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摘 要 龙舒本 王文公文集 背文载有宋人墨迹 时间为南宋绍兴三十二年 1162 年 至 隆兴元年 1163 年 1990 年上海市文管会 上海博物馆合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 版 名为 宋人佚简 全书分为五卷 一至四卷为宋人书简 计三百余通 有 名宦 将士 文人 学者 涉及六十二人 第五卷为公牍 包括官文书和酒务帐 其内容丰 富 涉及政治 经济 军事及书仪和公文程式等 是十分珍贵的宋代实物文献资料 本文选取前四卷书简对其整理研究 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言 对 佚简 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部分是对几件错简的复原 从书简内容 书仪程式 书式三方面复原了六通书 简 即朱佺书简第十二通 第十一通与第八通的缀合 吴巘书简第二通与第一通的缀合 复原管釿书简第十三通 第十五通 复原钱亿年书简第一通 第四通 第三部分是书简对于宋代三幅启 手书书仪程式的反映 主要以复原的朱佺书简 钱亿年书简为例探讨三幅启 手书在 佚简 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是对两组书简的疏释 一组是对有关高世选书简的疏释 二组是对鲍祖文 书简的疏释 两组书简涉及宋代官员管理制度 高世选书简第六通与 舒州司理参军张 致舒州使府促高世选之任申闻状 均为有关高世选上任之事 鲍祖文书简第一通与 第二通 均为有关鲍祖文请求知府向汮举荐其迁任之事 故笔者将其整理并作疏释 第五部分是结语 总结全文 呼吁广大学人的关注 关键词 宋人佚简 复原 三幅启 手书 高世选书简 鲍祖文书简 iv abstract there are some words written by people of song dynasty on the back of long shu of the wang wen gong anthology the time for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haoxing 32 years 1162 to longxing first year 1163 in 1990 by the shanghai culture management committee the shanghai museum co editor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photocopies of published entitled song ren yi jian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five volumes one to four volumes of song letters namely more than 300 pieces including the famous officials soldiers literati and scholars about 62 people volume v for the public paperwork including official documents and liquor services documents its content rich involving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and official documents written instrument and programs are very precious in the song dynasty physical documentation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former four volume of letters to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part is a prefac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and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f song ren yi jian part ii is divided into a few pieces of the wrong order letters recovery from the letters of the contents of the book the instrument programs and book style three pronged recovery of six pieces it included that zhuquan letters 12th piece 11th piece with the eighth piece wuyan letters second piece with the first piece restoration of guanjin letters 13th piece and 15th piece restoration of qianyinian letters first piece and fourth piece part iii is a reflection of letters about song dynasty san fu qi and handwritten programs it mainly restore zhuquan and qianyinian letters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handwritten and san fu qi in song ren yi jian part iv is explanation of two groups of letters one is the explanation of gaoshixuan letters another is explanation of baozuwen letters the two groups of letters is involved song dynasty officials management system the six piece of gaoshixuan letter and the document which urged gaoshixuan to take office from the manager of litigation zhangxuan are related to the induction of gaoshixuan the first and second piece of baozuwen letters are both related to the thing that baozuwen requested the prefect xiangjun to recommend he so the author cleared up and explained the two groups of letters v part v is a conclusion to sum up the full text and calling on the broad people s concern key words song ren yi jian rehabilitation san fu qi handwritten gaoshixuan letters baozuwen letters 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 若干书简的整理与研究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 签名 指导教师确认 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 签名 指导教师 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 绪 言 宋时公库常用旧纸 废弃公牍刊印书籍 被称为公文纸印本 公文纸印书始于北宋 南宋时形成高潮 一直延续至元明 南宋时 地方官流行于刻书 其中有不少是用废旧 公牍纸刻书 叶德辉 书林清话 卷八 宋元明印书用公牍纸背及各项旧纸 中介绍了 宋元明时期用公牍纸背面印书的情况 其中以宋代为多 有 北山集 官司簿帐 花 间集 册子纸 芦川词 册籍 洪氏集验方 官册纸背 集古文韵 书状 皇朝文鉴 星命家言 方言 交承启札 云仙散録 官印册纸 欧阳先生 文粹 公牍 等 宋代公文纸印书十分盛行 周广学先生在 古代的公牍纸印书 一 文中阐述 一是由于 印书经费不足 二是 假公济私所致 宋代地方官员待遇较优 厚 俸钱除禄粟外还有公用钱等其他名目 刻书分为公款 私钱两种 公款刻书置之 郡斋 书院等处留作公用 而私钱刻书 则归个人所有 于是出现了假公济私的现象 地方官员常用官钱印书 除充公以外还留一部分书归为己有 而用公文纸印书又可以省 去部分经费 三是 官牍纸相对较厚 可以两面印刷 四是 采用公牍纸印书 与古 代书的装订方式有关 宋代书的装订以蝴蝶装为主是单面印刷 并且旧公文纸也是单 面使用 有一面是空白的 故背面印书成为可能 五是 纸张不足及节约的传统 于是 在宋代如此盛行公文纸印书的背景下 用 佚简 旧纸刊印龙舒本 王文公文集 就应运而生 龙舒本 王文公文集 共一百卷 今存于世者 有两个残帙 一帙现藏日本东京宫 内省的图书寮 存卷一至七十 共七十卷 为空白新纸所印 一帙原藏清代内阁大 库 光绪年间流出 入私家之手 今藏上海博物馆 纸背为宋人书简及公牍 为公 文纸印本 存卷七十二 计总目卷一至二 正文卷一至三 卷八至十六 卷二十一至 三十六 卷四十八至六十 卷七十至一百 上海博物馆藏龙舒本 王文公文集 现存九百余页 其中七百八十六页纸背附有 宋人墨迹即书简 公牍 每页盖有 向氏珍藏 朱文印章 有年代记载者均为南宋绍兴 三十二年 1162 年 至隆兴元年 1163 年 之间 1990 年上海市文管会 上海博物馆 合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名为 宋人佚简 以下简称 佚简 其纵 29 厘米 周广学 古代的公牍纸印书 图书与情报 1991 年第 3 期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上海博物馆编 宋人佚简 第五册 编后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2 横 20 5 厘米 共为五卷 前四卷为书简 即宋人的书信 共六十二人 不包括佚名 计三百余通 其中有文人 仕宦 学者 将士等 涉及知名人士有洪适 黄祖舜 叶义 问 张运 邵宏渊等 内容多为申谢 祝贺 叙旧 赠予 请托 文字则骈四俪六 书法则正书端楷 简纸幅广 行距宽大 为后来所罕见 第五卷为公牍 即绍兴末 隆兴初舒州官府公文 计五十三件 其中以舒州酒务则例及酒帐为主 佚简 史料丰 富 涉及政治 经济 军事以及宋代书仪和公文程式等 是珍贵的实物文献资料 此外 在书法艺术上也颇具审美价值 佚简 出版之前 夏玉琛先生 评南宋向汮和钟世明手札 一文 对 王文公 文集 的存本及龙舒本 王文公文集 的背文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并对向汮 钟世明书 简进行评析 夏先生 试析南宋的几种书信程式及其它 一文 以 佚简 为例从书 信程式上分析了南宋通行书信 分为长启 短启及劄子三种 分别对其研究 佚简 出版之后 光煦先生 作者初探 一文对 佚简 作了整体 性分析 按性质分为宋人书简 公文及酒务三部分并对其阐述 主要探讨了 佚简 的 书写时间 时代背景及书简致书人的情况 李伟国先生 绍兴末隆兴初舒州酒务公文研 究 之一 一文 关于 佚简 的出版 内容 文献价值等进行阐述 并对舒州酒务 公文展开探讨 包括宋代官酒务监官 酒匠杂役人及其食钱 工食钱以及宋代官酒务的 经济核算方式等问题 从龙舒本 王文公文集 来谈 佚简 的相关文章 冀淑英先生 宋龙舒本郡斋刻公文纸印本 马德鸿 胡光先生 龙舒本考 郑重先生 和的回归 等 此外 除高聪明先生在 论南宋财政岁入及其北宋岁入之差异 一文 李华瑞先生在 宋代 酒的生产和征榷 一书 胡小鹏先生在 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 宋元卷 一书 杨倩 描先生在 南宋宗教史 一书 中引用 佚简 的相关内容外 尚无人深入展开探讨 直到近年来 孙继民先生广泛关注 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2007 年河北师范大学魏 据 宋人佚简 第一册 序 所载 夏玉琛 评南宋向汮和钟世明手札 上海博物馆藏宝录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 年 夏玉琛 试析南宋的几种书信程式及其它 上海博物馆集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第 5 期 光煦 作者初探 上海博物馆集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第 5 期 李伟国 绍兴末隆兴初舒州酒务公文研究 之一 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 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冀淑英 宋龙舒本郡斋刻公文纸印本 冀淑英文集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 年 马德鸿 胡光 龙舒本考 新世纪图书馆 2005 年第 1 期 郑重 和的回归 谢稚柳传 东方出版中心 1999 年 高聪明 论南宋财政岁入及其北宋岁入之差异 宋史研究论丛 第三辑 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李华瑞 宋代酒的生产和征榷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胡小鹏 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 宋元卷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杨倩描 南宋宗教史 人民出版社 2008 年 3 琳 陈静的硕士论文 所收舒州酒务公文整理与研究 研读零 拾 宋代舒州的地理沿革和考释 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前者是对第五 卷舒州酒务公文的整理与研究 包括错简的缀合 酒务公文程式及分隶制度的研究 后 者通过对 舒州 龙舒 地理位置的考证探讨宋代舒州地理沿革 并对第五卷 舒州 无为军都巡检使刘德收籴划一申禀状 进行考释 2009 年河北师范大学邱茜的硕士论文 所见宋代的酒课分隶制度 进一步研究酒务公文 深入探讨了宋代酒课的 分隶制度 孙先生 魏琳先后发表了 的错简及其 复原 的错简及其复原 以及 宋代酒务会计报告文 书的确认及其意义 舒州酒务文书考释之一 等相关一系列文章 对舒 州酒务公文展开深入性探讨 孙先生 张重艳发表了 宋考释 一文 将 庆元条法事类 州县场务收支历 与 佚简 中舒州酒务公文 比较分析舒州酒务日状与 州县场务收支历 的异同点 此外 陈瑞青先生 与宋孝宗北伐 一文 对第五卷 转运司人吏范岳庐州巢县要造寨屋等情 申闻状 作深入研究 文书涉及宋金符离之战 反映了南宋在战前积极战备等情况 魏 琳 所收一件文书的拼合 一文 对第四卷权安节书简的两通错简进行复 原 并对书简意义略作分析讨论宋代税款的征缴日限等问题 魏琳 所收须 知册申状公文研究初探 一文对须知册申状进行研究 反映了南宋地方官府行政管理 制度及文书贴黄制度等 文章还考证出收藏者向汮到舒州的任职时间 另外 全宋文 收录 佚简 前四卷的部分书简 其中有对致书人的简要介绍 包括字号 生卒年 籍贯 仕履及主要活动 著述等 收录的书简均有录文并附有标点 注及标题 但无图版 且录文未按文书格式录入 改变了书简原貌 此外有些标题与内 容不大相符 值得商榷 综上来看 自 佚简 出版以来 除介绍性文章及征引其材料外 多数学者是对第 五卷酒务公文的研究 而对前四卷书简却很少涉及 只有夏玉琛先生 评南宋向汮和钟 孙继民 魏琳 的错简及其复原 出土文献研究 第八辑 上海古籍出版 社 2007 年 孙继民 魏琳 的错简及其复原 文史 第二辑 中华书局 2007 年 孙继民 魏琳 宋代酒务会计报告文书的确认及其意义 舒州酒务文书考释之一 中国经济史研 究 2009 年第 1 期 孙继民 张重艳 宋考释 文史 第一辑 中华书局 2008 年 陈瑞青 与宋孝宗北伐 传统文化与河北地方史研究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8 年 魏琳 所收一件文书的拼合 纪念黑水城文献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河北石家庄 2008 年 魏琳 所收须知册申状公文研究初探 黑水城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 河北石家庄 2009 年 曾枣庄 刘琳主编 全宋文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年 4 世明手札 光煦先生 作者初探 魏琳 所收一件文书的拼合 以及陈静的硕士论文 研读零拾 宋代舒州的地理沿革和考释 这四篇文章 尽管对书简中涉及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但并不全面 书简 中仍有大量的历史信息亟待发掘 故本文选取前四卷书简进行研究 将一些错简缀合复 原并对几通书简共言一事的两组书简作疏释 其中涉及宋代书仪和地方官员管理制度等 问题 下文我们将展开探讨 5 一 几件错简的复原 宋代由于纸张稀缺 故有用旧纸废弃公牍刊印书籍 印书时 往往关注书籍的正面 而对纸背公文纸的前后位序 纸张的完整性等不予考虑 书籍在装订成册时 为整齐美 观 边缘部分常被切去 以致纸背文字残缺不全 龙舒本 王文公文集 的背文附有宋 人书简及公牍 虽经上海博物馆夏玉琛先生的精心整理 难免还会出现一些编排错误 造成错简现象 笔者在研读时发现若干通书简存在错简问题 即几通残简可缀合为一通 完整的书简 复原书简的原貌 一 朱佺书简的缀合与复原 宋人佚简 第一卷收录朱佺书简十二通 其中六通为完整书简 六通为残简 全 宋文 也将其收录 但编排次序有所变动 每通书简还附有标题 朱佺 平江府吴县 人 长文从子 曾任舒州幕职 淳熙初为都大提举四川茶马公事 以职事修举 入为吏 部郎中 复出任淮东总领 知筠州 绍熙中知明州 易泉州 见于史料记载的有 宋 史 卷一九七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一 六一 七二 食货三一 兵二三 文献通考 卷一百六十一 延祐四明志 卷二 咸淳临安志 卷五十 浙江通志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五等 这些史料大都记朱佺淳熙年间事 而对绍兴末隆兴初朱佺在舒州幕职期 的情况未有明确记载 佚简 全宋文 收录朱佺书简十二通 两者记载基本相同 均为朱佺在舒州幕职期间事 但笔者发现朱佺十二通书简中有三通残简可以连缀为一通 完整的书简 即第十二通 第十一通与第八通 全宋文 将这三通书简 分别命名为 上判府启二 上判府启一 上某官启 笔者认为这三通应为同一通书简 是朱 佺致判府先生保举其改官的一幅申谢启 为说明方便 现按照吐鲁番文书整理的规则 将缀合后的完整书简 迻录如下 大 部分内容参照 全宋文 校点 个别地方有所改动 第十二通 77 80 页 1 门生 右文林郎 舒州观察支使朱 佺 2 右 佺 启 准 第 77 页 全宋文 卷四九七二 朱佺 第二二四册 第 187 页 以下引用的书简 凡 全宋文 收录的书简其标点 录文均进行参考 部分地方略作改动 魏琳 陈静对 佚简 进行过整理录入工作 笔者也进行了参考 此外 因 佚简 出版时未标出页数 为方便研究笔者从每卷目录起 将页数标出 文中引用的书简均标有对应的页码 6 3 照牒 保举 佺 充改官亲民任使者 郡幕素粲 4 无湛辈才名之重 囊封备数 叨 5 山公启事之荣 顾小己之非宜 知 6 大恩之难报 窃以天下未尝无士 第 78 页 7 宗工为后进之阶 人材莫不愿时 8 盛德乃群伦之首 惟贫贱喜伸于知己 故 9 英豪莫重于吹生 取精强于政事之渊源 求 10 敏锐于言辞之剖劂 观器识而占设施之远 第 79 页 11 近 迹行藏而审操修之是非 虽茂实英声 取 12 无馀蕴 然深情厚貌 未易揣知 考古盛时 惟 13 今多士 器皆周物 圆中规而方中绳 人喜逢 14 时 用为虎而弃为鼠 风云已傺 蛟龙皆起于 第 80 页 第十一通 72 76 页 15 池中 箧椟未盈 参桂肯遗于道侧 重寄难于 16 轻塞 选精何以遽承 况栖迟于无聊 乏联翩 17 之要援 分甘弃委 谁复兴哀 得 18 当路一言之荣 贤公车百牍之荐 如佺者 第 72 页 19 崎拙技 朴遬下材 叨世禄之微班 以 其口 20 营逮亲之薄禄 诚迫于心 回回朱墨之间 忽 21 忽岁时之晚 画诺有惭于前辈 专繁复后于 22 众人 始慕梁从 欲脱鞭笞之州县 终同阮 第 73 页 23 遂为飘泛之萍蓬 岂谓 24 高明 特垂 25 甄 7 26 借误墨飞腾之势 第 74 页 27 资哑钟调击之和 28 不求万选之青钱 29 姑取一言于佐器 其为幸会 安可名言 此盖 30 伏遇 第 75 页 31 判府 都运 直阁 中大先生 贤业应期 32 英姿照古 33 得君子成身之道 34 见圣人经世之心 第 76 页 第八通 66 69 页 35 调度盈虚 皆足国裕民之要 36 澄清可否 为观风问俗之良 37 深怀推毂之仁 38 曲借涸鳞之润 第 66 页 39 谓不贤常识其小者 40 故有善必演而成之 坐使饥虚 亦蒙 41 许可 佺 敢不誓坚素节 恪守官箴 尺短寸长 42 已荷 第 67 页 43 先容之造 躯捐首殒 敢忘后事之图 过此以 44 还 未知所措 谨具启事申 45 谢 伏惟 46 台慈 俯赐 第 68 页 47 鉴念 不备 谨启 8 48 八月 日 门生 右文林郎 舒州观察支使朱 佺 启 第 69 页 笔者认为第十二通 第十一通 第八通三通书简应为同一通书简 其原因有三 首先 从书简内容来看 第十二通与第十一通书简的连缀 朱佺书简第十二通 13 14 行 器皆周物 圆中 规而方中绳 人喜逢时 用为虎而弃为鼠 风云已傺 蛟龙皆起于 而第十一通第 15 行 池中 箧椟未盈 参桂肯遗于道侧 正好与十二通书简内容衔接 即为 器 皆周物 圆中规而方中绳 人喜逢时 用为虎而弃为鼠 风云已傺 蛟龙皆起于池中 箧椟未盈 参桂肯遗于道侧 我们来分析一下连缀是否合理 第一 从行文对仗 来看 风云已傺 蛟龙皆起于池中 箧椟未盈 参桂肯遗于道侧 这是书简中常见的 骈体对仗格式 符合对仗文体 风云已傺 对 箧椟未盈 蛟龙皆起于池中 对 参 桂肯遗于道侧 字数相等 四 七字 句法相似 平仄相对 对仗工整 第二 从语 意来看 第十二通 风云已傺 蛟龙皆起于 接第十一通 池中 即 蛟龙皆起于池 中 语意上讲的通 而其后 箧椟未盈 参桂肯遗于道侧 与 风云已傺 蛟龙皆起于 池中 整体来看 语意相似 内容相符 衔接连贯 风云已傺 与 箧椟未盈 意为 风云已停留 箧椟还未满 而 蛟龙皆起于池中 与 参桂肯遗于道侧 意为 蛟 龙均出自池中 参桂怎肯留在道旁 第三 从内容来看 两书简共言一事 即朱佺 致判府先生感谢先生保举己改任亲民官 首先具官姓名 保举 佺 充改官亲民任使者 其次用典故及骈文体等手法隐喻自己怀有远大志向 从两书简衔接处 风云已傺 蛟龙 皆起于池中 箧椟未盈 参桂肯遗于道侧 中也可体现出来 最后赞誉判府 都运先生 贤业应期 英姿照古 等等 两书简缀合起来内容完整 符合书简的行文规范 第十一通与第八通书简的连缀 第十一通 31 至 34 行 判府 都运 直阁中大先生 贤业应期 英姿照古 得君子成身之道 见圣人经世之心 是对判府先生的赞誉 而第 八通 调度盈虚 皆足国裕民之要 澄清可否 为观风问俗之良 深怀推毂之仁 曲借 涸鳞之润 谓不贤常识其小者 故有善必演而成之 也是对先生赞誉的表述 两书简缀 合衔接连贯 语意相似 从第 40 行后半部分 坐使饥虚 亦蒙许可 至最后一行 朱 佺表明决心保证尽心尽力为先生效劳及致以谢意 最后收笔署押 是为完整的书信 9 三通书简整体来看 内容一致 衔接连贯 首先致书人朱佺具官姓名 交代事由 保 举 佺 充改官亲民任使者 用典及骈文对仗等手法隐喻己应出仕为官 而后赞誉判府先 生的丰功伟绩 若得到先生的举任甘愿 躯捐首殒 为国效劳 最后收笔申谢及署名 其次 从书仪的角度来看 三通残简连缀后为一幅较常见的申谢启 司马氏书仪 载有 启事 式 如下 具位姓 某 右某启 述事云云 谨奉启事陈闻 陈贺 陈谢随事 尊慈俯赐 鉴念 不宣 谨启 月 日具位姓 某 启上 我们将复原后的书简整理为 门生 右文林郎 舒州观察支使朱 佺 右 佺 启 述事云云 谨具启事申谢 伏惟台慈 俯赐鉴念 不备 谨启 八月 日门生 右文林郎 舒州观察支使朱 佺 启 对照 启事 式 首先具官姓名 门生 右文林郎 舒州观察支使朱 佺 而后交 代事由 信末为 谨具启事申谢 伏惟台慈 俯赐鉴念 不备 谨启 等套语 最后月 日具官姓名收笔 即 八月 日门生 右文林郎 舒州观察支使朱 佺 启 三通书简 缀合后内容一致 格式相同 符合启事格式 故笔者将其初定为 上判府先生申谢启 最后 从书式来看 三通书简笔迹 墨色相同 出自一人之手 正书楷体 行距相 同约为 7 5 厘米 行文格式一致 经上分析 从书简内容 书仪 书式三方面来看 朱佺书简第十二通 第十一通与 第八通三通书简可连缀为一通书简 笔者纠正 佚简 编目错误 暂定朱佺书简为十通 二 吴巘书简的缀合与复原 宋人佚简 第一卷收录吴巘书简两通 均为残简 笔者认为这两通可缀合为一通 书简 即第二通接第一通 吴巘 绍兴中监闻鼓院 历任度支员外郎 郎中 绍兴末 以右朝散大夫提举淮南路常平盐茶公事 全宋文 宋会要辑稿 建炎以来系年 要录 中均有此人记载 但未收录其书简 为说明方便 现将缀合后的书简迻录如下 录文参考魏琳 陈静整理 个别文字 有所改动 标点系笔者所加 宋 司马光 司马氏书仪 卷一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 第 6 页 全宋文 卷四三四八 吴巘 第一九七册 第 73 页 10 第二通 148 151 页 1 右朝奉大夫 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吴 2 右 启 3 第 148 页 4 戚苑宗盟 5 明敏得之自然 6 富贵乃其固有 7 践 扬 滋 久 第 149 页 8 9 玉节之光华 10 宣化同城 已见 11 蒲鞭之简易 吏民两得于畏爱 草木咸识于 第 150 页 12 威名 13 条教一新 民情胥忪 伏惟 14 知府 朝议 儒林秀彦 后缺 第 151 页 第一通 142 147 页 前缺 15 三接之 16 疏荣 叼领使华 偶承人乏 政依唇齿 愿分 17 邻烛之光 相望马牛 但有 第 142 页 18 囗囗囗囗囗囗 19 两淮之寄 20 抚摩凋瘵 政资 11 第 143 页 21 遴选 22 循良大慰 缙绅之论 何待五月而 23 报政 膺 第 144 页 中缺 24 修敬 25 五云遽辱于 26 谦 示言芜类之私愧 匪 第 145 页 27 贺兼 28 谢 伏惟 29 台慈 俯垂 第 146 页 30 照察 不宣 谨启 31 正月 日右朝奉大夫 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吴 启 第 147 页 笔者认为这两通可缀合为一通书简 理由有三 首先 从书简内容来看 第二通最后一行 伏惟知府 朝议 儒林秀彦 接第一 通首行 三接之 语句不通 这应是由于裁剪造成的某些文字缺失 但纵观两书简来看 内容基本一致 第二通之 吏民两得于畏爱 草木咸识于威名 条教一新 民情胥忪 与第一通之 两淮之寄 抚摩凋瘵 政资遴选 循良大慰 措绅之论 何待五月而报政 儜膺修敬 五云遽辱于撝谦 内容一致 前后呼应 文理通顺 均为称颂知府先生向 汮政绩卓著 故从内容来看 两通书简可以连缀为一通 其次 从书仪角度来看 两书简可缀合为一通完整的书启 第二通 1 行 右朝奉大 夫 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吴 巘 2 行 右 巘 启 至第一通 26 行交代事 由 27 至 30 行 匪贺兼谢 伏惟台慈 俯垂照察 不宣 谨启 31 行 正月 日右 朝奉大夫 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吴 巘 启 整体来看 是一通较完整的书启 暂定为 上知府先生申贺启 最后 从书简的字体 行距 行文格式等来看 两书简字体均为正书楷体 行距 12 行文格式相同 缀合起来 从形式上来看为一通书简 此外 吴巘书简第二通 7 行残缺不全 在此补缺 对照图版 仔细观察隐约能看到 字体右半部的笔画 结合李若川书简第一通 10 行 践扬之滋久 吕广问书简第四通 8 行 践扬滋久 吴巘书简第二通 7 行残缺四字正好与其相符 为 践扬滋久 四字的 右半部笔画 从书简内容来看 李若川书简第一通 7 恭惟 8 知府 朝议 才挺不群 9 学推至博 既 10 践扬之滋久 宜 11 誉望之浸隆 8 行 知府 朝议 10 行 践扬之滋久 吴巘书简第二通 14 行 知府 朝议 儒林 秀彦 7 行 践扬滋久 也与之相符 受书人均为 知府 朝议 赞誉之词亦相同 故书简 7 行补全为 践 扬 滋 久 三 管釿书简的缀合与复原 宋人佚简 由夏玉琛先生进行编目 遗憾的是未将每通书简作界定 只是在目录 中提及某某书简为几通 而在正文书简中并未指出具体哪几页为哪一通 这就造成书简 的混乱 佚简 第三卷收录管釿书简十六通 魏琳 陈静整理为十四通 笔者发现管 釿书简有几通书简存在问题 即第十三通 第十四通 管釿 史料未有记载 全宋文 也未有收录 但从书简中可知管釿任 右奉议郎 知太湖县 主管学事劝农营田公事 一职 为说明方便 现将管釿书简第十三通 第十四通分别迻录如下 录文参考魏琳 陈静整理 个别文字有所改动 标点系笔者所加 第十三通 153 165 页 1 右奉议郎 知太湖县 主管学事劝农营田公事管 第 153 页 中缺 2 素擅宋卿之美 是为 3 向成之囗 4 家声蔼蔼于当时 13 第 154 页 5 世德承承于有日 6 帝见心于三俊 第 155 页 中缺 7 由行舜禹 莫非仁义之良 8 出入皋夔 自得忠嘉之善 第 156 页 9 囗德多能 10 经天纬地 有其文致 第 157 页 11 囗据 12 要津 13 出分 第 158 页 中缺 14 侯门千里 15 仁沦万姓之肌肤 属兹 第 159 页 16 谷旦更新 欢心咸暨 恭惟 17 判府 都运 中大 天材不器 第 160 页 18 斗以南而一人 19 漕运两年 第 161 页 中缺 20 凤历之纪元值 以 21 人时之易朔星 梅笑腊风 柳迎春谅 22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第 162 页 14 23 共春台之众乐 百顺骈臻 如 者 斗筲近器 铜墨微官 愧不 24 职于子男 荣尚资于 第 163 页 25 师帅 遐想 26 孔墙之数仞 阻趋王舄之双翔 坐曳心旌 莫展称 27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第 164 页 28 德之情 瞻咏之私 敷陈罔既 谨具启事申 29 贺 伏望 后缺 第 165 页 第十四通 166 167 页 1 禀目皇恐百拜上覆 愚不才 无用于世 滥邑太湖 昕夕战兢 虑致 2 谴责 岂期幸会之深 遭遇 3 大人君子 偏赐 4 提携 然太湖素号吏猾民顽 健讼者滔滔皆是 累政大贤 相继而治 顾 绵材 岂能当 5 也 惟是自朝至夕 未尝顷刻暂忘职事 欲以补不逮 且如争讼田产 尤不敢轻 易须索 二家 6 托照 更其不伏 下都书图勘会又不伏 则牒佐官定验 本县止是簿尉 主簿多 是 7 上司差委 县尉好饮 懈于职事 若委一事 凡十数牒 尚未行遣 在僚属众所 共闻 是使 8 愈见旷戾 非敢恃 9 子爱之厚而荒怠也 而今而后 尤当殚其心志 服膺 10 警诲 用答 11 知遇 诸馀更赖 第 166 页 12 二月 日右奉议郎 知太湖县 主管学事劝农营田公事管 启 15 13 判府 都运 中大 台座 谨空 第 167 页 管釿书简编者定为十六通 笔者对照图版分析发现十三通 十四通两书简有误 首 先依图版先将缺字补全 管釿书简第十三通 3 行 向成之囗 补为 贤 字 9 行 囗 德多能 补为 贤 字 11 行 囗据 补为 入 字 27 行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补为 觞 之 礼 囗 随 气 马 啸囗 囗 整理之后 发现 29 行后有缺文 根据其 他书简将其补全为 台慈 俯赐鉴念 不备 谨启 第十四通 1 至 11 行与 12 至 13 行 从图版来看 字体 行距 行文格式均不相符 从书仪角度来看 1 行 釿 禀目皇恐百拜上覆 结尾 12 行 二月 日右奉议郎 知太 湖县 主管学事劝农营田公事管 釿 启 首尾相异 不为同一书简格式 从 釿 禀目 皇恐百拜上覆 来看 结尾应以 釿 禀目皇恐百拜上覆 收尾 是为宋代手书格式 而 12 行 二月 日右奉议郎 知太湖县 主管学事劝农营田公事管 釿 启 13 行 判 府 都运 中大 台座 谨空 结尾 题首应为 右奉议郎 知太湖县 主管学事劝农营田 公事管 釿 右 釿 启 是为书启格式 经分析 第十四通书简有误 1 至 11 行 为一通 12 至 13 行为一通 而笔者发现第十四通书简 12 行 二月 日右奉议郎 知太 湖县 主管学事劝农营田公事管 釿 启 13 行 判府 都运 中大 台座 谨空 正好与 管釿第十三通书简内容一致 字体 行距相同 缀合起来符合书启格式 管釿第十三通整理复原为 153 165 167 页 1 右奉议郎 知太湖县 主管学事劝农营田公事管 釿 第 153 页 2 右 釿 启 3 素擅宋卿之美 是为 4 向成之贤 5 家声蔼蔼于当时 第 154 页 6 世德承承于有日 7 帝见心于三俊 16 第 155 页 中缺 8 由行舜禹 莫非仁义之良 9 出入皋夔 自得忠嘉之善 第 156 页 10 贤德多能 11 经天纬地 有其文致 第 157 页 12 入据 13 要津 14 出分 第 158 页 中缺 15 侯门千里 16 任沦万姓之肌肤 属兹 第 159 页 17 谷旦更新 欢心咸暨 恭惟 18 判府 都运 中大 天材不器 第 160 页 19 斗以南而一人 20 漕运两年 第 161 页 中缺 21 凤历之纪元值 以 22 人时之易朔星 梅笑腊风 柳迎春谅 23 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第 162 页 24 共春台之众乐 百顺骈臻 如 釿 者 斗筲近器 铜墨微官 愧不 25 职于子男 荣尚资于 第 163 页 17 26 师帅 遐想 27 孔墙之数仞 阻趋王与之双翔 坐曳心旌 莫展称 28 觞 之 礼 囗随 气 马 啸囗囗 第 164 页 29 德之情 瞻咏之私 敷陈罔既 谨具启事申 30 贺 伏望 31 台慈 俯赐 32 鉴念 不备 谨启 第 165 页 第十四通 167 页 33 二月 日右奉议郎 知太湖县 主管学事劝农营田公事管 釿 启 34 判府 都运 中大 台座 谨空 第 167 页 第十四通书简整理复原为 166 页 1 禀目皇恐百拜上覆 愚不才 无用于世 滥邑太湖 昕夕战兢 虑致 2 谴责 岂期幸会之深 遭遇 3 大人君子 偏赐 4 提携 然太湖素号吏猾民顽 健讼者滔滔皆是 累政大贤 相继而治 顾 绵材 岂能当 5 也 惟是自朝至夕 未尝顷刻暂忘职事 欲以补不逮 且如争讼田产 尤不敢轻 易须索 二家 6 托照 更其不伏 下都书图勘会又不伏 则牒佐官定验 本县止是簿尉 主簿多 是 7 上司差委 县尉好饮 懈于职事 若委一事 凡十数牒 尚未行遣 在僚属众所 共闻 是使 8 愈见旷戾 非敢恃 9 子爱之厚而荒怠也 而今而后 尤当殚其心志 服膺 18 10 警诲 用答 11 知遇 诸馀更赖 12 釿 禀目皇恐百拜上覆 第 166 页 以上是对管釿书简十三通 十四通书简的复原 十三通为申贺启 十四通为私人手 书 四 钱亿年书简的缀合与复原 宋人佚简 第四卷目录记钱亿年书简五通 而笔者仅发现四通 全宋文 未有 收录 钱亿年 字伯寿 遹之孙 绍兴初以荫入仕 乾道初以右朝散大夫致仕 五年 落致仕 除利路提点刑狱 不果上 淳熙甲辰转朝议大夫 卒年八十有五 有诗号 云 巢集 全宋诗 有诗七首 事迹见 敬乡录 卷三 宋史翼 卷四 以下我们主 要探讨第一通和第四通的错简问题 为方便说明 现将钱亿年书简第一通 第四通加标点 分别迻录如下 录文参考 魏琳 陈静整理 个别文字有所改动 标点系笔者所加 钱亿年书简第一通 72 73 页 1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 亿年 景仰 2 台望 积有岁时 随牒参商 未遂 3 瞻拜 每以为恨 兹者窃承 4 台 荣镇龙舒 密迩 5 宝邻 凡百将获 效颦 6 规式 借润 7 唇齿 区区何喜知之 引企 第 72 页 8 召节之来 嗣有 9 禁林之拜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第 73 页 第四通 77 78 页 元 吴师道 敬乡录 卷三 适园丛书 第一集 四 1914 年 第 3 页 19 1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亿年 上问 2 兴居 具陈右牍 比辰岁律将晚 不审 3 台用何如 钦想 4 条教一新 5 休祥百顺 更乞 6 顺时令 7 周 养 寝 囗德 第 77 页 8 旌麾 尤剧驰慕之至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 第 78 页 两书简编排有误 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 从具礼称谓来看 首尾不符 书简第一通书首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 结尾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第四通书首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结尾 亿年 悚息顿 首再拜 从书信具礼称谓来看 应前后呼应 第一通书首为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 结 尾还应为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 第四通书首为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结尾应为 亿 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故编排有误 若将尾部互换才能符合书简程式 但仅据这一点 还不足以说明第一通与第四通尾部互换缀合的正确性 其次 从书简内容来看 语句不衔接 两书简均为钱亿年致上级官吏向汮表示敬仰 赞颂之情的私书 也就是常见的手书 体例相同 书简第一通 6 7 行 借润唇齿 区 区何喜知之 引企 接 8 9 行 召节之来 嗣有禁林之拜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行文不通 语意不符 而接第四通 8 行 旌麾 尤剧驰慕之至 两句结构相同 形成 对仗 书简第四通 6 7 行 顺时令 周 食 寝 囗德 接 8 行 旌麾 尤剧驰慕之至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 两句语意 行文均欠妥 若将第一通书简 8 9 行与第四通书简 第 8 行互换 即第一通 借润唇齿 区区何喜知之 引企 接第四通 8 行 旌麾 尤剧 驰慕之至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 第四通 顺时令 周 食 寝 囗德 接第一通 8 9 行 召节之来 嗣有禁林之拜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则句式相同 语意相符 这样来看两书简内容衔接 语意相符 行文流畅 经以上分析 两书简的缀合是合理的 笔者纠正 佚简 编排错误 整理复原后第 20 一通书简由 72 页 78 页组成 第四通书简由 77 页 73 页组成 两书简整理复原后 迻录如下 第一通 72 页 1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 亿年 景仰 2 台望 积有岁时 随牒参商 未遂 3 瞻拜 每以为恨 兹者窃承 4 台 荣镇龙舒 密迩 5 宝邻 凡百将获 效颦 6 规式 借润 7 唇齿 区区何喜知之 引企 第 72 页 第四通 78 页 8 旌麾 尤剧驰慕之至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 第 78 页 第四通 77 页 1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亿年 上问 2 兴居 具陈右牍 比辰岁律将晚 不审 3 台用何如 钦想 4 条教一新 5 休祥百顺 更乞 6 顺时令 7 周 养 寝 囗德 第 77 页 第一通 73 页 8 召节之来 嗣有 9 禁林之拜 亿年 悚息顿首再拜上启 第 73 页 21 二 书简对于宋代三幅启 手书书仪程式的反映 书仪 即写信的程式与范本 公私往来的一种应用文书 有 书札体式 典礼仪注 之称 它的最早制定 可以追溯到世族社会和重文之风业已形成的魏晋南北朝 当时 由于书札和所谓 尺牍 之学受到重视 撰写及掌握书仪遂被视为世族应当具备的 仪 表 之一 而书仪本身也就渗入了世家大族引为规戒的礼仪及各种实用杂仪 传世 最早的书仪出现在魏晋 即西晋著名书法家索靖 书仪 南北朝时期 书仪大量出现 有 皇室书仪 吉凶书仪 僧家书仪 妇人书仪 等 但留存不多 唐五代时期 敦煌地区有不少唐写本书仪 其中还有一些民间书仪 宋承前代 出现了各种公私文书 礼仪规范及信笺形式等以供人们参考套用的书仪 现存可见的有 司马氏书仪 任广 书叙指南 以及刘应李 翰墨大全 等 宋人佚简 载有宋人书简 大都是舒州知 府向汮上任之际僚属致书的贺信 这些书简从书仪角度来看有三幅启 手书 申状 劄 子 前文复原的朱佺 吴巘 管釿 钱亿年书简主要涉及三幅启 手书程式 下面我们 主要探讨三幅启及手书程式 一 三幅启 三幅启是一种较常见的书信体例 用于官场 第一幅用于述事 致书人交代事由 第二 三幅是致书人对受书人的问候与祝愿 属官场应酬 一般为固定格式 南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 卷四记载 唐末以来 礼书庆贺为启 一幅前不具衔 又一幅通时暄 一幅不审迩辰 颂 祝加餐 此二幅每幅六行 共三幅 宣政间 则启前具衔 为一封 又以上二幅六 行者同为公启 别叠七幅为一封 庆元三年 严叠楮之禁 祗用三幅云 后又 祗许用一幅 殊为简便 三幅启 唐末开始盛行 宋时广泛使用 常用于 礼书庆贺 共为三幅 一幅述 事 二三幅每幅六行 无实质内容 多为祝颂之词 三幅启 从形式上来看为三幅启事 但又不同于传统启事 三幅实为一幅 只述一事 是致书人对受书人以表敬重的用法 被称作一种礼仪 佚简 中出现若干幅庆贺书启 多为向汮到舒州任职僚属上书的贺 信 如一幅具官姓名致贺 一幅通时暄 一幅不审迩辰 后两幅称谓 内容省略 无实质内容 三幅连带一并呈送 即 三幅启 司马氏书仪 卷一 上尊官时候启状 吴丽娱 敦煌书仪中的唐礼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3 年 1 月 23 日 宋 赵彦卫撰 傅根清点校 云麓漫钞 中华书局 1996 年 第 63 64 页 22 注中有云 与尊官书多写三幅 共辞意重复 殊无义理 凡与人书 所以为尊敬者在于 礼数辞语 岂以多纸为恭耶 徒为烦冗而不诚 不足法也 三幅启用于尊官 以表 尊敬 讲究 礼数辞语 语意常有重复 佚简 多为下级官吏致书向汮 属于致尊官 书 用三幅启也在情理之中 复原的朱佺书简看似为传统启事 但纵观朱佺其他书简发现该书简并非单独存在 也就是说朱佺当时致判府 都运先生的不仅只此一幅 还有其他一并呈送的书启 笔者 发现实乃三幅启 具体来看 朱佺书简第十二通 第十一通与第八通连缀起来是为三幅 启的第一幅 连同朱佺书简其他两幅 是为完整的三幅启 我们将复原后的书简整理为 门生 右文林郎 舒州观察支使朱 右 启 述事云云 谨具启事申谢 伏惟台慈 俯赐鉴念 不备 谨启 八月 日门生 右文林郎 舒州观察支使朱 启 三幅启中第一幅启的格式为 具官姓名 右某启 述事云云 谨具启事申贺 申谢 伏惟台慈 俯赐鉴念 不备 不 宣 谨启 某月 日具官姓名启 缀合后朱佺书简与第一幅启的格式对照完全符合 也说明缀合的合理性 笔者观察朱佺 其他几通书简 发现第五通为三幅启中第三幅启 第五通 60 61 页 1 启 不审比辰 2 台用何似 敢乞 第 60 页 3 庙朝倍保 4 台重 下情无任祝颂之至 5 门生 右文林郎 舒州观察支使朱 启 第 61 页 依常理朱佺书简中还应有第二幅启 可能由于印书装订时裁剪 第二幅启内容较少 或 是该页书简丢失 若补全 第二幅启应为 某启 孟冬渐寒 伏惟判府 都运 中大 台候动止万福 某即日蒙 司马氏书仪 卷一 第 7 页 23 恩谨具启起居 不宣 谨启 某月 日具官姓名启 判府 都运 中大 台座 谨空 复原的朱佺书简涉及三幅启程式 即第一幅乃缀合的书简 第二幅缺失 第三幅为 第五通 下面我们来看三幅启在 佚简 中的运用 归纳如下 第一幅启 具官姓名 右某启 述事云云 谨具启事申贺 申谢 伏惟台慈 俯赐鉴念 不备 不 宣 谨启 某月 日具官姓名启 第二幅启 某启 孟冬渐寒 孟春之月 伏惟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综合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历年招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物理属性》同步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2025九江老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教师招聘成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后厨员工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章节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护士技能考试真题及答案
- 自动控制原理期中考试及答案
- 保险基础知识培训
- 口腔药品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教育系统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
- 养老院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DB32-T 5192-2025 工业园区碳排放核算指南
- 湖南省九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日语试题(含答案)
- 时事政治讲座课件
- 四次侵华战争课件
- 2025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市公安辅警、法检系统辅助文员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