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习题解答.pdf_第1页
自动控制习题解答.pdf_第2页
自动控制习题解答.pdf_第3页
自动控制习题解答.pdf_第4页
自动控制习题解答.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6 2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9 3 sss K sG 1 如果要求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超调量 20 试确定 K 值 2 根据所求得的 K 值 求出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调节时间 以及静态速度 误差系数 s t v K 3 设计一串联校正装置 使系统的 1 20 sKv 15 减小两倍以上 s t 解 1 系统根轨迹如下 通过计算得到这时 8 54 K 这时系统呈现二阶系统特性 这时系统的457 0 35 2 n 2 s n s 26 3 35 2 457 0 5 35 3 t 这时 03 2 27 8 54 lim 0 ssGK s V 3 20 27 lim 0 K ssGK s V 所以 540 K 6 3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1 ss K sG 试设计一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使系统满足如下指标 1 相角裕度 0 45 2 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 radess 15 1 3 截止频率srad c 5 7 解 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由于radess 15 1 K20 K 这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1 20 ss sG 其对数频率渐进曲线如下 L 40 20 1 4 47 26 截止频率为47 4 c 相角裕量不满足要求 0 6 12 c 其希望的对数频率渐进曲线如下 按二阶最佳校正 L 40 20 1 4 47 26 20 40 2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40 20 ss sGs c G 所以 140 1 s s sG sGsG s c c c G 这是系统的截止频率为 相角裕量满足要求 20 c 0 5 65 c 6 4 已知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 其固定不变部分传递函数G和串联校正装置 分别如图 6 42 a b 和 c 所示 要求 0 s sGc 1 写出校正后各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 分析各G对系统的作用 并比较其优缺点 s c 解 1 a 110 20 ss sG 11 0 15 0 s s s c G 所以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1 0 110 15 0 20 sss s sGs c G 3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b 120 20 ss sG 1100 110 s s sGc 所以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100 120 110 20 sss s sGsG c c 1 1 1 321 0 sss K sG 1 1 1 1 41 32 sTsT sTsTK s c c G 所以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 1 1 1 1 1 1 41321 320 sTsTsss sTsTKK sGsG c c 2 6 6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 8 ss sG 若采用滞后 超前校正装置 12 0 1100 12 110 ss ss sGc 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 试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 并计算系统校正前后的 相角裕度 解 系统校正前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 8 ss sG 其对数幅频渐近特性如下 L 40 20 0 5 2 24 截止频率为 2 c 0000 16676902arctan90 cc 00 14180 cc 4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系统校正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5 101 0 11 0 8 12 0 1100 110 8 12 0 1100 12 12 110 8 sss s sss s ssss ss sGsG c 系统的交接频率为 0 01 0 1 5 其对数幅频渐近特性如下 L 40 20 0 01 0 1 58 18 20 40 5 截止频率为 8 0 c 00000 0 4 10593 899 8290 2 0arctan100arctan10arctan90 cccc 00 6 74180 cc 6 7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25 0 1 sss K sG 1 若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相角裕度 试设计串联 校正装置 1 5 sKv 0 45 2 若除上述指标要求外 还要求系统校正后截止频率srad c 2 试设计串联校正 装置 解 1 因为 所以 取 1 5 sKv 1 5 sK 1 5 sK 系统校正前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如下 5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L 40 20 1 4 14 60 10 截止频率为 24 2 c 00000 9 184299 659025 0arctanarctan90 ccc 00 9 4180 cc 系统不稳定 需要加串联校正装置 设采用滞后校正 校正后系统希望的对数幅频渐进曲线 如下 L 40 20 1 4 14 60 10 60 20 40 40 1 2 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125 0 1 1 1 5 1 2 ssss s sGsG c 设校正后系统中频段宽度为 16 校正后的截止频率 25 04 1 c 16 1 2 则1 16 5 1 cc c c A 经计算得320 1 1 6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所以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125 0 1 1320 116 5 ssss s sGsG c 这时 000000 0 8 1206 3142 897690 25 0arctanarctan320arctan16arctan90 ccccc 00 2 59180 cc 2 设校正后系统希望的频率特性如下 L 40 20 1 4 14 60 10 20 40 1 2 40 3 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1 125 0 1 1 5 31 2 ssss s sGsG c 设校正后的截止频率 2 c 2 0 2 则1 5 5 1 cc c c A 经计算得25 2 1 所以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1 125 0 12 25 15 5 3 ssss s sGsG c 这时 0 3 0000 3 0 135 arctan 6 267 873 8490 arctan 25 0arctan 2 25arctan 5arctan90 c ccccc 经计算得46 7 3 00 45180 cc 所以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7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146 7 125 0 12 25 15 5 ssss s sGsG c 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146 7 12 25 1 15 ss ss sG sGsG sG c c 为滞后 超前校正装置 6 8 图 6 43 为三种推荐稳定系统的串联校正网络特性 它们均由最小相位环节组 成 若控制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 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101 0 400 2 ss sG 试问 1 这些校正网络特性中 哪一种可使已校正系统的稳定程度最好 2 为了将 12Hz 的正弦噪声削弱 10 倍左右 你确定采用哪种校正网络特性 解 三种校正网络传递函数分别为 a 11 0 1 s s sGc b 1100 110 s s s c G c 140 11 0 12 2 ss s sGc 校正后的传递函数为 a 101 0 11 0 1 400 2 sss s sGsG c b 22 101 0 110 400 ss s sGs c G 8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c 101 0 140 11 0 12 400 2 2 ssss s sGsG c 6 9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01 0 11 0 sss K sG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 使系统期望特性满足下列指标 1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1 250 sKv 2 截止频率srad c 30 3 相角裕度 0 45 c 解 由题目给定的条件 1 取250 K 系统校正前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如下 L 40 20 10 100 28 60 12 截止频率为 50 c 00000 3 1956 267 7890100 arctan10 arctan90 ccc 00 3 15180 cc 系统不稳定 需要加串联校正装置 设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为 50 c 校正后系统希望的对数幅频渐进曲线如下 9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L 40 20 10 100 28 60 12 60 3 1 2 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1 1100 1 1 250 31 2 ssss s sGsG c 选取5 2 则1 5 250 1 cc c c A 经计算得25 1 1 所以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为 1 1100 125 15 250 3 ssss s sGsG c 这时 0 3 0000 3 0 135 arctan6 269 893 8490 arctan01 0arctan25arctan5 arctan90 c ccccc 经计算得到217 3 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 1217 125 110 15 ss ss sG sGsG sG c c 6 10 设可控硅 电动机调速系统中的电流环如图 6 44 所示 图中 调节对象传递函 数 10033 0 5 82 1 ss sG 12 0 200 2 s sG 10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给定滤波器传递函数 1 1 2 sT sGs 比例 积分控制器传递函数 s sK sG c c 1 反馈环节传递函数 10018 0 0024 0 s sGL 试按三阶最佳工程设计法确定参数 c K 和T 2 解 系统传递函数 12 0 200 10033 0 5 82 1 21 ssss sK sGsGs c c G 6 11 设系统结构图如图 6 34 所示 图中 200 11 KsG 11 0 101 0 10 2 ss sG s sG 1 0 3 若要求校正后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rad ss 200 1 相角裕度 试确定反馈校正装置的形式与参数 0 45 c sGc 11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章习题解答 解 待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 0 101 0 200 11 0 101 0 101 0200 231 sss sss sGsGsGsG 对数幅频特性如图 L 40 20 10 100 26 60 14 希望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 L 40 20 10 100 26 60 14 1 c 2 希望的 校正后 传递函数为 2 1 2 0 1100 1 1 200 sss s sG 由此得到20 c 选2 2 1 2020 5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