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相寺导游词.doc_第1页
宝相寺导游词.doc_第2页
宝相寺导游词.doc_第3页
宝相寺导游词.doc_第4页
宝相寺导游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相寺导游词 宝相寺导游词篇一:宝相寺导游词 宝相寺导游词 各位来宾、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热情好客的汶上人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汶上古称中都,这里是孔子初仕之地,是儒家治国思想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始祖地,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水脊,因历史上“引汶济运”分水工程而享誉中外,这里有中华三祖之一兵祖蚩尤的中华兵祖陵蚩尤冢,这里因拥有佛牙舍利而成为中国第二法门寺的宝相寺。全县主要景点有宝相寺、关帝庙、文庙、南旺分水龙王庙、蚩尤冢等。今天我们将参观游览宝相寺。 宝相寺景区坐落于汶上县城西北隅,始建于唐代,原名昭空寺,宋神宗封禅泰山曾驻跸于此,御赐宝相寺 。目前景区一期开放部分占地150亩,主要景观有宝相池、宝相寺石坊、华表、中都博物馆、历史碑廊、太子灵踪塔、弥勒佛石雕像、供奉殿、太子灵踪塔宫、大雄宝殿等。该景区正在扩建,规划占地面积1174亩,总投资6.5亿。景区建成后将以百米卧佛、出水观音、佛祖出世、宝塔佛光、梵天佛韵五大亮点吸引游客,将成为驰名中外的世界佛教文化旅游大观,汶上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佛教文化旅游圣城、中国东方佛都。 宝 相 池宝相池是宝相寺僧人及其居士的放生池,占地40亩,水深5米左右,在每月初一、十五、佛教节日或大型佛事活动期间,寺院僧人居士在此举行放生活动,也是规划中的出水观音区。 宝相寺石坊 建于2002年,处在宝相寺路与宝塔路交叉路口景区入口处,高9米,青石雕制,两尊石雕雄狮坐于石坊前,通体用中国传统工艺浮雕而成,上刻“大宝相寺”。 华表 华表有两种,一种是设在桥梁、宫殿、陵墓、城垣等大型建筑物面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巨大石柱,一种是古代表示王者用来纳谏或指路用的。这两尊华表是装饰用的,汉白玉雕刻而成。柱身雕刻的是蟠龙图案,上部横插雕花云板,最上面雕刻的是望天吼,是龙王的九个儿子之一。 中都博物馆 1998年落成,高21米,占地2800平方米,双层双檐楼阁式建筑,馆名为中国著名书法家、中国汉画像石学会会长、红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题写。博物馆展厅有东西两个展室,东展室展示的是汶上从北辛文化到民国时期的历代文物,其中影响力较大、最珍贵的有“中华第一针”骨针和长达 2.7米的中国最长的象牙化石。西展室展示的是1994年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显世的佛教圣物。按照佛教文化在汶上的发展,分六大块展示:一是佛教文化在汶上的发展史;二是汶上遗留的佛教文化遗迹、遗址;三是宝相寺太子灵踪塔佛教圣物的发掘过程及现场;四是太子灵踪塔塔宫发掘的佛教文物圣物展示,主要有塔宫两壁题字、石匣、金棺、牟尼水晶串珠、捧真身菩萨跪佛、银椁、佛舍利、七宝净水瓶、引路银菩萨等;五是各大媒体宣传及各级领导来景区视察情况;六是中都佛苑(宝相寺)规划展示。 历史碑廊 宝相寺景区碑廊,占地260平方米,共有38方历史珍贵碑刻,碑刻共分两部分。一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碑刻、墓志铭、汉画像石,其中最有名的是东汉汉故卫卿衡府君之碑、明代工部尚书郭朝宾墓志铭,明代运河图,明代南旺分水龙王庙碑,清乾隆御碑、冯玉祥将军训示碑等。第二部分为佛教文化碑刻,有国家一级文物文殊般若碑、隋代章仇氏造像碑等。这些对研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太子灵踪塔 太子灵踪塔是宋代建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瘗藏佛牙舍利等佛教圣物而建。塔高41.74米,底座直径10米,呈莲花座造型,塔身全部用青砖砌成,呈八角形。从公元1074年动工建设到1112年建成,历经38年,是佛教里规格最高的佛塔。按照佛经讲,只有葬释迦牟尼佛牙和舍利的塔才是13层。在民间流传有“金鱼翻身”的传说,传说塔下有井,井中有千年金鱼,因危害百姓,被西天佛祖囚于塔下,任何人都不能靠近宝塔,否则金鱼一动就会地震,带来灾难。这一传说有效地保护了宝塔中的佛教圣物,体现了建塔供奉圣物者良苦用心。塔上东西南三面均有佛龛,塔北面有门,内有螺旋式台阶可登塔顶。登上宝塔,县城风光尽收眼底。为更好的保护这珍贵的宝塔,宝塔已不再让游客攀登。太子灵踪塔虽已跨越9个世纪,历经沧桑,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和大小地震十多次,仍岿然屹立,这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 弥勒佛 弥勒佛,在供奉殿前,用3吨大青石雕刻而成,高2.3米,人们惯称他为“欢喜佛”。弥勒佛译为慈事、佛教大乘菩萨,是未来佛。世人称的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人们根据他的形象,写有对联一幅:“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奉劝人们要有宽广的胸怀,不要过分计较世间常事。人们常说“摸摸佛的手,能活九十九,摸摸佛的身,事事都顺心”。 供奉殿 供奉殿,1995年奠基,当年建成。奠基时,国家宗教司和各省市佛协领导及一成、明哲、妙华等海内外高僧大德参加盛典。奠基前,天空阴云密布,雾都茫茫;奠基开始,云开雾散,晴空万里,佛光显现,万众跪拜,持续40多分钟。三天后,佛光再次显现。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前后,宝塔上空都有佛光显现,已成为吸引广大游客、各地佛教信众一大奇观。供奉殿高9米,占地500平方米,有东西两个配殿,殿名为中国著名书法家杨宣庭题写。殿内供有6米高的木雕贴金释迦牟尼佛和青石彩塑十八罗汉,佛前供案用樟木雕刻而成,采用高浮雕刻技法,雕刻的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太子灵踪塔塔宫 太子灵踪塔塔宫入口设在供奉殿内,通往塔宫甬道的台阶共13级,是按佛教最高规格建制。这座甬道是1996年建成,南北走向,全长25米,宽4米,高3米。甬道尽头是塔宫拜坛,供奉的是佛祖涅磐像,这尊佛祖像是唐代工匠用铁梨木雕刻而成,重57公斤,是一位台湾居士做功德捐赠的,是世间少见的珍贵文物。拜坛后面就是宋代原始的太子灵踪塔塔宫,塔宫内供奉的就是轰动海内外的佛教至尊圣物、稀世佛宝佛牙。据佛经记载,佛祖圆寂后留牙四颗,天上、海里、中国、斯里兰卡各一颗,天上、海里无从寻找。汶上这颗佛牙几经周转,请来汶上供奉,宋代供奉于开封嘉王宫内,1074年,由赵匡胤第五代玄孙赵世昌请到汶上宝相寺供奉,1112年宝塔建成后,由荣义、荣世、束德儒迎藏至塔宫,在塔宫内封存了近882年。在1994年修葺塔体时,宝相寺导游词篇二:宝相寺导游词一 宝相寺景区导游词 各位来宾、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宝相寺景区参观游览。我是景区的导游员-,很高兴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 汶上历史文化概况 汶上,地处辽阔无垠的鲁西南平原,辖属济宁市,东临古城曲阜,西接水泊梁山,北枕泰山,南依烟波浩淼的微山湖,面积877平方公里,辖14处乡镇,493个行政村,人口74万。 汶上地处东夷部落和中原华夏部落的交汇地带,历史悠久,是齐鲁文化发祥地之一。夏商之际,汶上称厥国,春秋时称中都邑,战国时称平陆,1208年改为汶上,因处汶水之北而得名。据史记所载,中华始祖之一、九黎族首领、被尊为?兵祖?的蚩尤就葬于今汶上县南旺镇。公元前501年,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在此为官,任?中都宰?(地方行政长官)是儒家治国思想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实践地,并留下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政治美谈,初显儒家治国思想的强大威力。鲁国自桓公以下九代国王均葬于汶上县,至今汶上南旺镇一带仍留有鲁皇林九公墓遗址。明代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引汶济运?分水工程堪与四川都江堰相媲美,解决了大运河航运史上的难题,使京杭大运河六百余年畅通无阻。佛教文化资源得天独厚,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文化圣地。1994年在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塔宫内发现的佛教圣物更是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 汶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昙山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晚期人类遗物,填补了平原地区细石器考古发现的空白;贾柏北辛文化遗址考古发现的完整原始村落和排水沟渠,距今7300多年,其遗址发掘出的骨针,有?中华第一针?之称,被考古界誉为?国宝?。尤其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汶上相继有吏部尚书吴岳、户部尚书王杲、兵部尚书路迎、工部尚书郭朝宾在朝奉君,?小县不大四尚书?至今传为佳话。此外,宋代文学家穆修、王技,元朝翰林学士、礼部尚书曹元用,清朝浙闽总督刘韵珂,当代?好军嫂?韩素云等,均是汶上人民的骄傲。 (今天来到宝相寺景区我们主要领略一下汶上灿烂的佛教文化) 宝相寺景区及开发规划概要简介 我县佛教文化得天独厚,特色鲜明。佛教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汶上,唐宋时期最为兴盛,各地大小寺院达50余处,其中宝相寺规模最大。宝相寺,始建于唐朝,原名昭空寺,北宋咸平五年更名为宝相寺,唐宋时期即为佛教圣地,香火甚旺。宝相寺毁于1938年的抗战时期,唯存青砖砌成的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宝塔。塔刹呈葫芦状,上臵相轮,覆以黄色琉璃瓦,金光闪闪,故有?黄金塔?之美称。1994年3月15日,葺修古塔时,发现地宫,并在地宫内发现了金棺、银椁、佛牙、舍利、跪姿捧真身菩萨等141件佛教圣物。佛教文物的出土,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1994年6月3日,新华社以?汶上县将成为第二个法门寺?为题,用六种文字向海内外播发了消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臵以?汶上县将成为第二个法门寺?为题刊发这一消息,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了汶上佛教圣物显世的新闻,各地报纸、电台也相继转载传播。佛牙现世十多年来,几乎每年3月15日前后都有?佛光?奇观显现,为太子灵踪塔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 为充分开发利用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中都佛苑旅游区开发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宝相寺景区规划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宝相寺寺务管理委员会,组建了山东汶上宝相寺旅游发展公司,专门开发宝相寺的佛教文化资源。 中都佛苑旅游区整体规划总体布局:南起尚书路、北至外环路、西至泉河路,东到中都大街,占地面积1200亩。南北长918米,东西长954米,分西、中、东三路布局。中轴核心区自南而北,依次是大门、照壁、苦海普渡、天王殿、大雄宝殿、僧舍小院、地宫、碑亭、太子灵踪塔、世界广场、琉璃涅盘透彻卧佛、十二大弟子像、塔林、缘起碑林。东区是佛教文化景观区,包括四部分,即世界佛教建设博览区、出水观音区、佛教文化娱乐区和服务区。世界佛教建筑博览区包括藏传佛教建筑、东瀛佛教建筑、南传佛教建筑。出水观音区包括出水观音像、观音院等。佛教文化娱乐区包括莲池佛影、佛印觅踪、儿童项目(模拟屋、?天龙八部?弹跳组合)。服务区包括舍卫城、三星级宾馆、三宝园素食馆、道果堂素食药膳、清凉若茶馆、商业街。西区是佛祖生平园林区,主要包括蓝毗尼园佛陀诞生处、九龙灌浴、菩提迦耶释迦成佛、鹿野园初转法轮、拘尸那罗佛祖涅盘、四圣塔。景区规划集中打造五大旅游亮点:即九龙灌浴佛祖出世;五彩琉璃透彻卧佛佛祖涅盘升天;宝塔佛光佛祖显灵;夜空祥云佛祖现世;打造佛教文化艺术活动?梵天佛韵?,演示佛祖出生、出家、成佛、涅盘、佛祖圣物、佛舍利到汶上的故事。现在,中都佛苑旅游区已完成一期工程,主要景观有:太子灵踪塔、供奉殿、塔宫、中都佛教文化博物馆、碑廊、大雄宝殿等。 弥勒佛 大家面前这尊佛像为弥勒佛,是用3吨大青石雕刻而成,高2.3米。弥勒佛是?未来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弥勒意译为慈事、佛教大乘菩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坦胸凸腹笑嘻嘻的弥勒佛,是根据我国五代时一个名叫契此的僧人形象塑造的,民间称布袋和尚。据说这个和尚,常常以一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即吃,出语无定,形似疯癫。世人称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后人根据他的形象写了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奉劝人们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要过份计较世间索事。人们还传说?摸摸佛的手,能活九十九,摸摸佛的身,事事都顺心。?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摸一下。 大雄宝殿介绍 现在大家看到的大雄宝殿是宝相寺景区的主建筑,它的设计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历史研究专家于振声教授指导,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式仿宋建筑,外面彩绘是宋代?五彩遍装?,是最高级别的。大殿于2006年年底竣工,占地面积2560m2,建筑面积1703 m2,地面以上相对高度24.1 m,殿长46.7 m,宽29.05 m,站台宽9 m,九开间,五进深,是宫殿建筑中级别最高的,在佛教殿堂建筑类别中地位也是非同一般。我们现在的大雄宝殿作为佛教殿堂不是最高,但面积全国最大。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何为?大雄???大雄?是佛门弟子对释迦牟尼佛道德无上,法力无边的尊称。 ?大雄宝殿?匾额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下面请到大雄宝殿内参观) 大雄宝殿全堂佛像介绍 释迦牟尼佛宝相寺导游词篇三:山东汶上宝相寺导游解说词 大宝相寺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大宝相寺景区游览。让我们一起感受独具特色的汶上佛教文化,瞻礼圣物,共沐佛光,体验心灵之旅。 您现在所处的位臵是“菩萨广场”,是举行佛事活动和节庆集会的场地。亲水平台跨湖遥对南区照壁心经;水中安臵水晶须弥灯两瓶。站在平台南望,绿水微澜、杨柳扶风、水晶沁脾,洗心清净。由此拾阶北上,进入佛教文化区。中轴线御道有五块不同姿态的龙图案深浮雕,体现天龙护法,又暗合周易乾卦。 菩萨广场地势由南向北逐级升高,形成四个平台,象征“四圣谛”。“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是佛教一切教义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四圣谛”所说四种真理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广场两侧有六幢殿宇。“妙音阁”和“善观楼”分别是佛教梵呗乐舞演出厅和佛教艺术造像展示厅。另外四殿表称悲、智、行、愿四大菩萨,即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名号。 东西两侧的大型壁画墙,雕绘的是“佛牙传奇”,包括“佛牙神话”、“悟空西游”和“佛牙东来”三个故事。让我们先来观看西侧壁画佛牙舍利在印度的神奇故事。 2500年前的一个月圆之夜,在古天竺一丛娑罗林里,释迦牟尼佛涅槃荼毗。忉利天主帝释天看到佛光,骑六牙白象赶往娑罗林。帝释天看到佛的肉身已化成无数晶莹圆润的五彩舍利,有一牙不损,他恭敬地捧出佛牙。这时,百花齐放,孔雀开屏,青龙吐雾,彩虹架桥。帝释天迎请佛牙的銮驾缓缓升腾,五彩光环映透半天,祥云缭绕,梵音盈耳,香气扑鼻,一派海市奇观! 在天地界分,有一对自由自在的捷疾夜叉。这一天,两个夜叉正在天地间悠闲游荡,忽见紫气东来,佛光满天,暗自诧异。细细打听,得知是帝释天迎取佛牙升天的銮仗。二夜叉商议:听说供养佛牙舍利可驱除种种病魔邪害,随身供养,肉身金刚不坏,万劫轮回不灭。两夜叉立即商议如何盗取,他们隐身跟随帝释天身后,一起上了忉利天。帝释天在须弥山一夜起造十三级宝塔供养佛牙。过了十一个昼夜,二夜叉趁守塔罗刹不备,盗取了佛牙。 守塔罗刹帝释天:佛牙被盗!帝释天大怒,命护法金刚韦陀天,率天神即刻捉拿盗贼夜叉。为了逃避天界的追捕,二夜叉携佛牙迅疾逃亡大千世界。 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却说北天竺罽宾国犍陀罗王城,有位得道高僧名叫舍利越摩,举国上下尊他为国师,他虽然年轻,却精通经律论,人称“三藏法师”。这天深夜,三藏法师正在禅房入定,冥悟佛牙遭劫,开天眼细看,只见护法金刚韦陀天、雷公电母穷追二夜叉不舍,一道五彩毫光从天庭飞坠。闪电连连,雷鸣不绝。刹那间,只听一声巨响,天崩地裂,天神很快降服了两个夜叉,但佛牙舍利却不知所踪。 三藏法师眼见一颗流星落在禅房不远的小山丘上,火焰冲天,光明如昼,他寻上山丘,欣喜地发现佛牙放光 佛牙被三藏法师供养在犍陀罗王城的佛牙伽蓝。佛牙伽蓝一度香火旺盛,有三百多个僧人。每到斋日,常常出现佛光。佛牙被奉为罽宾的国宝。不久,罽宾国陷入战乱。佛牙舍利不翼而飞。师徒十分惶恐,僧团渐渐解散了。 有一个小和尚离开寺院后,到印度各地巡礼佛祖圣迹,非常虔诚。一年后,小和尚听说本国安定下来,马上起身回国。路上,小和尚忽然遇到一群大象。象群在草泽中奔驰,横冲直撞,吼声震天。小和尚见了,吓得赶快爬到一棵大树上躲避。大象吸水浸渍树根,要把树撞倒。树倒了,一头大象捉起小和尚,负在背上就跑。到了森林深处,小和尚看到有一只病象,卧倒在地上呻吟。病象用鼻子引导小和尚的手,摸到受伤处,原来是枯竹刺伤了脚。小和尚为病象拔出枯竹,敷上药膏,撕裂自己的衣服,裹住病象受伤的脚。有一头大象卷着一只金函递交给病象,病象又转授给小和尚。小和尚打开金函一看,正是本国寺院失踪的佛牙!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观看东部壁画: 小和尚欣慰重获本寺佛宝,兴匆匆赶路回国。临近国界,要渡过一条界河。渡船到了中流,河水突然翻腾起来,眼看小船就要覆没。同船上的人抱怨说:都怪这个小和尚,一定是他偷藏了佛祖舍利,河龙索要。小和尚无奈,取出佛牙,俯身交给河龙说:“我暂时把佛牙寄存在你这里,不久来取!”于是小和尚不再渡河,重返印度,寻师学习禁龙的法术。一年后,小和尚又来到界河边,刚刚摆好坛场准备制服河龙,那条河龙早早捧出了佛牙金函,乖乖地交给小和尚。 小和尚捧着佛牙金函回到罽宾国犍陀罗王城。国王和大国师三藏法师 舍利越摩见到佛牙重回本国,异常兴奋,举行了隆重法会。把佛牙重新安置在佛牙伽蓝。 公元750年,罽宾国国王和大国师舍利越摩来到长安,向唐朝上书意愿归附。第二年,唐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