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刀小试二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背负 / 背井离乡 模样 / 模棱两可 调动 / 调虎离山B空暇 / 空口无凭 夺冠 / 冠冕堂皇 为难 / 为虎作伥C复辟 / 无可媲美 劲头 / 疾风劲草 干脆 / 外强中干D量刑 / 量才录用 称道 / 称心如意 塞外 / 敷衍塞责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今年以来,一方面是大量待业人员寻工无着,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许多企业招聘不到足够的人员,“就业难”与“用工荒”折射出我国产业转型时期的“就业之殇”。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C又是地震,又是灾难,近期全球地震频烦,无数人在倾刻之间失去生命,灾难带来的断壁残垣以及残疾、孤儿现象让人心痛。D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飙涨的背景下,房价越来越成为中低收入人群无法逾跃的屏障,拥有自己的房子也越来越成为难以企及的梦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她不属于学院派,自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行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B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造就了如诗如画的美景,置身在这里可以观赏到峥嵘的群峰、莽莽森林、高峡平湖和瀑布的壮美。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D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取黑钱。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B运用联词造句法来积累词汇,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而且能让他们在兴味盎然中复习词语的音形义,正确掌握词语。C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东道主丹麦提出一份气候草案,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草案遭到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强烈质疑。D这位前世界冠军说,当今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一些顶尖选手的实力非常接近,决赛时往往只差一分,甚至两分。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A B C D二、古诗文阅读(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0题。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一:都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所以为圣贤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C而散亡磨灭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D亦因以自警焉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4分)译: 。 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3分)译: 。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3分)译: 。 10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3分)方 其 用 心 与 力 之 劳 亦 何 异 众 人 之 汲 汲 营 营 而 忽 然 以 死 者 虽 有迟 有 速 而 卒 与 三 者 同 归 于 泯 灭 夫 言 之 不 可 恃 也 盖 如 此三、古代诗歌赏析和古诗文默写(共13分) 1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听 筝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注】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答: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曹操短歌行)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经氓) (3)固知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赶超世界的契机。他建议,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斯特恩称,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GDP的5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他同时呼吁,中国应在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起到大国表率作用。他预测,中国要在2050年之前削减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年经济增长率(GDP)可能下降23个百分点。但是,这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摘自2010年8月中国信息报,有删改)13下列不属于发展“低碳经济”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 )A开发包括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在内的新能源。B根据各国国情选择合适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C建立对碳排征税、进行碳排放交易等强有力的价格机制。D联合全球力量研发部署碳搜集和埋藏等高新去碳技术。14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斯特恩在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低碳经济济问题时,不仅指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同时也指明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B发展低碳经济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操作性诠释。C传统型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这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D斯特恩认为中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下降年经济增长率(GDP),但是,并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15结合全文,简述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6分)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听雨 季羡林“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声”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季羡林散文精选)16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梳理。(4分) 答: 17第段中“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为何着一“竟”字?(6分) 答: 18第段中“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9第三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从文中看,“听雨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文中折射出了哪些人生境界?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概括。(8分) 答: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6分) 20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2)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用一个成语概括)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4分) 答: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记账”教育广东某实验中学要求学生每天逐一记录当天的消费,此举已实施三年,该校学生也已形成“习惯”。该校是全寄宿学校,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比较多,曾有学生每个月买零食的钱近千元,此数额远高于其伙食费。为此,学校从2006年开始试行让学生坚持每天记账的校规,学校有自行设计的账本,每一项名目都分列得很清楚。刚开始记账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习惯,因为连买一瓶水都要记下来,实在太琐碎了,也难免忘记;还有的学生由于功课忙等原因,会有一两天记漏账,结果当然要接受老师的教育。学校每个月根据学生的实际消费金额,曝光一两个“消费大户”。“记账”教育实施3年以来,很多班里的“月消费千元户”,现在能将每月零食支出控制在50元内。有的学生最后削减到每周五六元,而且仅限于上完体育课买一瓶饮料等消费,更有节制的学生甚至每周“零预算”。学校考虑将以“记账”为基础,结合其他金融知识,今年起把“理财”作为校本课程引入学生课堂。你认为,该中学的“记账”教育对中学生来说有哪些积极的意义”?(不超过100个字)答:七、写作(60分) 22以“起点”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参考答案1B(Abi/bi m/m dio Bkng/kng gun/gun wi/wi Cb/p jn/jng gn Dling chng/chn si/s)2 A( B“雀跃”、 C“频繁”、 “顷刻”,D “逾越”)3A (A项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像是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B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于“大自然”,应改为“鬼斧神工”。C项是说摊前人很多,产品供不应求,说明人们争着购买鲜花,而“车水马龙”是说车多得像流水,马多得像游龙,常用来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这同购买物品没有任何联系。因此用“车水马龙”显然是不合对象。D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应改为“鱼目混珠”。4C(A单谓语与双宾语搭配不当,“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B递进关系的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后的内容应互换)D不合逻辑,应为“只差两分,甚至一分”。5D(“传统艺术”后,应该选,紧跟后面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与现代艺术的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为逻辑严密的小语链)6C指茂盛的花 7B 8C9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我想挫减你的锐气,勉励你树立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你。(“摧”字1分,“于”字1分,“告以是言”倒装句1分,其它2分)10方其用心与力之劳 | 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 而忽然以死者 | 虽有迟有速 | 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 | 夫言之不可恃也 | 盖如此 (答对1处不给分,答对2处或3处给1分,答对4处给2分,答对5处即给3分)11(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2分)(2)(4分)“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2(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2)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3)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13B(B 项所指是“方向”,不是“措施”。)14C(“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才是瓶颈。)15一是能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二是减少排放所需花费比不行动导致的损失要少,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每点得2分)16先写自己听到春雨时的喜悦感受,再联想古人听雨有不同境界,最后点出听雨喜悦的原因,表达自己对农村与农民的深厚感情。17竟:竟然,意料之外。从常理的角度来看,作者研究学问、写文章需要安静的环境,雨敲铁皮的声音的确是令人讨厌的,而我却“高兴”。从年龄和人生阅历的角度来看,作者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按照蒋捷的“听雨论”,“我”应该完全能够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然而我今天却“欢”了“喜暠了。这样非同寻常的反应突出了我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情感:我宁愿承认自己是“俗人暠也要关心一下“俗事”农民们的麦田久旱后能喜逢甘霖。18作者并不是像古人那样追求雅致(或借雨抒发个人情怀),而是为麦田久旱后喜逢甘霖而感到高兴,他想到的是俗事。19引用的作用:印证“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的观点;用古人听雨的境界反衬自己听雨的境界;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色彩。折射出的人生境界:执着于个人的悲喜;超越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关注民计民生。20(1)“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2分) (2)有教无类。人有差别,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之类。就教育来说,应该进行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因材施教,感而化之、循循善诱,其背后渗透着一个中庸的理念。(4分)21(每点2分)1.对学生从小进行理财教育,形成比较健康的理财观;2.教育学生合理消费,培养理性的消费观念,减少攀比消费、炫耀消费;3.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4.教育学生珍惜父母劳动成果,关心体贴父母。5.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