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 孝 陵 B序号名称景点内容要点视频时长 1景点概况1、明孝陵的主人、位置、建陵时间及名称由来2、宝城宝顶的特点 3、朱元璋生平1分30秒2大金门、碑亭1、大金门的建筑特点及规模 2、碑亭原来的建筑形式和现有的形式 3、碑亭的俗称4、功德碑简介5、碑文的内容3分30秒3享殿遗址1、享殿过去和现在的用途 2、原来的规模及现在可见的景观1分30秒4方城、明楼、 宝城、宝顶1、方城明楼的布局 2、建筑特色 3、宝城、宝顶的规模、形状和建造特点2分钟5其他1、坟的封土变化 2、孝陵卫的卫制 3、朱标太子东陵 4、紫金山阴功臣墓 5、明朝其他帝陵1分30秒累计时长10分钟注:内容要点按视频播放顺序排列景点概况1、明孝陵的主人、位置、建陵时间及名称由来2、宝城宝顶的特点 3、朱元璋生平1分30秒欢迎词: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风景优美的南京东郊,游览著名的帝王陵墓明孝陵。 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的明孝陵。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孝陵整体共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从下马坊起到棂星门,长约1800米,是作为引导的神道设施,后面是陵墓的主体陵寝建筑。在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就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第二年葬入马氏皇后。1398年朱元璋病死,入葬于此。一说因为马皇后死后封谥号为“孝慈”,又说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因此明代称为孝陵。自清代起,开始称为“明孝陵”,一直沿用至今。 大金门、碑亭1、大金门的建筑特点及规模 2、碑亭原来的建筑形式和现有的形式 3、碑亭的俗称4、功德碑简介5、碑文的内容3分30秒这座大金门,原是单檐歇山顶,顶有琉璃瓦,朝南,共三个门洞。原门的顶部及东西两侧的陵园红墙早已不存,但仔细辨认,还能从大门侧面墙上看到与红墙连接的痕迹。在大门正面底部,石造须弥座上,可见束腰处有浅雕的石刻碗花。当年红色的围墙我们虽然看不见了,但是在门座两侧,墙基还保存完好。 四方城:大金门正北70米为碑亭。今亭顶已毁,仅存四壁和四个门洞,犹如一个古城堡,所以俗称为四方城。大家所见中间立的石碑称“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永乐十一年明成祖朱棣所立。从1376年明孝陵筹建起,至立碑,前后经历了38年之久。这块碑碑身高6.7米,碑趺2.08米,是目前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当年站立赑屃用的是“堆土法”,工匠们在立碑时先运土将赑屃埋上,然后顺土坡将碑拉上去,待碑立起来后,再把土去掉,“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志。碑文长达2746个字,内容主要是朱棣颂扬朱元璋一生的神功圣德。一、叙述家事,言其祖为句容大族,朱元璋贵人奇相,由项及顶有骨隆起,望之如神;二、元末群雄并起,朱元璋“为民请命,发迹定远”,征战大江南北;三、国家统一后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册中宫,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吸取历史教训,废除丞相制,废中书,升六部,分理庶务。五、建国学,祀奉太子,数视国学讲经,建立卓拔人材之策,立家训以教子孙;六、生活简朴,衣食如平民,重农耕,反对祥瑞之报,嘱死后勿用金玉,与马氏合葬孝陵;七、刻皇族子女57人名号及144句四言颂词一篇。全文共2746个字。 享殿遗址1、享殿过去和现在的用途 2、原来的规模及现在可见的景观1分30秒享殿:享殿是孝陵殿的旧址。进入孝陵殿,可以看到原来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台基高3米,三层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有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各出踏垛三道。踏垛甬道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均为牡丹浮雕图案。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原殿中供奉朱元璋与马皇后神位,清咸丰三年毁于兵火。现在大殿殿基上还保存着大石础56个。现在的三间小殿,是清同治年间两次重修的。现殿内已辟为“明孝陵史料陈列室”,室内可以看到朱元璋肖像,肖像上题“太祖遗像”四字,这四个字是1980年重修明孝陵时,按清末的肖像重新复制的。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当年孝陵殿前的东西两侧还分别建有东配殿与西配殿,均毁于清代的战火,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两座配殿的基础保存完好。方城、明楼、 宝城、宝顶1、方城明楼的布局 2、建筑特色 3、宝城、宝顶的规模、形状和建造特点2分钟经过内红门,越过大石桥(又称升仙桥),就是方城明楼。从文武方门到方城距离为375米。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正面自须弥座台基至墙面顶端高16.25米,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5米。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沿方城正中券门入隧道,中间有54级台阶,出隧道为方城与宝顶间的夹道。正面用条石十三层垒筑的宝顶南墙,上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方城的后面修筑在独龙阜玩珠峰上的宝顶,是一个直径325至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四周围以砖墙,墙有条石作基础,依山就势而筑。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王陵墓的先河。只是明代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罢了。宝顶之上,树木参天,朱元璋与马皇后地宫就在这宝顶之下。据史书记载,当时殉葬的宫女有10多人。在宝城东面不远处,还有东陵,是朱元璋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的墓。 其他1、坟的封土变化 2、孝陵卫的卫制 3、朱标太子东陵 4、紫金山阴功臣墓 5、明朝其他帝陵1分30秒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墓形制最初为秦汉时的方上,代表陵墓为陕西的秦始皇陵;唐代改为依山为陵,代表陵墓有陕西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唐乾陵;宋代帝王陵为规模比较小的方上,元代帝王陵墓墓而不坟,地表没有任何建筑;明代朱元璋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式,一直影响和规范着明清500多年的二十多座皇陵。当年明孝陵陵区内还有明太子朱标的东陵以及明代的数座功臣墓,自朱元璋安葬后,明朝专门设置了保卫孝陵的军事机构“孝陵卫”共5600人驻守保卫。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灭亡,前后有16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的专业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安徽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安徽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康复专业外科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感染科2月份NO考试卷及答案
- 土建专业题库试题及答案
- 学前教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 理发店用工劳动协议书6篇
- 通信线路专业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南京报考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
- 幼儿园孩子受伤赔偿协议书范文
- 合肥市肥东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
- 林地恢复协议书(2篇)
- 2024年哈尔滨卫生系统考试真题
-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解读课件
- 内部控制手册
- 护理分层培训考核分析问题总结
- 研学大赛理论模拟试题二附有答案
- 红火蚁监测和防控技术
- python程序设计-说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