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太阳系.doc_第1页
太阳和太阳系.doc_第2页
太阳和太阳系.doc_第3页
太阳和太阳系.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教学目的认知 使学生知道日地距离、太阳的概况和外部结构、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系的组成及中心天体,九大行星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及分类,理解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及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情感 使学生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地球、关爱地球,增强环保意识。 技能 使学生学会阅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 “太阳系图”,增强学生对太阳系空间结构与分布的的思维能力。运用九大行星的比较资料分析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特点,以及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行星的主要条件,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资料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主要条件。教学工具“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 “太阳系图”、地图册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教学板书一、太阳的外部结构(大气层)分层(内外)光球色球日冕温度密度亮度活动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太阳系的组成 四、太阳系中的生命星球-地球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提问):1、人类所能认识到的宇宙是(A)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银河外星系 2、宇宙中能发光发亮的天体是什么? (恒星和星云) 3、照亮地球的是哪颗恒星? (太阳) 新课开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太阳、了解太阳。 1、太阳概况 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银河系中像太阳一样的恒星有成千上万颗。 太阳虽然普通, 但它是所有恒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虽然它的能量到达地球也只有 极小一部分, 但它对地球的影响却是极深刻。请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会是怎么样? (光照、热量漆黑、冰冷的星球)总结: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 太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能量并经久不衰?(请学生阅读课本P5的阅读材料太阳能量的来源) 强调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结合核物理的有关理论,简要探讨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为以后的能源资源的学习打下基础。过渡: 正因为在高温高压下氢原子发生核聚变反应,太阳拥有了巨大的能量,对我们居住的地球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太阳,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太阳的结构。由于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火球,任何人类的探测器都无法接近。因此我们只能远远的观察它。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太阳的内部结构目前人类还了解的很少。人类对于太阳结构了解的较多的是它的外部结构。 2、太阳的外部结构 (结合“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和课本相关内容,自学) 自学过程中的思考问题: (1) 太阳的外部结构,从内到外依次可分为哪三层?它们的厚度,亮度,温度各有什么不同? (2) 人们通常用肉眼看到的太阳的明亮的圆盘,是指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3) 太阳的光和热,基本上从太阳大气的哪一层发出的? (4)填表:: 太阳的外部结构(大气层)分层(内外)光球色球日冕温度 密度亮度活动过渡:太阳外部结构各层中,各有哪些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周期是多少年?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由哪些?。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一种周期11年两种标志是黑子和耀斑三个圈层是光球、色球、日冕四种活动是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3、太阳活动与人类的关系 请学生说说有关太阳活动与人类的关系的有关新闻或知识。(适当启发、引导)太阳黑子爆发,干扰无线电通讯、紫外线过强等 小结: 太阳活动对于我们人类的无线电短波通讯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还对两极的极光,磁针指示方向,气候、天气变化、地震活动等,乃至人的身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阅读材料“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归纳总结(1课时)引入新课(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有关知识,了解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影响。今天我们来学习和了解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的有关知识,重点研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 4、太阳系(solar system): 组成成员:: (结合太阳系示意图) 4-1 恒星: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其它天体围绕其公转。 (简要补充回顾地心说与日心说的有关历史。) 地心说建立者: 亚里斯多德,托勒密 日心说创立者:哥白尼, 布鲁诺, 伽利略 重点颂扬布鲁诺坚持科学、坚持真理的精神。 4-2 其它成员 :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行星:(planet) 围绕着恒星运转,在明亮星空背景下有明显位移的较小天体。 运行特征: 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分类:远日行星和近日行星 远日:天王,海王和冥王星.肉眼无法看到.补充介绍:远日行星发现史 (1781年发现了天王星, 18世纪末德国有人提出了假说:即太阳系行星是以等差递增的方式排列的。接着,有天文台台长进行确定 (这个规律可尝试让学生在读表1-1中归纳出) ,这个学说就确立了。1846年按照这个规律找到了海王星。科学家们又经过了漫长的寻找过程,终于在1930年找到了冥王星。) 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类地行星:水、金、地球、火星 (4个) 特征:质量较小,较高密度和固体的表壳 典型代表:地球 类木行星: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5个) 特征:质量较大,密度较小,没固体表壳. 典型代表: 木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质量小,与行星组成次一级的天体系统。(举例说明:月球和地球、土星的卫星、木星的卫星等) 在太阳系中卫星共有60多颗,除水星和金星外,各大行星均有卫星。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球。 (重点介绍火星,引入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提问:在近亲的宇宙探索中中,最受我们人类关注的是哪个天体?为什么?(火星、火星是累地行星,人类希望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 火星呈火红色,表面有河道系统,早期有频繁的火山,地热活动地球上发射的探测器,到达火星上被认为水分可能较多的地方,但从发回的资料来看火星上没有生命,极其荒凉。 至今的探索表明,太阳系中只有地球才存在着生命。 问题:为什么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呢? (要求学生展开讨论) 归纳:1、地球上有水; 2、地球上有供呼吸的氧气 3、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4、地球的自转速度适中;5、因为有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等等。 总结:主要是前三条,而这三条又是基于下列两个条件:一、 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二、 球的质量和大小适中运用P7表1-1的九大行星比较中的资料,想一想还会有哪颗行星具有可以容纳生命的条件?(体积、质量、表面平均温度、有无大气及大气主要成分分析)没有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似乎是为了防止着火。 小行星带的特征是数量众多,因此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命名。介绍以我国科学家及地名等命名的小行星,如 郭守敬,祖冲之,沉括,江苏,南京,北京大学(因1997年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