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doc_第1页
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doc_第2页
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doc_第3页
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doc_第4页
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建议书米脂县高渠乡人民政府二00八年十二月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1.2项目主管单位:米脂县文化局1.3项目建设单位:米脂县高渠乡人民政府1.4项目建设背景常氏庄园坐落在米脂城东北12公里处高庙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到民国初年,由常维兴和其子常彦丞先后修建而成。其格局为上下两套四合院,气势虽不如姜氏庄园宏大,但更为紧凑对称规范。 大门前沿用块石筑高畔,平台场地约三百多平方米,两端为石拱门洞,沿坡由西而入。硷畔中建大门,梁柆枋檩起架,五脊六兽硬山顶,青瓦覆面,墀头水磨砖雕宝象驮笼饰,浮雕福禄呈祥。 进入大门即底园,门两边有对称厅房、耳房,院西门内为石院磨房,院东门内为马厩厕所。由底园拾级而上经二门直抵顶院,正面一线五孔石窑,高门亮窗,穿廊虎抱,正窑两边配双窑小院,主院两侧六孔石窑相对,呈典型“明五暗四六厢窑”式。二门双门双誋扇两进开,卷棚顶,彩绘装饰古朴典雅,门前两侧影壁水磨砖雕松鹤竹鹿,祥云荟萃。 常家庄园富丽堂皇,出入方便,居住得宜。深山沟中有如此窑洞美宅,无疑为黄土地增添亮丽一景。1.1.4 项目概况“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拟建地点位于米脂县高渠乡高庙山村,规划占地面积约3亩,其中绿化面积占地约80%以上。“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窑洞、耳房顶棚修复、围墙维修、门窗维修、院落地面维修、大门维修、相关配套服务用房及文物保护区内绿化、文化景观、灯光照明等园林环境建设。建筑总规模600平方米。总投资803.8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上级补助600万元,地方自筹203.8万元。 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工程完成后,预测观众人数为 30万人次/年。金沙遗址文物保护项目员工正式编制60 人(不含保安及临时服务人员)。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2.1 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十七”重要思想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凝聚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渊源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伟大国家,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凝聚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随着知识价值、文化因素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日益凸现,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也将日渐增强,从而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化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人文环境、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没有文化作为支撑,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就没有后劲,就无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生活质量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迎来了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一批不同类别的博物馆相继在各地建立,除了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外,许多文物展示更注重与遗址发掘场景的结合,使其各具特色,丰富了文物展示的品类,再现了发展历史所处的场景环境,给人们以继往开来的启迪,显示了中国文物考古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常氏庄园”再现了陕北的历史、文化,为研究陕北古窑洞建筑提供了探索中华文化重要环境。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国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本项目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对于已发现的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金沙遗址文物进行全面保护,对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2 是落实文化事业“十一五”规划要求 在我县“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全面整合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以黄土文化为依托,“红色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使米脂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的集散中心,榆林旅游的次中心。建设四大旅游景区。坚持走建设精品景区的路子,集中建设以李自成行宫、县城老城区为中心的古城旅游区,以杨家沟革命旧址、李鼎铭故居及陵墓、姜氏庄园、沙店战役遗址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窑洞庄园旅游区,貂婵洞民俗旅游区,高西沟生态观光旅游区等四大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景区景点建设,新开发常氏庄园、县城老城、米脂民俗村、杨家沟历史文化名村、貂婵洞等景点;着力打造以“一宫两院三馆”为重点的精品旅游景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李自成行宫、杨家沟部分革命旧址、姜氏庄园景区抢救性维修,实施景区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突破四大景区旅游连接线道路工程;建设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住宿、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因此,“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的建设必将为建设我县“文化大县”起到推动作用,成为繁荣我县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是落实我县文化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2.3 是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到了突出位置,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纲领性口号。博物馆作为实物性的文化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青少年学习历史,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研究历史,广大民众休闲文化的重要基地。因此,是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2.4 是展示陕北窑洞文化的窗口窑洞,是陕北特有的民居形式,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窑洞中生存、衍和壮大起来的。常氏庄园外长约80米的平台,从沟底用巨石切起高约9米的硬石“硷畔”,平台有300多平方,左右连接两个拱门,连接平台的庄园外墙嵌有多方“拴马石”,彰显主人当时的显赫,平台中央就是庄园的大门了。大门砖木结构,彩绘梁檩,青瓦覆面,砖石镶嵌有福禄吉祥图案,门楼上部用五脊六兽硬山顶。大门旁抱鼓石面有精雕麒麟送子,两边小石狮形态各异相向嬉戏。进门即是前庭,两侧对称倒座有厅房和耳房,过东西两侧,院西为磨坊,院东为马厩。前庭用大方石铺地,预留慢坡下水槽石,从门口竖井连通院前排水道。过前庭,由台阶而上,经二门直抵正庭,二门结构与大门相近,门侧有竹鹤松鹿砖雕,惟妙惟肖。正庭为“明五暗四六厢窑”模式,正面一线五孔窑洞,宽大整洁,采光充分,两侧配双窑暗院,主院两侧六孔石窑相对,错落有致,整体和谐,是陕北窑洞的经典之作。因此,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古老厚重的陕北窑洞文化的窗口。3项目建设规模、内容 3.1 功能定位“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是以文物发掘、保护、研究展示和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兼做城市绿地与文化休闲场所的综合性多功能遗址博物馆。3.2 项目规模根据“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的功能定位,需设置相应的设施和用房,其内容拟由以下部分组成:窑洞、耳房顶棚修复、围墙维修、门窗维修、院落地面维修、大门维修、文物展示、相关配套服务用房及文物保护区内绿化、文化景观、灯光照明等园林环境建设,具体建设规模及内容如下:3.2.1窑洞、耳房顶棚修复 80米3.2.2围墙维修120米 3.2.3门窗维修 200平米3.2.4院落地面门台维修300平米 3.2.5大门维修一处3.2.6庄园砖雕、石雕维修配置48件3.2.7室内外粉刷维修1800平米3.2.8帮畔160米3.2.9室内生活设施维修20套3.2.10室内家具配备10套3.2.11文物展示室装修180平米。3.2.12相关文物收集配置(收集展示200件民俗文物)3.2.13水电设施配置(配置自来水及上下水系统)3.2.14照明设备配置(先进照明效果灯具20套)3.2.15周围环境绿化(绿化300平米)3.2.16周围农户搬迁征用窑洞10户,窑洞20孔3.2.17维修窑洞12孔3.2.18重建窑洞20孔,(办公用)4建设地址及用地方案 4.1建设选址“常氏庄园”维修保护项目在米脂县高渠乡高庙山村,工程实施在庄园原址上及周边延伸,规划建筑面积3亩。4.2建设条件高庙山村距离210国道仅10公里,中间有县乡柏油路和村级水泥路面相连,交通畅通,村内地下水资源丰富、农村电网改造入户,可以满足施工需要,乡村班子团结,村内和谐稳定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4.3用地面积初步方案项目用地总面积为3亩(包括周围绿化),建设面积600平米,有国家征收庄园周围旧窑洞,给被征户审批住宅用地,并给予补偿。5、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5.1窑洞、耳房顶棚修复 280米,每米2000元,计56万元;5.2围墙维修120米 ,每米400元,计4.8万元; 5.3门窗维修 1000平米,每平米400元,计40万元;5.4院落地面门台维修600平米 ,每平米800元,计48万元;5.5大门维修一处,计30万元;5.6庄园砖雕、石雕维修配置48件,每件1000元,计48万元;5.7室内外粉刷维修1800平米,每平米50元,计9万元5.8帮畔160米,每米500元,计80万元;5.9室内生活设施维修20套,每套12000万元,计24万元;5.10室内家具配备10套,每套40000元,计40万元;5.11文物展示室装修180平米。计40万元;5.12相关文物收集配置(收集展示200件民俗文物)每件2000元,计40万元;5.13水电设施配置(配置自来水及上下水系统),计6万元;5.14照明设备配置(先进照明效果灯具20套),每套4000元,计8万元;5.15周围环境绿化(绿化1200平米),计10万元;5.16周围农户搬迁征用窑洞10户,窑洞20孔,征用摇动每孔50000元,搬迁户补偿每户5万元,共计150万元;5.17维修窑洞12孔,每孔5万元,计60万元;5.18重建窑洞20孔,每孔5万元,计100万元;投资803.8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上级补助600万元,地方自筹203.8万元。 6、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进一步丰富我县旅游市场,展示陕北旅游风貌,计划在5年内年旅游人数突破10万人,门票收入达20万元。6.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旅游产业,增加就业人数120人,加之通过对“常氏庄园”维修保护,可进一步推动陕北窑洞文化的发展建设,为建成米脂乃至榆林旅游大县、大事有着极为重要意义。7环保、交通、劳动、安全、能源、水源等分析7.1环保分析本项目对环境没有明显有害的影响,通过一定措施,对排放的一般废物、废水、废气等进行处理后,可将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7.2交通分析本项目交通便利,不会因开发旅游项目造成交通拥堵,公路压力过大现象。7.3劳动安全卫生分析7.3.1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运行责任制和其他各项劳动保护制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劳动保护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劳动保护人员。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7.3.2建立职工持证上岗制度,平时要对职工尤其对各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对新职工和调换新工种和使用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训练,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7.3.3工程的设计和建设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确保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完善,并且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7.3.4本项目保存的文物都是非常珍贵而稀有的珍品,因此馆区、库区和其他设施,除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还应该有独特的更高的要求。馆区、库区各种设施必须建立维修保养、检查和报废制度,配备的多种安全防护、防毒等装置必须齐全、完好、有效。7.3.5依照有关规定,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文物鉴定和修复工作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物品有危害身体健康的职工,必须依照有关规定采取防范措施,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7.4消防分析本项目应按建规设置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7.4.1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25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 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采用两路供水,在建筑物周围形成外环,消火栓最大间隔不超过120米,若在设计范围内由市政消火栓、可相应减少室外消火栓数量。 室内消火栓系统:本系统由消火栓泵(一用一备)及管网等组成,管网水平与垂直布置成环,在每层适当位置设室内消火栓。7.4.2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危险等级:按中级危险级设计。 消防用水量:22 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由喷淋泵(一用一备)、湿式报警阀、带电接点的检修阀、水流指示器、管网及闭式喷头等组成。 藏品库和陈列展览室设置预作用自动喷水系统。7.4.3水喷雾灭火系统 柴油发电机房设水喷雾灭火系统。 设计喷雾强度:20L/min;持续喷雾时间0.4小时。 喷雾水量30 L/s。 系统由水喷雾泵(一用一备)、加压式雨淋阀、带电接点的检修阀、管网及水管喷头等组成。7.4.4消防用水园区有一条河流通过,专用消防泵房可临近河流设置,以河流为消防水池,用河流的水为消防用水。7.4.5气体灭火系统 设置场所:珍品库房、纸质书画库、丝麻棉毛纺织品库、竹木藤漆器库、角骨象牙制品、动植物标本等不宜用水扑救的场所。 灭火剂类型:推荐采用七氟丙烷灭火剂。7.4.6灭火器配置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本工程配置手提式或推车式灭火器。 根据各灭火器配置单元的危险等级、火灾种类和保护面积,确定其配置基准以及灭火级别,从而确定设置点、灭火器规格、数量。7.5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措施7.5.1节能当今能源建设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之一,对能源问题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为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建筑本体应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设备选型尽可能配置节能性能好的产品,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7.5.1.1建筑本体部分1建筑设计要简洁,为减少热扩散面积尽可能减少外墙面积。2建筑构造尽量采用隔热效果好的复合材料或轻质外墙体。3建筑屋面和管道采用保温材料,外墙窗采用中空玻璃,提高热阻,节约能源。7.5.1.2 机电设备部分(1)机电设备、灯具等采用高效节能产品,变压器采用低损耗节能产品,改善功率因素;采用微机监控,合理配置供电系统,优化运行措施,有效节电。(2)通风机、空调器、冷水机、冷水塔风机、水泵等采用低噪音变频产品,优化管理,加强智能化控制,提高效率。(3)根据学校各建筑使用功能不同,采用不同的空调方式和温湿度、洁净度的标准,合理划分空调系统,节省供冷量,避免浪费能源。(4)加强综合管理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综合节约能源的目的。7.5.2 节水7.5.2.1 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区域内要因地制宜,建设雨水利用设施,采用就地入河和贮存等方式,开发利用雨水。7.5.2.2采用中水处理系统,将洗澡废水、空调系统凝结水收集3.冷却塔、卫生洁具等用水设施以及供水阀门均采用有明显节水效果和质量好的节水产品,防止跑、冒、滴、漏,以节约水资源。7.5.2.3空调冷热水系统、供暖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系统,多次使用,少加新水,以达到节水目的8建设进度初步安排“常氏庄园”维修保护工程的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 2009年5月至2009年8月,用3个月的时间,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建筑方案招标,并确定建筑方案和设计单位等。第二阶段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用12个月的时间,进行建筑方案优化、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等,并完成庄园内各项工程维修。 第三阶段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用7个月的时间,完成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