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微生态评价.ppt_第1页
阴道微生态评价.ppt_第2页
阴道微生态评价.ppt_第3页
阴道微生态评价.ppt_第4页
阴道微生态评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阴道微生态评价及其适宜技术 个旧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王锐 护理生殖道关注微生态最重要 阴道粘膜 阴道正常菌群 阴道免疫系统 阴道微生态概念 阴道防御系统 阴道微生态是阴道最重要的防御系统 阴道原籍菌 乳酸杆菌 数量 8x107cfu ml 5 95 正常育龄妇女阴道菌群由六种不同种类的细菌以及念珠菌 支原体等组成 正常阴道内有100种微生物存在 这些微生物在阴道内形成生态平衡 阴道菌群 阴道的微生态系统 阴道微生态概念 CFU Colony FormingUnits 经培养所得菌簇形成单位的英文缩写 细菌 可见 和真菌的测量单位 cfu colony formingunit 菌落形成单位 将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液通过浇注或涂布的方法 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 待培养后 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菌落 与常规利用显微镜对微生物数量进行测量不同 主要是对可见 即多数情况下形成菌落 的细菌数量进行测量的单位 意思就是每毫升菌液中含有多少单细胞 阴道粘膜上皮细胞 纵切面示意图 过路菌 乳杆菌 原籍菌 条件致病菌 是由不同种属的宿主传来的 是其自身宿主个体对其无免疫反应或低免疫反应 是宿主个体固有的菌群 是由同种属不同宿主个体传来的 阴道微生态概念 乳杆菌的作用机制 分解糖原 维持阴道酸性环境 产生多种抑菌物质 乙酸 16 18碳脂肪酸H202 乳酸菌素 硬脂酸等 竞争粘附 也称占位性保护 竞争营养物质 大量定位于阴道中的乳杆菌处于竞争优势状态 利用阴道上皮细胞中的糖原 减少其他细菌的碳源供应 通过竞争营养物质而干扰一些厌氧菌如白色假丝酵母菌 白念 的生长 维持酸性环境 形成保护性菌膜 杀灭致病菌 乳酸杆菌 正常阴道菌群作用 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核心 维持乳酸菌特别是产H2O2乳酸菌在阴道菌群中的优势地位 在阴道粘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菌膜 防止入侵微生物在阴道粘膜上定植 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使阴道分泌物维持酸性环境 乳酸菌产生的H2O2可杀灭入侵的致病菌 阴道微生态概念 乳杆菌数量减少 生化指标改变 阴道微生态破坏 阴道菌群失调 各类阴道炎 加重阴道菌群失调 各种诱因 各类阴道炎的共性 源于或伴有微生态破坏 为什么要关注阴道微生态 菌群演变造成菌群结构改变 特点 1 厌氧菌需氧菌 等条件致病菌大量增加 2 乳酸菌特别是产过氧化氢乳酸菌减少或消失 所有的阴道感染都源于或伴有阴道微生态改变 通过形态学 生物化学 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所获得的阴道菌群数量和功能方面的信息分析阴道菌群结构的演替 条件致病微生物菌群数量与功能变化 外来致病微生物菌群数量与功能变化 机体反应水平 如何评价阴道微生态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内涵 为什么要关注阴道微生态 形态学 生物标志物菌群数量与功能的变化 形态学评价 菌群数量的变化 形态学的方法 系统的方法 阴道微生态评价内容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内容 标本中细菌分布 排列的密集程度 即每克或每毫升标本中的菌落数 分级标准 放大倍10 100观察每视野平均细菌数 I级 记为 1个 9个II级 记为 10个 99个III级 记为 100个以上IV级 记为 细菌聚集成团 涂片中所见细菌种类 I级 记为 能辨别1 3种细菌 II级 记为 能辨别4 6种细菌 III级 记为 能辨别7 10种细菌 IV级 记为 能辨别11种以上细菌 局部有无炎症 菌群的致病性 有无白细胞 脓细胞渗出 有无吞噬现象等 菌群的密集度 机体炎性反应 菌群的多样性 优势菌 阴道微生态形态学评价 存在的问题形态学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实验室人员的技能和责任有关不能了解阴道菌群中正常优势菌和有害菌的功能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内容 A 正常优势菌功能生物学标志B 致病微生物与条件致病微生物增殖的生物学标志C 机体反应性的生物学标志 了解菌群数量的变化 形态学评价 生物标志物 了解菌群数量与功能的变化 阴道微生态系统评价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内容 唾液酸苷酶 BV 门冬酰胺蛋白酶 霉菌性阴道炎 胱胺酰蛋白酶 滴虫性阴道炎 乳酸脱氢酶 急性化脓性阴道炎 透明质酸酶 BV 淋菌性阴道炎 白细胞酯酶 宫颈炎及各种阴道感染 短链脂肪酸 如乙酸 琥珀酸 增加单胺和多胺增加 胺试验阳性 菌胞壁糖类 如阿拉伯醇糖 增加 阴道微生态评价的方法 生物化学方法 微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免疫学方法 1优势菌 乳酸菌 功能的生化标志物 2致病与条件致病微生物增殖的生化标志物 3机体反应性的生化标志物 乳酸菌代谢包括 过氧化氢 乳酸乳酸菌素 微生物代谢产物 细菌 衣原体等病原体大量增殖 白细胞吞噬病原体过多 病原体释放的水解酶和毒素分解白细胞壁 白细胞酯酶释放到胞外 分泌物中白细胞酯酶活性增高 过氧化氢浓度 SNA活性 LE活性 生态优势菌指标 致病菌指标 宿主反应指标 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推广项目江西省星火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重点推广项目 了解阴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评价阴道的微生态状况 阴道微生态评价适宜技术 阴道微生态评价适宜技术 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技术介绍 标本采集要规范 各种病原体的性质和检测要求的不同 决定了标本的种类 取材部位 和保存条件标本运输方式等都有不同 采集标本上如有错误或疏忽 都会影响检验结果 标本采集的规范 一般阴道感染诊断的取材 须取阴道后穹隆部位的分泌物 取材前 要用一支棉签揩去取材部位堆积的脓液 用另一支棉签取材 为提高阳性率 还可采用重复两次取材或两个部位的标本混合后检验的方法 要尽量使用大一些的棉签取样 要将棉签在取材部位旋转并停留20秒 要使用试剂盒配套的保存液保存标本 标本在2 8 保存不宜超过2天 取材之前24小时内 应无性交 无盆浴或阴道冲洗 在48小时内未使用阴道润滑剂或阴道 兴奋剂 等化学物质 一般要求 取材部位要准确 取材方法要得当 标本量要充足 标本要正确保存及时检验 正确取材要把握一下几点 标本采集的规范 检验原理 H2O2 阴道乳酸杆菌标志物唾液酸苷酶NAase 加德纳菌 游动弯曲杆菌等BV致病菌的标志物 白细胞酯酶 炎性细胞的标志物 H2O2 反应装置上部的反应孔 阴道液中过氧化氢经过过氧化物酶作用 释放出新生态氧 后者在4 氨基安替吡啉存在下 使3 5 二氯 2 羟基苯磺酸氧化成红色或紫色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3 5 二氯 2 羟基苯磺酸的拮抗物 当标本中H2O2浓度 2 mol L 反应结果呈红色或紫色 呈色深度与H2O2浓度成正比 标本中H2O2浓度 2 mol L 反应结果呈蓝色 结果判读 阴性 显红色 紫色或蓝紫色阳性 蓝色参考范围 2 mol L为阴性 唾液酸苷酶活性测定 反应装置中部的反应孔 唾液酸苷酶水解5 溴 4 氯 3 吲哚神经氨酸盐 释放出溴吲哚基遇重氮盐起反应呈红色或紫色 呈色深度与唾液酸苷酶活性呈正比 结果判读 阴性 不显色或黄色阳性 红色 紫色或蓝色 显蓝色表示唾液酸苷酶活性浓度很高 参考范围 7U ml为阴性 白细胞酯酶 反应装置下部的反应孔 白细胞酯酶水解5 溴 4 氯 3 吲哚乙酸盐 释放出溴吲哚基 后者在氧的条件下呈蓝色或绿色 呈色深度与白细胞酯酶活性成正比 结果判读 参照比色板比色判读结果阴性 或 阳性 参考范围 白细胞酯酶 7U ml为阴性 产过氧化氢乳酸菌占优势地位 粘膜修复炎症消失 无引发BV的细菌繁殖 正常 正常 阴性 异常 增高 阳性 过氧化氢浓度 LE活性 SNa活性 乳酸菌减少或消失 各种阴道感染 致病菌 条件致病菌增加 阴道微生态评价适宜技术 纠正了以白细胞升高才为 炎症 的生殖道感染的概念 阴道感染诊断治疗思路的新突破 临床用途 指导妇产科临床医师从微生态角度重新审视妇科感染性疾病 关注感染及治疗后的阴道微生态状况 树立 将阴道微生态恢复正常作为阴道炎治疗的最终目标 的理念 A 弥补现有白带常规检查只做形态学检查 不做生化检查 不能准确判断感染的程度及阴道微生态 不能评价预后等不足 B 阴道微生态评价C 从微生态角度评价阴道炎是否治愈 D 阴道生态制剂的用药指标 E 了解产后阴道生态 确定是否恢复性生活 F BV诊断与疗效评价 需氧菌阴道炎 衣原体感染筛查 阴道微生态评价意义 机体反应的生化标志物白细胞对细菌的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