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曹 兆 兰:古 文 字 与 中 学 古 诗 文 教 学 古文字与中学古诗文教学曹 兆 兰(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摘 要:近百年来,古文字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将这些成果运用于今天的中学古诗文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有选择地运用古文字知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古文字知识有助于准确理解古代诗文的词义;有助于正确掌握古代诗文的词法;有助于纠正错字。关键词:古文字;中学语文;古诗;古文;错字古文字研究的历史,从说文解字算起,已近二千年了;如果从甲骨文发现算起,也有一百多年了。尤其是近百年来,古文字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著述甚丰,成果累累,将这些成果运用于今天的中学古诗文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任务。实践证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选择地运用古文字知识,不仅可行,而且行之有效,甚至事半功倍,能够解决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一、有助于准确掌握古代诗文的词义古代诗文中出现频率颇高的某些常用词,其古今词义不同。如果只是简单地列出句中释义,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只能囫囵机械记忆。如果写出古文字形,讲清演变脉胳,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文意义。如:例1:走a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b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乃亡赵走燕。”c赤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d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e赤壁之战:“豫备走舸g,系于其尾。” “走”的古文字字形是“”。下从止,表示与脚的动作有关;上象大人的正面形象,两臂一前一后甩开,正象一人快步走即跑的形象,所以其本义是“跑”,a句即“跑”义。有时译为“逃跑”。b、 c句即“逃跑”义。d句用作使动, 是“迫使(操军)逃跑”义。跑步比正常走路速度快, 快艇比普通船只速度快, 所以“走舸”指轻快的小船。例2:引a塞翁失马:“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b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c乐羊子妻:“妻乃引刀趋机。” d陈太丘与友期:“友人惭,下车引之。”e荆轲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f赤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j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引的古文字字形是“”, 象弓上之弦被拉开之形,本义即“拉弓弦”, a 句即用此义。由拉弓弦泛指一般的“拉”。b句是“拉”铁链 ; c句是“拉”过刀来, 即“拿起”刀; d句是“拉” 陈元方; e句是秦王“拉”直自己身体, 即由坐席挺身而起。拉弓弦是将弓弦导向后方, 故又引申为“引导”、“带领”义, f句即“带领”义。拉弓弦是将弓弦退后, 故又引申为“引退”、“退兵”义, j句即此义。例3:去a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b两小儿辨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c卖油翁:“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d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e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去”的古字形是“”, 上象一个正面大人, 演变为今去字上面的“土”,下象一个陷阱,演变为今去字下面的“厶”, 全字象“大”从“厶”离开, 其本义是“离开”, 以上五句中的去均为“离开”义。如a句“去女”意为“离开你”, 而不是“前往你那儿”,古今词义所指方向正相反, 是特别值得留神的。通过古字形, 知道“厶”是陷阱,就能有助于理解,因为人希望的是离开陷井, 而不是前往陷阱。例4:舍a桃花源记:“屋舍sh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李将军列传:“而广行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sh止,人人自便。”c赤壁之战:“而操舍sh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d劝学:“锲而不舍sh,金石可镂。”e殽之战:“夫人请之,吾舍sh之矣。”“舍”的古字形是“”, 象在高地上建造的房舍, 本义是“屋舍”, a 句 即用其本义。屋舍的功用是住宿,所以又用作动词“住宿”,b 句中的“舍止”即“住宿”。住宿就意谓着停留、停顿,由停留、停顿引申为放弃、舍弃, c、d二句均为“放弃”、“舍弃”义。又引申为“释放”义,即e句。例5:兵a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b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c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d赤壁之战:“悉使羸li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e鸿门宴:“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f论积贮疏:“兵旱相乘。”“兵”的古字形是“” , 上是“斤”,即“斧斤”,是一种武器;下是两只手。上下会意, 即两手握持武器。所以,兵有“武器”义,又指握持武器的人即“士兵”。a、b、c三句用“武器”义,d、e二句用“士兵”义。又由“武器”、“士兵”引申出“战争”义,f句即用“战争”义。例6:间a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jin,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b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jin至赵矣。”c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n。”d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e屈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jin之。”f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n焉?” “间”古字形是“” , 象月光透入门的空隙,本义即“空隙”。既然门的空隙可以透入月光, 自然也可以透入日光, 所以后来写作从门从日的“间”字。a句即用作“空隙”义。门的空隙是光线的通道, 小路是人的通道, 所以又用作“抄小路”义, b句即此义。门的空隙表明门框与门框有小小的空间距离, 又引申为小小的时间距离, c句即“一小会儿”义。由空间、时间距离又引申指人与人的距离, 即d 句“间隔”义。又用作动词, 指挑拨人与人的关系, 使之产生距离, 即e句 “离间”义。光线由门的空隙透入、插入, 故 f 句又用作“插入”义。 例7:奋a祭妹文:“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b冯婉贞:“拔刃奋起。”c过秦论:“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奋”的古字形是“” , 象鸟儿(隹)从田上展翅而飞,本义即“展翅奋飞”。鸟儿展开两翅与人张开双臂类似, 故a例“奋臂”即张开双臂。鸟儿展翅奋飞与人腾跃而起类似, 故b例“奋起”即指人腾跃而起。又引申作抽象意义“振奋”、“发扬”, c例即用此义。例8:乐 如:庄暴见孟子:a“王语暴以好爱好乐yu音乐。”b“好乐yu音乐何如?”c“王之好乐音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d“王尝语庄子以好乐音乐,有诸?”e“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音乐也。”f“直好世俗之乐音乐耳。”j“王之好乐音乐甚。” hi“今之乐犹古之乐音乐也。”jklmn “独乐yu欣赏音乐乐l快乐,与人乐欣赏音乐乐快乐,孰乐快乐?”opqrs “与少乐yu欣赏音乐乐快乐,与众乐欣赏音乐乐快乐,孰乐快乐?”t “臣请为王言乐快乐。” u “不与民同乐快乐也。” v “此无他, 与民同乐快乐也。” w “今王与百姓同乐快乐,则王矣。” x “今王鼓乐音乐于此。” y “吾王之好鼓乐音乐。” z “今王鼓乐音乐于此。” a“何以能鼓乐音乐也!”此文中“乐”字共27见, 是全文的“文眼”所在, 必须联系古文字字形才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全文妙处。“乐”主要有二义,一是“乐yu器、音乐yu”义,二是“快乐l”义。古文字字形是“ ”,繁体为“樂”,其中“幺幺”是丝绳,代表弦类乐器,“白”是鼓面,代表打击乐器,“木”是放置乐器的木架。所以“樂”本是“乐器、音乐”义,由于乐器、音乐能带给人们快乐,所以又引申为 “快乐”义。不仅意义有了分化,读音也有了分工,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本文中孟子正是巧妙地运用“乐”的多义,借题发挥,从爱好音乐转到与民同乐,宣传了他的“仁政”的主张。例9:华游褒禅山记:“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盖音谬也。”“华”的古文字是“”, 下部正象花朵之形, 因为属植物, 所以又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义符草字头,繁体为“華”, 故“华”的本义正是“花”, 由于“华”后多用作中华、华丽之“华”, 又为“花”义另造形声字“花”。再看此例,“华山”之得名, 可能是山上多花, 故初始即命名为“华山”。刻碑文为“花山”必定在 “花”字产生之后。所以“华山”是初始的命名, 而“花山”是后来的写法, 均反映了其得名的本源。作者王安石认为念“华”如“华hu实”之“华hu”,大概是念错了,而应当念“华hu山”即“花山”。笔者认为,如果不将以上道理讲清讲透,学生必定是隔靴搔痒,不求甚解。二、有助于正确理解古代诗文的词法 在古代诗文的教学中,经常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动词用作使动”等之类的内容。古代诗文中的这一现象应当如何理解,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有些用例可以从古文字的角度加以重新审视 ,以帮助正确地历史地理解这一词法现象。.如:例1:鼓a曹刿论战:“齐人三鼓。”b庄暴见孟子:“今王鼓演奏乐yu音乐于此。” c工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鼓”的古文字字形是“”,其左边象一只立着的鼓,而右边是一支手持鼓槌击鼓,其本义正是动词“击鼓”。现代汉语中,“鼓”用作名词而不用作动词,由于学生是先掌握了现代汉语,然后才学习古代诗文,以现代汉语的习惯,自然,“鼓”是名词,而“齐人三鼓”之“鼓”是“活用”了。这是以今律古,即以现代汉语的立场去分析古代汉语。其实,从古代汉语的历史演变来看,“鼓”本是动词,用作动词是其本用,不是“活用”,倒是后来演变为“击鼓”的表达方式,使其中的“鼓”字变成名词了。由击鼓又引申为“敲击”、“演奏”义,b句、c句即用此义。例2:雨a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b论积贮疏:“失时不雨。”c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雨”的古文字字形是“”,象天下雨之形, 下雨必有雨水、雨水必自天而下, 故“雨”字既用作名词“雨水”、又用作动词“下雨”。a、b句即用作动词“下雨”义。甲骨卜辞中已常用作动词“下雨”义。如“鼓”同样,从古代汉语的历史演变来看,“雨”用作动词不是“活用”,倒是后来演变为“下雨”的表达方式,使其中的“雨”字变成名词了,c句即名词。 赵诚甲骨文动词探索:“甲骨文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作名词,又可以用作动词。”“现代的古汉语语法论著中关于词类活用以及区别并确定本用和活用的原则对于商代汉语并不适用。” 周秦两汉的汉语是商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作名词,又可以用作动词的现象仍有某种程度的存在。赵诚的意见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例3:从a曹刿论战:“可以一战,战则请从。”b李将军列传:“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 c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李将军列传:“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从”的古文字字形是“”,象二人一前一后,立足于后者,是后者跟从前者;立足于前者,是前者率领后者,使后者跟从。所以“从”有“跟从”、“使跟从”二义。在具体文句中,究竟谁跟从谁、谁使谁跟从,全靠上下文所显现的人物尊卑关系决定。a句中曹刿是臣,鲁庄公是君,“请从”是“请允许我曹刿跟从着您鲁庄公”。b句中李广担任后将军,位较大将军卑,故“从大将军军”是跟从大将军的军队。c句中沛公位尊,百余骑位卑,故此句是“率领”、“使跟从”之义。 d句与c句例同。三、有 助 于 纠 正 错 字有些容易混淆、容易写错的字往往是不明字源、不晓字理所致, 对这类易错字进行字源分析, 就会明确字形与词义联系的理据, 加深对字的理性认识和感性印象, 自然就不会写错了。如:例1:即j和既jA书何易于:“益昌民多即山树茶。” B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干将莫邪:“王怒, 即杀之。” D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E论积贮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 国何以相恤?”“即”与“既”形近音近,特别不易分清。“即”的古文字字形是“”,是一个人面向食器长跪挺身的形象。字义就是人靠近食器将吃饭,引申指一般的“靠近”、“就近”,A句“即山树茶”意思是“靠近山种茶”,还如: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即席、即位、即景生情。再引申就指时间的接近, 如B句“即日”意思是“当日”。c句“即”意思是“立即”。再发展就指在前一情况下就便出现后一情况,如D句“即”意思是“就”。由“就”、“就便”的意义再进一步演变为“就便”、“假若”、“即使”义,E句为“即使”义。a六国论:“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b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c 口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 “既”的古文字字形是“”,右边是一个人口朝外的形象,表示已经吃完了(“既”的右上部分是朝外的口),所以“既”有“完了”、“已经”的意思,a、b、c句都是“已经”的意思。还如:既往不咎、一如既往、既定方针、既得利益、既然。以上可见,凡与 “接近”、“就”有关的词语就是“即”;凡与 “已经”有关的词语就是“既”。其中“即使”、“既然”最难辨,其要点是:“即使”表假使,情况尚未出现,故用将吃未吃的“即”;“既然”表已经,情况已经出现,故用口已朝外的“既”。例2:丹和舟A核舟记:“又用篆章一,文曰 初平山人,其色丹。”“丹”的古文字字形是“”。说文解字:“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象丹形。”由于赤石是红色,故丹有“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金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吉林省农业种植(玉米)买卖合同书
- 2025保健品销售合同范本参考
- 2025吉林白城市暨洮北区人才交流中心就业见习岗位和见习人员征集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直属优抚医院招聘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标准企业租赁合同范本:租赁协议模板
- 2025年三明市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6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湖南长沙天心区招聘32名勤务协助人员和体能测评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衡阳初一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会议通知课件
- 股份清算协议书范本
- 企业运营管理学习课件
- 成人门急诊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 2
- 蓝藻治理打捞管理制度
- 2025年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市建设工程档案立卷程序与标准
- 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管理
- 国庆、中秋节前安全教育培训
- 小学阶段多音字总汇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河北省)
- 2024年江苏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附答案(能力提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