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武汉市重点中学联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doc_第1页
2012年武汉市重点中学联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doc_第2页
2012年武汉市重点中学联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doc_第3页
2012年武汉市重点中学联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doc_第4页
2012年武汉市重点中学联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武汉市重点中学联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测试时间:150分钟 测试满分:120分)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尴(gn)尬 见地(d) 奇伟 若无其事B笼统(lng) 桑梓(z) 销魂 见异思迁C聪惠 沉湎(min) 顿挫(chu) 瞬息万变D禁锢 攥着(zun) 显赫 风尘仆仆(p)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是一个 的共产党员。(2)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 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3)汉光武帝当年领兵作战时,手不释卷,曹孟德也自称老而好学,你为什么不以他们为榜样 自己呢?A纯粹 蒙 鞭挞 B纯正 绷 鞭策C纯正 蒙 鞭挞 D纯粹 绷 鞭策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B身处顺境,不能因为有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让赞美声冲昏头脑,更不能以自己优越条件而玩世不恭。C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D老师经常讲:中考是人生的关键一步,这一步一定要迈好。4将下面句子还原到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会在理想的门外久久徘徊,流连忘返!应该说,人生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A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点就是高于现实。B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现实的人至死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他就无愧于人生!C如果说这就是遗憾,那么,正是它,在照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D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说说“浅阅读”吕宏一个朋友每月都要买七八本厚薄不一的各类书籍,更新床头的书架。我好奇地问,买书,看吗?他答,当然看,有些时候是一天看一本,只求花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书。这就是当前很时尚、很流行的“浅阅读”。 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一位领导同志曾谈到,在线浏览正在取代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 不可否认,“浅阅读”在当今时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但如果仅仅把读书当成简单的消闲方式,或作为获取某种利益的途径,而不是作为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的手段,其过于功利性的读书目的会使人在失去学习自觉性的同时带来思维的钝化。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功利性阅读将不利于其人格的完善、精神的发育、知识构成的合理化,甚至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读书之用途,小而言之可以了解社会、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陶冶性情、丰富生活、充实自我;大而言之可以掌握科学、明辨真理、培养能力、提高水平、奉献社会、报效国家。古人读书讲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读书,是提高文化修养和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在时下,不少人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太思考工作,很少研究问题,遇到新情况时,就拿出一本相关的书顺手翻几页“临时抱佛脚”,这种不求甚解的“浅阅读”有可能演化成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浅思维”,如果再以这种“浅思维”为指导做出“浅决策”,弊端更多。 有人说,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强大和发展的。已有专家指出,如果仅仅满足于“浅阅读”,或者过分热衷于“浅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高科技浪潮中,很多网络发达的国家反而更强调传统式阅读:美国政府陆续提出了“美国阅读挑战”、“阅读优先”等计划,英国政府设定“阅读年”,要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近年来,世界很多国家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实施这些措施重新唤起“深阅读”。 在阅读已呈大众化、通俗化甚至娱乐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深度阅读,不能满足于“我在读”,这种浅阅读。因为,读书不仅要“过眼”,更要“过心”。 5下列对于本文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浅阅读正成为阅读的新趋势。 B读书不仅要“过眼”,更要“过心”。C我们需要深度阅读,不能仅满足于浅阅读。 D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高度。6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浅阅读”可以快速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在当今时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B“浅阅读”会带来思维的钝化,尤其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 C不求甚解的“浅阅读”一旦演化成“浅思维”,做出“浅决策”,坏处会很多。D美、英等国意识到“浅阅读”的危害,强调传统式阅读,抵制“浅阅读”。7下列名言名句中最适合做本文论据的是 。 A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韩非之死 王闻其贤,欲见之,非为韩使于秦,因上书说王曰:“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臣昧死愿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计,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王悦之,未任用。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法诛之。”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王后悔,使人赦之,非已死矣。注释:王闻其贤:秦王嬴政听说韩非贤能。王,此处指秦王嬴政。其,此处代指韩非(韩国国君之子)。昧死:鲁莽地冒死。昧,冒昧、鲁莽;死,冒死。从:同“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反对秦国的联盟。举:攻下,占领。陈:陈述。8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 破:破坏 B四邻诸侯不朝 朝:朝拜C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 戒:告诫,警戒 D久留而归之 归:回来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霸王之名不成A王闻其贤,欲见之 B王悦之 C小大之狱 D吾欲之南海10下面的选项中不符合文段内容的一项是 。 A韩非子作为韩国的使者拜访秦国。B韩非子给秦王上书献计,是为了维护秦国的利益。C韩非子为了说服秦王,不惜以生命作为赌注。D李斯力劝秦王处死韩非子的根本原因是他认为韩非子最终是维护韩国的。四、(共14分)11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3分)(1)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2)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12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填写古诗文句子。(共8分。每空2分。) ,月照花林皆似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后值倾覆,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的品格,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零落成泥碾作尘, 。”考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人生是一次长跑,拥有健康心态面对未来更为重要。所以在失利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自勉:“ ,直挂云帆济沧海。”五、(18分)阅读文章,完成13-16题养成好习惯:先读文章,圈划各段的重要词句,把握自然段大意,理清全文脉络层次,思考作者写作目的、情感。老屋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漫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已经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皱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荡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母亲骂我一声“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于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材、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才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个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了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10.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跟紧大人去看电影在我的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12.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时尚气派的“小二层”。 13.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提醒自己: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文中前前后后写了些什么?写这些分别起什么作用?多问问自己,有没有读懂文章,没有的话接着读文章。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文不读通做题无用功!】13、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语句,把作者的行踪补充完整。站在村口远远望去( )( )默默地坐在堂屋里( )站在老屋门口14、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参考示例,从第段描写父亲的【A】【B】两个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品析。 我选【 】句品析答:15、.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耐人寻味。怎样理解“奶奶的歌声”落在“我的梦里”?16、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在气候压力日趋加大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开展低碳城市建设、全面实现低碳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识。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为了正确引导学生节约能源、保持环境,自觉践行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中学生的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解决以下问题。17请为调查问卷“中学生的高碳生活现象”设计一个调查问题。(2分) 18调查过程中,有同学搜集到如下材料。请归纳出图表中所反映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中学生对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了解程度 19下课的时候,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学校副食店购买饮料。你在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厂家在生产和回收的过程中会消耗很多能源,所以你反对这种做法,建议大家自带水杯饮用白开水。同学说:“白开水哪有饮料喝得够味!”另一同学接着说:“这点浪费算什么?不足以让地球毁灭吧!你有点杞人忧天!”听到这些后,你会说“ 。”七、(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交换思想,你就会获得信任;交换角色,你就会获得忧喜;交换空间,你就会获得新意你有哪些和他人交换的经历和感悟?请以“和你交换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作文题目: 和你交换 2004006008002012年武汉市重点中学联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2分)1C 2 D 3 B 4 B 二、(9分)5 C 6D 7 A 三、(9分)8 D 9 C 10 D 四、(14分)11(1)如今您想吞并诸侯各国,韩非最终还是要为韩国利益着想,而不会为秦国,这也是人之常情。(“并”、判断句式各1分,句子通顺大意正确1分)(2)李斯派人送给韩非毒药,让他及早自杀。(“使”、“遗”各1分,句子通顺大意正确1分)五、(18分)1(1)默默走近老屋 (2)抬脚跨进门槛 (3)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 2既蕴涵着作者回到老屋时涌起的亲情,又蕴涵着作者对老屋老去的惋惜之情。 3示例1:A“春燕衔泥”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父亲建造新房时的不辞劳苦、满怀憧憬,读来真切感人。示例2:B“拍拍”“指指”,运用叠词生动地表现出父亲造好房子后的喜悦、自豪。 4既指在“我”入睡后奶奶依然为“我”唱着童谣,又指奶奶的童谣和奶奶的爱意深深地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5示例: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是对的。因为老屋虽老,却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好的居住条件,更需要有精神的家园,比如人们搬迁或远行时,总是对故园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所以作者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六、(8分)示例句子: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我的脸。品析:“轻抚”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借月亮生动地写出了奶奶对“我”的疼爱及给予“我”的心灵抚慰。17本题围绕中学生中“非节约能源、保持环境”的行为从而制造高碳现象的角度提问即可。共2分。示例 (1)你出教室的时候有关灯的习惯吗? (2)你们班的垃圾分类了吗? (3)进餐的时候你使用一次性餐具吗? (4)你有节约用水的意识吗? (5)你上学放学是步行吗?你的学习垃圾如何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