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1:NLP的表像系統 所謂表像系統:(Representational systems) 人類是透過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來認知外界的現象,構成所謂的主觀經驗。感官表像的排列組合,形成我們行為的世界地圖、世界模式或世界觀。 我們以我們感官來重現自己的經驗,所以感官在NLP裡被稱為表像系統。人類頭腦的種種複雜活動是由最基本的表像系統組成。所謂表像系統即是指圖像(Visual),聲音(Auditory),內在對話(Auditory Digital),感覺(Kinesthetic),嗅覺(Olfactory)及味覺(Gustatory)。 在NLP感官的認知被稱為表像系統,總共有五種表像系統 。 1. 看 (視覺的,簡寫為V) 2. 聽 (聽覺的,簡寫為A) 3. 感 (觸覺的,簡寫為K) 4. 味 (味覺的,簡寫為G) 5. 嗅 (嗅覺的,簡寫為O) 一般來說,組成心略的主要表像系統,主要是前四種。這些表像系統可以再細分為: 看 (視覺的,簡寫為V)-可分為: 1. 外視(Ve)代表看見外界的某樣事物。 2. 內視(Vi)代表看見內心的某樣事物。內視又可分為: 3. 內視回想(Vir) 4. 內視構想(Vic) 聽 (聽覺的,簡寫為A)-可分為: 1. 外聽(Ae)代表聽見外界的某種聲音。 2. 內聽(Ai)代表聽見內心的某種聲音或對話。內視又可分為: 3. 內聽回想(Air) 4. 內聽構想(Aic) 5. 內在對話(Ad)-聽覺用字,表對說話者所說的內容感受較強。 6. 而(At)-聽覺用話,表對說話者的口氣感受較強。 感 (觸覺的,簡寫為K)-可分為: 1. 外感(Ke)代表觸模某樣東西。 2. 內感(Ki)代表內心的觸感(感覺)。i代表內心的、e代表外界的、t代表口氣的、d代表用字的 當頭腦開始活動的時候,這些表像系統元素便會以不同方式的組合。心略就是這些表像系統元素組合的次序。因此心略是由1.表像系統元素。2.元素的次序組合而成。 辨別他人是在什麼表像系統裡的方法有二:1.感官用字或用詞。2.解讀線索。 NLP策略註記法: Vi 視覺內部 你有什麼內在的畫面? Vc 視覺建構 你看起來像什麼? Vr 視覺回憶 你看到什麼往事? Ve 視覺外部 你看到週遭什麼東西? Vd 印刷的文字 你在讀什麼? Ai 聽覺內部 你在腦中聽到什麼? Ac 聽覺建構 你是否聽到某人在講? Ar 聽覺回憶 你是否記得某人講過? Ae 聽覺外部 你是否聽到週遭什麼? At 聽覺聲音 你聽到什麼聲音沒有? Ad 聽覺數位 (語言) 誰在說話? Ki 觸覺內部 你內在的感受為何?Ki+ 觸覺正面感受 這是否有一舒服的感受?Ki - 觸覺正面感受 這是否有一不舒服的感受?KiM 觸覺後設感覺 (直覺地知道) 覺得這個對嗎? Kc 觸覺建構 你想像躺在充滿魚隻的床上? Kr 觸覺回憶 你記得曾經覺得? Ke 觸覺外部 你身體的外部感覺為何? / 比對 Ve/Vc 比對/測試,外部視覺與內部視覺的比對。 (?) 猶豫 決定點 類比的聯結 D 數位的聯結 【ViAidtKi】KiM相反 AeArVe/ViKeVeKiAed跳出 KiKe跳出 表像系統的心序是什麼呢? 構成心序的基本單位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感覺,它又分為對內的感覺(internal)和對外的感覺(external)。 說的更清楚點,心序就是把我們對外界的認知,好好地組合,然後在內心裡呈現出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序,且一成不變地產生個別的心境和行為。所以若能知道別人的心序,便能使他與你契合,任何的意見交流都能很順利地引出他的回應,使他變得難以抗拒。 表像系統創造内在的世界: 你創造了你的現實之圖後,你就要依賴它而活了。所以,當你在創造它的時候,要記得兩件事件: 1. 你如何運用五官去感知外在世界,將會影響你在內在世界的思想與經驗。 2. 你可以改變如何運用五官於外在世界來改變你內在的經驗。 我們的腦袋是一部天然的“虚擬實境”的機器。只要一個痛苦的回憶,就可以讓我們再度退缩;而愉快的回憶可以讓我們再度開懷,並重温那愉悦的經驗。只要想想吃檸檬就可以讓你分泌唾液。 我們的信念、價值觀、興趣、職業及一些先入為主的念頭在指導過濾過程,保護我們免於感官超載。 我們不斷以我们的表像系統,創造我們的内心世界。我們可以創造一些美妙的“感官雞尾酒”。只要你知道,内在世界是由你創造的,你就可以開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創造,而不要再由你的大腦去越俎代庖了。 就像我們以五官來認知外界的事物,並發展出技巧與各種偏好,我們也以表像系統在我們的内部,發展出技巧與偏好。 你的偏好是什麼呢? 1. 如果你的偏好是視覺的,你可能會對繪畫、室内設計及時裝、電視、電影、象徵物,数學及物理等方面有興趣。 2. 如果你的偏好是聽覺的,你可能會對語言、寫作、戲劇、音樂及講課等有興趣。 3. 如果你的偏好是觸覺的,你可能會對運動、雕刻、體操、身體工作的治療及田徑等有興趣。 你越去運用你的感官,它就越敏銳,而你也會越重視它們做為表像系統。這並不表示你就被限制住,而只是表示你有某項強點,但如你傾向於特別不用那項表像系統,你也會有那項弱點。 瞭解你的偏好,就能瞭解你的强處及潛力。很多人以為他們對音樂、藝術或数學没有才華而其實他們只是没有用上做那些事情的適當表像而已。 NLP的研究者發現,在教導人們如何發展他們較弱的表像系統後没多久,他們都能很快在那一方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才華來。 當你要重视一個經驗,你總是要應用某一表像系统來將其啟發,這就叫先行系统。 假如是视覺先行系统,它會像电腦的滑鼠一樣,只要在上面点一下,整个程式就會展開。 而聽覺先行系统,就像聽某首音樂的前奏,一下子就知道整首音樂是什麼。 而觸覺先行系统,只感受到一点点感覺,突然間,就可以將你带到那完整的回憶中。 表像系统與人際關係: 要瞭解你的人際關係情形,表像系统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首先,你怎麼知道别人是如何關心你的? 有些人是视覺型的,他們需要看到情感的展示及關愛的注视。礼物的往來可能是重要的,但他們会在乎包裝,也希望别人如此。另外,如果他們的夥伴打扮得很好,這也是表示他們在乎的證據之一。 聽覺型的可能需要不斷聽到另外一位講他們在乎他的話。一個可愛的語調是很重要的。而他們也会特别敏感於别人所用的字眼及語氣。因為字眼对他們來講是重要的,所以他們無法原諒那些在生氣或開玩笑中說錯話的話。他們容易與他們在乎的人談話或討論事情。他們也通常以声調的不同來表達他們的感受,並希望别人能聽出他的意思。 有些人是觸覺型的,比較喜欢以肢體來展示情感。如果没了那些方式,他們会覺得别人不在乎他而感覺被排拒了。 我們也会比較挑选與我們有相同的主導表像系统的人為朋友,因為我們会有許多相近的興趣。當你知道别人是如何思考,你就能瞭解什麼对他們是重要的,而什麼又会对他們造成困擾。 比較偏好视覺系统的人比較会对環境中的淩亂或不整齊,感到不痛快。你如果有一位同事。桌上老是乾乾淨淨,並且知道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他很可能是一個视覺型的。 比較倾向聽覺的人,就很容易被噪音所幹擾。他們要在比較静的地方才能工作。 而那些比較倾向觸覺型的人,就比較喜欢舒服,他們比較敏感於如何及在哪裡坐起來比玫較舒服。 當你瞭解表像系统這東西後,你可以更加瞭解,人與人之間,為何有如此不同。你可以一方面安排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尊重别人的需要。 表像系统的轉換: 人是多感官的動物,没有人一直只使用某種表像系统。如果我們可以這麼做,不就會遗漏這世界上許多不可思議的美丽,而且我們也必定会有某種障碍。事實上,所謂有障碍就是我們所說的那些不会好好利用某種主要系统的人。 我們也應該知道,人們經常由一種感官跳躍到另外一種感官,是為了要獲得他們正在搜尋的訊息的豐富經驗。在這麼做的同時,眼睛就会根據當時正在撷取的表像模式而移動,這就是後面要提到的眼動線索。 系统轉換不是你偶而见到的奇怪现象。在實踐過程中,它隨時發生,而且是我們經驗很自然的表现。但我們对生活的經驗進行回應時,我們不断地從一個表像系统移動到另外一個表像系统,即使我們以為自己是倾向一個主要的系统,我們也是如此不断地變換着。 表像系统的重疊(overlapping) 係指運用某一表象系統來接近另一種系統。例如描繪出某種影像,然後聆聽其中的聲響,再感覺親身之感受。 於其中,協助人們在所有的感官,皆能產生豐富、完整及生動的內部經驗。 除了產生具有深遠影響的變動心態的體驗外,也讓他們自己內部的過程,作為可利用的資源,亦即,作為製造所體驗的工具。 D2:表像系統的元素 表像系統的元素感元 (modality) NLP的假設前題:我們透過五官來攝取所有的資訊。人們是對他們的現實之圖做反應,而不是對現實本身。 人類的每個腦袋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頭腦不會只是坐在那兒想。我們會主動地探索現實,知覺是由內往外的。當我們在找尋那些我們有興趣或覺得重要的東西時,我們會強化腦中某些神經的聯結,而弱化其他的。我們只會被有興趣的東西吸引。自然界的東西並不會自我貼標籤,是我們將其貼上標籤的。 人類由五類感元形成的內心儲憶,強弱各有不同,你或許可以把它們看成是構成我們經驗的成分(ingredients)。 我們的內心儲憶,是經由五類感覺器官而測得的,換句話說,我們對周遭的認識,是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而傳送的訊息。 因此任何存放於內心的經驗,就是透過這五種感官,其所傳送至腦子的訊息就稱之為感元,其中以視、聽、觸三種感元為主。 模仿一個人的內心儲憶,必須知道每種感元成分的精確用量,就能有同樣的內心儲憶感受,如果你完全按照他的行為,就能夠做出和他完全相同的結果。 當我們想改變對某事物的看法時,就得改變下列二者:第一是感覺的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內心儲意。第二是行為的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感元的組成單位稱為次感元(sub-modalities) 在我們大腦內貯存的個人經驗記憶,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組合而成。分為內視覺、內聽覺、內感覺、內嗅覺和內味覺。這些內感元的細分叫做次感元。 任何我們以感官可以在外在世界做的差異,我們都可以在內部重現之。而去呈述的細部我們稱之為次感元。 次感元是大腦儲存資訊的方式,即相對於感元(感官),於其下更詳細的區分。如以視覺經驗來講,視覺影像的亮度、對比、位置、清晰度和大小等,都可以說是該經驗的次感元。 次感元是感元的更小的基石,也是畫面、聲音及感覺更完整的組成要件,次感元就是把感元更微細的劃分,這是構成任何人經驗的最小且更精確的單位。它們也是讓每個經驗間,有差異的要素。 我們的希望、信念及記憶,都有它的次感元結構。而這也是我們以此來賦予它意義。然後我們對它才有感覺。 瞭解次感元能給你對自己的經驗,有更多的選擇。次感元讓我們可以更加掌握我們的主觀經驗,因為我們可以隨時修改它。 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某資源的狀態中的相關或重要次感元,你就可利用此模式來調整低資源狀態的次感元,使其立即改觀,知道如何使用次感元,等於知道如何掌握自己大腦的運作方式。 當我們以改變次感元來改變經驗的結構時,其意義也會跟著改變,而當意義改變時,我們的內在反應也會改變。 有些特別的次感元改變,會特別對你的內在經驗有強烈的影響力。這些我們叫做關鍵次感元。 次感元另外還可分為切身的或是無關的次感元。 切身的次感元畫面就是你身歷其境,是當時你本人就在現場看、聽、摸周遭的一切。 無關的次感元畫面就是你冷眼旁觀,像是在看電影似的,觀看自己在畫面裡的一切活動。 視覺次感元聽覺次感元觸覺次感元是結合的或脫離的立體聲或單音的感受位置1.顏色(彩色或黑白的)1.說話聲或一般的聲響1.強度(強或弱)2.有框的或沒有框的2.發聲源(來源)2.重量(輕或重)3.移動(是動畫或是圖片)3.內容3.壓力(軟或硬)4.景深(平面或立體畫面)4.方向4.壓力源5.速度(比正常快或慢) 5.聲調高低、音量大小5.延伸(範圍多大)6.位置(左右、高低、上下)6.音色6.表面(粗糙或柔順)7.距離(遠或近)7.音速快、慢7.質感、溫度的改變8.明亮度(明暗之對比)8.節奏、韻律8.時間久短、頻率9.清晰度 (清晰或模糊)9.持續時間(連續或中斷)9.呼吸狀況(速度)10.特定焦點(聚或散)10.距離 10.肌肉張力(鬆緊度)11.透明度(透明、不透明) 11.口氣11.震動(有無震動) 12.觀看角度(正斜)12.清晰度12.是否疼痛,狀況為何 13.畫面數目13.聲音是否獨特(特點)13.動量、方向、速度。14.畫面大小、主體大小 14.是否有嘈雜度14.尺寸及形狀改變。15.是主角或配角15.有無特殊字眼15.體內或體外16.有無特別感受16.有無特別感受16.有無特別感受17.還有無其他的17.還有無其他的17.還有無其他的 註解: 視覺次感元:光亮度、大小、顏色、距離、清晰度、位置、對比、動或靜畫、全畫面或有框架、速度、跳動或連續、光的角度 。3.移動(是動畫(像電影)或是圖片(幻燈片)7.距離(自己與畫面之距離,.自己與主體之距離)10.有無特定焦點。(焦點是否對正某一特殊目標?)14.畫面大小。(是真人大小亦或不是?)16.有無特別感受。(給你什麼樣的特別感受?) 聽覺次感元:來源方向、距離、速度、音量、聲調、清晰度、位置、拍子、對比、持續或間斷。2.發聲源。(是你在對別人說,還是在聽別人說?) 3.內容。(你說了些什麼特別的亦或是聽到什麼特到的?)4.方式。(你是如何說或如何聽?)5.聲調、音量(高或低、大聲或小聲)6.發聲位置。(聲音來自何方及聲音的距離) 7.音調(間接或連續、音調變化有無抑揚頓挫、音質變化柔軟或粗糙)8.節奏(正常或不正常、聲音快或慢、連續或間斷的)9.持續時間。(聲音持續時間的長短?)12.清晰度(清楚或壓抑的)14.是否有嘈雜度嘈雜度。(聲音是和諧的亦或是嘈雜的?聲音變調?為何變調?是否有迴音?) 觸覺次感元:壓力、位置、範圍、強度、溫度、頻率、期間、形狀、粗/滑、重量 。7.質地的改變。(質地是否有變?是粗糙亦或是細緻?) 9.呼吸。(呼吸方式為何?如何開始?如何結束?)12.是否疼痛,狀況為何。(疼痛位置、急痛或緩痛、凍痛或灼痛)13.動量、方向、速度。(有無移動?如果有的話,方向為何?速度為何?)14.尺寸及形狀之改變。(大小及形狀有無改變?) 透過改變次感元來學習或改變內心儲憶的技術: 我稱它為作自己的導演,為自己導一部精彩的人生大戲。 世事的好壞,全看你怎麼想莎士比亞 此透過改變次感元來學習或改變反應的技術,對於心緒產生問題的朋友有很大的療癒力量。 要把心境中負面的影響改變,就像是一個導演改變拍攝角度、音樂的音量和型態、人物移動的速度和距離、畫面的色彩和畫質,以達成影響觀眾的效果,你也可以用相同手法引導你的腦子,產生能助你達成最高目標的心境及行為。 結合及脫離心態(Association&Dissociation) 結合心態與脫離心態是大不相同的。 結合與脫離如以中國話意譯,可看為身歷其境與置身事外。 當我們結合入某項經驗時,即意謂著,我們真正感覺及享受到那經驗的所有細節。另一方面來說,當我們脫離某項經驗時,我們就是與那經驗保持距離並切斷對它的任何感覺。 在NLP裡,你常會被要求結合入某項經驗,這即意謂著,你要假裝好像透過親眼再度看到記憶中的那段經驗,假裝你是確實在場,並經歷所有的感覺、聲音、味道、及畫面。要讓人結合入某項經驗,你可以問他:看到你所看到的。聽到你所聽到的。感受到你所感覺到的。 當你運用次感元去回想一件經驗中的事件,當你在經驗中,你以你自己的感官所感受的情況為結合的。當你是結合的心態則感同身受。注意一個結合的心態是當下的,你的身體可能會往前傾斜。 對一個愉快的經驗用結合的技巧,把自己身歷其中可以強化其感受。 脫離是當我們要對某一情境保持冷眼旁觀及對其所會引起的感受保持距離時,採用之方式。當你是在脫離狀態時,你會自己在那情境中,就像在電影銀幕中看到自己一樣。與某一回憶脫離,會大量地消除你對那回憶的感受之強度。當你要某人脫離時,你可以跟他說:看著你自己在做.或成為.。 你與所觀察的畫面的距離越遠,脫離的程度就越強,在有些案例或創傷中,你可能同時會要求距離與一些高度。所以你可以說:請從一個安全的距離及高度,俯視這情景當你改變看某事的角度時,你會自然地注意到某事已改變了。 當你在經驗外,你以某一距離外看你自己則為脫離。當你是脫離心態則感受力弱,甚至感受不到。注意一個脫離心態時,你會感到有點距離,並有一種反省的心情裡,你是客觀且就事論事,檢討過去;策勵未來。脫離心態是脫離當下的,你的身體可能會往後靠。 對一個不愉快的經驗用脫離的技巧,把自己置身度外可以弱化其感受。 日常生活裡,是隨時在結合與脫離。然而,問題是有些人經常結合入負面的心態而無法脫離之。有重大創傷經驗的人,尤其如此,經年累月結合於負面的經驗。你現在已學會如何由結合轉移為脫離,以便得到心境的改變,並能經常保持在正向的心態中。 活用結合與脫離心態,p能夠自在地遊走於兩者之間,你會得到很大的情緒解放及學習空間。 何謂疊合的方法?(overlap) 它的意思是如果你是聽覺型的,就能利用聽覺最快地抓取經驗,最容易記住當時所聽到的。由此可以勾起你的內心儲憶意,然後透過視感元及觸感元,便能讓你想出當時的畫面及感觸。 D2-1運用次感元技法練習 次感元運用練習: 次感元反映出我們組織經驗的方式,一個問題狀態與一個資源狀態之間,其形式上與過程上有何不同,便取決於各自所用的次感元,轉換次感元可以創造出不同的經驗。 基本的作法是先找出問題狀態和資源狀態在次感元上的差異,然後藉由轉換,將問題狀態轉換為資源狀態。 我們可將這種方法應用在未來的事情上,讓自己的態度變得更積極,更具有建設性。 01 練習一:花點時間現在我要你回想過去的一段美好回憶,不管是最近或許久以前發生的。 闔上眼晴、全身放鬆、陶醉其中。現在讓那個畫面越來越清晰,在這變清晰過程中,留意你心境的改變。 下一步我要你把這畫面拉近,然後停止並逐漸放大。此刻當你在操作時,會發生什麼?是不是改變了經驗的強度呢?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這樣的操作過程,必然會有更強烈且更愉快的感受,讓你處在更振奮、更快樂的心境中。 請再一次回想剛才的回憶。現在提高你聽到的聲音,加快節奏、加強低音部份、改變音質,讓它更強更有力。 同樣地讓我們改變觸覺感受,讓記憶變的更暖和、更柔軟、更順暢,看看此刻你的感覺如何? 現在,讓我們用同樣的方式來加強頹喪的效果。我要你回想一下讓你不悅且使你痛苦的回憶。 闔上眼晴、全身放鬆。讓你不悅且使你痛苦的回憶,把它拉近、放大,你心裡會如何? 許多人認為這種頹喪心境加強了,覺得比以前更令他們沮喪。 現在把這個記憶回復原狀,並把它變小、變模糊,以至悄然隱沒,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請試試看,你會發現這種頹喪感覺失去它原有的力量。 再用相同的方式來練習聽感元以及觸感元,你會發現內心的感受是受你控制的。 這一切你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種學術理論,請專注認真地練習,並仔細地記下你是偏向於那一種感元及次感元,留意你下意識改變後的感覺。 請把剛才的頹喪畫面重新開始,現在讓它變小,請留意當它在縮小時所發生的狀況。下一步請把焦點偏向別處,讓剛才縮小的畫面模糊、朦朧,乃至難以辨認。此刻請把畫面往遠處移去,直到看不見,彷彿沒入在一個想像的太陽裡。 用相同的方式來進行聽感元的變化。先把聽到的聲音降低其音量,讓它變的遲緩,失去原有的節奏。 再來改變觸覺的感受,讓那畫面裡的人或物慢慢地煙消和熔化,看看會有什麼現象?如果你跟其他的人一樣,我相信這頹喪的畫面會失去它的威力,不再令你痛苦,甚至於消失不見。就用這種方式,你就能把過去讓你痛不欲生的經驗變得對你無力,完全地溶解和消失。 在過去,你曾受內心的儲憶所左右,但現在你應當知道,不要再像以前的方式去體驗了。 有一種簡單的練習,可以幫助你控制腦子。 你可曾有過為內心對話所苦的經驗? 你可曾有腦子關不住的情況? 我們的腦子時常在對話,我們在與自己爭辯,想推翻先前的看法或澄清過去的問題。 如果你真發生了這種情況,就先降低心裡聲音的音量,這種方式對許多人都證明有效。 是否你也曾有過常常壓抑你的內心對話?你現在用相同的詞句,把聲音變得更迷人,差不多是一種挑逗的語氣:你是辦不到的。看看你有什麼感覺?是不是越不要你去做,你卻越有想去做的衝動?現在試試看,並體驗它的差異。 02 練習二: 讓我們再做另一個練習,請你回想過去很賣勁做事的經驗,儘可能放鬆自己並浮現出那次經驗的畫面。現在我要問你幾個有關的問題,一次答一個問題,不管回答為何,沒有對錯之分。 當你看這畫面時,請問:1. 是連續的或是格放的? 2. 是彩色的或黑白的? 3. 是貼近的或遠離的? 4. 是在左、在右或在中間? 5. 是仰視、俯視或平視? 6. 是你身在其中或置身其外? 7. 是有外框或沒有? 8. 是清晰或模糊? 9. 是亮或是暗? 10. 是正對焦點的或偏離焦點的? 當你在做這練習時,請記得你對哪種次感元感受最強,哪種次感元對你的影響最大。 當你聽到聲音時:1. 那是出自於你或從畫面中其他的人發出? 2. 你聽到的是對話或自言自語? 3. 聲音是大或小? 4. 是連續的或間斷的? 5. 節奏是慢或快? 6. 是漸近或漸遠,或維持一定? 7. 主聲是什麼? 8. 聲源在何處? 當你在練習觸覺時:1. 它是硬或軟? 2. 是暖或涼? 3. 是粗糙或光滑? 4. 是彈性的或鋼性的? 5. 是固體或液體? 6. 是尖銳的或圓鈍的? 7. 是你身體那一部份觸摸的? 8. 聲源在何處? 這些問題或許一時很難答覆。如果你的內心儲意傾向於使用觸感元,很可能你會很快地認為,無法在心裡形成這個畫面。 請別忘了,我們談過信念,別說你不能,只要你下苦心,就可以辦到。當你對自己的感元更熟悉,就可以借助疊合(overlap)的方法,來改善你的認知方式。 03 練習三: 現在反過來讓我們再做個練習,我要你去想一件目前很有心要做的事,不過就是提不起勁,也無心去做。 再一次,請你形成內心的畫面,照前述的問題練習,請仔細記下並比對先前練習的結果,看有何差異。 先從視感元開始,再做聽及觸感元的問題。當你做下去時,請記下是何種次感元讓你感受最強烈,何種次感元最能影響你的心境。 04 練習四: 現在把練習一,當做實驗一;練習二,當做實驗二,這做起來並不難,就把你的腦海想像成電視的分割畫面,同時注視兩個畫面。 相對應的次感元之間,是不是有差異呢?我敢預測一定是有差異,因為在神經系統裡不同的儲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現在請照我們先前所教的鼓舞方式,修正實驗二裡尚未有勁的視儲意,讓它與實驗一的視儲意相符。 在這可肯定的是,每個人實驗一的視儲意一定比實驗二的視儲意清晰且較貼近。我要你集中精神注意他們的差異,然後操作實驗二視儲意,越來越近似於實驗一的。同樣的,也請修正聽及觸的儲意,現在就做。 現在你對實驗二有何感覺?是不是比較有勁了呢?如果你讓實驗一跟實驗二都相符了,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例如:原先實驗一是電影,實驗二是幻燈片,現在實驗二也變成電影。 在你比較好視、聽、觸三類次感元後,你一定會找出某些次感元讓你有勁,那麼就把那些令你無勁的次感元相對應地改變吧! 千萬記得,挫折感、沮喪以及快樂都不是實體,而是因某些特殊的影像、聲音和活動,讓你在有意無意中所造成的。當你越能熟練地轉換次感元,就越能得到你所求的。 05 心略測知練習1. 你記不記得有過完全被( )的經驗? 2. 你是不是還記得很清楚? 3. 請回憶並重溫那個經驗。(幫助他進入狀況)。 4. 當你在回憶時,(讓他沉耽於其中)。 A.是什麼不尋常的第一步讓你特別地( )?1. 是看見了什麼? 2. 是聽到了什麼? 3. 是遇著什麼事情?或碰到了什麼人? 4. 是什麼讓你完全地( )?在你(看見、聽到、觸著)後,下一步是什麼原因讓你完全地( )? B.你是1. 在內心浮起一幅畫? 2. 對自己說了些什麼? 3. 在內心裡有什麼感覺? 4. 是什麼不尋常的下一步讓你特別地( )? C.你是1. 在內心浮起一幅畫? 2. 對自己說了些什麼? 3. 在內心裡有什麼感覺? D.或是其他?1. 到底是什麼不尋常的下一步,讓你特別地( )? 2. 到此,問問當事人,是不是特別的( )。 3.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表示測知已經完成。 4.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繼續依照前述程序問下去,直到他肯定地回答是,方才算是找出他心略的步驟。 接下來是找出每一步驟裡的次感元來。 如果心略的第一步是視感元的話,你可以這樣問:1. 1.你看見的是什麼樣子(外界視感元)? 2. 2.你看了有何不尋常之處,讓你( )? 3. 3.是它外型的大小? 4. 4.是它的清晰度? 5. 5.是它移動的方式? 就照這個方式進行,一直找出所有的次感元為止。然後就按照所測知的步驟,用相同的次感元逐漸引導他,去做你希望他去做的事,同時觀察你這個測知的成效為何? 06 測知關愛的心略練習1. 你是否曾有過被人關愛而倍感溫暖的經驗? 2. 你對當時的情景還記得嗎?(引他進入狀況)。 視覺:為了要讓你有受關愛的感覺,對方是否一定得具備下列任何一種以上的表示呢?(注意他的表情和動作)1. 帶你出去走走? 2. 買份禮物給你? 3. 用特別的目光看著你? 4. 是不是對方得用這種方式(三種方式之一以上,或由答話者另提一種可在腦海浮現的方式),你內心才會有很受關愛的感覺呢? 聽覺:為了要讓你有受關愛的感覺,對方是否一定得用某種方式告訴你,他關心你。(觀察他的表情和動作) 視覺:為了要讓你有受關愛的感覺,對方是否必須得用某種肢體活動來表達呢?(觀察他的表情和動作)1. 現在可以測知次感元了。有那些不尋常的感覺?表達出來,告訴我,做給我看好嗎? 2. 找出他想法上的和行動上的心略,並比較它們是否一致。 07 結合 / 脫離的練習: (兩人一組,每人1 0分鐘) 本練習的目的,在於使你能熟悉結合與脫離這兩種心態,並知道如何有意識、輕易地由其一種心態轉變到另一種。 結合練習:1. 結合入某一愉快的回憶裡。花點時間,完全進入,因此你可以在那情境裡,由自己的眼睛,看到所看到的,聽到所聽到的,及享受那情境裡所有美好的感受。 2. 從過去生活中,挑選幾個不同情境與時間的愉快回憶。重複上步驟進入幾個美好的回憶,一次一個就好。 3. 閉上眼,並請求你的潛意識,無論任何時候你回想起那些愉快回憶時,它都願意自動結合那些愉快回憶,以成為你的正向資源。 脫離練習:1. 從某一不愉快的回憶脫離,挑選一個中度的不愉快回憶,然後花點時間,將自己與其完全脫離到一段安全距離外,看見你自己,就像在電影或電視上看到自己一樣。 2. 可試試調整自己與畫面中自己之間的距離遠近。保持為脫離的觀察者,但又懷著興趣與好奇。 3. 重複幾個類似錯誤、失望.等,中度不愉快的回憶,做脫離練習。 4. 閉上眼,並請求你的潛意識,當你回想起任何不愉快的經驗時,它都願意,自動地將自己與那些不愉快的經驗脫離,以成為你的正向資源。記住,這是會讓你更享受生命的聰明選擇。 08 變動你的心態的練習: (兩人一組,每人1 5分鐘) 練習1: 本練習的目的,在於使你能熟悉結合與脫離這兩種心態,並知道如何有意識、輕易地由其一種心態轉變到另一種。1. 結合入某一愉快的回憶裡。花點時間,完全進入,因此你可以在那情境裡,由自己的眼睛,看到所看到的,聽到所聽到的,及享受那情境裡所有美好的感受。 2. 從過去生活中,挑選幾個不同情境與時間的愉快回憶。重複上步驟進入幾個美好的回憶,一次一個就好。 3. 閉上眼,並請求你的潛意識,無論任何時候你回想起那些愉快回憶時,它都願意自動結合那些愉快回憶,以成為你的正向資源。 練習2: 本練習的目的,是讓你學會,如何運用感元來變動自己的主觀經驗,以產生正向的感受。1. B請A找出一個適當強度的不愉快心態,如苦惱、洩氣等。 2. B協助A找出那不愉快情緒背後的正向意圖。 3. B請問A:加快或降低該觸覺經驗的節奏,看那一項會凌駕過不愉快的情緒,而開始改變心態。 4. B請A將剛才的情緒(觸覺經驗),重疊至某一畫面(視覺經驗),並測試。那一項次感元,會使那感受較不強烈,而開始改變到另一情緒裡。 5. B再協助A,重疊該情緒到聽覺經驗,並去探索那一項次感元可以更加改變心態。 6. B請A找到過去通常會經驗到不愉快反應的某一情境,一面保持住第5步驟所找出的心所,一面想像該情境。 7. 請A想像至少三個,未來用得上此心態的情境。 09 了解你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練習: (兩人一種,每人20分鐘) 加強你的次感元訓練,有助於你改變內心儲憶的能力,借助切身的或無關的次感元,你可以很快地改變你過去的經驗,進而改變你的感覺的方式與行為的方式。 請回想一下,我們已經知道,任何人的行為均起自於他的當時心境,而心境便是其內心儲憶所造成的,亦即他內心裡的圖畫和心語所造成的。 我們正如電影導演借助特別的手法來影響觀眾一樣的來改變自己、影響自己。 選擇一個具有較強烈情緒因素的經驗,並回憶此情緒而使生理產生一些變化,如臉紅、發抖、肌肉僵硬、眼框溼潤.等,並就下列各次感元,逐一加以改變,並記錄每項改變對該經驗的強度/品質有何影響。 花點時間回想一下,最近令你愉快的經驗,並且真正地陶醉其中。 視覺的:看看你看到了什麼: 是事還是物、顏色深淺為何,亮度為何等等。應用上列所列的視覺次感元內容感受一下,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感受。 A:將該經驗視覺化。 B:相對於每一個次感元,記錄A的起始狀態。然後一面導引A在各次感元上改變,一面觀察及記錄A對該項改變,在經驗的強度是加強還是減弱。 再試結合與脫離的互換作觀察(如果原來是結合的,則再試脫離的) 聽覺的:聽聽你聽到了什麼: 是人聲或是其他聲響等等。應用上列所列的聽覺次感元內容感受一下,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感受。 A:找出該經驗的聲音訊息,有可能是外在環境的聲音,也可能是其本人自己心中的內部對話。 B:相對於每一個次感元,記錄A的起始狀態。然後一面導引A在各次感元上改變,一面觀察及記錄A對該項改變,在經驗的強度是加強還是減弱。 觸覺的:想想你有什麼感覺: 是何情緒,應用上列所列的觸覺次感元內容感受一下,或是用自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感受。 A:找出該經驗所引起的身體感覺(不是情緒的描述)。 B:相對於每一個次感元,記錄A的起始狀態。然後一面導引A在各次感元上改變,一面觀察及記錄A對該項改變,在經驗的強度是加強還是減弱。 看看自己在做些什麼:1. 去體驗看看,切身的或無關的次感元,有何不同呢?那種感受較強烈? 2. 你的王國在那裡?就在你的腦子裡,如果你能開始掌握人生經驗的儲憶,你就能治理你的王國。 3. 別忘了,我們不知道人生的真貌,只知道人生是透過自己的儲憶。 4. 要記住,我們能夠控制我們的腦子,而腦子卻無法控制我們。 5. 當有人告訴你他無法控制自己腦子的想法,除非他是在為他的行為找藉口,否則就是太軟弱或真的有病了(心因性疾病)。 請留意你所說的話,它顯示出內心儲憶的力量。1. 當我們說某人前途無量,是有何含意? 2. 當別人說前途暗淡,你有何看法? 3. 當你說眾所矚目,你實際上要說什麼? 4. 當我們說某人誇大其辭或扭曲事實,又是何指? 5. 當別人說心頭負擔很重或心頭有大石頭,指的是什麼意思? 6. 當你說某件事看似無誤或疑雲全消,又是什麼意思? 7. 對於上述這些話,我們可能認為是些比喻。其實並不是,它們是對我們心中所想所做的正確描述。 10 建立吸引人的未來表現練習:(兩人一種,每人20分鐘)1. A請B想一件他目前很積極在從事,以便未來可以得到美果的事,即想那得到美果的情境,並導引出其各個次感元。 2. A請B再想一件他目前很想達到,但一直沒認真用心或積極投入的事,並導引出其各個次感元。 3. B兩人一起比較上述兩種經驗在次感元上的差異,並逐一測試這些差異點,以找出轉換那些次感元後,可以讓第二件事變成具有吸引力。 4. 生態檢驗-A請B自問:自己有那部份,反對第二件事的達成?如有,則應考慮清楚,或處理妥善後,才能再繼續。 5. A幫助B,根據剛才找到的差異點,調整B對第二件事的次感元,使其與第一件事的相同。如此你便有了一個具吸引力的未來觀。 6. 測試-這新的未來觀是否能吸引你現在的行動慾望,如可能的話,你的目的就達到了,如不能,則回到步驟3找出其他差異點,然後再重複4至6的步驟。 D3:表像系統的策略 所謂的策略即是心略(strategy) 我這種人的本質在於如何思考及思考什麼?愛因斯坦 人腦是宇宙中最複雜的機器科林布萊克摩爾 牛津大學教授。 策略經驗的主觀順序 ,透過這些順序,我們可以產生具體的行為。 NLP的策略是由我們世界觀裡的表像順序所組成。 NLP發現人類頭腦的運作方式與電腦的運作方式頗為類似。電腦由不同的程式(Program)控制,人類的各種行為。例如做決定、發揮創意、說服他人、記憶、減肥、銷售、激勵、學習、致富。均由不同的心略在背後推動。 心略就是頭腦內的程式。要改變沒有效果的行為,便需要找出背後的心略,並加以修正,或者模倣成功人士的心略。在本章中,你將會接觸NLP的核心學問模仿(Modeling)。 心略就是這些表像系統元素組合的次序。因此心略是由1.表像系統元素。2.元素的次序組合而成。內心感受的方式、有關的次感元和正確的順序等三項,我們合稱為心略。要三者併行,才能產生特別的結果。 其實策略跟祕方在功能上是一樣的,是把有關的資源做合理分配,而能產生預期結果的一種計劃。 有效的策略也包涵肢體動作,心態的轉換,及日常的一系列出入神狀態。 藉著詢問某人如何進行某事此類的問題,觀察此人所使用與知覺有關的感官用語及解讀線索等經驗系統程式,便可決定此人的策略。策略可以複製以得到相似的結果。 你可運用所找出的策略,也可以修正使其更加完備,或運用此策略於其他事項。 策略可用在發財,可用在養生,也可用在追求快樂有愛的人生中。只要你一看見別人的成功,便找出他們的策略,即能大量節省時間的消耗。達成類似的成就,這就是模仿的功效。 任何事情,不論是激勵、採購、求偶、吸引他人注意,都得有一套策略,而不同的順序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策略就像打開保險箱的數字密碼,要開啟你腦子裡的天賦。就算你知道那些密碼數字,但是開啟的順序不對,就無法打開鎖,若你有了密碼,順序也對,那麼鎖就會應聲而開。 要有效地找出某人策略的秘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問對問題。就是讓他完完全全地身歷其境,一五一十地告訴你他的策略。也許他告訴你的方式是有聲的、或無言的,是眼神或肢體語言。 回到當時的狀態是測知策略的最快捷徑,是扭開那人意識電路的開關。 人到底有多少策略呢?有沒有遊說的策略呢?有沒有讓人心甘情願聽命於你的策略呢?當然有。那麼激勵、哄騙、學習、運動、銷售是不是也有策略呢?沒錯,是有。 對於沮喪與欣喜是不是也有一套產生的策略呢?當然。我們還有管理奏效的策略,有啟發創造力的策略,以及其他。 當你懂得運用策略的方法,便能隨機而變;若你能知別人的策略,便能抓住其意圖而投其所好了。 當你懂得找出對方的頭腦運作方式,你會大大增強了說服力。這種說服力量往往是令人無法抗拒的。因為,配合對方策略的說話就好像配合對方密碼鎖的號碼一樣。事實上,透過發問特別設計的問題,你可以從對方的回答中,發現他們行為背後的策略。這個過程叫做引出對方的策略。 引出策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引導對方回想某一經驗,然後透過觀察對方眼球轉動的方向(參考附錄,眼睛解讀線索。)及聆聽對方的說話找出對方的策略元素及次序。 你可以透過在這裡學習得來的技巧,運用在任何一個與人溝通的場合裡。首先,找出對方在某一個情境中的策略,然後把這些策略透過自然的說話包裝,向對方回應。你會發現,你的人際關係以及說服能力將會大大地提高。 在NLP中最有效且有生產力的六大策略為1. 學習策略 2. 激勵策略 3. 創意策略 4. 信念(說服他人)策略 5. 做決定策略 6. 記憶策略 無論當事人的問題為何,上述六種策略,皆會發揮所需的資源來達成目標。 例學習策略聽某人解說一新概念(Ade),感到好奇(Ki+),看到你對觀念暸解得有多清楚(Vc),直到感覺很踏實(Ki),此時,你可能相信自己已學會了,但為了確認,你要能用自己的話講出來(Ade),而且能實際做出來(Ke),如此,你才能與看到它與你心中的形象比對(Ve/Vi),而且注意到是否感覺正確(Ki+)。Ade Ki+ Vc Ki Ade Ke Ve/Vi Ki+ 策略的發生是非常快,可以下列兩種方法分解之1.增加你快速觀察及記錄行為改變的能力。2.將步驟拉緩下來。 雖然在學習導引策略時,拉緩當事者的速度,然後才逐漸加速很有用,不過我們還是建議採用上述的第一項,通常,策略的第一步是外在的線索,接下來,才是外在或內在的混合。 策略的步驟可能有下列三種型態1.一致的,前一個表像的連續,但不同的次感元。2.兩極化的,與前一步,完全相反的。3.後設的,對前一步驟的反應。 上述的每一項都有它的立足點,而每一個都可能造成困難,注意當事者所有的是什麼,在記錄此人策略時,皆要將其包括住,比如說,當某人聽到一負面的消息,而覺得很好(兩極反應)我們會如此寫Ade Ki+ 結構完善策略的條件 當在導引一策略時,特別是懷疑其有效性時,可以下列條件比對,以辨別其是否為結構完善的策略。 1. 目標的表像很明確。 2. 使用到三個主要表像系統。 3. 沒有兩點間的循環。 4. 每一個循環皆有出口。 5. 在經過一些步驟或時間後,會朝外部發展。 6. 用最少的步驟來達到目標。 7. 以邏輯的順序在進行著,而不缺失任何步驟。 8. 保留有利的副產品,而去除負面的後果。 9. 依循TOTE的模式。 10. 儘可能降低不愉快的感受。 天才的策略 下列濃縮的天才的策略的單子是由羅勃帝爾茲(Robert Dilts)三本有關天才的策略的書摘錄成的。 1. 高度發展的觀想能力。 2. 在各個感官間,已發展出很多連結。 3. 使用多重觀點。 4. 能很輕易地在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纳资金安全培训课件
- 十八项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 出差公司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出国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电动汽产业链整合-洞察及研究
- 2025房屋租赁(出租)合同书(标准版本):租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 2025农副产品购销合同 标准版模板大全
- 2025建筑扣件出租协议(合同版本)
- 2025年:从“京派、海派”之争审视民间委托合同的效力
- 2025物流服务委托合同模板
- 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 院感培训试题及
- 开发区财政管理改革研究
- 三维数字城市建模及数据获取课件
- 电气照明系统课件
- 厨房设备施工方案
- 收纳整理PPT成品课件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工艺联锁(报警)管理制度
- 各种轴载换算计算方法
- DB35∕T 1844-2019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