射式 ” 向 “ 双中心网络式 ” 的转变。 2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可以自己阐述。) 重庆发展的基本战略思路是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 1)进一步强化重庆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极大地推进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从而保证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顺利实施和 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重庆科学教育发展,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的基地;将进一步加强重庆与西部各省区、长江沿江各省市的经济合作,通过联合协作,构建西南经济区、长江沿江经济带。 ( 2)构筑三大经济高地:将重庆构筑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西部增长极;加强川渝合作,建设成渝经济高地;努力建设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发达经济圈。 ( 3)加强交通、通信、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构筑西部功能最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八项:建设渝万、渝黔等高速公路和城市外环骨架,形成以主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南下北上、东出西进的公路交通网络。以轨道交通和两江滨江中路为主体的主城区快速交通网络。遂渝怀铁路、兰渝铁路、万枝铁路,扩建重庆铁路枢纽。江北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建设万州五桥机场、黔江舟北机场。建设西部供水、城镇供水和主城区净水工程。推进建设锂鱼塘水库、彭水水利枢纽、合川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基础设施。 建设完善干线传输网。扩建本地大容量电话网,发展数字移动通信。扩建重庆港,重点建设汽车滚装码头、集装箱码头,搞好万州港、涪陵港复建工程,建成水上大通道。 # a9 m j ! . k0 2 H C ( 4)生态和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共两项:实施 三四五 绿色通道,树立重庆绿色生态形象,到 2010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40%。和建设包括主城区污水治理及垃圾处理、主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三峡库区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重庆西部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在内的三峡库区环境立体治理系统工程。 十、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 8 v5 : g- o! 6 K( J 此题主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四章第四节 “ 科技工业园区的政策与机制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2 % a K p( 0 M; Y 1市场化。即形成以人才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主的科技园区市场体系,实现创新决策多元化、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 2网络化 。即形成各类创新资源相互融合的发达的区域网络体系,连接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知识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 3国际化。园区的创新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流动,从国际市场争取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创新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信息化。在诸多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产业称为科技园区的最大支柱产业,其信息化指标达到国内最高和国际上中等 发达国家水平。 5制度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3 v# c6 l* Y# m: f 十一、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 + S8 O/ G( : v6 z 此题主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六章第二节 “ 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经济辐射理论比梯度推进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制定发展战略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7 H$ I a7 F! X6 J第一,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梯度理论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辐射理论补充了每类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点、线、面辐射的互动作用等内容。 第二,辐射理论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多元化辐射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结点,是梯度理论无法解释的。 第三,依据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 和现代化进程。 s+ ! H c; M! G+ 第四,按照辐射理论,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9 ) f+ U3 W1 ?3 i( b 第五,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制定正确的扶贫战略。 ! Y3 Q; t2 k: I% ? V 十二、简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此题主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 “ 主要研究内容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1区域结构,它是区别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 + p+ k/ |3 k8 h% J5 h 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经济主要研究之一就是如何组织区域经济。 3区域空间的地域及其组成单元。主要体现在如城市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的研究。 ! G; t* K. m7 l d4 y! _ 4区际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可发挥区域优势 、提高劳动生产率,区际联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 5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要如何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等问题。 7 ) w. h, j6 _ M5 L1 k1 i/ , * N x8 ?1 s4 1 M 十三、新区域经济观的内容。 / l- N/ F2 1 z! Y1 k 此题主要是考核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三节 “ 新区域经济观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 G4 F- o w M, e* H知识经济的显现,给 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 21 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2 w3 M: k3 A) o( K3 _; C t 第一,新区域经济观对一些传统的理论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扩大到五个层次,包括国际区域经济、特区经济以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等等。 第二,新区域经济观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了生态环保的因素, 把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到区域经济中,还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衡量。 第三,注重新知识、新现象和最新成果的研究,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定位为 21 世纪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认为,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把特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详实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 展趋势。 第五,在新区域经济观的分析中,特别注重案例分析,利用新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2 f6 w6 x- * f$ y2 M 十四、简述区域经济的内涵。 % K+ y1 , I. 4 Y0 F/ F0 w9 ? 本题主要考核本课程的第二章第三节 “ 区域经济的含义 ” 这一知识点。本题的答案如下: 7 D+ X- v) , A( s T 1对区域经济概念的简要说明。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非常广泛,既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为、区际互动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影响因素,如地区的经济投入、社会需求、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等等。 , _- r/ F# M( x8 w+ I- D$ Y7 | 2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的内容。区域经济的多种因素也就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内涵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 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的增长;( 2)居民生活环境包括全面的公共福利设施 、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 3)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 4)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 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 6)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 增长相适应,在 “ 经济社会自然环境 ” 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 7)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合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地更新或废除,新的文化或新的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 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注意:区分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的 联系与区别: % I: _7 Z l# H+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在理解经济区域时,首先要注意与经济区位区别开来,经济区位是指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即具体的场所,因此,根据其功能内容可分为工业区位、居住区位、城市区位、农业区位等等。其次,要把经济区域与地理学中的区域相区别,地理学上的区域主要强调自然地理的界限。而经济区域虽然也是地域单位的一种体现,但其更强调人的经 济活动影响,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区域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其界限是模糊的。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请您删除一下内容, O( _ )O 谢谢! 2015 年中央电大期末复习考试小抄大全,电大期末考试必备小抄,电大考试必过小抄 After earning his spurs in the kitchens of The Westin, The Sheraton, Sens on the Bund, and a sprinkling of other top-notch venues, Simpson Lu fi nally got the chance to become his own boss in November 2010. Sort of. The Shanghai-born chef might not actually own California Pizza Kitchen (CPK) but he is in sole charge of both kitchen and frontof- house at this Sinan Mansionsstalwart. Its certainly a responsibility to be the head chef, and then to have to manage the rest of the restaurant as well, the 31-year-old tells Enjoy Shanghai. In hotels, for example, these jobs are strictly demarcated, so its a great opportunity to learn how a business operates across the board. It was a task that management back in sunny California evidently felt he was ready for, and a vote of confi dence from a company that, to date, has opened 250 outlets in 11 countries. And for added pressure, the Shanghai branch was also CPKs China debut. For sure it was a big step, and unlike all their other Asia operations that are franchises, they decided to manage it directly to begin with, says Simpson. Two years ago a private franchisee took over the lease, but the links to CPK headquarters are still strong, with a mainland-based brand ambassador on hand to ensure the business adheres to its ethos of creating innovative, hearth-baked pizzas, a slice of PR blurb that Simpson insists lives up to the hype. They are very innovative, he says. The problem with most fast food places is that they use the same sauce on every pizza and just change the toppings. Every one of our 16 pizza sauces is a unique recipe that has been formulated to complement the toppings perfectly. The largely local customer base evidently agrees and on Saturday and Sunday, at least, the place is teeming. The kids-eat-for-free policy at weekends is undoubtedly a big draw, as well as is the spacious second-fl oor layout overlooked by a canopy of green from Fuxing Park over the road. The company is also focusing on increasing brand recognition and in recent years has taken part in outside events such as the regular California Week. Still, the sta are honest enough to admit that business could be better; as good, in fact, as in CPKs second outlet in the popular Kerry Parkside shopping mall in Pudong. Sinan Mansions has really struggled to get the number of visitors that were envisaged when it first opened, and it hasnt been easy for any of the tenants here, adds Simpson. Were planning a third outlet in the city in 2015, and we will probably choose a shopping mall again because of the better foot traffic. The tearooms once frequented by Coco Chanel and Marcel Proust are upping sticks and coming to Shanghai, Xu Junqian visits the Parisian outpost with sweet treats. One thing the century-old Parisian tearoom Angelina has shown is that legendary fashion designer Coco Chanel not only had style and glamor but also boasted great taste in food, pastries in particular.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arooms in Paris, Angelina is famous for having once been frequented by celebrities such as Chanel and writer Marcel Proust. Now Angelina has packed up its French ambience, efficient service, and beautiful, comforting desserts and flown them to Shanghai. At the flagship dine-in and take-out space in Shanghai, everything mimics the original tearoom design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in Paris, the height of Belle Epoque. The paintings on the wall, for example, are exactly the same as the one that depicts the landscape of southern France, the hometown of the owner; and the small tables are intentional imitations of the ones that Coco Chanel once sat at every afternoon for hot chocolate. The famous hot chocolate, known as LAfricain, is a luxurious mixture of four types of cocoa beans imported from Africa, blended in Paris and then shipped to Shanghai. Its sinfully sweet, rich and thick as if putting a bar of melting chocolate directly on the tongue and the fresh whipped cream on the side makes a light, but equally gratifying contrast. It is also sold in glass bottles as takeaway. The signature Mont-Blanc chestnut cak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pureed chestnut on top, the vanilla cream like stuffing, and the meringue as base. Get all three layers in one scoop, not only for the different textures but also various flavors of sweetness. The dessert has maintained its popularity for a century, even in a country like France, perhaps the worlds most competitive place for desserts. A much overlooked pairing, is the Paris-New York choux pastry and N226 chocolate flavored tea. The choux pastry is a mouthful of airy pecan-flavored whipped cream, while the tea, a blend of black teas from China and Ceylon, cocoa and rose petals, offers a more subtle fragrance of flowers and chocolate. Ordering these two items, featuring a muted sweetness,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fit into your little black dress. Breakfast, brunch, lunch and light supper are also served at the tearoom, a hub of many cultures and takes in a mix of different styles of French cuisines,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team. The semi-cooked foie gras terrine, is seductive and deceptive. Its generously served at the size and shape of a toast, while the actual brioche toast is baked into a curved slice dipped with fig chutney. The flavor, however, is honest: strong, smooth and sublime. And you dont actually need the toast for crunchiness. This is the season for high teas, with dainty cups of fine china and little pastries that appeal to both visual and physical appetites. But there is one high tea with a difference, and Pauline D. Loh finds out just exactly why it is special. Earl Grey tea and macarons are all very well for the crucial recuperative break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