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课《诗经二首》.doc_第1页
第三十一课《诗经二首》.doc_第2页
第三十一课《诗经二首》.doc_第3页
第三十一课《诗经二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十一课诗经二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之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教学重难点: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的技巧。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读着诗经,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你就仿佛被带进了浪漫的殿堂。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诗歌均出自于诗经。那就让我们漫步于诗经这条文字之河,去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吧。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整体阅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1(1)学生轻声读。 (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3)、正音。要求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 雎鸠(jji)窈窕(yotio)逑(qi)荇(xng)菜寤寐(wmi)蒹葭(jinji)唏(x)坻(ch)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诗歌的基本意思。注意:诗歌重在体会,对于字词意义不必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可以通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好。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明确: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4、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题目取自于句首。基本句式是四言。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四、指导学生诵读课文1、请学生试着伴乐朗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大家指正。2、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再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可再指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 4、教师概括:(1)关雎朗读指导:首章是全诗的序,为下文描写君子追求淑女作铺垫,朗读时相对平静;第二章写出君子时刻都在思念姑娘,因此语句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味道;而第三章写了君子的相思之苦,要读出男子痛苦相思的情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意思相近,都是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刻画出君子得到淑女的快乐与幸福之情,其中有一种兴奋和轻快的语调。(2)蒹葭朗读指导:每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了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在朗读时要注意其中的感情变化,读出其中之味。5、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 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男子想象与淑女在一起的欢快、愉悦,升调。)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焦急的心情,降调。) 说明:放开声音,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仅有利于理解诗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利于增强记忆,还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通过诵读,脑子里积累的材料多了,写作或讲话时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对人的气质和自信心的培养也很重要。就像朱熹所说的,“诵得熟,方能通晓;若诵不熟,亦无可思索。” 四:研读共探究 要求学生思考: 1、(1)、关雎是怎样抒发男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的? (2)、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想想这些兴句对表达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明确:(1)首章四句,写男子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想和她结成配偶。次章八句,写男子对女子相思到“寤寐求之”的程度。末章八句,写男子因相思出现幻觉,仿佛同那个采荇菜的女子结成了美满姻缘,表现出求而得之的欢乐。 (2)首章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2、蒹葭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学生讨论后明确: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执著专一。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已经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 3、比较阅读:请指出关雎和蒹葭两首情歌的不同点。 说明:继续提高学生分析、感受、判断能力,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五:美文共品读 关雎和蒹葭两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句子写的最美?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说明: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同时,通过语言表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