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复习.doc_第1页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复习.doc_第2页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复习.doc_第3页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复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民经济核算一、单选题1、 下列单位中属于第一产业的是(B林场)。2、 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统计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3、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4、 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B住户和法人单位)。5、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B产业部门)。6、 在收入分配阶段,在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B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7、 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D企业自制高设备价值10亿元)。8、 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D1600)亿元。9、 已知我国某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C1000)亿元。10、 农业部门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A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1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B大型机床更新)。12、 投入产出表的第1像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C技术经济联系)。13、 投入产出表的第2像限主要反映(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14、 投入产出表的第3像限主要反映(B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15、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中间投入)的数量。16、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增加值)。17、 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属于(C生产性收入)。18、 收入再分配中产生的收支流量属于(C转移性收支)。19、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项交易属于(B资本转移)。20、 在下列政府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政府消费(B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笔住房补贴)。21、 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B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22、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储蓄)。23、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24、 资本账户中的平衡项是(D资金余缺)。25、 在下列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资产的是(C贷款)。26、 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D常住机构单位)。27、 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B资产数量其它账户)。28、 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4000亿元,负债总额为45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A3000)亿元。29、 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C经济领土)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30、 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总产出和中间消耗与(A生产账户)相连结。31、 国民经济核算在所包括的经济活动范围上的发展,产生了(C人口、劳动力核算)。32、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A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33、 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关系更密切的人口现象是(C 常住人口)。34、 劳动适龄人口指(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35、 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B综合指数)。36、 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D净误差与遗漏)。37、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数值上相差(D 来自国外的初次净收入)。38、 联合同采用恩格尔系数确定的小康生活水平标准为(A40%-50%)。39、 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D国际收支总差额)。40、 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A 国民总收入)41、 一个国家的初次分配总收入称为国民总收入,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A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之和。二、多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机构总门包括(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2、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包括(A市场原则C所有权原则D三等价原则E核算统计原则)。3、固定资产形成包括(A购买大型机器设备B现在设备大修理D现有设备改造E新建厂房工程完工)。4、各机构部门中具有消费职能的部门有(C居民D政府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5、下列属于金融交易项目的有(A某户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了2000元的保险C某户居民购买了2.5万元的国债D某企业向银行贷款200万元)。6、在下列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负债的是(A通货 B存款 E保险准备金)。7、下列核算属于流量核算的有(A国民收入核算 B投入产出核算 C资金流量核算 E国际收支核算)。8、积累核算的系列账户包括(A资本账户 B金融账户 C重估价账户 D资产数量其它变化账户)。9、下列项目属于资产数量其他变化核算的内容有(A某地区将原先的一片荒地开发成经济林 B某单位因火灾造成厂房、机器设备报废等上亿元的经济损失 D某企业有一批设备因技术更新而提前报废 E某大学由于合并了另一所大学,从而使固定资产增加)。10、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收入分配账户和使用账户包括以下几个账户(A收入形成账户 B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C收入再分配账户 D 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11、各机构部门中不具有消费职能的部门有(A非金融企业 B金融机构)。12、形成积累的主要来源有(A资产的购买 B资产的出售 C资产的发现 D资产的毁损 E资产价格的变动)。13、下列项目中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范围的有(A居民家庭的工资收入 B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 C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 E某企业支付给银行的借贷款利息)。14、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C耐用消费品支出 D文化服务费用支出)15、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 C 政府部门转移性收入)。三、判断题1、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坟入国内生产总值。答:错。国民经济生产核算据的是市场原则。该原则强调:凡是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2、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答:错。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本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3、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中间消耗。答:错。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增加值。4、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答:错。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服务的生产。5、工业总产出在本企业内可以重复计算。答:错。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同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因此,在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算,但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6、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答:错。不一定,因为: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所以两者关系取决于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7、工业总产出是按“工厂法”计算的,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工业企业内总部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但在工业企业之间可以重复计算。答:对。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同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因此,在企业内部不存在产品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8、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指标有两种,即总产出和增加值。两个指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其它部门的产品价值,后者不包括。答:对。总产出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全部价值中既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也包括劳动报酬价值和资本报酬价值;增加值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不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9、投入产出表的第1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投入产出表第2象限的宾栏为最终产品。答:对。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第1象限反映的,所以第1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该说法是正确的。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看,第2象限的主栏与第1象限相同,而宾栏所列示的是最终产品或使用。10、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都有双重意义,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个产品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答:错。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从纵向看表明每个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称为中间投入。11、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储蓄。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答:错。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服务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12、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围。答:对。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要素收入流量,主要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营业盈余等流量。该题中的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财产收入,故属于是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畴。13、居民购买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出。答:错。房屋租金属于居民消费支出,而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则属于投资。14、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形成各种交易都会影响到一国当期资产总量的变化。答:错。资本形成核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期产出作为资本品被配置在各部门转化为各部门的资产;另一种是原有资产的交易。第一种情况会对一国资产总量产生影响,第二种交易只是使原有资产在各部门重新配置,不影响一国资产总量。15、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6000亿元,负债总额为70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3500亿元。答:对。因为:(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负债=净值,刚非金融资产=净值+负债-金融资产=2500+7000-6000=3500亿元。16、无偿捐赠应该记录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的经常转移项目下面。答:对。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各种单方面转让的收支。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非资本转移”;二是“单方面转让”。题目中的无偿捐赠符合这两个标准。17、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都是一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经济单位,两种单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都 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答:错。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是否具有经济利益中心。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非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计算题1、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6000亿元;(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4)出口1400亿元;(5)进口100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800亿元;(7)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8)生产税500亿元;(9)生产补贴40亿元; 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解:(1)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000+3000+(1400-1000)=11400(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6000-11400=4600(亿元)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11400-1800-5000-(500-40)=4140(亿元)(2)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如下: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单位:亿元使 用来 源总产出 16000最终消费 8000减:中间消耗 4600居民消费 6800劳动者报酬 5000公共消费 1200生产税净额 460资本形成总额 3000固定资本消耗 1800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800营业盈余 4140库存增加 145贵重物品净获得 55净出口 400出口 1400减:进口 1000国内生产总值 11400国内生产总值 114002、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1)当期增加值为2800亿元,其中劳动报酬1300亿元,生产税净额3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2)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要求:据此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并编制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解:(1)该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当期利息收入当期利息支出+投资收益地租净支出红利支出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外商企业留存收益=1035+2005800815=653(亿元)(2)该企业部门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编制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已知资料,计算该部门总营业盈余和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总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28001300300 =1200(亿元)净营业盈余=总营业盈余固定资本消耗=1200-200=1000(亿元)第二步:将已知和计算的有关资料编入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单位:亿元使 用来 源财产收入 863总营业盈余 1200固定资本消耗(一) 200净营业盈余 1000原始总收入 547财产收入 210固定资本消耗(一) 200原始净收入 347合 计 1410合 计 14103、某企业1999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可支配总收入801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530.1万元;(3)缴纳资本税44.6万元;(4)接受捐赠81.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814.5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解:(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 =814.5 + (17.6-32)+0 =800.1(万元)(2)资本账户资 本 账 户 单位:万元 资 产 变 化负 债 变 化资本形成总额 800.1总储蓄 801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814.5净储蓄 270.9库存变化 14.4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2.7贵重物品净获得 0资本转移收入 81.9土地及其他非生产资产净购买 0资本转移支出资金余缺 -1.8合计: 798.3合计:798.3说明: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可支配收入全部形成储蓄。4、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50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200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2000亿元,银行存款80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70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600亿元。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解释二者关系。解:(1)居民储蓄额=居民可支配收入当期消费支出500020003000亿元()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净贷出)居民储蓄额实物投资支出300020001000亿元(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金融资产总额净金融投资额(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保险缴款)净金融投资额(800700600)10001100亿元() 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来 源最终消费支出 2000可支配总收入 5000总储蓄 3000合 计 5000合 计 5000居民部门资本帐户 单位:亿元资 产 变 化负债和净值变化资本形成 2000总储蓄 3000净贷出(+)/净借入(-)1000合 计 3000合 计 3000居 民 金 融 帐 户单位:亿元资产变化负债变化银行存款800净贷出()净借入( 1000股票和债券 700负 债 1100保险缴款 600合 计 2100合 计 2100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在于金融帐户解释了资本帐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5、已知企业增加值1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60亿元,支付生产税10亿元,政府生产补贴0.2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0亿元,支付财产收入(包括分红、利息等)20亿元,支付医疗、食堂、学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5亿元,支援灾区捐款0.1亿元,利息收入1.3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10亿元,资本形成总额70.4。要求:(1)计算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2)计算企业可分配总收入;(3)计算企业总储蓄;(4)计算企业净金融投资;(5)根据已知数据和计算的全部数据,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帐户。解(1)企业初次分配总收入(原始收入)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财产支出180(609.8)1.32091.5初次分配帐户 使 用来 源劳动者报酬支出 60增加值 180生产税净额 9.8财产收入 1.3财产支出 20原始总收入91.5合计 181.3合 计 181.3(2)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91.5+0+35.1 =56.4收入再分配帐户使 用来 源经常转移支出 35.1原始收入 91.5所得税 30经常转移收入 0社会福利 5捐 款 0.1可支配收入 56.4合 计 91.5合 计 91.5(3)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总储蓄,本部门没有消费,故部门总储蓄就等于可支配收入56.4 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 使 用来 源总储蓄 56.4可支配收入56.4合 计 56.4合 计 56.4(4)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收入净额-资本形成总额=56.4+10-70.4 =-4资本形成帐户使 用来 源资本形成总额70.4总储蓄 56.4净借入(-) -4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10合 计 66.4合 计 66.46、某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某年核算资料如下:(1)总产出800亿美元,中间消耗500亿美元;(2)付劳动报酬200亿美元,缴纳生产税净额70亿美元;(3)财产收入6亿美元,财产支出1亿美元;(4)经常转移收入3亿美元,经常转移支出2亿美元;(5)企业部门无消费功能;(6)资本转移净额10亿美元;(7)资本形成总额50亿美元(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要求:(1)编制非金融企业部门生产账户、收入形成账户、初次分配收入账户、再分配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2)计算各账户的平衡项;资本账中,非金融企业部门是资金剩余还是资金余缺,数额是多少?(3)计算该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储蓄率和投资率。解:(1)账户如下:(单位:亿美元)生产账户使用来源中间消耗500增加值300总产出800合计800合计 800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00-500=300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来源劳动者报200生产税净70总营业盈余30增加值 300合计300合计300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300-200-70=30收入初次分配账户使用来源财产支出 1初次分配总收入35总营业盈30财产收入 6合计36合计36初次分配总收入=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财产支出=30+6-1=35收入再分配账户使用来源经常转移支出2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