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1).doc_第1页
七颗钻石(1).doc_第2页
七颗钻石(1).doc_第3页
七颗钻石(1).doc_第4页
七颗钻石(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 七颗钻石(无私的爱)一、备整体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zuan”、“倒dao”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2 继续练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4 展开想像,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教学重点:发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爱之永恒。课前准备:搜集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有关情况。教学课时数:2课时 板书设计: 17、七颗钻石爱水罐 空木 射出七颗钻石有水 金银 二、分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zuan”、“倒dao”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2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三、设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说明:放手让学生有序自学。 一、激情导入 二、正确读文,认读词语、导读句子第一课时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质疑梳疑 四、学习词语,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1激情导入。2、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 检查预习情况。(2)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3、学习生字,寻找规律。(1)音同声旁:绊 递(2)音近声旁:钻 枯 咽 接(3)多音字: do ( ) 倒 dao ( ) zuan ( ) 钻 zun ( )3读读写写。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水井 干枯 干渴 清亮 清澈 绊倒 喜出望外 端端正正4、看课后一题再读课文。默读课文。思考小姑娘的水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5、作业:(1)抄写字词。(2)造句:清澈:指的是水流清而透明。想一想,哪些内容可以用“清澈”(泉水、小溪、小河)(3)搜集有关资料,说说你对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哪些了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3展开想像,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教学重点:发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教学过程:一、 想像钻石的样子,读题。二、 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内容。1 轻声读课文,想想水罐罐发生了哪些变化?2 生答,师相机板书:水罐,木(空)有水银金射出七颗钻石,涌出水流三、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1默读课文,思考:小姑娘的水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词句,并简单做批注。2学生自主学习,师巡视指导,指导生学习。反馈:小姑娘的水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空满(有孝心,不怕累)出示句子:小姑娘在哪也找不到水,她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1)在学生交流中抓住“哪”来理解。发挥自己的想像,可能都去了哪儿?出示: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灌走出家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 她来到( ),这里的( )干涸了,来到( ),这里的( )干枯了;来到( )这里,发现这里的( )也都( )而死,哪儿也找不到水,她又( )又( )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小姑娘走了这些地方,也找不到水,感受到什么了?读出来。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告诉大家,水罐变满的原因吗? 木银1 二次水罐发生什么变化?2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心里,让小狗喝,想想这时她会对着狗说些什么?3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4 银金(1)小姑娘把水端到家以后,听了妈妈的话,你想像一下,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试着演演。(2)出示: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肯喝,她用小勺一口一口地喂妈妈。(3)想象她的动作,感悟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射出钻石过渡:小姑娘给妈妈喂完了水,看着妈妈睡着了,刚刚松了口气。这时又发生了什么情况?(1) 如果你是那个过路人,在这大旱之年,你会怎样你会怎样跟小姑娘说?(2) 出示表现小姑娘的句子,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那个过路人。师:你从这一递中又感受到了什么?3、出示填空: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 ,是 ,是 ,却忘了 。三、体会爱心,回顾全文1、 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爱心)2、 为什么用七颗钻石做题目了吗?2、小姑娘是多么无私,她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她有着钻石般闪亮的爱心。这爱心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出示:突然从水罐里面跳出了并且涌出了。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大熊星把你心中的感受读出来。3、 同学们,这七颗钻石是小姑娘爱心的象征,上天让这七颗钻石变成七颗灿烂的星星永远挂在空中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4、再读全文。 18 我希望有一枝神笔 (纯真的爱)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纯真的爱心。 3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选择喜欢的一小节背诵。教学重点: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纯真 的爱心。教学难点: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查阅资料: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教、学具准备:实物投影 生字卡片教学课时数:2课时板书设计: 18 我希望有一枝神笔 给谁 画什么 愿望是什么 朋友西西 一双好腿 - 邻居飞飞 一架飞机 - 房前小鸟 温暖的家 - 窗前小树 小太阳、白云 - (爱心)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认读1个字。检查课前阅读。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 课前阅读。布置阅读选读课文神笔马良,给出自学提纲:1、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 马良用神笔都给谁画?3、 马良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课前按自学提纲阅读选读课文。二、 问题导入,激发兴趣。1引导:我们阅读了神笔马良的故事 ,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了马良用神笔都为谁作画?喜欢马良吗?学生可能回答:马良用神笔为穷人作画。马良对穷人有爱心,憎恨坏人,爱憎分明 2引导:马良用神笔为穷人们做了很多好事,有一位小朋友也希望有一枝马良的神笔,那么,他想用这枝神笔画些什么呢?我们快来读读18课。三、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自由读课文。2、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山脊 寻觅 诗稿 撕破 批评 委屈 蜷缩 鞭击 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明白?3、 出示生字:你能读准它们的字音吗?你会给它们组词吗? 提示:哪个字容易写错?提示大家注意什么? 师指导书写难字:脊 4、同桌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学生互读诗歌,达到正确、流利。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四、 书写生字。导: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正确、美观地写出本课的生字。学生书写生字。五、 作业。 提示:你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 孩子自己布置作业,课后完成。 第 二课时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展现的作者美好的心灵,丰富的想像, 纯真的爱心。练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或合作写一小节诗。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1师:读了神笔马良我们都知道了,马良用自己的神笔为穷人们做了许多好事,18课中的“我”也希望有一枝神笔 ,那么“我”要用神笔画些什么呢? 2孩子们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二、 朗读诗歌,体会诗意。1、自读诗歌, 出示自读提示: “我”希望有了神笔要给谁画? 各要画什么? 愿望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边读边找边画出有关内容。2、学生汇报交流前两个问题。 汇报交流:“我”希望有了神笔要给谁画?各要画什么? 老师适时板书:朋友西西 一双好腿 邻居飞飞 一架飞机 房前小鸟 温暖的家 窗前小树 小太阳、白云 师:小作者为什么要为他们画这些画呢?他的愿望是什么?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认真地读一遍,练习读出语气来。(体会“我”的爱心,有感情朗读。讨论交流,体会作者美好的心灵,纯真的爱心。) 汇报交流:谁来有语气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说一说“我”的愿望是 什么?师:你喜欢小作者吗?为什么?3、 再来把全诗朗读一遍,边读边观察4个小节有什么共同特点? 接力形式朗读全诗,再汇报4个小节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4、 引导:这么好的诗歌,我们要是能够背诵就更好了。我们来比一比,看谁 能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下来。 6、引导:诗作者多有爱心,想像多么丰富啊!你也想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吗?三、 读写结合,培养创新。请你以“我希望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为开头写一段话,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写一小节诗。自己练习或小组合作写一段话或一小节诗,然后读给大家听。四、提示:你想给自己留点什么作业?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并完成。 19.真正的施主 (真诚的爱) 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用“坚决”、“盼望”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4、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教学重点: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的意思 查阅资料:教参教学课时数:2板书设计: 真正的施主 我 买鸡蛋 扶贫老太太 低价卖鸡蛋 发展教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读课题19、真正的施主,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正确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检查预习情况 音:单薄 形:薄 倡 既 义:坚决(结合课文句子理解) 盼望 试造句3自己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音,断好句4小组互读-集体测读5对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6有感情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倾听,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细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1、真正的施主指谁?抓重点引读。“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2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 我怎么当施主? 为什么要当施主? 为什么说老人是真正的施主? 老人为什么要当施主?解疑:3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汇报4集体汇报(1)我怎么当施主?为什么当施主?(体会我对老太太的关爱)出示: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 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钱。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体会老太太可怜-读出感受为什么又单方面提高价钱?谈体会-从哪体会到了-读出感受(2)老太太怎么成了真正的施主?读小贩和老太太的对话体会老太太对“我”的关爱“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呆下去。孩子们需要他。”老太太这么可怜,需要钱,却不把鸡蛋卖给小贩,低价把鸡蛋卖给我,为什么?你感受到什么?-把感受读出来四、结尾读结尾谈感受。续写:我恍然大悟后,事情会怎么发展?五、小结:读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20、重要电话 (理智的爱)教学目标1、认读6个字。2、朗读课文。3、通过讨论电话的重要,懂得做事要诚信,做个勇敢坚强的孩子。教学重难点:理解这个电话的重要。教学课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同桌互读,检测字音。4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二、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这个电话重要吗?为什么?2、讨论:这个电话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妈妈打电话的目的、时间、内容、结果,莎莎等电话的过程等多角度思考,充分发表意见。3、知道妈妈打电话是重要的(1)、从妈妈打电话的目的看,意在引导孩子夜里一个人在家锻炼胆量,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2)、从妈妈打电话的时间和内容看,了解莎莎一夜是否一个人在家里,是否克服了胆小的毛病。(3)、从莎莎等电话的过程及结果看,等电话真正起到了激发孩子思想斗争,不断克服胆小的作用。4、把课文变成第一人称(我)朗读,更深入地体会电话的重要。第六单元成长的快乐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童话小蝴蝶花、笋芽儿、叙事文收易拉罐的小男孩,略读课文味道果然不同及“语文实践活动6”教学目标:1、学会34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认读20个。能够看拼音写词语,用多音字组词。能按要求写字,写端正、整洁。2、能用指定的词语“清脆、整整齐齐、”造句。能够从颜色、大小等方面把句子写具体。3、把自己喜欢的词或句子抄写下来。读读背背,照样子写几个歇后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5、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6、根据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小树立自立的意识;懂得从小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体会到享受劳动果实的喜悦心情。7、留心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一则见闻在班上交流,大家对某个见闻可以展开讨论。8、把自己说的或听别人说的见闻写下来,注意把意思表达清楚。教学重点:1、体会小蝴蝶花的情感变化。2、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3、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4、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教学难点:1、体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3、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很长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21小蝴蝶花 反思中成长教学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结合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4、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5、写出自己想对小蝴蝶花说的话。6、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 教学重点:体会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体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板书设计: 骄傲21 小蝴蝶花 自馁 舒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6个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情舒畅的时候,也有伤心自卑的时候,人类是这样,其实小花小草也如此,今天我们就走进小蝴蝶花的世界中去看一看。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三、学习生字。1、字音:眩 馁 碜指导字形:霞 惹2、读准词语,理解词义。埋没、头昏目眩、雍容华贵、怒放、名花奇葩、自馁、寒碜小蝴蝶花在哪里头昏目眩了?雍容华贵的牡丹什么样?怒放什样?自馁什么意思?3、把这些词语带到课文中去,要读的正确、流利。4、默读课文,想想小蝴蝶花情感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四、抄写字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结合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小蝴蝶花情感的化。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为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可爱的小蝴蝶花,听听她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小蝴蝶花给我们讲了怎样的故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汇报(板书:骄傲-自馁-舒畅)2 质疑:她的心理前后发生变化了吗?是呀!变化还不小呢,看到这些变化你想向小蝴蝶花提出什么问题呢?三.细读课文,体会小蝴蝶花情感变化。(1)(阅读提示)请大家默读故事,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蝴蝶花是骄傲、自馁、自信的,它们都在那一自然段。(2) 把这些词句标画出来。(3)读这些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她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画好后与小组同学交流。集体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蝴蝶花是骄傲的骄傲1、(出示文字:“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跟这些小草、小花在一起,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评读(为什么这样读/你觉得哪读得好)-学生说哪哪变色-比较读“才”如果现在你们就是小蝴蝶花你会怎么说这句话?配上动作眼神读一读-指名读2、引读:小蝴蝶花( )告诉我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读出来。自馁:导:小蝴蝶花在草丛中是如此骄傲,当她如愿以偿的来到万紫千红的花园里她却一下子变得自馁了。1、 从哪里看出自馁?汇报(出示文字:“她想: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谁也不会理睬我!”)“最寒碜”什么意思?可以看出她什么心情?体会读出自馁,不是滋味。读出感受。2、哎呀!这是怎么回事?刚才小蝴蝶花还喊着说(出示文字让学生读:“我是百花中最了不起的了”)现在她却想(出示文字让学生读:她想,看来我是百花中最寒碜的花了。)这两个“百花”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体会两个百花,理解感情变化3小蝴蝶花为什么觉得自己在百花中最寒碜呢?(引导说出自馁的原因)出示文字:“初到这里,她有些头昏目眩。她看看那白玉栏杆里的雍容华贵的牡丹,开得多么旺盛;那正在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要鲜艳数不尽的名花奇葩在争芳斗艳,说不清的花香在空气中迂回流荡。” “雍容华贵”给你一种什么感觉?-看图片读出美 “怒放的碧桃开得比朝霞还鲜艳”会是什么样?-怒放选词义-赏图片读出美4这个万紫千红的花园就只有牡丹和碧桃吗?从哪体会到数不尽,说不清。发挥你的想象,你仿佛在花园中看到了什么花?我们随小蝴蝶花去花园看看吧!(赏花,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样的花) 运用语言:那-,开得-赞美花园中的花这真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小蝴蝶花就是看到这些名花奇葩,闻到这些数不尽的花香,一下子变得自馁了,低下了头。她想:(指名读)舒畅:这时一群孩子来到花园赏花看到了小蝴蝶花说了什么?读读-分角色表演小场景(导出原因) 听了孩子的话,小蝴蝶花怎么了?(出示文字:“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扬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扬起头?(自信,高兴。)练习: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扬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她想:-?(有小朋友来欣赏我,看来我不是很寒碜,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小朋友夸我,说明他们看得起我,我不要自馁/我和牡丹等名花相比,不如它们,但我也有自己的美,不该自卑,要有自信/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等)2把小蝴蝶花平静的心情通过读表达出来三有感情读课文,感悟文章情感小结:(指板书)小蝴蝶花最初是那么骄傲,后来变得自馁,最后心情舒畅找到了自信,读了这个故事,你们想和小蝴蝶花说什么呢?集体交流。老师也想和小蝴蝶花说两句: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有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信心。22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目标中成长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折”zh、“落l”及新词,认读3个字。2能用多音字组词。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4用“清脆”、“整整齐齐”造句。5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想获得成功,就要有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教学课时数:2课时板书设计: 22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不能 卖易拉罐 买汽车 能 自立自强 坚持不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折”zh、“落l”及新词,认读3个字。2能用多音字组词。3用“清脆”、“整整齐齐”造句。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请你猜一猜,小男孩为什么去收易拉罐?2师:请同学样打开书,我们学习22课收易拉罐的小男孩二、 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自由读课文:朗读、读通、读准字音。2、 学习生字:让学生说说记字的办法。如:(1)换偏旁:柳-聊 想-箱 通-涌 (2)加偏旁:欠-饮 危-脆 (3)删部首:增-曾3用多音字组词。 zh ( ) l( )折 落 zh ( ) lu( )4、自由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5 同桌互读,看看谁读得好。6 指名读,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7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故事:兄弟俩想用卖易拉罐的钱买辆汽车,就利用星期天挨家挨户收集空易拉罐,他们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从不间断。)8、交流汇报。三、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四、作业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组词。3用“清脆”、“整整齐齐”造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2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懈,自强自立的精神。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结尾一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实物易拉罐、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激发读文兴趣二、 读全文,感知大意1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读后说一说)2 引导说简练你能根据老师所给的提示把课文主要内容说得简练一些吗?(打出填空提示,再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兄弟俩想用( )买( ),就利用星期天( ),他们已经坚持( )。(教师及时评价并相机板书:卖易拉罐 买汽车)提问过渡:你觉得他们这个想法能实现吗? 课文中的“我”刚一听说小哥儿俩想要靠卖易拉罐买辆汽车的想法时相信他们能实现吗?后来呢?(相机在负板书写出:不能能) 你从课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的?都在那自然段。三、 细读课文,感悟人物精神1 请大家认认真真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有关的语句,读出相应的自然段。2 把你所画的句子和你的理解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3 引导汇报、交流。 师引:你从哪儿感受到开始时“我”认为他们的想法不能实现?(抓住7、8、9自然段中相应的语句理解)(1)“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我知道回收这种易拉罐在美国不会比中国更赚钱。 “这空罐卖不了多少钱,可是小哥儿俩讲,他们要靠卖这个买一辆汽车。”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不知道。”朋友把一个刚喝完的易拉罐儿放进了一个硬纸箱。 (当学生说到这时,相机打出78自然段。)(2)师引导:读读这3个自然段,你是从哪感受到“我”认为他们这种想法不能实现的?(自己读)(指名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边说,相应的句子随机变成红色:“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这能行吗?” )(3)为什么“我”觉得他们的想法不能实现呢?我们可以粗略的算一笔账:按我国算,一个易拉罐可以赚5分钱,买一辆普通型低档汽车大约要4万元左右,也就是4000000分,小哥儿俩就要卖掉800000个易拉罐。800000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地球到月球还远。你们知道吗?地球到月球到底有多远?大约38万公里,简直太遥远了,可我却认为,小兄弟俩靠卖易拉罐买辆汽车的想法简直比这个还遥远,可以说是遥不可及。对此,我怎么能相信呢?(随机出示课件: 5分 4万元= 4000000分 800000个 )(4)读读79自然段,该怎么读。(怀疑的语气)(再打出句子,让学生看着有语气读) 师:可是小哥俩儿讲,他们要靠卖这个买一辆汽车。你从这句话感受到小哥俩儿是怎样的人?(从小自立自强)过渡:随着朋友的介绍,我对小哥儿俩有了更深的认识,逐渐从开始的不相信到后来相信他俩儿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你又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他俩儿一定能实现的?(学生接着汇报)(1)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易拉罐,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次次不落。 (学生说到着,打出上面句子。)引导:怎么从这你就看出我认为小哥儿俩的想法能够实现了呢?(抓重点词句,体会小哥儿俩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学生说到重点词句时,以下词句“每个星期天”“已经一年多了”“无论”“还是”“次次不落”依次变成红色。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理解后,引导学生有语气朗读出来:就让我们都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小哥儿俩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吧!(练习读指名读齐读)师:你还从哪感受到我认为他们的想法能够实现?(2)他们说是仔细算过的,哥哥达到驾驶车的法定年龄时就能买上车了。(学生说道,随机打出此句话) 师问:怎么从这句话你就能感受到他俩儿的想法能够实现? 如果把“仔细”去掉,你再读读,觉得怎么样?再读原句,感受一下小哥儿俩买车的决心。 师叙述:我们也来算一笔账。你知道我国法定可以驾驶汽车的年龄吗?(18周岁)美国和我们中国差不多一样大。哥哥现在多大?到18周岁还有4年,一年52个星期,4年就是208个星期,而他们兄弟俩已经坚持收易拉罐一年多了,加上这一年,那就是260个星期。260个星期要收大约8000000个易拉罐才够买一辆汽车呢,你觉得他俩能做到吗?为什么? 再回到第6自然段中那句话,打出来:(朋友讲这是哥儿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易拉罐,已经一年多了,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次次不落。)师:我们再齐读一下这句话,再一次感受小哥儿俩的精神。 (3)师引读第10自然段,同时打出来:(哥儿俩还在路上走着,弟弟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一边唧唧喳喳地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清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上回荡。弟弟可能在与哥哥说着:“-”)请你想一想,弟弟可能在与哥哥说着什么?(4)师:看着小哥儿俩的背影,我突然涌上一个念头,于是追上这哥儿俩,冲着他们说:(打出来:“嘿,男子汉们,将来你们这辆车就叫易拉罐号吧!”)看着屏幕,一起读出来吧。师引:请你回忆一下,刚看到小哥儿俩来朋友家收易拉罐时,称他们什么?读读前面的课文。那时,这两个小家伙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自己读读15自然段,然后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他俩很懂礼貌?给大家读读相关的句子。师:由开始的“小家伙们”发展到后来的“男子汉们”,从这称呼上的变化,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你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敬佩、感动)就让我们为这两个做事坚持不懈、自立自强的小小男子汉们加加油吧!祝愿他们早一天实现自己的目标。师读前面提示的语言,学生齐读说的话。四、 升华情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并坚持做下去。 23、笋芽儿 锻炼中成长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待dai)及新词,认读6个字。 2、自选伙伴,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从第8-10自然段中任选两段背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两句话抄下来。 3、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产生愿意在 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知道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教学难点:抓住笋芽儿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笋芽儿不怕寒冷,乐于在艰苦环境 中锻炼自己的思想感情。查阅资料:有关笋的知识板书设计: 23笋芽儿 谁在呼唤: 春雨姑姑 竹妈妈 雷公公 小草弟弟 笋芽儿变化:撒娇、懒觉 吓住 向上钻 脱、长成强壮竹子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 引入课文 出示课题,观察课文插图,认识“笋”字。同学们:见过笋芽儿吗?生介绍了解到的有关笋的资料。师补充。二、 检测预习1读生字,准确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投影出示词语,读一读。 弹奏 黑乎乎 扭动 央求 撒娇 瑟缩 叨唠 暖烘烘 滋润 阻碍 强壮 裹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喘、烘、润”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3调动生活积累识字。如,阻碍、照射、自豪。4动作演示识记。如,喘气、阻拦。5借助图画、实物识字。山冈、笋。6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如,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7写字指导。冈: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笋:中横要长,右边出头。三、 读课文,了解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通顺读正确。2分自然段指名读,评读后,思考: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填一填。春雨姑姑呼唤,笋芽儿( );听了春雨姑姑的话,她想到( );听了竹妈妈的话,她( );雷公公呼唤,她( );她终于钻出了地面,听了小草弟弟的话,她( ),长成强壮的( )。四、 作业:1、 写生字,组词。2、 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的成长过程。教学过程:一、 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走近笋芽儿,看看小笋芽儿是怎么长的?二、朗读感悟:1.观察插图,激发兴趣。从图中认识“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2.教师范读,生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3.读读,画画,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那么,春雨姑姑是怎样帮助笋芽的呢?读一读。(1)说一说春雨姑姑怎样帮助笋芽的?(2)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3)分角色朗读。雷公公又是怎样做的?读一读。(1)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雷公公怎么做的。(2) 有感情朗读。小草长出来了吗?高兴吗?读一读。小笋芽在谁的启发下长高了?继续读课文。4、读全文,想一想笋芽为什么自豪地喊:“我长大了!”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5.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三、积累运用1.词语积累。漆黑 沉睡 撒娇 呼唤 唠叨 爱抚滋润 照射 温暖 自豪 健壮 叽叽喳喳2.句子积累。(1)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2)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3.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熟读成诵。4.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四、实践活动 1.根据笋芽儿的特点,编一条谜语。 2.让学生实地观察竹笋,画一组竹笋系列画。五、扩展运用 1.老师示范引路。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2.学生实践。学生个人或小组模仿老师的示例按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对韵脚及句式不作要求。如: 春雨沙沙沙,沙沙沙, 笋芽儿呀,快醒醒!快醒醒! 春雷轰隆隆,轰隆隆, 笋芽儿说:“我要钻出来!我要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 笋芽儿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3.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体朗诵、配乐朗读、自配乐曲歌唱等。 24*味道果然不同 劳动中成长 教学目标:1、认读5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 3、能结合自己参加的家务劳动,谈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 24*味道果然不同板书设计: 亲手培育 品尝劳动成果 味道果然不同亲手采摘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劳动吗?劳动后你们什么心情?一个小朋友干完家务后,他说:味道果然不同!这是怎么一会回事呢?请打开书读读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事? 汇报:小刚帮助爷爷培育豆角和丝瓜;当他吃到自己参与培育的豆角时,觉得味道鲜美,特别好吃。2正确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音:瓜蔓 结束 嚼着 夹了一根 差别自由读文,注意读准音,断对句小组互读检测 -班中抽读检测指导三细读课文,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1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普普通通的豆角,小刚吃了却说“味道果然不同,真是鲜美极了。”试着画一画相关的的句子。2仔细读读你画的句子,想想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他每天帮助爷爷浇水、除草、还是过一次肥。走的时候,他带了几条丝瓜和一书包豆角,这些都是小刚自己动手摘的。3集体交流,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四、口语交际:说说你参加过哪些家务劳动(帮助大人买菜、做饭、洗碗、收拾房间、给花浇水等),你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你做了这些家务,为什么很高兴呢?五小结:读了小刚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第七单元与传统文化握手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由3篇精读课文古诗二首寓言二则古人论学习,一篇略读课文夸父追日以及语文实践活动7组成。二、教学目标:1学会16个生字,其中有3个多音字,认读11个字。辨析3组形近字“借 惜 错”“晴 蜻 睛”“毫 豪”。 2读读写写指定的词语,用“匆匆忙忙”“毫不示弱”造句。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练习用词的准确性。4练习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查字典,并能根据词语的意思确定是哪个字。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古人论学习。6、背诵自己喜欢的谚语,进行语言积累。7阅读短文,说说短文的主要内容。8口语交际:在电视节目中,同学们也许看到过,有一位老奶奶收养了一百多只被人遗弃的小猫。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许看到过这些被人遗弃的小毛、小狗在楼群里或街道上游荡,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9同学们都读了鹬蚌相争这篇寓言故事,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鹬和蚌发生争执后,它们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了。然后把你想象的内容写下来。三、教学重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色,知道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了解故事内容,能讲述“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四、教学难点:对古诗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懂寓言故事所讲的道理,正确理解古文中词句的意思。25 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还”)及新词。2能看注释,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4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体会诗人闲适、欢快的心情。二、教学重点: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体会诗人闲适、欢快的心情。三、教学难点:对“树阴照水爱晴柔”等词句的理解。四、查阅资料:诗歌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资料。五、板书设计早发白帝城(李白) 小池( 杨万里) 千里一日 泉眼 树阴 小荷 蜻蜓轻舟万重山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读通早发白帝城看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欢快的心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教学过程一、了解诗人及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1你对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哪些了解呢?会背哪些他写的诗?(学生背诗展示)2这首早发白帝城是诗人什么时候写的?(李白写这首诗时,是他被流放夜郎,途经白帝城,遇大赦,返回内地时 在路上做的诗。)二、初读古诗,读熟,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1自己把这首诗读几遍,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或者查字典。提示把下面的字音读准确朝辞 江陵 猿 还2你觉得诗人写这首诗时心情是怎样的?试着把诗人的感情读出来。三、看注释,自学古诗,了解诗意。1引导学生看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四、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并能够读出来。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朝:早晨 辞:辞别 白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