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燃机制冷、制热原理.doc_第1页
直燃机制冷、制热原理.doc_第2页
直燃机制冷、制热原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燃机的制冷制热原理 液体蒸发时必须从周围取得热量。把酒精洒在手上会感到凉爽,就是因为酒精吸收了人体的热量而蒸发。常用制冷装置都是根据蒸发除热的原理设计的。在正常大气压力条件(760毫米汞柱)下,水要达到100才沸腾蒸发,而在低于大气压力(即真空)环境下,水可以在温度很低时沸腾。比如在密封的容器里制造6毫米汞柱的真空条件,水的沸点只有4。 溴化锂溶液就可以创造这种真空条件,因为溴化锂是一种吸水性极强的盐类物质,可以连续不断地将周围的水蒸汽吸收过来,维持容器中的真空度。直燃机正是利用溴化锂作吸收剂、用水作制冷剂、用天然气、柴油等燃料作加热浓缩的能源。 冷剂水喷洒在蒸发器管束上,管内的冷水将热量传递给冷剂水降为7,冷剂水受热后蒸发,溴化锂溶液将蒸发的热量吸收,通过冷却水系统释放到大气中去。变稀了的溶液经过燃烧加热,分离出的水再次去蒸发,浓溶液再次去吸收。 蒸发器:从空调系统来的12冷水流经蒸发器的换热管,被换热管外的真空环境下的4的冷剂水喷淋,冷剂水蒸发吸热,使冷水降温到7。冷剂水获得了空调系统的热量,变成水蒸汽,进入吸收器,被吸收。 吸收器:浓度64%、温度41的溴化锂溶液具有极强的吸收水蒸汽能力,当它吸收了蒸发器的水蒸汽后,温度上升、浓度变稀。从冷却塔来的流经吸收器换热管的冷却水将溶液吸收来的热量(也就是空调系统热量)带走,而变稀为57%的溶液则被泵分别送向高温发生器和低温发生器加温浓缩。 蒸发器与吸收器在同一空间,压力约为6mmHg。 高温发生器:1400火焰将溶液加热到160,产生大量水蒸汽,水蒸汽进入低温发生器,将7%的稀溶液浓缩到64%,流向吸收器。高发压力约为690mmHg。 低温发生器:高发来的水蒸汽进入低发换热管内,将管外的稀溶液加热到90,溶液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57%的稀溶液被浓缩到63%,流向吸收器。而高发来的水蒸汽释放热量后也被冷凝为水,同样流入冷凝器。 冷凝器:冷却水流经冷凝器换热管,将管外的水蒸汽冷凝为水,把低发的热量(也就是火焰加热高发的热量)带进冷却塔。而冷凝水作为制冷剂流进蒸发器,进行制冷。 低发与冷凝器在同一空间,压力约为57mmHg。 高温热交换器:将高发来的160的浓溶液与吸收器来的38的稀溶液进行热交换,使稀溶液升温、浓溶液降温。160浓溶液经热交换后进入吸收器时变为42,回收了118温差的热量。 低温热交换器:将低发来的90的浓溶液与吸收器来的38的稀溶液进行热交换,90浓溶液经热交换后进入吸收器时变为41,回收了49温差的热量。 热交换器大幅度减少了高、低温发生器加温所需的热量,同时也减少了使溶液降温所需的冷却水负荷,其性能优劣对机组节能指标起决定性作用。 在制冷循环上,远大直燃机采取并联流程,对比传统的串联流程,其优点十分突出:高发溶液循环量减少一半,启动时间缩短一半,节省启动能耗;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高发易升温,能耗减少20%以上。 高发溶液可以更浓,因高发压力高,溶液不易因粘度大而滞留导致结晶。因此可增大吸收器出力,尤其是应付超常规条件:如冷却水超温或吸收器铜管结垢。 低发溶液不需太浓,避免低交结晶。这样,采用高效板式热交换器才有可能。 制热循环:由于采用“分隔式制热”,使直燃机制热成为一台简单的“真空锅炉”而非复杂的“制冷机”。 燃烧的火焰加热溴化锂溶液,溶液产生的水蒸汽将换热管内的制热温水、卫生热水加热,凝结水流回溶液中,再次被加热,如此循环不已。制热时,关闭3个冷热转换阀,使主体与高发分隔,主体停止运转。高发成为负压锅炉,制热温水和卫生热水温度可以在95以内稳定运行。当热水温度为65时,高发内的压力约为240mmHg;热水温度为95时,高发内的压力约为707mmHg(比标准大气压力低53mmHg)。 与机组主体制热型机组另一个不同是,分隔式制热型机组可以在停止制冷、制热时,单独提供卫生热水。 由于机组主体不参与制热运转,完全无磨损、无腐蚀,所以,分隔式制热比主体制热的直燃机寿命可以延长一倍以上,而高发全年不间断运转又减少了烟气侧的停机腐蚀,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