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辛劳的蚂蚁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风趣幽默的写作风格。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3、理解课文运用幽默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用头脑思考,不理解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的人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风趣幽默的写作风格,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运用幽默的笔调,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用头脑思考,不理解自己的命运,更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的人的思想。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为主讨论归纳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预习作业: 1、熟读课文和课后寓言蚂蚁与蚂蚱,思考:作者笔下的蚂蚁与寓言中的蚂蚁有多大区别?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区别? 2、作者在描绘蚂蚁时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它们有什么独特的功效? 3、本文与蚂蚁一文的寓旨有何区别?进而思考两位作者对待生活态度的异同。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错综复杂的人类世界中,要辨清事情的真伪是极其困难的,即使是伟大如曹雪芹者,也只能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来掩饰内心的困惑。那么,在动物的世界中,真相是容易探究的吗?辛劳的蚂蚁一文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二、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1、人有“人性”,马克吐温认为蚂蚁亦有“蚁性”。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具有怎样的“蚁性”?从文中找出描写“蚁性”的关键词语并进行归纳。 明确: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并非题目和课后寓言所说的“辛劳”“会未雨绸缪”“备不时之需”,而是“愚蠢”的代名词,总是干一些“毫无用处”“莫名其妙”的“傻事”,仿佛“痴呆”般地重复工作,是“爱慕虚荣”,“迷惑”世人,“蒙混”了许多年代的“欺世盗名”之徒。 2、在文中作者为了刻画蚂蚁的“真实面目”毫不吝惜笔墨,他都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力纠世人对蚂蚁的“过誉”?请从文中找出几个语言细节加以分析。 (1)细节一:“我好像始终没出现一个活蚂蚁比一个死了的更具有细微理性”。 作者一开始就以这种极端的口吻给蚂蚁判了刑。为了让自己的论断显得“严谨”,他使用了铺垫法承认蚂蚁是辛劳的,声明他指的是普通的蚂蚁,排除了特别神奇的瑞士蚂蚁和非洲蚂蚁,然后对蚂蚁予以当头痛击“它那份愚蠢劲儿却是我瞧不入眼的”,揭示出蚂蚁的任何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非理性的愚蠢行为。 (2)细节二:“它捕获到一件东西拖着它那毫无价值的捕获物攀到了顶颠”,“它做这样聪明的事又朝一个新的方向走去”。 作者这里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对它笔下的第一只蚂蚁进行了精心刻画:蚂蚁在搬运过程中遇到障碍不绕过去,而是倒退着往上“拽”,在攀登过程中,“扯”“拉”“掀”“爬”,“有如我又朝一个新的方向走去”。作者用了这么多动词来形容蚂蚁反复、顽强但却十分愚蠢的折腾。但是作者仍不过瘾,又用了一个总结性比喻,以辛劳和徒劳之间显而易见的荒谬,把蚂蚁的笨拙、弱智表现地淋漓尽致。 (3)细节三:“小蚂蚁觉察到我在观察随便任何其他笨蚂蚁谁爱要的给收了去”“它在二十分钟内所从事的劳动只是为了要让自己当着人们露一手儿” 作者再次运用一系列动词刻画他笔下的第二只蚂蚁:费劲力气把蜘蛛“举”到空中,“叼”着走,一路上“拉”“搡”“拖”“跳”,最后却随意把猎物“丢”在路当中,与第一次的描写有许多重复之处,并且再次运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从而再一次强化了读者对蚂蚁辛劳和徒劳并存的荒谬行为的认识,蚂蚁的愚蠢在读者脑中根深蒂固。 (4)细节四:“这时候它拭去脑门子上的汗最后它停下来休息”“它们揪住蚱蜢腿相反的两头其重量足以让它们进行一番娱乐” 在这两处,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白描手法,表现了蚂蚁的自我折腾,即使合作,商量讨论,也无济于事,还把自己给弄伤了,把蚂蚁描绘地如同西方戏剧舞台上的某些喜剧角色十分笨拙,又十分天真,傻,死心眼,一错再错,死不悔改。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类傻里傻气角色的调侃。 三、形象与思想内涵的认识提升。 通过对“蚂蚁”生活细节的赏析,蚂蚁在世人眼中的美好形象已经被“颠覆”。那么,作者真的把蚂蚁视为一文不值,甚至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吗?我们能否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品出另外的一种情感呢? 明确: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虽然笨拙弱智,但对待工作却十分认真,执着、投入、顽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另一种值得欣赏的“蚁性”。 蚂蚁的愚蠢行为是有害的,但害处局限于本身,后果并不严重,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能博人一笑却难以引人悲伤,因而蚂蚁的结局是喜剧性的,好似生活中的调味品。 蚂蚁愚蠢,但绝不邪恶,如两只蚂蚁合作搬运未果,虽然“上火”“打架”,但没有产生邪恶,很快又言归于好,从而显出了善良的本性。 所以,马克吐温笔下的蚂蚁并不仅仅可笑、可悲、可怜,还有可爱、可欣赏、可敬佩的成分,实际上体现了包括马克吐温和你我在内的人类共同的弱点,这种弱点,不仅仅可笑,而且可爱。 四、思维能力的延伸锻炼。 1、比较阅读南帆先生的蚂蚁与本文,看看二者感情的流程是否存在差别?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蚂蚁中,作者从把蚂蚁看成是神经质般的可笑和对其“英雄气概”的调侃,转为对蚂蚁生命价值的悲悯,再提升到对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生命规律的坦然揭示,情感由热情逐渐变得冷峻,体现了作者对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的冷眼旁观。 本文中作者以蚂蚁的笨拙弱智和执着真诚形成反差,构成荒谬,前者为情感明线,后者为潜流,隐含着作者对世间万物的同情和宽容之心。 2、假设让你来写类似的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种风格,为什么? 明确:喜欢蚂蚁的风格,因为它好比佛家参禅,能由事物的表象深入到实质,逐步领悟到世间生命的规律,闪烁着智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液体活检癌症早筛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消费电子创新趋势分析及市场渗透率与资本青睐领域研究
- 2025沿海港口物流船舶调度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氮化镓快充技术渗透率提升与消费电子适配方案报告
- 2025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分析及碳中和目标与政府基金投向研究报告
- 2025植物基食品行业市场爆发力分析及蛋白替代与消费者教育研究报告
- 2025柔性显示面板在消费电子领域迭代趋势与产能扩张规划分析
- 2025智能终端生物识别渗透率分析与市场预测报告
- 2025智能电网设备市场格局与政策红利分析报告
- 2025智能建筑门禁技术升级与市场渗透策略报告
- 年度资金预算表参考模板
- 审计模拟实训教程第4版马春静课后部分参考答案
- 中国建筑史-绘图题
- GB/T 9442-2010铸造用硅砂
- 溶胶-凝胶法:高均一性、高比表面积催化剂制备
- FZ/T 73009-2021山羊绒针织品
- 纤维化学与物理-第三章蛋白质纤维-蚕丝课件
- 医务处的管理职责课件
- 中医妇科学课件-妊娠病胎漏胎动不安
- 甾体及其苷类-2011课件
- 大健康数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