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D卷.doc_第1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D卷.doc_第2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D卷.doc_第3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D卷.doc_第4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D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D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艾里斯的ABC理论中的“C”指的是()。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获得正向的情绪结果C.事件造成的情绪后果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2、SQ3R阅读策略中的Q指的是( )。A.浏览B.提问C.陈述D.复习3、校风、校貌和师生关系都属于(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4、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A.活动过多B.冲动任性C.注意障碍D.学习困难5、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6、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习作业法 B.实践探究法 C.实物演示法D.实验教学法7、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B.互补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8、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结构状况 D.基础教育水平9、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思想性原则10、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教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教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11、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 研究性学习,属于( )。A、学科课程B、拓展性学科课程C、辅助性学科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2、我国最早记载和阐释孔子 “ 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 教学思想的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13、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编排,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A、单一式B、直线式C、螺旋式D、活动式14、尝试一错误说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苛勒15、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16、有的小学生为获得教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获得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而努力学习。其学习动机属于( )。A.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B.远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C.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 D.近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17、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A.马斯洛B.皮亚杰C.柯尔伯格D.罗森塔尔18、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徐特立 C、杨贤江 D、蔡元培 19、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20、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在教学中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2、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3、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杨老师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采用的导入方式是“猴子分饼”。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三块,分给猴A一块。猴B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六块,分给猴B两块。猴C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饼平均切成9块,分给猴C三块。那么同学们,这个猴子这么贪心,你觉得他能吃完吗?猴子分饼(1)评析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2)课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2、习题课上,徐老师正和同学们讨论怎么写“最喜爱的一种玩具。”丁丁坐在教室最后排,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徐老师发现丁丁在开小差,就走到了他座位旁边,把变形金刚拿了过来,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要写最爱的一种玩具,必须会玩那种玩具,并且把玩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下面请丁丁说一说变形金刚怎么玩。”丁丁立刻认真地跟大家讲了起来。1.试评析徐老师对课程问题行为的做法。2.面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老师可以用那种教学策略?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2)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C2、B3、B4、C5、C6、A7、D8、D9、B10、C11、D12、B13、C14、A15、B16、C17、C18、D19、【解析】C。课程表本身是一种“隐蔽的课程”,它向学生传递着一些社会所需要的观念。2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包括:(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3)严格要求。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还是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2、答案如下:(1)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要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3、答案如下:(1)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个环节,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展开的前提。这一个环节包括选择研究课题、查阅研究文献、提出研究假设和设计研究方案四项工作。(2)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实施。组织与实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展开环节。通过组织与实施使研究方案变为现实,这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环节。一般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3)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述。这一个环节包括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成果的表述两项工作。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杨老师的导入值得学习。第一,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杨老师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每个猴子分的块数不一样但是都是三分之一,并且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情境设置导入。第二,导入要有启发性,通过这个情境,并且设问,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第三,导入要有趣味性,猴王分饼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第四,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的导入注重了语言的抑扬顿挫。(2)导入方法主要有:直观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活动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2、答案如下:(1)徐老师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教学机智,正确运用了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并且促进了课堂的有序进行。首先徐老师通过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实现了师生间的情感互动。用一种温和亲切又不失机智的方式纠正了丁丁的问题行为。其次徐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来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让丁丁参与进来,以纠正其问题行为,并维护了课堂的有序进行。(2)课堂问题行为是指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教师要减少和控制问题行为,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而有效地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策略着手:首先,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这一点可以通过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和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等方式进行。其次,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这一策略的运用一是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比如社会强化,活动强化和替代强化等方式;二是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如暗示、创设情境、转移注意和消退等方式。再次,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问题行为的转变要坚持奖励多于惩罚原则、一致性原则和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原则。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出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的跑过来,努力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猥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这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以及拟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的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以及“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等拟人手法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作者用浅显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浓厚的情感,在作者眼里,白鹅是一位性格高傲的朋友,虽有些可笑,但很可爱。它虽然固执,却立场坚定,一视同仁。虽然有些迂腐,却个性张扬,质朴率真。所以,虽然离开了郊外的小屋,但作者对那只曾给一家人以物质帮助和精神慰藉的白鹅依旧恋恋不忘,记忆犹新,其背后,是丰子恺先生一颗热爱动物、博爱的心。总之,作者用漫画式的独特视角与幽默表述法,写出了鹅的高傲,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八个生字,会写十二个生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白鹅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来表达对白鹅喜爱之情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白鹅性格特点。难点:朗读全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3)谜语导入师:同学们,老师出几则谜语,你们来猜猜谜底?1.一只顺风船,白蓬红船头,划起两只桨,湖上四处游。2.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教师诵读谜语,学生举手回答谜底,活跃课堂氛围)师:同学们还记得鹅的诗歌吗?(跟着学生一起诵读:“鹅鹅鹅,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