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过程中“三查七对”落实情况分析.doc_第1页
输液过程中“三查七对”落实情况分析.doc_第2页
输液过程中“三查七对”落实情况分析.doc_第3页
输液过程中“三查七对”落实情况分析.doc_第4页
输液过程中“三查七对”落实情况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液过程中“三查七对”落实情况分析 周小香 李季英 周瑞萍 张金玲 徐淑丽 王小珍 汪丽娜 单学栋摘要 目的:了解输液过程“三查七对”落实情况,保障患者输液安全。方法:制定输液过程“三查七对”落实情况表,由护理部及病区护士长组成调研组,对全院17个病区进行3次调查,共612人次。结果:核对用法、时间的落实率在每个环节均达到100%;药液质量、有效期落实率相对较低,为13.72%43.95%。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合格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不同检查次数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56 40.0060 37.5060 37.5056 36.840.3560.0528 20.0024 15.0026 16.5228 18.421.5600.0520 14.2922 13.7522 13.7520 13.160.0790.0523不同检查次数“三查七对”落实率比较 见表3。表3 不同检查次数“三查七对”落实率比较检查次数 人数 摆药时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合格 合格率(%) 合格 合格率(%)合格 合格率(%)合格 合格率(%)第一次检查 204第二次检查 204第三次检查 204X2P 20 9.80 76 37.25 130 63.73127.344 0.01 10 4.9052 25.49170 83.33286.6180.014 1.9616 7.8486 42.15134.2760.010 016 7.8468 33.33104.6490.01注:第3次与第1、2次比较,均p0.0125表3示:摆药时查:第一次检查与第二次检查、第一次检查与第三次检查、第二次检查与第三次检查进行X2检验分别为42.7、127.6、28.6;操作前查:第一次检查与第二次检查、第一次检查与第三次检查、第二次检查与第三次检查进行X2检验分别为33.6、254.5、137.6;操作中查:第一次检查与第二次检查、第一次检查与第三次检查、第二次检查与第三次检查进行X2检验分别为7.6、95.9、64.1;操作后查:第一次检查与第二次检查、第一次检查与第三次检查、第二次检查与第三次检查进行X2检验分别为16.7、81.6、40.5。X2均大于6.63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3讨论31 “三查七对”落实中存在问题的原因311 管理人员监控不力 各级护理管理者预见性差,没有针对性地超前预防及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后,不能深究问题的根源、查找安全隐患,只做表面文章。如出现输错液、换错液现象,差错讨论查找原因时总是概括为“三查七对”不认真,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不进行调研与细致分析,找不出薄弱环节,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病区护士长、质控员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对本科室的工作督促检查不够、不认真,不能发挥病区质控小组的作用。由于管理人员的因素,“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就失去了根本保证。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职称护理人员的“三查七对”落实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在“三查七对”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缺陷,这是导致换错液、将有絮状物的液体输给病人的直接原因。一直以来,大部分管理人员认为换错液是因为人员少、工作量大难以避免发生,而没有认识到由于管理存在缺陷,再加上以前住院病人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淡漠,出现差错很少追究,造成高年资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养成了不良习惯,在传、帮、带过程中也没有按规程带教,因此造成不同护理人员的“三查七对”落实率没有显著性差异。312 护理人员对“三查七对”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调查中发现,根据检查内容,核对用法、时间的落实率在每个环节均达到100%;药液质量、有效期落实率相对较低。根据检查时段,摆药时查、操作前查落实率相对较高,但对操作中、操作后查对重视程度不够,走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每个人的大脑都会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瞬间“生理性盲区”,如果输液的第1次查对恰巧出现在盲区,因而拿错了液,又未进行第2次、第3次正确的查对,差错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个别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操作中图省事、方便,严重违反操作规程。313 相互依赖 这种现象发生在集体治疗时,在摆药时不检查药液质量、不查对有效期,认为治疗前还要查对;治疗前不检查,认为摆药时已经查对了。由于各个环节人员的相互依赖,造成对药液质量、有效期检查的缺陷。 32出现差错的不良影响 影响到病人的预后:轻者增加病人痛苦,重者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影响护理质量: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只有准确地执行医嘱,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护理质量保障才得到根本的体现。护理差错事故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2影响医院信誉:誉从信中来,信从安全出。信誉是医院最大的财富,如果我们护理工作不重视安全,发生差错、事故,不仅给病人造成痛苦,还给护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损坏护士形象,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信誉,给医院造成不良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影响。影响自身利益:出现差错后,直接涉及到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经济惩罚、晋职晋级等,甚至追究法律和行事责任。33 防范措施331明确责任,强化职能 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定期检查、分析、讲评,特别是病区护士长,要做到每天一小查,严格检查输液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不安全苗头,及时纠正。调研组第1次检查存在问题较多,第2次有所减少,第3次明显减少.第1次检查是在各科护理人员均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检查后对被检查的护理人员给予指导;第2次检查于第1次检查后1个月进行,然后召开各科护士长会议给予强调;第3次检查是在第2次检查后一个月进行的。说明通过检查并反复强调,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核对意识。332事前控制,重在预防 护理风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2。而不规范的护理操作常常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技术经验与安全有其内在的联系3。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安全工作无小事观念,培养护士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严谨作风,使安全警钟长鸣。333加强“三查七对”细节管理,确保护理安全强调二人核对:接到医嘱后;下午集中摆药时;上午集中治疗前。抓薄弱环节:摆药时对药液质量、有效期的检查;输液操作中、操作后对药液的核对。 参考文献:1.梁远娣,张小霞,赵引棉,等静脉输液溶液毫升数与滴数换算关系再探J,护理学杂志,2004.19(3):46-47.2.万平宝.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职业风险因素及其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22(015:64-65.3.李云峰,邹凌燕,曹允芳,护士对护理差错事故认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2004,19(9),52-53.4.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等.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42-343.5.李娟,常仁翠,郑霞,等.老年人静脉输液拔针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康复,2004,19(4):253.6.花芸,刘小文,刘新文,等. 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与预防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