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doc_第1页
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doc_第2页
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doc_第3页
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doc_第4页
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 文):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英 文):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姓 名李小姣学 号200906001137院 (系)电子工程系专业、年级物理学 2009级指导教师熊文元2013年 5 月 8 日II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5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学生姓名:李小姣系 别:电子工程系专 业:物理学指导教师:熊文元 2013 年 11 月 30 日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1、主题词、关键词: 中学物理 教学 环境教育 环保意识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1)论文标题应做到选题大小恰当,主题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2)论文选题应有明确的选题理论依据,以及研究的实际意义。(3)毕业论文应结合选题的研究动态,根据选题综述自己的观点。(4)论文内容应做到语言运用规范、恰当、准确。(5)毕业论文应明确的论点以及支撑论点的相关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6)毕业论文应做到各部分内容完整,具体参考湖南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7)毕业论文写作应熟悉掌握和运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及文献。3、文献查阅指引:(1)通过图书馆查阅、借阅各种相关书籍、学术期刊。(2)通过网络搜索有关文献材料。(3)通过指导老师指引,查阅相关文献4、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1、20012年12月26日选定论文题目。2、2013年3月3日,我完成了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检查。3、2013年3月10日修改初稿。4、2013年4月17日,正式答辩前,提出写“学生答辩申请及资格审查表”。 5、2013年4月24日毕业论文(设计)定稿。 6、2013年4月26日到5月5日做PPT课件准备答辩。7、答辩时间为5月18日。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注:本任务书一式三份,由指导教师填写,经教研室审批后一份下达给学生,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留系里存档。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作 者 姓 名李小姣所属系、专业、年级 电子工程系 物理专业 2009年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熊文元 教授预计字数10000开题日期2012.12.28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1)“环境教育”其实就是英语单词Environmental Education。它在国际教育界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自60年代来,大家对环境教育的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分歧。但是直到今天,尽管各国环境教育活动已经开展得相当普遍,但是对此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一般认为,最早并且最经常被引用的环境教育的定义,所以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弄清概念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内在关系来说,这些技能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行为准则做出决策。环境教育使所有的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为改善生活条件所进行的许多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重视自然界的种种困境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而且,随着环境教育层次的提高,受教育者应掌握一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培养促进和保护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使我们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2)当前,国际教育界对在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物理教学中人文教育和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研究较多,但对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结合本人所学专业,本文对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绪论第二部分: 环境教育第三部分: 环境教育在人才培养当中的作用第四部分: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查阅资料法,列举法,对比法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2013年底前完成调查的工作。2013年2月份前主要是资料的查阅与搜集工作。2013年3月初老师指引,查阅相关文献。完成论文初稿。2013年3月底仔细研究并综合各种相关信息,展开论述。主要参考资料:1方林.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与环境教育并行J.物理教学探讨,2009,v.27;No.35525:25-26.2刘军.物理教学中环境物理教育的实施初探J.物理教学探讨,2010,v.28;No.37303:56-57.3渊小春,范中和,王欣.物理学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体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1:240-243.4徐辉,祝怀新.环境教育理论初探J.教育评论,1993,03:18-21.5张红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J.宁夏教育,2005,03:43-44.6屈文妍,蔡剑.从新课程改革看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J.中国教师,2005,08:13-15.7孙凌延.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J.学周刊,2011,No.10509:71.8都晓辉.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9李久生,谢志仁.从新课程标准看环境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3,21:30-32.10吴述梅.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新课程学习(下),2012,No.13208:147.11何立亚.怎样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2,10:156.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意见:签 名: 年 月 日开 题 报 告 会 纪 要时间 地点与会人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会议记录摘要:会议主持人:记 录 人:年 月 日指导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系部 意 见负责人签名:年月日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老师和本人各保存一份湖南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学生姓名李小姣学 号200906001137系 别电子工程系专 业物理学指导教师熊文元检查日期指导教师检查情况记载及修改意见:签名: 注:此表用于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初稿完成后对学生执行任务书情况进行中期检查时用,由指导教师填写。湖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学生姓名李小姣学号200906001137专业班级物理0901指导教师熊文元职称教授系(教研室)电子工程系、理论物理指导过程记录指导内容记录(一)学 生 签 名: 20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记录(二)学 生 签 名: 20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记录(三)学 生 签 名: 20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记录(四)学 生 签 名: 20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指导过程记录指导内容记录(五)学 生 签 名: 20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记录(六)学 生 签 名: 20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记录(七)学 生 签 名: 20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指导内容记录(八)学 生 签 名: 20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答辩小组组长意见(对情况是否属实做出意见)组长(签名): 200 年 月 日注:本表与毕业论文一起装订存档。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论文题目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作者姓名李小姣所属系、专业、年级电子工程 系 物理学专业 2009年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熊文元 教授字 数10000定稿日期2009.4.25中文摘要本文对物理教学中环境教育进行了研究,从课内知识、课外实践、研究强化三个方面谈物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方法以及环境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合适、合理的教育渗透和拓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养成自觉的环境保护行为,形成理性的环境价值观,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我的环境教育的现状以及怎样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堂教学的主阵地、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实施、利用习题方法来渗透环境教育。关键词(3-5个)物理教学;环境教育;环保意识英文摘要In this paper,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 are studied, from the classroom knowledge,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strengthen study three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rough appropriate and reasonable education infiltration and expansion, 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good environment, and develop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havior, the forming reason of environmental values, strengthe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My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how to penetra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main land to appear in the teaching, the use of life issues, implementa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problem sets in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to penetra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关键词(3-5个)Physics teach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审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指导教师实评分选题质量25%目的明确符合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10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10选题恰当题目规模适当,难易度适中;有一定的科学性。5能力水平40%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10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阐述问题;能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运用;能对其科学论点进行论证。10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如计算机、实验仪器设备等)进行实验、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10外文应用能力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外文摘要和外文参考书目(特殊专业除外)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5论文质量35%文题相符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5写作水平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15写作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规范化、符合标准。10论文篇幅10000字左右。5实评总分 成绩等级 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说明: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实评总分90100分记为优秀,8089分记为良好,7079分记为中等,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评阅教师评定成绩评审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评阅教师实评分选题质量25%目的明确符合要求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10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10选题恰当题目规模适当,难易度适中;有一定的科学性。5能力水平40%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本论文所涉及的有关研究状况及成果。10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阐述问题;能对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和运用;能对其科学论点进行论证。10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整体思路清晰;研究方案合理可行。5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能运用本学科常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如计算机、实验仪器设备等)进行实验、实践并加工处理、总结信息。10外文应用能力能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外文摘要和外文参考书目(特殊专业除外)体现一定的外语水平。5论文质量35%文题相符较好地完成论文选题的目的要求。5写作水平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15写作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用语、格式、图表、数据、量和单位、各种资料引用规范化、符合标准。10论文篇幅10000字左右。5实评总分 成绩等级 评阅教师评审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说明: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实评总分90100分记为优秀,8089分记为良好,7079分记为中等,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湖南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论文题目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作者姓名李小姣所属系、专业、年级电子工程系 物理学专业 2009年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熊文元 教授答 辩 会 纪 要时间地点答辩小组成员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姓 名职务(职称)答辩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记录:会议主持人:记 录 人: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评语:评定等级: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系学位委员会意见评语:论文(设计)最终评定等级:负责人(签名): 系部(公章) 年月 日校学位委员会意见评语:评定等级: 负责人(签名): 年月 日目 录绪论11环境教育21.1环境教育的涵义21.2环境教育提出的背景21.3环境教育的特点3 1.4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41.5 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51.6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52环境教育在人才培养当中的作用62.1通过环境教育,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62.2通过环境教育,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72.3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3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113.1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113.2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渗透123.3在实践探索中实施123.4利用习题133.5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134结论与展望17参考文献18致 谢19物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摘要环境问题己成为21世纪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环境教育对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物理教学中环境教育进行了研究,从课内知识、课外实践、研究强化三个方面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方法以及环境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合适、合理的教育渗透和拓展,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养成自觉的环境保护行为,形成理性的环境价值观,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我的环境教育的现状以及怎样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堂教学的主阵地、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实施、利用习题方法来渗透环境教育。【关键词】:物理教学;环境教育;环保意识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 Physics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ble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 facing all mankind in the 21st centur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trengthen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ducation for this is a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our country,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o promote our country economy long-term,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 are studied, from the classroom knowledge,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strengthen study three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rough appropriate and reasonable education infiltration and expansion, 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good environment, and develop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havior, the forming reason of environmental values, strengthe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My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how to penetra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physics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main land to appear in the teaching, the use of life issues, implementa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problem sets in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to penetra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Key words】Physics teaching;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绪论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高速发展,然而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人类也面临着环境、人口、资源等诸多问题的挑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环境间题。环境问题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而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物理教师,要在日常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的挖掘教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道德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恩格斯就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句话对于我们仍有着不小的警示意义。建立绿色环保、循环型经济、节约型社会,对于国家的健康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当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忽视环境教育的作用。 国家教育部 2001 年颁发的全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所能及的范围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因此,环境教育是中学物理教科书的一条重要的线索,也是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向学生渗透的一种重要的理念或者说是一种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生态教育列为主要工作,并推行了一系列环境教育计划,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把环境保护教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足见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把环保教育与智育结合起来,渗透在教学之中。那么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渗透环境教育呢?由此可见,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对待环境的问题。就应当考虑到学生良好环保意识的培养。1 环境教育1.1环境教育的含义“环境教育”的英文意思就是(Environmental Education)在国际教育界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自60年代以来,对环境教育的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分歧。直到今天,尽管各国环境教育活动已经开展得相当普遍,但对此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不过,一般认为,最早并且最经常被引用的环境教育的定义,是1970年国际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联合会(I-UCN)在一次会议中提出来的:“所谓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弄清概念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内在关系来说,这些技能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行为准则做出决策。”目的,是要使所有的人都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为改善生活条件所进行的许多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重视自然界的种种困境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随着环境教育层次的提高,受教育者应掌握一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培养促进和保护环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环境教育并非是针对环境问题的环境教育,而更应该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就学科的基本性质而盲,环境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各级各类教育领域中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规划、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等等,环境教育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或改进本国各级各类教育领域中的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由此可见,环境教育属于教育科学范畴,一般而言,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活动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的一门教育科学。1.2 环境教育提出的背景 环境研究与环境教育始于60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环境教育的国家,并于 1970 年率先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 年代。从1973 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我国首次提出环境教育设想,到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环境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的跨越。综观我国30年来环境教育政策的发展,其中贯穿着从“要不要搞环境教育”,发展到“如何搞环境教育”,再到“如何保证实施环境教育”的发展线索。同时,在教育实践上,我们不仅借鉴了国外环境教育的先进之处,也不断摸索着适合中国自身条件的环境教育形式。而我国在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和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要求与现实情况的差距的三个方面提出的。环境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术语,自60年代以来,对环境教育的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分歧。直到今天,尽管各国环境教育活动已经开展得相当普遍,但对此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什么是环境教育,其理念为何,定义为何,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占主导地位有以下几种: 1970年国际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联合会(I-UCN)在一次会议中提出来的:“所谓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弄清概念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内在关系来说,这些技能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行为准则做出决策。”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再次强调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并正式把“环境教育”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著名的贝尔格莱德宪章,根据环境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指出环境教育是“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机会获取保护和促进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1977年,在前苏联第比利斯召开的部长级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对环境教育概念的界定又一次作了尝试。会议着重指出,环境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既要考虑自然一方,也要考虑人类行为一方.环境教育是一门属于教育范畴的跨学科课程,其目标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和当地环境的现实,涉及教育过程的各个领域。以上对于环境教育下了一些明确的定义。但都还不十分明确。但是部分人却认为环境教育只能说是一种理念。 1.3环境教育的特点环境教育的开放性、多维性、动态性,带来了环境教育的不确定性,并无不渗透于环境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所有内容之中,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了独特的环境教育价值从这一视角审视新课程标准,无不折射出关注人、自然、社会这一有机整体的现代环境教育理念。世界范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追求全人发展的价值取向,设计回归生活的课程形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能力,这与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和建议中所倡导的环境教育意识、知识、态度、技能、参与等五个目标十分吻合。可以这样认为,环境教育的目标分类与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目标的一致,必将对环境教育理念的建构及实施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与国际环境教育相比,中国的环境教育起步相对较晚。2003年教育部才正式印发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明确要求环境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从这时间流转之中可以寻觅到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及演变脉络:困扰中诞生的环境教育 为什么教;求索中诞生的环境教育课程设置 在哪里教;变革中诞生的环境教育教材建设 教什么;创新中诞生的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怎么教。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中,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到课程内容,或是彰显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或是蕴涵环境教育元素和信息,反映了科学主义和人文本义的协调平衡、生存与发展的协同融合,凸现了环境教育伦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的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可以使各种环境信息由学生的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使环境教育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1.4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问题,要减缓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所有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学生虽然不直接参与社会决策,但他们也同样面临环境物理的问题,他们的环境物理意识、价值观、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生活方式,而且他们目前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物理环境保护活动。所以,中学生应关注、认识物理环境,具有解决环境物理性问题的一定知识和能力,积极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活动。物理学是前人在认识与探索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归纳、抽象、验证而逐步建立不断完善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可以说,由于物理学科与环境物理性问题的密切相关性、交叉性,物理学是进行环境物理教育的最佳学科和最佳切入点。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有关环境物理性问题的分析、讲解和实践,有利于达到对中学生进行环境物理教育的目的。 1.5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不过由于国家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在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差别很大,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等,导致我国的环境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够。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开放程度以及地区优势的不同导致不同地方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大部分地区还处于欠发达状态,由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制约以及地方政府业绩的评比,因此各地对经济建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地方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对环境教育投入的精力和资金的多少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环境教育需要的是投入,并且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它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没有很好的师资,没有合适的教材,没有充足的实践活动,这就导致很多地方的环境教育只是成了一个口号。其次,各地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高低不同。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人们的意识现状,正如环境保护一样,人们无法在温饱还未解决的情况下去考虑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经济发展程度与公众环保意识的淡薄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别。东部地区由于交通便利,开放较早,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人民生活也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生活的环境质量,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升高,促进了环境教育的发展。然而在中西部地区,由于开放较晚,缺乏地理优势,经济发展起步晚,而且缓慢,导致环境教育处于较低水平。环境教育体系各部分发展不均衡。我国环境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我国的环境教育体系总的来说包括两大类: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又可分为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和专业环境教育,非学校教育可分为社会环境教育和在职干部环境教育。虽然有一套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均衡发展现象。我国重视学校教育,相对忽视非学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又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非专业教育。如目前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很少有关于环境教育的课程。1.6实施环境教育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社会之后,由于急功近利和人类中心主义影响,再加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足,人类活动对自然界造成了极大破坏。20世纪是生产力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全面进步的世纪。世界工业化所创造的财富比过去全部世纪所创造的财富加起来还要多,但是这些成果大部分都建立在损容自然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当今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环境保护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与积极主动的参与,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自己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中学教育是学生教育中最关键的阶段,因此一定要抓好高中阶段的环境教育。所以,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有良好素质的一代新人的关键。在学校教育中,环保内容几乎可以渗透到各种学科知识的教学领域。但基础教育阶段中,很少有系统的、完备的环境教育的教材。大多数是分散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的部分章节中。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由声、振动、光、热、电磁、放射性等物理因素共同构成的物理环境,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标就明确指出要求学生会讨论能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思考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近年来,国家对环境问题特别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社会对环保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作为当代的高中生,虽然他们对环境问题中的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现象有所了解,环保意识却比较模糊,对国家的重大环保政策还不够了解。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国情教育和环保教育,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其与现代环境教育相适应。2 环境教育在人格培养当中的作用2.1 通过环境教育,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重的问题,我们极要生存、我们要发展,就必须认清当前的形势,积转变自己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在学科教育中把环境教育渗透进去,使我们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掌握保护环境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懂得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刻苦钻研教材内容,学习国家的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以及与环境有关的法规,了解并关心国家的环境动态,使自身环境修养更上一层楼,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一系列环保活动。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教育大家环境质量是我们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除了在上课时渗透环境教育外,还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结合初中物理课中学到的知识,把一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纪念日以及学生有兴趣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环境教育。例如,我们每年组织“科技活动节”,其中的一项就是“环保小制作”,要求学生变废为宝,运用一些不用的废物制成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头脑中扎下了环境保护的意识,他们也会在言行上、行动上主动关心周围的环境,并养成有利环保的习惯,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应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由于环境教育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因此环境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具体学科教学分散进行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学校环境教育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教师在利用这一方法进行环境教育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第一,应在本学科的教学中努力挖掘环境教育的内容,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化学课讲解污染物质时,可以阐述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地理课讲解地质、大气、水、土壤与人类环境的关系时,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在公民课的教学中,可结合一些环境知识努力唤起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道德感.第二,应考虑学生在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低年级学生,应结合实际,增强他们对环境的感性认识;对高年级学生,则以培养理性的分析和认知能力为主,逐步使他们掌握一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环境教育的第二种方法是在学科协作制订学习单元计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跨学科的环境教育内容必然要求各学科教师开展协作,进行环境教育时可按学习内容分类制订系统的环境学习单元,由相应的教师分单元主题讲授环境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一般适用于中等教育以上层次的学生。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制订环境学习单元时,必须注重连贯性和统一性,避免教育过程中内容的重复或前后隔裂,导致人力、物力、时间等的浪费。其次,学习单元的编排,同样也需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意识、理解和处理技能逐步提高。再次,各学科教师应定时例会,交流教育、教学情况,了解学生的水平,讨论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单元环境教学更具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环境教学的第三种主要方法是活动法,即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训练.环境教育不限于课堂教学和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参与实践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注意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活动法既可在课外活动中采用,也可在一段时间的正规教学后进行。它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模拟法(simulation)。在使用这一方法时,教师先对真正的生命活动进行模拟,然后通过模型指导学生间接地研究和学习实际环境。在指导学生时,应注意说明一些实际模型的特征及模拟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越逼真越精密,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技能的迁移性越强.第二种是游戏法(Games),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