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6页,两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祝考试顺利第卷(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c均有无而通万物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2、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 手工业的发展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4、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耕作技术的发展是精耕细作的突出表现,下列能够代表当时先进耕作技术的是a商周时期铁犁牛耕出现 b西汉时期的二牛一人耕c东汉时期使用曲辕犁 d战国时期的都江堰5、“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b唐都长安 c宋代东京 d明代苏州6、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7、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8、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 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 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9、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句话说明唐朝时期市有时间限制 唐朝时期市坊分立唐朝时期政府对市严格管制 唐朝时期商业繁荣 a b c d10、“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1、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a美洲的发现 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c殖民扩张的开始 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12、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并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157016701780甲国232000568000450000乙国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13、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14、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a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15、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反映了a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c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天主教会在殖民地倡导神本主义16、约翰尼夫在一书中写道“从1785-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上述材料所指的这场革命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b对东西方社会转型产生重大影响c推动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17、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以下说法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有推动了群体性民族意识的觉醒 使得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促使先进中国人从制度层面改造中国a b cd18、19世纪以前,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甚至高达98%的贵金属,只有极少的货物。此现象直接反映了当时a中国生产力水平较英国发达 b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c中国自然经济体系下商品贸易活跃 d中英两国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19、清穿剧(以清朝为背景,现代人穿越到清朝发生的故事为内容的电视剧)步步惊心,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政府张榜公布科考结果 b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c军机大臣奉旨跪见皇上 d地方大员向朝廷密折奏事20、秦灭六国后,奏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21、法国思想家西耶斯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劳动分工原理“每个人的社会活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替他人的劳动”引入政治领域来阐释某项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下“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他应该是在阐释a代议制b邦联制 c联邦制 d两党制22、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a. 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d. 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23、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是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4、 “l945年春,美国和苏联军队在欧洲大陆遭到战争摧残最严重的地区汇合。比德国战败这个马上就要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对未来世界而言,这具有某种程度上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这里的“象征意义”是指a.两大阵营的正式形成 b.欧洲即将结束纷争实现合作走向统一c.正式将德国分割成两个单独的政治实体 d.欧洲被初步划分成西方与苏联的范围第卷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题12分, 第26题 20分, 第27题20分)2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妊,多治麻丝葛绪捆布黪,此其分事也。 墨子材料二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3分)(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简述促进这些新现象出现的有利因素。(6分)(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3分)26、(20分)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读图8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1830年,英国 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回答:(1)读材料一,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它所表现的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8分)(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并简要评价其影响。(8分) 27、(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诸葛亮和白居易自愿向世人公开自己的财产状况,但在封建社会为何无从推广,阻力究竟来自哪里?孝文帝“反腐”主要依靠由中央直接派出“使者”进行纠察,唐、宋都相继沿袭,但“财产与收入不符”如何惩处,则带有很大的个人好恶和随意成分。夏炎古代官员的财产公开方式材料二: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材料三: 1948年8月,国民党高层会议在庐山召开,蒋经国提出“公示高官国外财产”的建议,蒋介石不敢同意。 苏州生评蒋介石父子“官员财产公示”之争请回答:(1)你认为中国封建社会财产公示制度无从推广的主要阻力有哪些?(2分)据材料一指出封建统治者反腐采用的是什么制度?(2分)其反腐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指出英国能率先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政治前提。(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8分)(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蒋经国提出官员财产公示的目的。(2分)蒋介石不敢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一、选择题1-5bbdbc 6-10ddabd 11-15ddcdb16-20bcbac 21-24accd二、综合题25、 (1)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1分)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1分)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1分) (2)现象: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3分)本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分)有利因素: 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经济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 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 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兴起,国内市场的扩大等; 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一条鞭法的实施。(答其中两点即得2分)(3) 不同。(1分) 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1分) 影响:起阻碍作用。(1分)26、(1)范围不断扩大;(2分)摆脱相对独立,联系不断加强。(2分)(2)第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分)第二,以发展重工业为主;(2分)第三,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分)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2分)(3)过程:新航路开辟后,揭开了形成世界市场的帷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 评价:它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世界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