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习目标】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重点、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学法指导】阅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 讲授法【学习流程】知识点一: 唯物主义【探究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打工。家住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请你就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者,追求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者”为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内容)不同意。唯物主义者承认物质(存在)决定意识(思维),但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但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知识归纳】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_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_ (3)、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_ 【探究2】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阅读教材,结合历史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基本形态观点举例合理性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二: 唯心主义【知识归纳】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形态基 本 观 点相同点不同点(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知识点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探究4】(1)哲学发展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之外还有什么之间的斗争?_ (2)为什么说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_1.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及关系?_知识点一:唯物主义1关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a追求物质的满足,就是唯物主义者b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c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d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3(2010浙江宁波云龙中学期中)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4关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的根本观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abcd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7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上帝创造世界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生死由命,富贵在天a b c d8下列选项和下面漫画寓意相同的是( )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b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地合而万物生9(2010浙江宁波云龙中学期中)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和哲学的两大阵营分别是指(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4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 b c d15.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凡是唯物主义一定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一定没有可取之处凡唯物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凡唯心主义一定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唯物主义有不科学的,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两者共同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a b c d16对漫画一人骑二马认识正确的有( )哲学上只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基本派别来看,哲学上只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哲学上存在诸多斗争哲学上存在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派别a b c d17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 b c d18(2010安徽师大附中期中)2010年“两会”召开前,南方日报刊登“以脚议政”才能克服“拍脑袋决策”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在利益群体纷杂、利益冲突纠结的当下,“两会”的意义不仅在于沟通公众和政府,还在于汇集各方意见。因此,代表委员们若要深入了解民情,就不仅要在庙堂之上以笔议政、以嘴议政,更应该深入江湖田野先期“以脚议政”。有些代表委员也愿意为民众说话,但他们往往不到底层调查,不亲近最基层的民众,不了解最基本的实际,这样的发言和提案往往可能有更糟糕的效果。代表委员只有“以脚议政”,才能更好地在“两会”这个言论平台上“以嘴议政”。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基本派别的知识,简要分析“拍脑袋决策”和“以脚议政”各自所属的阵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后拓展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气者,理之依也。( )5.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7.“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 )8.“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 )9.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 ( )11.古印度“四根说” :地、火、水、风( )12.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国)( )1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4.水是万物之原,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 )15.物是观念的集合。( )16.存在就是被感知 ( )17.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18.上帝创世说( )19.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0.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21.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22.独立的心理实体是不存在的,心灵只是机械运动在人的身体上的一种现象或结果。( )2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鞍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郴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铁岭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玉树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西宁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莆田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营口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陇南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辖县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温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福建晋江经开区博源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房屋买卖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河北廊坊霸州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00名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春晚方案策划
- GB/T 6109.11-2025漆包圆绕组线第11部分:155级聚酰胺复合直焊聚氨酯漆包铜圆线
- 2025年语文高考北京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练习卷及答案
- 2025年泽库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单招考试九类职业适应性练习题及答案
- 邮政干部考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