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doc_第1页
《中外戏剧》.doc_第2页
《中外戏剧》.doc_第3页
《中外戏剧》.doc_第4页
《中外戏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戏剧京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平谷中学 王莉英 王正寒一、教学目标:1、了解戏剧常识: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语言高度个性化与动作化。2、了解老舍、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的创作及风格。3、通过品味节选中主人公的语言,体验戏剧语言丰富的内涵,体察、关注人物内心,分析人物性格。4、完成单元以“独”为话题的写作练习,也可培养学生关注、探讨戏剧的兴趣,尝试戏剧的改编或创作。5、课外延伸拓展,阅读经典戏剧雷雨日出奥赛罗李尔王伪君子等,提高鉴赏戏剧的兴趣,增强鉴赏信心。6、成立配音小组、表演小组,组织排练经典戏剧片断或自己改编、创作的戏剧。二、教学安排:茶馆3课时; 哈姆莱特3课时; 伪君子2课时;狗儿爷涅磐1课时;延伸阅读、研讨2课时或1课时;配音排练或戏剧表演2课时。三、教学设想1、课上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为主,教师尽量引导、指导阅读,让学生增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增强阅读经典名作的信心。2、阅读茶馆重点把握在分散式的“横断结构”中各色人物的纷纷登场,以一个人表现一类人,从而反映社会的状况。在阅读过程中,以阅读、理解旁批来增强分析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独特的鉴赏体验。3、哈姆莱特以品味哈的语言为重点,体察他复杂的内心活动,归纳其性格特点。了解人文主义思想家与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课外可对比阅读麦克白奥赛罗等。4、伪君子狗儿爷涅磐则可将重点放在与前两篇戏剧的比较上,让学生加深阅读的体会。如可以把茶馆与伪君子进行戏剧结构方面的比较;把哈姆莱特极富抒情性、形象性的诗化语言与狗儿爷涅磐中饱经忧患、痴迷土地的老一代农民的通俗俚语进行比较,体会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也可把这两课直接纳入戏剧表演活动之中。5、戏剧创作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内容展开。可以尝试一次实地观看表演(可以看盘),学生会得到与阅读剧本不同的体会,师尽力创设学习环境,利用学校及社区的有利因素,开展参观、走访、筹办戏剧节等活动,真正让戏剧走进学生生活。茶馆(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鉴赏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2、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领悟该作品的时代意义。教学重难点:鉴赏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教学过程:一预习阶段1、阅读茶馆全剧,了解故事情节2、上网查阅资料或翻阅书籍,了解戏剧知识及本文的作者3、结合旁批预习课文内容,梳理情节4、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最感兴趣的人物,为课堂活动做准备二课堂教学1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介绍戏剧知识及老舍2怎样理解“导引”中所提到的“横断结构”?没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和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是分散穿插若干个生活画面,有生动鲜明的人物肖像(非形象),这些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截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所以又称其为“图卷戏”。3第一幕开篇的舞台提示中我们可以获取到怎样的一些信息?(1)人物众多,身份地位各色,三教九流将一一登场。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人们言谈中所透露的信息,必将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所以言“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2)社会背景戊戌变法失败后,黑暗、混乱的社会状况,特务、恶霸当道,太监竟要娶老婆,令人发指。生活在最低层的百姓贫苦无依,以至于卖儿卖女。封建传统思想依旧。在茶馆出现的除卖女的和被卖的是女性外,茶客们均为男性。社会依旧为男性所主宰。4在旁批中我们看到“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是贯穿全剧的三个中心人物”,这三个人的出场为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要点:(1)王利发:行为、语言处处体现着这位年轻掌柜的善良、精明。面对落魄的算命先生唐铁嘴,他虽心生厌恶与鄙薄,但是依旧送“一碗茶喝”,并好心规劝他放弃鸦片,表现出了他的善良与看透世事。(2)常四爷:一出场便是“雄赳赳”带着一股硬气,连手中的画眉笼也是“大而高”,与人物的形象性格相映。与二德子一上来的矛盾冲突体现出了他的正直、倔强的性格。(3)秦仲义: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会“满面春风”吧,穷苦的人是不会有这等等脸色的。对王利发的言语,处处显现出房主的高高在上,“拿着”的劲头在这里显露无疑。5其余人物形象分析(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以下活动)(1) 鉴赏该人物语言、动作,总结人物性格(2) 选取你认为最能够体现该人物性格特征的一句话(3) 写一份人物简介或短评大致分为: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等吴祥子、宋恩子等康六、老人等若干小组6讨论交流要点:松二爷:心眼好,但胆小怕事,依旧有封建残余思想,是满清遗老的代表刘麻子、唐铁嘴等:一群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麻农相士,算命骗人吴祥子、宋恩子等:顺风倒的奸邪小人,满清王朝的走狗康六、老人等:社会最底层的民众,诚实、本分却一无所得7总结写作主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通过茶馆的变化兴衰,来反映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动乱变迁。每一个人物及代表这一类人,这个人的命运悲剧即使这类人的悲剧。这一幕所选取得是清末维新失败后的茶馆,是该剧的第一幕,各色人物纷纷亮相,我们看到他们在这样的社会中采取自己的方式生存、挣扎。老舍向我们展示的就是整个旧时代的黑暗。8由小组推举有朗读才能的同学,尝试为话剧茶馆的视频配音,或表演9作业:(1)试评价老舍作品的语言特征(2)阅读老舍的其他作品(推荐骆驼祥子二马我这一辈子龙须沟)哈姆莱特(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重要作品,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悲剧特点。2、积累本课重要字词,了解故事梗概,记忆哈姆雷特经典台词。3、通过人物独白、对话品味语言,理解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通过生动丰富的故事情节,把握分析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4、了解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戏剧剧情、人物,与哈姆莱特进行比较。理解人文主义者与当时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独白、对话品味语言,理解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哈姆莱特的典型形象是十八世纪人文主义代表,他的悲剧意义:社会悲剧还是性格悲剧。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预习:1、鼓励通读全剧,写一份故事梗概(400字)。摘录你最喜欢的台词或对话,介绍给同学。2、解决字词问题。3、读课本节选,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交流。过程:1、导入:用电影狮子王或夜宴引入设计导语。如:狮子王是大家喜爱的一部好莱坞动画影片。片中勇敢可爱的小狮子辛巴为父报仇、最终长成为一名狮王的故事大家一定记忆犹新,这部获得极大成功的动画片原型来自何处?(哈姆莱特)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看一出人间版的狮子王。(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学生介绍故事梗概,其他同学指出不认同处。朗读推荐给大家的经典台词,并说明推荐的理由。3、作者介绍、背景介绍、莎翁悲剧介绍。(PPT可由学生讲解)4、读课文,理清结构:板书: 奸王密谋 刺探隐情 哈奥相会 识破阴谋 遣侄访英 意欲加害、作业:通过品味哈姆莱特的语言,体会他的内心,分析他有什么样的性格?初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思考:在哈姆莱特的身上怎样反映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第二课时:品味独白、对话,体察人物内心,分析人物独特的性格特点。1、导入: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说明了文学鉴赏存在着个性阅读的差异。但是“一千个哈姆莱特还是哈姆莱特”这就告诉我们人物来源于文本,关注文本的解读才是正确的解读途径。2、交流课前的作业,要求有理有据。预设落脚点在三个段落的研读上:哈姆莱特独白1)学生自读)提问:独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蕴含的感情是什么?哪些语句是表现了哈姆莱特内心的痛苦?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反映了他内心世界什么样的挣扎?(分析文本时可加入自己的经验,思考哈姆莱特此时的感受)明确:思考“生存与死亡”的问题。他的感情是灼热激动又忧郁彷徨的。这段独白表明了哈姆莱特是个忧郁厌世、软弱迟疑、擅长思考,缺少斗争精神的人。揭示他内心的矛盾,展示了他复仇过程中痛苦的心灵冲撞。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哈姆莱特在进行个人复仇和探索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鼓励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观看视频,体会其性格特点。)有感情的再次朗读。哈奥相会时的对话。)观看视频)提问:奥菲利亚知不知道哈姆莱特是在装疯?她为什么会被国王与父亲利用?哈姆莱特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连续五次对奥菲利亚说“到尼姑庵去吧”? 他为什么装疯?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意识到有人在偷听吗?作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不知道。单纯善良,处于失去爱情的悲痛心境中。时而高雅、时而粗俗、时而晦涩难懂,听来就像发疯一样。一方面由于两人之间的误会,另一方面是哈姆莱特挥剑斩断情思,害怕心上人受到伤害。而且她可以因忠贞保住清白。他要面对的对手过于强大:不仅有阴险狡猾的奸王,还有整个封建集团和社会邪恶势力。他势单力薄,孤军奋战,不得已才装疯卖傻,这也是斗争的一种方式。是一个勇于负责,善于保护心上人,因内心巨大的矛盾使他不堪重负的形象。意识到了。通过不知内情的奥菲利娅的伤心扼腕,表达了对哈姆莱特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揭示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两个同学一组有感情的朗读。奥的台词“啊,一颗多么今朝的泥土!”)提问:奥菲利娅在这段话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这段话对刻画哈姆莱特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这段台词表现了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什么特点? 明确:赞美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通过奥菲利娅的扼腕痛惜,从侧面描写中表明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戏剧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这段台词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句,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有感情的朗读。、总结: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他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语言深沉含蓄,极富于哲理性,对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的变化。如奥菲利娅在谈到哈姆莱特的变化时,就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句,这段语言就极富抒情性和形象性。、作业:请仿照茶馆(节选)一课“人物说明”的写法,给本课其余六个出场人物写份说明。、思考戏剧悲剧意义:你认为哈是一部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第三课时通过生动丰富的故事情节,把握分析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交流人物说明,重在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国王:凶残毒辣、阴险狡诈;王后:个性善良、忍让、软弱;波罗涅斯:昏庸无道,吹牛拍马,为了卑鄙勾当连女儿也出卖;奥菲利亚:纯洁善良,但她的爱被利用和玩弄;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国王的密探,出卖朋友。、探讨戏剧冲突、主题。主要戏剧冲突:哈姆莱特与国王之间的冲突。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产生误解后的冲突,哈姆莱特内心生存还是毁灭的矛盾,都是围绕这一主要冲突展开的。主题:剧作家通过塑造哈姆莱特这一形象,深刻而具体地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与不平,表现了他人文主义的思想。、拓展:推荐阅读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把人物与哈姆莱特进行比较,了解莎士比亚这一时期的悲剧特点。理解人文主义者与当时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伪君子(节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该篇的情节2了解西方古典戏剧的“三一律”的原则3比较伪君子与茶馆在戏剧结构方面的异同教学重难点:戏剧的情节结构教学过程:一预习阶段阅读伪君子全文,了解故事梗概,重点阅读第五场二课堂教学1比较伪君子(节选)与茶馆(节选)在情节结构上的不同。要点:(1)茶馆截取的是横断面,各场次之间没有情节的承接;而伪君子则运用的纵线,幕与幕之间,各幕内的场次之间,都丝丝入扣,环环相套,十分紧密。(2)两个故事虽然都发生在某一地点,但茶馆表现的是在三个不同时期,同一批人的变化,以反映时代对人物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