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专 11 曹 地 质 学 报 A C T A G E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V 0 1 8 6 N o 1 1 N O V 2 0 1 2 弓长 岭铁矿床磁铁 富矿形成 机制探讨 王 恩 德 夏 建 明 赵 纯 福 付 建 飞 侯 根 群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沈阳 1 1 0 8 1 9 内容 提要 弓长岭沉积变质 型铁 矿床是我国鞍山式铁 矿床 的典型代 表 矿床 中的磁铁 富矿 体 的形 成一直 都是 矿床研究 的重点问题 研究表明 弓长岭富铁矿体赋存 于反 S型褶 皱 中 局部 矿体 出现褶 曲现象 磁 铁富 矿体产 于主要是 由斜 长角 闪石 磁铁石英岩构成 的含铁岩系 中 磁铁富矿 的围岩主要是 绿泥 片岩 石 榴绿泥 片岩 绿 泥石 榴岩和少量黑 云母绿泥 片岩 对 绿泥石片岩 石榴绿泥片 岩和绿 泥石榴 岩 的常量 微量 与稀土元 素 的研 究 和对绿 泥石 石 榴子石 黑云母铁含量与磁铁 矿品位的研究表明 含铁岩系在沉积间歇 中出现 的含铝 的泥质一粉砂质 物质 在富铁矿形成过程 中起 到对磁铁石英 岩中带出的硅 消耗并形 成石榴 子石 绿泥 石 黑云母 等作 用 区域 变质作 用 为磁铁富矿的形成提供 了储矿空 间 同时 区域变质作用 产生 变质热 液 变质热 液淋 滤途经 的磁铁石 英岩 可从 中带 出 F e O 变质热液是磁铁富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物质载体 在进变质过程中 区域变质作用为矿物转换提供所需 的温压条件 可见 区域变 质作 用是 磁铁富矿形成 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磁铁 富矿 磁铁石英岩 区域变质作用 泥质 岩一 粉砂 质岩 在 中国鞍山一本溪地区分布着太古宙鞍山式铁 矿床 在铁矿中出现高品位 的富铁矿体 其中以弓长 岭二矿区富铁矿床最为典型 对于弓长岭二矿区磁 铁富矿的成因 长期以来存在三种不 同的观点 原 始沉积的 陈光远等 1 9 8 4 磁铁石英岩贫矿经热 液改造形成富矿 并对热液的来源也有不 同的见解 一 是混合岩化热液 程裕淇 1 9 5 7 郑宝鼎 1 9 9 2 二 是区域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水热液 关广岳 1 9 6 1 周世泰 1 9 9 4 原始沉积 的菱铁矿在变质作用过 程中分解 形成含石墨的磁铁富矿 李绍柄 1 9 7 8 李 曙光等 1 9 8 3 但对弓长岭二矿区富铁矿成矿包裹 体的研究表 明 包 裹体 中的 p H 值 均小 于 9 才玉 民 1 9 9 2 郑宝鼎 1 9 9 2 这表 明热液水的 p H 值 为 中性或弱碱性 据 K B 克劳斯考普夫理论 该热液 水淋滤 S i O 的作用不明显 本文通过对 弓长岭二矿区中磁铁石英岩 以及磁 铁富矿石的常量 微量与稀土元素以及 富铁矿体与 围岩 构造 的关系 富铁矿体 中矿物共生关 系的研 究 认为该区富铁矿体 的形成不仅是变质热液活动 的结果 磁铁石英岩层间沉积的含铝沉积物也是富 铁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1 矿 区地质 弓长岭地区广泛分布太古宙鞍山群茨沟组变质 岩 沉积一 变质 型铁矿床产于含铁岩系中的上 下含 铁带中 弓长岭铁矿带构造发育 褶皱 断层齐全 它们 控制着矿床的形成与分 布 铁矿 带整体呈北西 向 长约 1 2 k m 但 由于受寒岭断裂 偏岭断裂等一系列 近平行的北东向断层的影响 铁矿带被切割分 为一 矿区 二矿区 三矿 区 老岭 盘岭矿 区 包括老 弓 长岭 独木 哑叭岭和八盘岭 弓长岭铁矿带整体 为一北西向反 S型褶皱 但北东向断层将北西 向铁 矿带错断成为断陷区和断隆区 断陷区由于下降而 有利含铁岩系的保存 断隆区 由于上升遭受剥蚀强 烈而不利于含铁岩 系的保存 弓长岭二矿区地层属于茨沟组 位于寒岭断裂与 老岭断裂之间 处于断陷区 二矿区含铁岩系呈单层 状残留体产于大片混合花岗岩 中 岩层走向北 2 0 6 O 西 倾向北东 倾角 6 0 8 5 两端受断层影 响产 状有些变化 其北西端受寒岭断裂的影响 地层走 向 变为北 8 0 西 倾向南东 在其东南因受老岭断裂的影 响 产状变为南北走向 向东陡倾斜 图 1 注 本文为国家 9 7 3 项 目 我 国富 铁矿 形成 机 制 与预 测研 究 编 号 2 0 1 2 C B 4 1 6 8 0 0 和 国土 资 源部 公 益性 行业 科 研 专项 基 金 编 号 2 0 l 1 1 1 0 0 2 2 资助的成果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1 0 8 改回 日期 2 0 1 2 0 3 0 6 责任编辑 周健 作者简介 王恩德 男 1 9 5 7年生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从 事金属矿 床成矿规律 与成矿 预测研究 E ma i l wn d ma i l n e u e d u c n 地质学报 的铁含量密切相关 陈光远等 1 9 8 4 关系如下 1 石榴子石 本区石榴子石主要以铁铝榴石为 主 其全铁系数与铁矿体品位关系非常密切 当其全 铁系数接近它们的下限时 即出现贫矿 接近它们 的 上限时 即出现富矿 如 F e 层底板 的石榴子石 全 铁系数为 2 6 2 9 9 6 2 9 7 1 9 6 故 F e 层 既可 出现贫 矿 也可出现富矿 F e 层底板 中的石榴子石 仅个 别为 2 6 5 2 外 其余为 2 9 8 0 3 0 7 9 9 6 而顶板 中的石榴子石为 2 9 2 1 3 1 3 9 故在 F e 层中 即以富矿为主 它们的全铁系数还与铁矿的层位有 关 从下含铁带向上含铁带 从西北区到东南区 随 着铁矿品位的上升 它们的全铁系数也不断升高 2 绿泥石 本 区绿泥石的含铁系数厂 与铁矿品 位空间上的关系密切 图 4 根据含铁 系数可把本 区与矿 有 关 的 绿 泥石 划 分 为 四个 区 工区 f 6 6 5 产于 F e 层底 部磁铁富矿 以及含石墨绿泥磁 铁富矿中 I I 区 f 一6 3 8 产于磁铁富矿底板 中 f 一 5 7 2 产于 F e 层石墨绿泥磁铁富矿底板 区 厂 一4 3 5 8 4 产于磁铁富矿近矿 围岩 中 I V区 f l 9 产于远矿围岩中 3 黑云母 黑云母的含铁系 随矿的贫富而 变化 图 5 贫矿围岩中黑云母 的含铁 系数厂平均 为 4 2 7 5 富矿围岩厂平均为 5 7 8 1 随着铁矿 由西 北区向东南 区加厚加富 介质中铁浓度也增高 黑云 母厂 值也升高 如 同属 F e 层底板 在西北区矿薄而 贫 厂为 4 2 6 0 而东南 区铁矿加富厂为 7 6 0 4 同属 F e 富矿底板 在 中央区较低 平均为 4 8 6 5 在东 南区较高 平均为 5 6 6 3 由此 可知 本 区绿泥 石 石 榴 子石和 黑 云母 的铁 含量与富铁矿关系十分密切 总体来说 越是靠近 磁铁富矿 其对应的铁含量就越高 反之 远离富铁 样品号 图 4 弓长 岭二 矿区绿 泥石含铁 系数 与铁矿 品位关 系 Fi g 4 R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c h l o r i t e i r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a n d i r o n o r e g r a d e i n t h e s e c o n d mi n e o f Go n g c h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图 5 弓长岭 二矿 区黑 云母含铁 系数 与铁矿 品位关 系 F i g 5 R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b i o t i t e i r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a n d i r o n o r e g r a d e i n t h e s e c o n d mi n e o f Go n g c h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I一 黑云变粒岩 中黑云母 西北区 K层 lI 一富铁矿顶底夹层 中黑 云母 东南 区 F e s F e 层 I ll 一富 矿地 板 中黑 云 母 中央 区 F e 6 层 l V 贫矿底板及夹层 中黑云母 中央 区 F e z 层 西北 区 东南区 F e e 层 V一镁铁 闪石黑云母绿泥石片岩 远矿 围岩 S层 I Bi0 t i t e i n t h e K l a y e r 0 t i t e i n h i gh g r a d e ma g ne t i t e 一 b i o t i t e n e a r h i g h g r a d e ma g n e t i t e IV b i o t i t e i n o r n e a r ma g n e t i t e q u a r t z i t e V b i o t i t e f a r ma g n e t i t e 矿 铁含量降低 表明这些矿物 中的 F e O含量 的不 均匀很可能是由物质扩散所引起 的 3 地球化学特征 本次在 弓长岭二矿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样本采 集 样本包括了 F e 层到硅质岩层 在做 了镜下鉴定 的基础上 进行了常量 稀土和微量元素的测试 磁 铁富矿以及与之关系密切的磁铁石英岩和围岩的常 量 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如表 1 3 3 1 富铁矿与磁铁石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磁铁 富矿与磁铁石英岩空间关 系密切 且镜下 观察发现磁铁石英岩与磁铁 富矿构造 结构以及 主 要矿物种类一致 图版 工 一 2 5 7 为进一 步确定 其内在的联系 做了常量 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对 比 磁铁富矿和磁铁石英岩常量元素折线 图如 图 6 磁铁石英岩中杂质组分主要是 C a O Mg O 但含 量都很低 S i O F e O F e O三者 含量之和平均值 达 9 1 5 1 磁铁富矿 的主要 化学成分也是 F e 3 F e O与 S i O z 三者含量之和为 8 8 9 9 平均为9 6 4 3 在磁铁石英岩和磁铁 富矿 中 铁的含量与硅 的 含量成明显的负相关 磁铁富矿中铁 的含量要 高于 磁铁石英岩中铁的含量 而硅的含量低于磁铁石英 岩中的含量 磁铁石英岩和磁铁富矿中都缺少铝硅 酸盐 表明在形成 过程 中没有含铝 的碎 屑岩加入 同时磁铁富矿的磁铁矿物颗粒大于磁铁石英岩中磁 铁矿物颗粒 第 l 1期 王恩德等 弓长 岭铁 矿床磁铁富矿形成机制探讨 1 7 6 5 表 1 弓长 岭二 矿区磁铁 石英岩 磁铁 富矿 富矿 围岩 常量 测试 结果 T a b l e 1 Ma i n e l e me n t s 0 f m a g n e t i t e q u a r t z i t e h i g h g r a d e ma g n e t i t e a n d wa l l r o c k i n t he s e c o nd mi ne o f G0 ng c ha ng l i n g i r o n de po s i t S AM PLE Si 02 Al 2 03 Fe 2 03 Ca 0 M g 0 Na 2 0 K2 0 Cr 2 03 Ti O2 M n O P2 05 S r O B a O I OI To t a l 磁铁石英岩 1 5 2 1 0 1 4 4 4 0 5 1 1 2 8 1 8 6 0 1 3 0 0 6 0 0 1 0 0 1 0 0 7 0 O 9 6 0 0 1 O 0 1 l 2 6 9 8 8 1 磁铁石英岩 2 4 3 2 6 0 2 6 5 2 7 6 1 5 8 1 4 6 0 1 3 0 0 5 0 0 1 0 0 1 0 0 7 0 1 3 2 0 0 1 0 0 1 1 0 O 9 8 7 1 磁铁石英岩 3 3 O 7 4 O 4 9 5 5 8 6 6 0 4 0 6 6 O 1 2 0 0 2 O 0 1 O 0 1 0 1 3 4 2 O 1 0 O 1 O 0 1 0 8 0 9 9 0 7 磁铁石英岩 4 4 6 9 9 0 6 8 4 3 9 1 5 0 1 0 8 0 0 1 1 0 O 2 0 0 1 0 0 1 0 1 2 0 0 7 5 0 0 1 0 0 1 1 9 2 9 9 6 2 磁铁石英岩 5 4 4 5 5 3 4 1 4 5 0 6 0 9 9 4 7 5 0 1 7 0 1 5 O 0 1 0 0 4 0 1 5 0 1 2 1 0 0 1 O 0 1 0 5 3 9 9 9 2 磁铁石英岩 6 5 3 7 4 0 9 3 3 9 6 0 3 0 1 2 2 3 0 1 6 0 0 3 0 0 1 0 0 3 0 1 4 0 0 9 3 0 0 1 0 0 1 0 1 0 1 O 0 0 5 磁铁富矿 1 1 4 O 6 0 5 7 7 4 7 3 3 9 3 0 7 9 0 1 4 0 0 3 0 0 2 0 0 6 0 1 7 2 5 0 8 0 0 1 O 0 1 1 4 1 9 8 4 3 磁铁富矿 2 9 6 2 0 5 8 8 7 8 7 0 1 2 0 7 4 0 1 6 0 0 8 0 0 1 0 0 1 0 1 7 0 O 2 6 0 0 1 0 0 1 一O 6 O 9 8 7 4 磁铁 富矿 3 1 9 9 1 0 4 5 7 9 6 1 0 0 4 0 4 1 0 1 4 0 0 7 0 0 1 0 0 1 0 0 6 0 0 3 9 0 0 1 0 0 1 一2 O 0 9 8 7 3 磁铁 富矿 4 2 3 8 2 0 8 4 7 3 9 7 0 0 1 0 8 1 0 1 5 0 1 4 O 0 1 O 0 1 O 1 9 O O 1 2 O 0 1 O O 1 1 1 O 9 8 8 1 磁铁 富矿 5 5 1 8 1 0 0 9 3 4 2 0 0 7 1 1 4 0 1 7 0 0 4 0 0 1 0 0 1 0 0 8 0 0 1 4 0 0 1 0 0 1 一2 6 0 9 8 5 2 石榴绿 泥片岩 1 2 8 1 0 1 6 1 8 4 2 0 8 0 0 7 7 3 3 0 0 6 0 0 6 0 0 3 1 1 5 0 2 9 0 O 2 8 0 0 1 O 0 1 3 7 2 9 9 1 0 石榴绿泥片岩 2 2 3 9 7 1 6 3 8 4 3 7 0 0 0 3 8 7 0 0 0 7 0 1 0 0 0 3 1 3 2 0 2 4 0 0 1 2 0 0 1 0 0 1 4 6 2 9 9 1 8 绿 泥片岩 3 2 O 3 9 1 4 7 0 4 6 4 8 0 0 5 9 0 4 0 O 8 0 0 7 0 0 1 2 7 5 0 1 1 0 0 0 9 0 0 1 0 0 1 5 5 3 9 9 2 2 绿泥石榴岩 4 4 3 5 7 1 2 0 4 2 7 4 6 0 0 4 9 5 1 0 0 7 0 0 2 0 0 1 0 8 O 0 0 6 0 0 0 9 0 0 1 0 0 1 4 8 8 9 8 4 6 测试单位 澳实分析检测集团一澳实矿物实验 室 采用熔 融法 硼 酸锂熔融 x荧光光谱定量分析 其 中铁以 F e z 0 表示 表 2弓长岭二矿 区磁铁石 英岩 磁铁 富矿 富矿 围岩稀土元素测试 结果 1 0 T a b l e 2 R E E e l e me n t s 1 0 o f ma g n e t i t e q u a r t z i t e h i g h g r a d e ma g n e t i t e a n d wa l l r o c k i n t he s e c o nd mi n e o f G0n g c ha n gl i n g i r on de po s i t 样品名 L a C e P r Nd S m E u Gd T b D y Ho Er Tm Yb L u Y 磁铁石英岩 1 3 4 0 6 5 0 0 7 6 3 0 0 0 6 4 0 2 7 0 7 1 0 1 2 0 7 9 0 1 9 0 5 6 0 0 8 0 5 4 O O 9 6 4 O 磁铁石英岩 2 2 3 O 4 2 O 0 5 5 2 4 0 0 5 1 0 4 1 0 6 8 0 1 1 0 8 1 0 1 9 0 6 7 0 1 0 0 7 4 0 1 4 7 3 O 磁铁石英岩 3 7 1 0 1 2 9 0 1 5 9 6 8 0 1 4 7 1 3 7 1 8 5 0 2 8 1 9 4 0 4 6 1 3 7 0 1 9 1 3 3 O 2 2 1 9 6 0 磁铁石英岩 4 3 0 0 5 1 0 0 6 4 2 6 0 0 5 3 0 2 7 0 6 0 0 0 9 0 6 6 0 1 6 0 5 3 0 0 8 0 5 4 O O 9 6 2 O 磁铁石英岩 5 2 9 0 5 3 0 0 5 6 1 9 0 0 3 9 0 1 8 0 4 4 0 0 9 0 7 0 0 1 7 0 5 5 0 0 8 0 5 9 O 1 O 5 6 0 磁铁石英岩 6 1 6 O 2 8 0 0 3 4 1 5 0 0 3 6 0 2 1 0 5 2 0 0 9 0 6 3 0 1 6 0 5 3 0 0 8 O 5 2 O O 9 6 O O 磁铁 富矿 1 5 5 0 1 1 5 0 1 4 8 6 8 0 1 6 2 1 3 4 2 0 2 0 3 3 2 1 7 0 4 8 1 4 8 0 2 0 1 2 7 O 2 0 1 6 9 O 磁铁 富矿 2 1 0 0 1 7 0 0 1 7 0 7 0 0 1 4 0 0 5 0 1 6 0 0 3 0 1 9 0 0 4 0 1 6 0 0 2 0 1 8 O 0 4 1 5 O 磁铁富矿 3 0 7 0 2 0 0 0 3 4 1 8 0 0 6 1 0 2 9 0 6 7 0 1 4 1 1 4 0 3 1 1 1 0 0 1 6 1 0 8 O 1 9 1 O 7 O 磁铁 富矿 4 5 2 O 1 6 8 0 2 9 7 1 6 2 0 4 8 8 3 0 2 6 2 2 0 9 8 6 6 1 1 5 6 4 8 4 0 6 9 4 2 5 0 6 4 6 2 3 0 磁铁 富矿 5 1 5 0 2 7 0 0 3 2 1 3 0 0 2 0 0 1 1 0 2 8 0 0 5 0 4 2 0 1 0 0 3 5 0 0 5 0 4 3 O O 7 3 2 O 石榴绿泥片岩 1 2 2 0 5 0 0 0 7 5 3 7 0 1 0 9 0 3 1 1 6 7 0 3 2 2 3 5 0 5 8 1 8 7 0 2 8 1 9 7 O 3 2 1 5 4 O 石榴绿 泥片岩 2 3 3 0 8 0 0 1 1 9 5 8 0 1 6 8 0 4 2 1 9 7 0 4 3 3 2 0 0 7 3 2 2 5 0 3 3 2 3 4 O 3 9 1 8 2 O 绿 泥片岩 3 2 9 0 7 5 0 1 2 4 6 6 0 1 9 5 0 3 8 1 7 7 0 2 6 1 6 0 0 3 4 0 9 7 0 1 4 O 8 9 O 1 4 9 4 0 绿泥石榴岩 4 5 9 0 1 3 1 0 1 7 6 7 7 0 2 0 0 0 7 4 1 8 7 0 3 2 2 1 7 0 4 6 1 4 8 0 2 2 l 6 5 0 2 6 1 O 5 0 测试单位 澳实分析检测集团 一澳实矿物实验室 T i B 02 熔融 质谱仪定量分析 表 3 弓长岭二矿 区磁铁 石英岩 磁铁 富矿 富矿 围岩微 量元素测试结果 1 0 T a b l e 3 T r a c e e l e me n t s 1 O 一 o f ma g n e t i t e q u a r t z i t e h i g h g r a d e ma g n e t i t e a n d wa I l r 0 c k i n t he s e c O nd m i ne Of GO n gc ha ng I i n g i r O n de p O s i t 样 品名 S r K Rb B a Th Ta Nb P Hf Ti Ni C r S c V Z r 磁铁石英 岩 1 7 6 O O 8 4 1 0 4 1 2 8 O 2 1 1 4 4 O O 3 1 O O 1 O 2 0 1 2 1 3 磁铁石英岩 2 1 6 4 O O 9 4 2 6 0 O 1 2 O 1 O 3 6 2 O 0 2 1 O O 1 1 O 1 1 2 磁铁石英岩 3 6 7 2 O O 2 7 4 3 0 1 3 O 1 0 5 4 O O 0 O O 2 1 O O 1 1 O 1 1 2 磁铁石英岩 4 2 2 7 O O 1 6 2 3 0 1 5 1 5 O 6 3 3 O O 2 1 O 0 1 1 0 1 1 3 3 磁铁石英岩 5 1 2 1 2 O 0 2 O 9 2 O 9 2 8 1 O 6 2 O 5 7 O 1 1 5 0 O 1 1 O 1 2 8 4 1 磁铁石英岩 6 5 3 0 O 2 3 3 O O 3 7 O 2 0 8 4 O O O 2 4 O O 1 1 0 1 1 3 8 磁铁 富矿 1 5 1 3 O O 3 7 4 4 0 2 2 O 1 O 6 2 O 0 O O O 3 6 O 0 1 9 0 5 3 5 1 1 磁铁 富矿 2 2 2 7 0 0 1 8 4 7 9 O 1 9 1 8 O 9 1 O O O 2 l 0 0 1 1 0 1 2 2 磁铁 富矿 3 1 8 7 0 O 1 5 1 1 O 1 0 1 7 O 1 0 6 1 7 0 O 2 1 O O l 1 O 1 1 3 磁铁富矿 4 1 3 1 2 O O 3 6 8 1 3 O O 2 4 3 O O 7 2 O 0 2 1 O 0 1 1 O 1 1 3 磁铁 富矿 5 1 0 3 O O 6 2 4 2 O 2 1 3 5 3 4 2 O 0 2 2 O 0 2 1 O l 9 9 石榴绿泥片岩 1 2 5 O 0 2 0 8 3 3 O 3 5 1 2 5 9 1 O O 1 9 7 1 O 0 1 O 9 2 4 O 3 1 2 8 2 6 6 石榴绿泥片岩 2 4 6 0 0 3 5 6 4 9 O 9 1 1 4 3 2 O 4 3 O 2 1 7 8 O O 7 3 2 6 0 1 2 3 6 2 7 5 绿 泥片岩 3 1 6 6 O O 1 7 9 4 2 0 5 2 1 4 1 1 2 1 O 2 O 1 6 1 O 0 1 3 4 2 0 1 3 8 0 3 7 2 绿泥石榴岩 4 2 2 O O 6 2 1 5 O 7 1 0 3 2 4 2 O 1 2 5 1 O O 6 3 7 O 3 3 3 O 5 4 2 测试单位 澳实分析检测集团一澳实矿物实验室 四酸溶解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分析 第 1 1期 王恩德等 弓长岭铁矿床磁铁 富矿形成 机制探讨 图 8 弓长岭二矿 区磁铁石英 岩和磁铁富矿稀土元素原始 地幔标准化 配分模式 标准化数据据 S u n等 1 9 8 9 Fi g 8 Th e p r i mi t i v e ma n t l e n o r ma l i z e d REE p a t t e r n o f ma g n e t i t e q u a r t z i t e a n d h i g h g r a d e ma g n e t i t e i n t h e s e c o n d mi n e o f G0 n g c h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s t a n d a r d d a t a a f t e r S u n e t a 1 1 9 8 9 嘶 缸 S iO2 AI O F e 2 0 C a O Mg oNa 2 0 0 C O3 T i O Mn O P 20 S r O Ba O L OI 图 9 弓长岭二矿区石榴绿泥片岩 与绿 泥石 片岩 主量元素对 比图 Fi g 9 M a i n e l e me n t s o f g a r n e t c h l o r i t e s c h i s t a n d c h l o r i t e s c h i s t i n t h e s e c o n d m i n e o f Go n g c h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致 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磁铁石英岩和磁铁富矿的 一 致性 和继 承性 结 合两 者产 出位 置 的关 系可 以得 出磁铁富矿是由磁铁石英岩经过改造形成的 3 2绿泥片岩 石榴绿泥片岩 绿泥石榴岩的地 球化 学特 征 富铁矿的围岩为绿泥片岩 石榴绿泥片岩 绿泥 石榴岩 在绿泥片岩中有大颗粒 的石榴子石产出 图 版 I一 1 8 为确定其 内在关系 做 了常量 微量和 稀土元素的对比 在该矿 区富矿 围岩 中的绿泥片岩 石榴绿泥片 岩与绿泥石榴岩 常量元素测试结果见表 1和图 9 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相近的组成成分 主要差别在 于 S i O z 和铁氧化物 差别表现与磁铁石英岩和磁铁 富 矿差别表现一致 绿泥 片岩 石榴绿泥片岩与绿泥石榴岩微量元 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解见图 1 0 稀 土元素北美 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见 图 1 1 绿泥片岩 石榴绿泥 片岩与绿泥石榴岩稀土和微量元 素对 比可知 绿泥 片岩 石榴绿泥片岩与绿泥石榴岩有相近的稀土元 素 微量元素配分型式 j 咯 壮 图 1 O 弓长岭二矿 区石榴绿 泥片岩与绿泥石片岩 微量元素原始地 幔标 准化蛛网图 标 准化 数据 据 S u n等 1 9 8 9 Fi g 1 0 t h e p r i mi t i v e ma n t l e n o r ma l i z e d s p i d e r g r a n o f t r a c e e l e me n t s o f g a r n e t c h l o r i t e s c h i s t a n d c h l o r i t e s c h i s t i n t h e s e c o n d mi n e o f Go n g c h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s t a n d a r d d a t a a f t e r S u n e t a 1 1 9 8 9 图 1 1 弓长岭二矿 区石榴绿泥 片岩 与绿 泥石片岩 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分 布型式图 Fi g 1 1 No r t h Ame r i c a n s h a l e n o r ma l i z e d REE p a t t e r n o f g a r n e t c h l o r i t e s c h i s t a n d c h l o r i t e s c h i s t i n t h e s e c o n d mi n e o f G0 n g c h a n g 1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富铁矿围岩 中石榴子石矿物 的 C a O含量变化 柏 如 加 2 m 0 地质学报 范 围为 0 1 4 4 3 5 平 均为 2 O 2 远小 于 6 故其应为泥质变质矿物 基性岩变质矿物铁铝 榴石中 C a O的含量一般为 6 2 O 选取 富铁矿围岩 中绿泥片岩 石榴绿泥片岩和 绿泥石榴岩的常量分析结果采用 KA方法对原岩进 行恢复 其中 K K2 O Na 2 0 K2 O 1 0 0 A Al 2 O Al 2 O C a O Na 2 O K 2 O 1 0 0 各氧化物均以百分含量进行计算 其结果显示绿泥石片岩 石榴绿泥片岩和绿泥石榴 岩原岩为泥质 粉砂质沉积岩 图 1 2 如考虑在变质过程中 H O C O K O和 N a O 都属于活动组分 易发生变化 采用 A C F M 图解 加以副 证 其 中 一 A1 2 O C a O 2 F e O Mg O A 铝制系数 一A1 2 O 1 0 0 C 钙质 系 数 一C a O 1 0 0 F 铁质系数 一2 F e O 1 0 0 M 镁质系数 一Mg O 1 0 0 各氧化物均以 分子数进行计算 结果如图 1 3 绿泥片岩 石榴绿 泥片岩和绿泥石榴岩的原岩落于粉砂岩 区 V 靠 近硅铁质沉积岩区 V I 而不是落入基性火山岩区 也表明它们原岩以粉砂岩为主 综上所述 该区富矿围岩中绿泥片岩 石榴绿泥 片岩 绿泥石榴岩的原岩为泥质一粉砂质岩 而不是 后期 热液 蚀 变岩 1 0 0 2 0 O 2 0 4 0 6 O 8 0 1 0 0 A 图 1 2 弓长岭二矿 区绿泥片岩和石榴绿 泥片岩 KA 图解 据 周世 泰 1 9 9 2 F i g 1 2 KA f i g u r e o f c h l o r i t e a n d g a r n e t c h l o r i t e s c h i s t i n t he s e c o nd m i ne of Go ngc ha n gl i n g i r o n de po s i t a f t e r Z h o u 1 9 9 2 A 图 1 3 弓长岭二矿区绿泥片岩和石榴 绿泥片岩 A C F M 图解 据王仁民等 1 9 8 7 F i g 1 3 A C F M f i g u r e o f c h l o r i t e a n d g a r n e t c h l o r i t e s c hi s t o f t he s e c ond mi ne o f Gong c ha ngl i n g i r on d e p os i t a f t e r Wa n g e t a 1 1 9 8 7 4 富铁矿形成机制探讨 以上分析了富铁矿与磁铁石英岩的关系 富铁 矿围岩 中绿泥片岩 石榴绿 泥片岩和绿泥石榴岩的 关系 下面分析变质热液 的来源 变质热液的运移 并建立磁铁富矿体成矿模型 4 1 交 代热液 的 来源 变质热液的来源可能有两种 一是混合岩化热 液 二是区域变质阶段的变质水热液 1 从碱性组分含量考虑 由磁铁富矿及其附近 围岩的常量测试结果可见 表 1 造成 富矿及其 围 岩的热液 并没有带来那么多的碱质组分来足够形 成大量 的碱性矿物 且 Na含量普遍 大于 K 含量 所以成矿溶液不可能是混合岩化热液 并且 由于本 区磁铁 富矿 以及 磁铁 富 矿体 围岩 中仅有 少 量 的 Kz O Na z O碱性组分 导致本 区磁铁 富矿体 围岩中 云母类 矿物 含量较 少 2 从硫同位素的角度考虑 磁铁石英岩 中的黄 铁矿 S值均为小 的正值或负值 或近于零 与陨 石硫的硫同位素特征相似 表 明这些硫没有经过显 著的分馏作 用 其 物质是 来源 于深部 的 杨 凤筠 1 9 8 0 但磁铁富矿 中的黄铁矿具高 的 S值 为 3 2 1 4 4 反映了后期热液改造过程中 有高 值 6 S硫 的加入 混合花 岗岩中心部位 的 6 弘S值 1 2 o 接近于陨石硫的值 这可能代表高温混合岩 化作用造成的均一化的结果 也就是说混合岩化热 液只能促使硫同位素均一化 而不会使 S升高发 地质学报 蚕 宝 图 1 5 弓长岭 二矿 区绿 泥石 与石 榴子 石转 化图 据都城秋 蕙 1 9 7 9 F i g 1 5 Th e f i g u r e o f t h e c o n v e r s i o n b e t we e n c h l o r t e a n d g a r n e t i n t h e s e c o n d mi n e o f Go n g c h a n g l i n g i r o n d e p o s i t a f t e r Ak i h o M i y a s h i r o 1 9 7 9 子化学势 J mo 1 溶质 是溶质在温度为 丁 压 力为 P B 浓度为 3 2 情况下的分子化学势 J too 1 溶质 是纯溶质在温度 T 压力 户 下的标准分 子化学势 J mo 1 R为热力学常数 J too l K T 为温度 K z 为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 为溶质 在温度 T的摩尔体积 m too 1 式 4 中括号 内两 项之差的值在压力变化不大时可以忽略 依式 4 可知 变质水对磁铁石英岩 中物质的淋 滤 能力 与被淋 滤 物质 的浓度 变化 密切相 关 如果 淋 滤出的 S i O 不能 被转化 浓度 梯度就 不会发生 变 化 则淋滤过程很快结束 这样便不能形成富铁矿 但 由于泥质一粉砂质岩中含有较高的 Al O 该物 质可以与 S i O 和 F e O反应 从而形成绿泥石矿物 从而改变 S i O 的浓度 促使 S i O 的带出 通过对与富铁矿共生的铁铝石榴子石矿物中的 包裹体研究表明其形成 温度为 5 0 0 5 5 0 之间 施 继锡等 1 9 8 0 可见 本矿 区随着 区域变质作用的 进一步加强 绿泥石 和石英进一步反应生成矿物石 榴子石 转换方程式为 2绿泥石 4石英 一3石榴 子石 8水 图 1 5 在这个过程 中不需要铁氧化物 的加人 却需要 S i O 的参与 所 以在这个过程中 由 于铁的浓度没有变化 磁铁石英岩 中的 F e O不会被 继续带出 但是 S i O 情况相 反 随着其不断 的被消 耗 转化为石榴子石 磁铁石英 中的 S i O 被不断的 带出 从而形成磁铁富矿体与石榴绿泥片岩或绿泥 石榴岩相伴 终上所述 在 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 变质热液淋 滤途经的磁铁石英 岩 从 中带出二价 的 F e 并与原 始沉积的泥质一粉砂 质岩一同受变质作用力的影 响 在构造的合适地方富集起来 如在断层和褶皱核 部 在这些地方的磁铁石英岩由于发生了去硅且有 F e O的带入 从 而形 成磁铁富矿 并形成 了磁铁 富 矿与绿泥片岩 石榴绿泥片岩和绿泥石榴岩伴生的 结果 同时富铁矿受褶皱 断层构造控制的结果 所 以该矿区磁铁富矿成因是由区域变质产生的变质热 液水 构造动力以及原始含铝泥质一粉砂质沉积物 联合作用的结果 5 结论 1 弓长岭二矿 区磁铁富矿体与磁铁石英岩 围 岩和构造密切相关 2 弓长岭二矿区磁铁石英岩沉 积间歇中沉积 的含铝的泥质一粉砂质物质是磁铁富矿形成的重要 因数 在富铁矿形成过程中起到对磁铁石英岩 中带 出的硅消耗 形成石榴子石 绿泥石 黑云母等的作 用 3 区域变质作用为磁铁富矿 的形成提供 了变 质热液 储矿空间 变质热液运移动力 矿物转换提 供所需的温压条件 变质热液可 以淋滤磁铁石英岩 中的 F e O 区域变质作用是磁铁 富铁矿形成的重要 条件 4 弓长岭二矿区含有多层磁铁石英岩 在其间 夹有泥质一粉砂质沉积物 导致受力变形 以及 S i O 吸收两方面都相对 于单一厚大磁铁石英岩有利 所 以二矿区更易形成磁铁富矿体 参 考 文 献 陈光远 黎美华 汪雪芳 孙岱生 孙 传 敏 王祖 福 速 玉萱 林 家湘 1 9 8 4 弓长岭铁矿成因矿物学专辑 矿物岩石 4 2 1 2 5 4 程裕淇 1 9 5 7 中国东北部辽宁山东等省前震旦纪鞍山式条带状铁矿 中富矿的成因问题 地质学报 3 7 2 1 5 3 1 8 0 才 玉民 1 9 9 2 弓长岭富铁矿的赋存规律与找矿标志 见 中国铁 矿床 综论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 社 1 9 4 2 0 0 陈志宏 骆辉 毛德宝 胡小蝶 1 9 9 9 山西五 台山地区太古宙 条带状 铁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 因 地质论评 4 5 5 O 3 5 0 7 关广 岳 1 9 6 1 论变质作用在鞍山式铁 矿床 富铁 矿形成上 的意义 地 质学报 4 1 6 5 7 6 翟德 高 王建平 刘家军 张红雨 要梅娟 杨宗锋 常兆山 2 0 1 0 成矿 作用过程中赤铁矿一 磁铁矿之 间非氧化还原转变 地 质论评 5 6 6 8 0 1 8 0 9 李 曙光 支霞 臣 陈江峰 王俊新 邓衍尧 1 9 8 3 鞍山前寒武纪条带状 第 1 1期 王恩德等 弓长岭铁矿床磁铁 富矿形成机制探讨 1 7 7 1 含铁建造中石墨的成因 地球化学 2 l 1 6 2 1 6 9 李绍柄 1 9 7 8 鞍山式铁 矿富磁铁 矿矿床 的成 因 富铁科研论文集 北 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 3 4 1 3 9 施 继锡 李本超 1 9 8 0 根据鞍本地 区包裹体研究 试论 弓长岭磁铁 富 矿的成因 地球化 学 3 1 4 3 5 2 王仁民 贺高品 陈珍珍 郑松彦 耿元生 1 9 8 7 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 法 北京 地质 出版社 杨凤筠 1 9 8 0 鞍本地区前寒武纪硅铁建 造 同位 素地质 的初步研究 天津地 质调查所所报 1 1 1 O 1 2 2 周世 泰 1 9 9 2 辽 宁鞍本地 区太古宙条带状铁矿的岩石化学研究 见 王可南 姚培慧主编 中国铁矿床 综论 北 京 冶金工 业出版 社 9 4 1 o 6 周世泰 1 9 9 4 鞍 山一本溪地区条带状铁矿地质 北京 地质出版社 郑宝鼎 1 9 9 2 辽宁省鞍山 本溪地区太古代 花岗质 岩石绿 岩地体 中 层控磁铁富矿矿床 见 王可南 姚培 慧主编 中 国铁 矿床综论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 6 0 1 7 1 Co r n e l i s K 2 0 05 S o m e p r e c a mbr i a n b a n d e d i r o n f o r ma t i o n s BI F s f r o m a r o u n d t he wo r l d t h e i r a g e g e o l o g i c s e t t i n g m i n e r a l o g y me t a mo r ph i s m g e o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o r i g i n Am e r i c a n M i n e r a l o g i s t 9 0 1 4 7 3 1 4 9 9 M i c h a e l B Pe t e r D 1 9 9 9 Co mp a r i n g y t t r i um a n d r a r e e a r t hs in hy d r o t h e r ma l f l u i d s f r o m t h e M i d At l a n t i c r i d ge i mp l ic a t i o ns f o r Y a nd REE b e h a v i o u r d u r i n g n e a r v e n t mi x i n g a nd f o r t h e Y Ho r a t i o n o f P r o t e r o z o i c S e a wa t e r C h e mi c a l Ge o l o g y 1 5 5 1 2 7 7 9 0 M u c k e A Ca b r a 1 A R 2 0 0 5 Re d o x a n d n o n r e d o x r e a c t i o n s o f ma g ne t i t e a n d h e ma t i t e in r oc k s Ch e m i e d e r Er d e 6 5 2 7 1 2 7 8 Oh mo t o H 2 0 0 3 No nr e d o x t r a ns f o r m a t i o n s o f h e ma t i t e ma g ne t i t e i n h y d r o t h e r ma l s y s t e m s Ec o n o m i c Ge o l o g y 9 8 1 5 7 1 6 1 Ot a k e T W e s o l o ws k i J D Ano v i t z M I Al l a r d F I Ohmo t o H 2 0 07 Ex p e r i me n t a l e v ide n c e f o r n on r e d o x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s b e t we e n m a g ne t i t e a n d h e ma t i t e u n d e r H 2 r i c h h y d r o t h e r ma l c o n d i t i o n s EPS L 2 5 7 6 0 7 0 Ya s u hi r o K Ko s e i E Y Hi r o s h i O 2 0 06 Ra r e e a r t h e l e m e n t s i n Pr e c a mb r i a n b a nd e d i r o n f o r m a t i o n s s e c u l a r c ha n ge s o f Ce a n d Eu a n o ma l i e s a n d e v o l u t i o n o f a t mo s p h e r i c o x y g e n Ge o l o g i c a l So c i e t y o f Ame r i c a 1 9 8 2 6 9 2 8 9 Fo r m i n g M e c h a ni s m o f Hi g h Gr a d e M a g n e t i t e Bo d i e s i n G0 n g c h a n g l i ng Li a o ni ng Pr o v i n c e WANG En d e XI A J i a n mi n g ZHAO Ch u n f u FU J i a n f e i HOU Ge n g q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Re s o u r c e C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 No r t h e a s t e r n Un i v e r s i t y S h e n y a n g 1 1 0 8 1 9 Ab s t r a c t Th e Go ng c ha ng l i ng i r o n d e p os i t i s r e p r e s e nt a t i ve of t he A n s h a n t yp e s e d i me nt a r y m e t a mo r p h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湘潭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渭南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5年葫芦岛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濮阳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菏泽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盘锦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甘孜藏族自治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郴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阿拉善盟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ab卷
- 管理层财务基础知识培训
- 小学生电力科普小讲座
- 医院感染进修总结汇报
- 口腔病历汇报展示
- 2025至2031年中国冷冻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油画创作实战教学课件
- 铁路货物卸车方案(3篇)
- 呼吸重症发展历程图解
- 山林界线协议书样本3篇
- T/CGMA 0303-2023螺杆空气压缩机电控系统
-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 2024-美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