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七中学教学综合楼文字说明.doc_第1页
沈阳市第七中学教学综合楼文字说明.doc_第2页
沈阳市第七中学教学综合楼文字说明.doc_第3页
沈阳市第七中学教学综合楼文字说明.doc_第4页
沈阳市第七中学教学综合楼文字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煤沈阳岩土工程公司目 录、文字部分 页码一、 前言 2-3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4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5四、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5五、结论与建议 5-7、图表部分 一、 工程地质剖面图 8-15二、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6三、标准贯入试验分层一览表 17四、N63.5分层一览表 18-26五、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27-28六、水质分析成果表 29七、砂土液化判别计算表 30八、勘探点一览表 31九、工程地质任务委托书 32 沈阳市第七中学教学综合楼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 前言 该工程位于沈阳市沈河区风雨坛街东侧,原沈阳市第八十六中学院内。受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房产基建管理所的委托,我公司对拟建筑场地进行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目的任务要求:查明建筑场地内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各岩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持力层的选择、基础埋深提出建议;对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提出意见。提供基坑支护设计、基坑降水所需岩土参数;提出基础设计、施工所需岩土参数;对场地地基土作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勘察工作遵循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0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辽宁省)DB21-907-2005。 勘察依据: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及拟建筑物规划图。拟建建筑物包括:综合楼:16层,长约102.0米,宽约16.034.5米,框架结构;一层地下室:深度-5.00米左右,基坑范围:长约103.0米,宽约21.540.0米。勘察方法及工作布置: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冲击钻探,同时配合取土样、原位测试等手段。勘探点是沿建筑物周边及基坑周边布置,共布置勘探孔12个。控制孔最大深度为20.0米,最浅钻孔深为15.0米。外业工作日期:2011年8月23日8月24日。本次勘探完成工作量见下表:表1工作项目数量单位钻孔12个进尺217.0米取 样级土试样件级土试样36地下水1组现场原位测试标贯15次动探24.0米波速及地脉动试验孔测量点12点土、水试验分析由我公司土工试验室完成。钻孔标高为绝对对高程,高程基准点位于场地北侧操场院内国旗升降台北边,BM=42.96米,各钻孔标高均由此测量。钻孔平面坐标为相对坐标,钻孔位置由场地原有地物相对位置而定。测量工作由测量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场地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在42.9743.06m之间。场地所处地貌单元为冲积平原,该区属浑河高漫滩。(二)、地层结构据本次钻探揭露,拟建场地上部为杂填土,下部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粗砂、砾砂、圆砾等,按土的力学性质分层,依次描述如下:杂填土:主要由粘性土、建筑垃圾等组成,稍湿,结构松散。该层全场区分布,层厚1.006.30m,层顶标高42.9743.06m。粗砂:黄褐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均匀,级配差,亚圆形颗粒为主,稍湿,稍密。该层分布基本连续,只在12#钻孔缺失,层厚1.904.10m,层顶标高39.8842.00m。砾砂、圆砾互层:黄褐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砂及岩浆岩砾为主,亚圆形颗粒为主,颗粒不均,级配差,含微量粘粒。稍湿饱和,中密。局部有100200mm厚粉质粘土及粗砂夹层。该层分布全区,本次勘探未穿透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16.10m,层顶标高36.7639.60m。 (三)、原位测试统计一览表1、标贯测试统计一览表(击/30cm) 表2 统计指标土层频数范围值平均值x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状态粗砂715.0-20.117.51.7060.09716.2中密砾砂、圆砾互层814.4-39.634.88.3330.23929.2密实2、N63.5测试统计一览表(击/10cm) 表3 统计指标土层频数范围值平均值x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状态粗砂 643.9-8.66.81.1780.1736.5稍密砾砂、圆砾互层1767.6-19.312.02.7280.22711.6中密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本次勘探部分勘探孔见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15.6015.75m,稳定水位埋深15.4515.55m,年变幅为2.0m左右,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具微承压性,水量丰富,由大气降水及附近浑河迳向补给。本区地下水正常水位深应为7.09.0m左右,年变幅为2.0m左右,本次勘察因受附近工地施工降水影响,地下水位偏低。根据12#钻孔采水样分析,结论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微腐蚀性。四、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拟建场地属于冲积平原,地貌单一,地势平坦。根据沈阳市城区工程地质图说明,该区处于浑河高漫滩,第四系冲洪积层厚度为50m左右,下伏基岩为第三系砂砾岩。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区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2、场地抗震参数: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数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土的类型:杂填土属软弱土;粗砂属中软土;砾砂、圆砾互层属中硬土。地基土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Vse=250500.0 m/s,场地覆盖层厚度50m左右,建筑场地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场区在勘探深度控制范围内未见不良地质现象,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3、砂土液化判断根据标贯试验,判断20m深度范围内粗砂、砾砂等砂土液化情况,按最高水位为4.0m计算,该场区地震时不会发生砂土液化。五、结论与建议1、拟建场地为冲积平原、地貌单一,地势平坦,土层层位稳定,场区稳定性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建筑。2、地层综合评价:a.杂填土松散,力学性质不均匀,不宜做天然地基。b.粗砂分布基本连续,层位基本稳定,可以做天然地基及基础持力层。c.砾砂、圆砾互层分布连续,层位较稳定,承载力较高,为良好的基础持力层。3、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结果,按照现行规范,结合沈阳地区经验给出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变形模量E0: 表4 项目 土层fakkpa重度KN/m3E0MpaNN63.5直剪qC(kpa) (度)粗砂26018.016.016.26.530.7砾砂、圆砾互层55018.030.029.211.636.24、地基基础方案建议:基础形式建议采用筏板基础,以砾砂、圆砾互层为基础持力层。场地东南侧12#钻孔杂填土较厚(6.30米),建议清除全部杂填土,回填砂土夯实后,再进行基础施工。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施工验槽。5、基坑工程评价:基坑支护:拟建场地有一层地下室(-5.00米),基坑范围:长约103.0米,宽约21.540.0米,如果场地允许,放坡段边坡开挖稳定坡度(高宽比)建议采用1:1.5;如果进行基坑支护,可采用桩(钻孔压灌桩)+锚索支护体系或锚喷支护体系。计算参数、C、见表4。对地下室防水和抗浮评价: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深12.1012.45m,标高33.95m左右,本次勘察因受附近工地施工降水影响,地下水位偏低。本区地下水正常水位深应为7.09.0m左右,年变幅为2.0m左右,地下室底板接近地下水位,应进行防水处理。抗浮设防水位以4.0m为宜,场地1层地下车库及1层教学楼尚需作抗浮计算。 (3)基坑降水:本场地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深15.4515.55m,标高27.50m左右,年变幅为2.0m左右,基坑开挖深度为-5.0m。由于本次勘察因受附近工地施工降水影响,地下水位偏低。本区地下水正常水位深应为7.09.0m左右。基坑降水应根据时间而定。6、地下水评价:本次勘探部分勘探孔见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15.6015.75m,稳定水位埋深15.4515.55m,年变幅为2.0m左右,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具微承压性,水量丰富,由大气降水及附近浑河迳向补给。本区地下水正常水位深应为7.09.0m左右,年变幅为2.0m左右,本次勘察因受附近工地施工降水影响,地下水位偏低。根据12#钻孔采水样分析,结论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微腐蚀性。7、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数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土的类型:杂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