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企业的污染及控制第一节 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现状与分析 (一)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但由于乡镇企业超高速发展、缺乏宏观控制以及导致自身急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经济效益不高等。由国家环保局、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于1996年初开始实施,经过各级调查机构和全体调查人员近两年的共同努力,1997年11月底完成了数据汇总工作。调查的基准年为1995年。 1.乡镇工业的污染物排放 (1)工业废水 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为121.6万个,占当年乡镇工业企业总数的16.9%,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9.l亿t,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1.0%。同1989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121%;化学需氧量增加了246%。 乡镇工业中的造纸、纺织、煤炭采选、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等6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73.1%,其中造纸业和纺织业分别占总量的44.9%和8.7%。 河南、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6省的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3.0%。 (2)工业废气 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41.1万t,已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23.9%;烟尘排放量849.5万t,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50.3%;工业粉尘排放量1325.3万t,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67.5%。同1989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23%,烟尘排放量增加了56%,工业粉尘排放量增加了182%。 全国乡镇工业中水泥、砖瓦、陶瓷等非金属制品业排放二氧化硫220.3万t,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49.9%;排放烟尘547. 0万t,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64.4%;排放工业粉尘10175万t,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76.8%。 (3)工业固体废物 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8亿t,占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37.3%;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8亿t,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88.7 %。同1989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39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了552%。全国乡镇工业煤炭采选业和采矿业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83.5%。 2.乡镇工业的污染治理 全国乡镇工业废水处理量占其废水排放总量的40.1%,比县及县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低36个百分点;燃料燃烧废气的消烟除尘率26.0%,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63.7个百分点;生产工艺废气净化处理率27.9%,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42.9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0.9%,比县及县以上工业低12个百分点。 (二)乡镇工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污染严重 乡镇企业大多数依附于水源比较丰富的小村镇周围,这些小河、小溪、小湖、小水塘等水体其环境容量很低,一旦被污染,恢复起来相当困难。尤其是取水和排水同在一个水体,造成循环污染,影响生产、生活用水及水产养殖、农田灌溉用水。乡镇企业又大多集中在乡镇居民所在地,与机关、学校、商店、医院及居民区混杂在一起,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工作、学习和休息,更直接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2.局部地区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由于缺乏规划、疏于管理、环境意识差等原因,乡镇企业,特别是一些个体联产企业,对矿产资源随意乱采滥挖,采富弃贫,致使植被破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河道淤塞,造成了局部地区的生态严重失衡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主要特点 1.乡镇工业的污染企业数量大、规模小、分布散 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为121.6万个。除少数中外合资、国集联营企业外,绝大多数生产规模小。接到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形成遍地开花,处处冒烟的局面。因而,表现为分布面广、行业复杂、数量大,很难做到污染物分类集中处理。 2.污染类型复杂 乡镇工业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包括40个大行业、几百个小行业的农村集体和个体联户组成的中小工业体系。几乎包含了城市大工业所有的污染类型,而且还有一些乡镇工业所特有的行业。 3.重污染行业占的比例较大 由于重污染行业在城市中受到各种环境限制,就以联营、下放产品、转让设备的方式大量向农村转移。同时由于重污染行业利润高,劳动力密集,也易于为农村干部和决策者所接受。据有关环保科研部门的典型调查认为,有污染的乡镇企业约占总数的40%。 4.由于经济发展异常迅速,污染在区域分布上有由点到面,逐步扩大的趋势,在增长速度上,由于乡镇企业仍以年增长率平均为28%的速度增长,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增加较快,以致“三废”的治理速度跟不上,形成“产值翻番,污染也翻番”的局面。 (四)造成我国乡镇工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对乡镇工业经济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认识不足,环境意识有待提高。主要是对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乡镇工业的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促使追求短期行为,只抓经济,不抓或少抓环保,甚至有些地区为解决温饱而“暂时”牺牲环境。 2.乡镇工业自身及有关条件构成了污染问题的严重性。(1)乡镇工业自身条件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内因表现为:发展速度迅猛。点多面广、行业复杂。总体技术水平低。(2)农村环境容量有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外因表现为:局部区域水环境容量极低。山区谷地内大气环境容量也很小。污染源集中区域环境容量很小。 3.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不完善 (1)农村环境保护的战略地位较低。(2)乡镇企业及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体系不健全。 (3)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 (4)缺乏环境规划控制与管理。第二节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措施 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政策。许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往往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只要通过加强管理,问题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乡镇企业资金匾乏,强化环境管理,对防治乡镇企业污染就更为重要。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项。一、制定乡镇环境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乡镇环境保护规划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乡镇企业合理布局,防止乡镇企业污染的关键。因此,要把乡镇环境规划作为防治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大事来抓。第一,要通过规划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第二,要制定环境功能区规划,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损失;第三,做好乡镇企业的选点布局,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当集中;第四,要制定重点污染区和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规划。 布局是否合理,是影响企业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乡镇企业的布局应与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结合进行,把乡镇企业的建设规划纳入村镇建设规划中。乡镇企业的布局应符合村镇建设的功能分区原则,凡有污染影响的企业,都应尽量远离村镇居民区;凡排放废气的企业,应建在村镇的下风向;凡排放废水的企业应远离饮用水源或在水源的下游。 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也是防止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关键。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金紧缺,整体素质较差,其防治污染的能力也差。因此,应大力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行业、项目及产品(如应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的储藏、包装、运输、供销等服务业)。总之,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要重视环境保护的要求,优先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行业,严格限制有污染或严重污染行业的发展。二、强化环境管理 制定适合于乡镇企业的环境政策与法规是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当务之急。由于乡镇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已经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是以国有企业为对象的,不完全适合乡镇企业。到目前为止,已颁布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法规只有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13号文件的六条规定,缺乏系统配套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因此,必须尽快制定与实施乡镇企业环境条例,尽快完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县、乡两级环境管理机构,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保障,没有机构和人员就谈不上强化管理。对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而言,工作重心主要在县一级环保部门,而目前我国县级环保队伍很薄弱,现有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与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要求相差甚远,至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的环保力量就更弱。因此,必须尽快完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网络;加强县级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提高环境管理人员和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乡镇企业系统的环境管理机构的建设和人员培训等。 加强乡镇企业生产环境管理是强化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乡镇企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普遍能耗高,物耗高,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加重对环境的污染。此外,由于普遍经营管理水平低,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跑、冒、滴、漏较为严重。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生产环境管理,就是通过技术改造和维修,更新设备,不断降低能耗和物耗;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管理制度,防止或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跑、冒、滴、漏,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三、促进乡镇工业技术进步,逐步实行废物最少化加速乡镇企业技术进步是防治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途径。推行技术进步,一方面改进企业的工艺和设备,降低能耗、水耗和物耗,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推进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一要尽量提高所有新建企业的技术起点;二要对已有企业木断进行技术改造;三要建立专家咨询体系,主动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和情报资料;四要通过各种手段,分层次、分批次提高全体乡镇企业劳动者的文化和技术知识水平。推动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要坚持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环保技术进步同步发展。在乡镇工业中逐步推行废物最少化管理和技术是全过程控制乡镇工业污染的根本措施。“废物最少化”包括削减废物源和循环两部分:削减废物源是指改变工业加工过程而减少废物源的废物总量;循环是指将废物循环或回用于原生产过程或其他目的,如废物综合利用或生产能源。在乡镇工业中推行废物最少化管理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工业废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和要处理处置量,减少处理污染负荷,减少企业对环境污染的贡献。 开发并推广适合乡镇工业的污染治理技术是防治乡镇工业污染的当务之急。目前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来自设计单位的成熟技术,购买环保设备厂的定型产品,科研与教学单位转让的技术,由乡镇工业职工凭经验建起来的装置等。前三类技术多数不能密切结合乡镇企业的特点。第四类技术比较实用,但缺乏科学依据,需要改进和提高。因此,要加强适合乡镇工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研制、开发和引进,同时要作好现有污染治理技术的总结和筛选评定,为乡镇企业提供如何优选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的方法,适时推广并积极指导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使环境管理由单纯的“管、卡”变成促进生产与环保同时发展。四、积极治理乡镇企业“三废” 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工业“三废”排放标准的要求,凡有污染物排放的乡镇企业,也应像国营工业一样,积极治理“三废”,逐步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乡镇企业的“三废”治理,重点应放在综合利用上,使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必须排放的“三废”,应采用经济、简易、有效的治理措施,同时尽量和农用结合起来。如对废水的处理,许多企业通过综合利用,回收了其中有用的物质以后,利用农村的废弃坑塘、荒滩荒地建设简易氧化塘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达到灌溉标准,用于灌田。这样,既处理了废水,又利用了废水中的水肥资源,促进农业生产。五、大力开展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国家和地方都应制定近期与远期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计划,并辅之以相应的措施。要配合全民义务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利用农村有线广播、农村技校等条件,向广大农民宣传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的思想,增强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要举办各种形式的轮训班、学习班,向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传授环境保护的知识,使他们正确地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的关系,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第三节 乡镇工业污染防治的行业对策行业污染防治对策的指导原则: ()一靠政策,二靠规划,三靠管理,四靠技术。 (二)因行业制宜,因地制宜,因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制宜。 (三)预防、管理、治理与服务相结合,以防带管、以管促治、咨询服务贯穿始终。 (四)过程控制以生产前和生产中减少废物为主,对废弃物以综合利用、回收利用为主。 (五)节约能源、土地、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六)严禁污染转嫁,严控污染转移,严防污染行业公害。 (七)老少边贫地区放宽,东部发达地区从严。 (八)节约、适用、效益并重。一、造纸工业 对乡镇造纸工业的污染应采取如下综合防治的措施: (一)调整价格与税收政策 政策应有利于集中制浆,适当分散造纸;制定促进城乡废旧纸张回收和用废纸打浆造纸的政策;鼓励乡镇纸厂不断革新和改进生产工艺的政策等等。(二)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小型制浆造纸企业的发展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造纸企业最低规模的限制;对现有的污染严重的乡镇造纸业,实施限期治理;所有造纸企业的新建、扩建,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和“三同时”管理制度;对所有乡镇造纸业都要严格执行排污收费标准。 (三)加强生产管理,配合技术措施 改革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黑液提取率,减少洗浆用水量,推广白水回用工艺及节水教育;严格控制跑冒滴漏;严格清污分流、浓淡废水分流,有条件的企业都要按照分质、分流的原则分别进行废水的排放、处理和处置。 (四)废物最少化与污染治理的主要途径 推广小型草浆黑液碱回收处理和黑液资源化利用等成套技术,对造纸白水实行封闭循环;推广亚铵法制浆生产技术和设备改进、黑液利用技术;优先支持乡镇造纸厂削减有机污染物排放量。二、食品工业 ()以乡镇为单元,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应尽可能将食品厂与乡村的禽畜饲养场、鱼塘、食用菌培养场等配套建设,同时食品厂选址要与农副业建设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生态良性循环圈。 (二)废物最少化途径 改进乡镇食品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水平,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成品率;严格执行节水措施,尽量采用逆流洗涤、废水复用、再用技术;在厂内实行清污分流、浓淡分流,食品厂的废渣,应全部用作肥料、饲料或其他工业原料。 (三)污染综合治理的一般措施 食品工业是耗水大户,节约用水不仅节约了生产费用,也减少了废水排放量。常用的节水措施应尽可能采用干法输送原料和成品;生产场地应选用干法清洗,后用少量水淋洗;严格清污分流,浓废水应考虑综合利用,回收有用物质。其次,食品工业废水和废渣中含有大量可用资源,这类废水和废渣用之为宝,弃之为害,因地、因厂制宜对工业废水和废渣进行综合利用和必要处理是很重要的。 (四)废水处理 高浓度废水如酒糟液可直接用作饲料、肥料和饵料;淀粉工业的浸泡和黄浆水可综合利用,作优质饲料;屠宰、肉类加工和罐头食品等浓废水也可作饲料或与生态农业结合予以利用;其他高浓度废水可采用厌氧发酵处理回收沼气,出水经稳定塘处理后排放或供农田灌溉;还可以利用豆制品、味精、淀粉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三、印染工业 (一)以县为单位,进行布局控制和产业结构控制,强化环境管理 依据县城工业布局规划,控制印染厂的数量、规模和布点;各乡镇应规定本地印染厂必须削减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禁止新建废水排放达不到标准的乡镇印染企业;加强对本地印染企业监测、检查。 (二)废物最少化的途径 加强印染厂的煤、水、电、染化料等能源和原、辅材料的定额管理;淘汰手工圆缸印染工艺,提倡连缸染色工艺;采用低污染的化学药剂;加强废水中有用物资的回收;严格实行清污分流、浓淡分流,提高水的利用率。 (三)采取实用的废水处理技术 乡镇印染废水处理的实用技术,是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尽量利用本地的钢铁酸洗废液,废铝灰等生产常用的混凝剂,如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等,供本地区印染废水处理使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稳定塘与土地处理方法。四、电镀工业 ()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与服务 严格控制乡镇电镀工业的发展规模和布局;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环保管理;环保部门与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应组织开展有关电镀环保的科学技术研究,研究并推广新的无废少废工艺和适用治理技术,并建立示范工厂;所有乡镇电镀厂点排放的废水、废气及其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电镀废渣必须按环保要求进行安全处置。 (二)乡镇电镀厂点废物最少化的主要途径 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电镀生产工艺,在资金上扶持采用少排污或污染物易处理的先进工艺;开展综合利用,如废渣中的氢氧化铬,用于制抛光膏、鞋革制、中铬黄颜料等;将手工生产线改进为半自动生产线,减少物料消耗,提高达标率;在条件成熟的东部地带及大城市附近,可组织电镀废液、废渣处理中心。 (三)电镀“三废”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电镀车间废液贮池等底部,必须有严格可靠的防渗漏污染地下水的措施;含铬废水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含氰废水必须处理达标排放;加强废气管理;加强含镍、含铜、含锌等废水处理;加强电镀废渣与污泥的处理。五、化学工业 ()强化环境管理 严格禁止乡镇企业从事国家明令禁止的一些生产活动和经营项目,或者完全没有能力治理污染的生产项目或产品,如化学危险品、剧毒污染物以及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成分的产品;禁止将污染严重的化工生产技术、设备和产品转移给没有防治污染能力的乡镇企业生产或经营;禁止乡镇企业从境外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化工生产技术、设备和产品;乡镇化学工业污染控制应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 (二)废物最少化的途径 化工废水必须严格清污分流;对化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酸废液和废渣应尽可能在厂内回收利用,少量难于处理的废液可采用焚烧法,蒸发浓缩固化后安全填埋;小化工集中的乡镇或县可考虑建浓废液综合利用和处置中心;境内外任何单位在转让化工生产技术时,必须同时提供“三废”处理方面的成套技术,防止污染转移或转嫁;开发小化工厂适用的废酸浓缩、溶剂回收、废液焚烧、有害废气净化等技术。六、土法炼磺 ()强化生产管理与环境管理 对土硫磺生产,东部地带要严禁,中西部地带要严控;对磺区内没有达到技术改造要求的企业,要限期达标,对逾期仍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要停止其生产;控制土硫磺行业在本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农林牧副产品加工业或其他无污染少污染的工业;严格执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已建的硫磺厂应重新逐个审核;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加强尾矿和炉渣堆放管理;开展炼磺新工艺的研究试点工作;加强废弃炼磺区的整治和生态恢复监督管理工作。 (二)因地制宜逐步推广土法炼磺的污染防治技术 目前可以逐步推广的主要有:密闭组合式三化炼硫工艺;“贫氧密封”炼硫工艺;沸腾炉炼磺法;转产硫精矿等产品;综合利用炼磺废渣,配以当地的高铝土,生产铁硫铝酸盐水泥,还可用加工过的磺渣冶炼海绵铁。七、土法炼焦()坚持“限制、引导、改造、治理”的指导原则严格控制乡镇炼焦业的发展,不准再新建立法炼焦企业,限制改良焦的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植非机焦炉改造,淘汰原始土焦炉、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向机械化炼焦发展;改革炉型和工艺,加强“三废”的回收治理。 (二)实行区域规划控制 做好环保控制性区划,限制非机焦的生产区域;分区制定环境目标和治理改造规划,逐步限制、缩小土焦生产规模,逐步实现土焦向半机焦、机焦转化。 (三)强化环境管理 认真做好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执行项目审批制度,把好厂址选点关、炉型改造关、“三同时”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关;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加强日常的环境监督管理;加强地方法规的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规定、条例和标准。 (四)主要的技术对策 根本的对策是逐步用机焦代替非机焦。可先采用改良型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连双语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随州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健康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
- 进厂安全测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肇庆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维修合同范本【三篇】
- 钉钉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清远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际沟通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重庆资料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力系统工程师高级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商平台新业态发展趋势与运营策略研究报告
- 2025中粮集团社会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南自贸港考试题及答案
- 交换机教学课件
- 2025年初级药师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广东云浮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1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与建筑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研究报告
- 工装夹具设计培训课件
- 包覆拉拔法制备铜包铝、铜包钢双金属导线的多维度探究与展望
-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