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oc_第1页
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oc_第2页
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oc_第3页
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风险预控的我国煤矿长效安全管理体系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08JA630083)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摘要: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分析了煤矿应急管理的内涵,遵循指标构建原则,建立了煤矿应急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煤矿应急能力进行评价,找出现有系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为煤矿应急管理系统的改进提供依据。关键词:煤矿;应急管理;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Capability for Coal EnterpriseAbstract: As Chinas primary energy, its important to mine to produce safely and evaluate the emergency cap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the mine emergency management, following the index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mergency capability in mine, and evaluates the emergency capacity of mine based on gray system theory. It helps enterprise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system and improve the system.Key words: mine; emergency management; emergency cap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1 问题的提出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煤炭行业是我国工业安全生产中伤亡最严重的行业,据统计,2004年我国的煤炭产量为19.6亿吨,占全世界煤炭产量的35%,而因事故死亡人数占80%,平均每天有5名矿工因安全事故死亡,百万吨死亡率远高于欧美国家。2010年全国发生大小煤矿事故约115起,造成近千人死亡,仅上半年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26起,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总体情况趋于好转,但仍未摆脱安全事故高发的局面。当由于技术和人为等因素使得煤矿事故不可避免时,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煤矿企业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组织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将损失降至最低对企业至关重要。煤矿事故多发、频发往往又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一旦事故发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抢救,易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应做好事前的应急准备、预警等日常工作,能在事故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组织救援。针对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研究和应急能力评价已成为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应急能力评价是企业加强自身应急能力建设的基础工作。通过对煤炭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找出问题,加强建设,提高应急工作的效率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手段和方法能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或减少事故损失,达到事前降低发生率、事中有效控制事态蔓延、事后降低损失的目的。2 煤矿应急管理内涵应急管理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的过程1。煤矿应急管理的目的是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以及其他影响降至最低。煤矿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如图1所示,煤矿应急管理过程分为日常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恢复四个阶段2,每一阶段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其中在应急恢复阶段,通过对应急案例资料的统计分析,评价应急处理过程及应急预案的优劣,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在实际的应急管理实施过程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每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如下:日常预防。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进行安全规划和应急规划,对员工进行安全宣传及相关教育,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损伤或损坏的人、设备投保。应急准备。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便灾害发生后及时、有效、有序地推进救援工作。在该阶段,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充分准备各类资源、建立有效的应急组织结构、制定企业应急互助协议、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响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响应,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救援,保护生命,最大程度降低财产及其他损失,同时控制事故蔓延。应急恢复。应急恢复应在应急响应后迅速进行,使事故发生地基础设施得以恢复,生产重新进行。统计事件处理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评价应急预案和事件处理结果,积累经验并不断完善预案系统。煤炭应急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四个阶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不断优化,完善企业的应急管理过程。图1 煤矿应急管理示意图3 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1 煤矿应急能力评估目的应急能力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应急管理常态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应急管理系统。企业应以全面加强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为目的,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结合内部和外部两类评估的特点,有效监督、检查和推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3。煤矿应急能力的提高是为了预防、控制及消除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及对财产和环境的破坏。3.2 煤矿应急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影响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的因素多且复杂,为了全面反映煤矿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系统性原则。应急管理的目的是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因此要以构建科学、完整的评价系统为出发点,考虑各类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合理构成。重要性原则。强调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在保证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煤矿的应急能力的同时,选取其中较重要的指标。独立性原则。指标之间相互独立,避免包含、交叉,不能相互替代。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涵盖能反映煤矿应急管理能力的各个主要方面,指标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应急能力。3.3 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以上煤矿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相关文献35构建煤矿企业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是依据煤矿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进行构建,系统由目标层、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构成。具体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如表1所示。表1 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煤矿企业应急能力A事前监测准备能力B1(0.301)监测预报C1(0.198)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事故的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物资C2(0.221)救援物资是否充足、齐全应急预案C3(0.401)应急预案制定是否全面、灵活救援队伍建设C4(0.180)救援队伍及员工的培训和演习是否合格事中应急响应能力B2(0.559)事故信息传递C5(0.169)报警和事故信息传递是否及时应急决策C6(0.103)应急意识和现场决策指挥能力资源配置C7(0.212)资源配置情况是否合理应急救援C8(0.516)救援是否及时、事件是否得以控制事后恢复总结能力B3(0.140)恢复生产C9(0.439)事后恢复生产速度和效果事件总结分析C10(0.291)总结应急过程的经验,分析存在的不足预案修订C11(0.270)事后对预案进行改进和完善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系统,近年来该方法大量运用于各类评估实践6。灰色系统的差异信息原理、解的非唯一原理能较好地解决煤矿应急能力评价过程中多是灰色、模糊、难以量化的定性指标问题,因此,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煤矿应急能力进行评价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可靠性。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过程如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确定评价灰类,本文采用5个评价灰类,灰类序号为k(k=1,2,3,4,5),分别表示“强”、“较强”、“一般”、“较弱”、“弱”,将不同的灰类用数字量化。确定各指标灰类归属的标准如表2所示。表2 评价指标灰类确定标准灰类强(k=1)较强(k=2)一般(k=3)较弱(k=4)弱(k=5)灰类量化数字0.90.70.50.30.1延拓区间0.8,10.6,0.80.4,0.60.2,0.40,0.2确定各个灰类的白化权函数。邀请n个评价专家对二级指标进行打分(分值为01),得到样本矩阵。根据白权化函数计算各二级指标灰色评价系数(,其中)。计算各二级指标对第k个评价灰类的的灰色评价权向量rik(其中),评价指标对于各类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记为:。同一一级的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对于各类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构成一级指标的灰色评价权矩阵。对一级指标作综合评价:,对目标层A作综合评价,其中由构成:。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模型对某煤矿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价。二级指标的灰色评价权矩阵: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如下:目标层A的综合评价结果:根据最大权隶属原则,可以得出目标层即该煤矿的应急能力为“较强”。对煤矿进行应急能力评价的目的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应急系统的薄弱环节,解决存在的问题,对薄弱环节加强建设,完善煤矿的应急管理系统,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保障企业能够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或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实施求援、降低损失、迅速恢复生产。从以上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出该煤矿平时注重应急能力的建设,整体的应急能力处于“较强”水平,接近“强”。通过一级指标的评价,可以看到企业的事前检测能力、事中应急能力响应能力和事后恢复总结能力都较强,企业应继续巩固和加强应急体系的建设。在二级指标中,监测预报能力较低,企业应提高对突发事故的监测预报能力,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防止事故发生。应急物资准备环节相对薄弱,应急物资、设备的准备是否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救援的效果,因此应充分准备物资资源。事故总结分析部分稍显薄弱,通过对整个应急过程的总结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改进对企业十分重要,企业应重视该部分的建设。5 结论应急能力的评价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煤矿现有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完善煤矿的应急管理系统,不断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力求将损失降至最低。本文建立的煤矿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应急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煤矿生产条件较为复杂,更易发生突发事件,因此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对煤矿应急能力评价之后,下一步的工作是如何更好地构建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较为复杂,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