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将下列活细胞放入浓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a分生区细胞 b人的红细胞c种子的胚细胞 d根毛细胞2. 下列各项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证明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d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吸水性依次递减3. 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为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根后,则能使水变红。其原因是a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壁被盐酸破坏4.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点分别是 a.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b.选择透过性、流动性 c.流动性、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5. 向猪膀胱注入一半o.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后,将其浸入 o.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半小时称一次重量(w),在右图中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6. 在进行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过程中,有几种实验材料供选择,你认为分离现象最明显的细胞是a具有紫色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 b透明的洋葱表皮细胞c口腔上皮细胞 d洋葱根尖中既小且方的细胞7. 将洋葱鳞片叶放在0.45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0.35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0.4 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变化。这表明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已经死亡 b细胞膜不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导致渗透平衡 d细胞液浓度约为0.4 g/ml8. 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c细胞呼吸强度 d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9. 下列过程会耗能的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使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变为氧合血红蛋白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k+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a b c d10. 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c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d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11. 蕃茄的根尖分生区细胞,能量转化器是a线粒体 b叶绿体 c质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12. 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c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 d膜物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3. 当具有蛋白质衣壳的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休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sars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a磷脂分子 b糖被 c蛋白酶 d抗原4-a-214. 如图4-a-2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颈内液面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相同。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测蒸馏水中的物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漏斗颈内液面下降 漏斗颈内液面上升 烧杯内的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烧杯内的液体遇碘水变蓝a. b c d4-a-315. 如图4-a-3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 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16. 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溶液浓度为a,细胞液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间的浓度关系是aabc bacb cbca dbac17. 如下图所示,a、b、c表示某植物体的三个相邻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为abc,则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方向应是 18. 将洋葱鳞片叶表皮浸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其原因是a一段时间后这些表皮细胞已死b植物细胞能质壁分离自动复原c水分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减小dk+和no3-进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加大19. 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b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20. 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a变形虫的变形运动b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c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2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实例中能反映该特点的是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k+的吸收 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 a b c d22.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不能分解pi d.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23. 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分泌需要能量但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24. 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 d细胞膜的流动性25. 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相比,酶的不同之处是a具有专一性 b具有多样性c易失活 d有催化能力26. 如右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27. 一个透析袋(其膜为半透膜)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第二天检查时,在蒸馏水中发现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酶分解物质x m被分解 x是物质m的组成成分 x能透过透析袋 a b c d.28. 下图为一渗透装置,半透膜小袋内充满30%蔗糖溶液。用不同表面积的半透膜小袋实验,开始一段时间,玻璃管内液面高度变化速率的相关曲线最可能是(横坐标表示面积)29.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含液体3的半透膜袋萎缩,而含液体1的半透膜袋坚挺硬实。请推断实验开始时3种液体的浓度是(下表中“高”表示高浓度蔗糖溶液;“低”表示低浓度蔗糖溶液)30. 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o.3g/ml的蔗糖溶液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液含水量变化的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蒸馏水中处理1min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得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对这个实验的叙述,遗漏了操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 )a对照组实验 b等量原则 c同步处理 d校正预处理据此,请你对上述实验中不准确的操作进行补充叙述:(2)图中曲线表明。(3)已知物质a能够促进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因而有人认为:经过不同温度的处理,是影响了细胞膜上运载花青素的载体的活性。如何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32. 如图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请思考下列问题:注:图1、3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1、h2。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1)如果a为清水,a为30%的葡萄糖溶液。则图1漏斗中的液面。如果b为清水,b为30%的蔗糖溶液,则图3 中的液面。(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达到平衡后,h1 h2,两个漏斗内溶液浓度大小为ma mb。 (3)如果a、b、a、b均为某种物质,且ma=mb、ma=mb,则达平衡后h1=h2,如果在a、b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物质(微量,直接影响溶液的浓度),发现h1上升,而h2下降。那么在a、b中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