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o 1 2 年4 月 第 2 4卷第 2期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J o u rna l o f S i c h u a n Po l i e e C o l l e g e Apr 20 1 2 Vo 1 2 4No 2 徘徊与期待 涉检网络舆情学术研究综述 以2 0 1 0 2 0 l 1 年 C N K 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为对象 支卫平 张雪松 1 绵 阳市人民检察院四川绵阳 6 2 1 0 0 0 2 梓潼县人民检察院NI I I 梓潼 6 2 2 1 5 0 内容摘 要 涉检网络舆情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 自 2 0 1 0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将 网络虚拟社会 的 建 设 管 理 纳 入 社 会 管 理 创 新 工 作 内容 以 来 涉栓 网络 舆 情 的研 究 逐 渐 兴起 根 据 对 2 0 1 0 2 0 1 1 年 C 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研 究分析 我们 不难 看 出 目前对 涉检 网络舆 情研 究存在起 步较 晚 成 果 量少质弱 研 究人 员构成单一 地域 分布不平衡 导致研 究进展缓慢 未能为决策机关提供足够的智力 支 撑 根据文献 学分析结果显示 涉检 网络舆情 的研 究主题 集中在 涉检 网络舆情涵义 成 因 特 点以及人 民 检察院应对策略 等方面 也有 学者对今后 的研 究发展进行 了展望分析 关键 词 涉检网络舆情 研究成果 研究前景 C NK I 中图分类号 C 9 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5 6 1 2 2 0 1 2 0 2 0 0 6 3 0 7 互联 网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 使 网络 日益成为思想 文化 的集散地 社会 思潮 的助推器 和社会舆论 的放大器 当下 网络媒体 的影 响力 已经渗入 到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生 活等诸多方面 改革开放 以来 随着我 国社会 主义法治建设 的深入推进 公 民法治意识 的加强 作 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的检察机关 其权力运作 和队伍建设 日益受到人民群众 的关注 伴随着 互联 网的普及 基于其信 息传播的快捷性 交流的开放性与互 动性 主体广泛性 地域宽广性 的 优 势 其被越来越 多的公 民采用 成为广 大网 民对检察机关 执法办案 工作举措 以及检察 官形 象发表评论 提 出意见的 开放场域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大量涉检网络舆情 的出现 一方面有助于检察机关及 时了解社情民意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非理性情绪蔓延 损害司法独立 危害监察 机关 的公信 力 和执行力 甚至被境 内外敌对势力利用 影响政治安定和社 会稳 定 涉检网络舆情的大量 涌 现 使得检察机关时时处在风 口浪尖 不可避免地面f 临诸多严峻 的考验和挑 战 因此 如何加强 汇集 研判和 引导处置 以顺应 网络等新兴媒 体蓬勃发展 的舆 论形势 增 强舆 论引导工作 的针 对性 和主动性 维护检察机关 的司法权威和执法公信力 成为检察宣传工作 面临的一个全新 的 重要课题 2 0 1 0 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 布三项重点工作实施 意见后 将 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 纳 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内容 由此带动涉检网络舆 情的研究 为此 笔者 以C N K I 文献数据库里 的 基 金项 目 2 0 1 0 年度 四川 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重 点课 题 涉检 网络舆 情的应对 引导 和处 理机制研究 成果之一 项 目编号 C J 2 0 1 0 B 1 0 收稿 日期 2 0 1 1 1 1 2 3 作者简介 支卫平 1 9 5 5 一 男 山西朔县 人 绵 阳市人 民检察院检察长 研究方 向 检察学 张雪松 1 9 7 4 一 男 四川北川人 绵阳市梓潼县人民检察 院副检察长 研 究方 向 检察学 6 3 万方数据 支卫平 张雪松徘徊 与期待 涉检 网络舆情学术研究综述 期 刊数据 为素材 分相关研究 的基本情况 已有 的研究成果分析 学术研究前景 的展望等三个板 块对学术界与实务界在涉检网络舆情方面 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 和总结 一 相 关研究 的基本情 况 在此部分 笔者将通过相关研究的数据分析 相关研究 的涉猎范 围 研究者的分布等三个方 面的信息来反映涉检 网路舆情的研究情况 当前研究 的运行动态 表 一 涉检 网络 舆 情 论 文2 0 1 0 年 按 月统 计 表 发表时间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1 0 1 1 l 2 总计 论文篇数 3 O O 2 1 1 3 3 2 6 2 1 核心期刊 O 0 O 0 0 0 0 0 1 0 l 表二涉检 网络舆情论文2 0 1 1 年按 月统计表 发表时间 l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总计 论文篇数 l 1 2 4 2 2 2 l l 2 2 6 2 6 核心期刊 0 O O 0 0 0 O O 0 O O O 0 运用 文献计 量学 的方法对相关 研究进行定量分 析 运用检索词 涉检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 网络 舆情 虚拟社会 涉检 检察 危机 引导等词在 中国学术文献 网络 出版 总库 C N K I 上进行 主题 文 摘 关键词 全文检索 去掉重 复发表 不切题 和不规范文献 共得到涉检 网络舆 情论文 4 7 篇 以月份为 区分标 准 可 以得 到一个相关文章月 份变化数量的图表 见表一 表 二 从 表 一 表 二可 以看 出 关于涉检 网络舆情 的文章最早于2 0 1 0 年3 月表发 到2 0 1 1 年1 2 月份止呈上 升 趋势 分别发表于不同的期 刊上 有学术期 刊也有实践运用性期 刊 有法学期刊也有情 报学等其 他专 业期 刊 这表 明 我 国涉检 网络舆情 的研究起 步较 晚 而与学术研究相 比较 仅2 0 0 8 年就发 生 了在全 国比较有 影响的 检察机关选任涉嫌违法人员担任人 民监督员事件 山西检察官进 京抓捕 女记者事件 等涉检 网络舆情事件 这更 晚于学 术界对 网络舆情 的研究 国内学术界从 2 0 0 5年 开始对 网络舆情进行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l l 呵 喜的是我 国涉检 网络舆情研究虽然 起步 晚 但 自2 0 1 1 年4 月末开始便进入 一个兴起时期 特别是受到检察机关 等研究 人员 的重视 同时从 表一 表二统计结果 中可以看 出 从第 一篇涉检网络舆情论文发表后 到2 0 1 1 年l 2 月 的l 4 个 月中 论文发表数量保持稳定 没有出现大幅度升降 相关研究处于一种比较稳定时期 比较有影响力 的文章较 少 表 三关 键 词统 计 表 关键词 论文篇数 应 对 l 6 危 机 5 引 导 5 检 察 3 存在问题 2 网络 2 检察工作 2 公 信力 2 基层检 察 院 2 由于最早发表的涉检网络舆情论文是在2 0 1 0 年3 月 所以到2 0 1 1 年1 2 9底 涉检网络舆情的研究文献发表时 间较短 且论文数量少 所 以本文按月进行统计 再者基于统计上的失误也在所难免 个别文章被遗漏 的现象也存 在 6 4 万方数据 支卫平 张雪松徘徊与期待 涉检网络舆情学术研究综述 为了研究 的方便 在相关研究涉猎的范围上 本文运用关键词统计 的方式来进行描述 科学 计量学认为 关键词是表达文献 主题 概念 的 自然语言词汇 某 一学科的研究 热点可以通过 高频 关键词来反映 由于表达方法不 同 同一个关键词可能在不 同的文章中有不 同的表达形式 如 应对 策略都属于 应对 的范畴 所以 将具有关联 的关键词规范 合并 且不考虑涉检 网络舆情 f出现1 7 次 网络舆情 出现1 6 次 检察机关 5 次 对C N K I 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到的相关期刊论 文来分析 为 了研究的需要 只对关键词 出现2 次以上的进行统计 参见表三 从关键词分析 应 对 危机 引导在涉检 网络舆情研究 中出现 的频率最高 危机是指 涉检 网络舆情在网络上形成 传播 并 已经或可能对检察机关的工作与形象产生恶劣影 响的涉及检察业务工作和检察队伍建 设 的舆情危机 应对则是对该 网路舆情 危机的处置 而引导则是应对 的手法之一 可见 目前学 界 和实务界对涉检 网络舆情的研究 主要集 中在对危机 的应对上 属于策略性研究 表四研究者情况 序 号 姓名 工 作 单 位 序 号 姓名 工作 单位 l 匡乃安 何正华 广州市南沙 区人 民检察 院 2 5 钟 丽 劳瑾 浙江桐乡市人 民检察院 2 朱 肖君 广州市花都 区检察 院 2 6 颐明 天津海滨 新区汉沽检察院 3 黄卫貂 广州市花都 区检察 院 2 7 王煜 刘孟海 天津市滨海新 区检察院 4 冯燕萍 广州市花都 区检察 院 2 8 何婷婷 上海市嘉定 区人 民检察院 5 叶柱 明 广州市花都 区检察 院 2 9 吕正洲 郑阁林 上海宝山市检察 院 6 谢正 良 广州市花都 区检察 院 3 0 方成军 深圳市罗湖区人 民检察院 7 刘娟娟 广州市花都 区检察 院 3 1 罗振华 石云 山东滨州市检察院 8 温远志 广州市花都 区检察 院 3 2 郝广谦 山东省莱芜市检察院 9 崔杰锋 广州市番 禺区人 民检察 院 3 3 司晓磊 重庆市江北 区检察 院 1 0 胡冰 广东省从化市人 民检察 院 3 4 付泽 重庆检察 院二分 院 l l 杨柳飞 广西 宁明县检察院 3 5 李卫华 卜宪文 江苏丰县检察院 1 2 潘宇 广西贺 州市八步 区检察院 3 6 徐志猛 江苏泰州 市人 民检察院 1 3 宁彩霞 广西浦北县人 民检察院 3 7 张进红 北京军区河北军事检察院 1 4 温百林 广西南宁市青秀 区人 民检察院 3 8 张扬 合肥市包河 区人 民检察院 1 5 孙勇 余才忠 浙江杭州市人 民检察院 3 9 杨 淑雅 北京西城 区检察 院 1 6 陶京津 浙江泰顺县人 民检察院 4 0 李玉娇 辽宁省人 民检察院 1 7 林欣 浙江泰顺县人 民检察院 4 1 王国甫 丁建业 武汉 江汉 区检察院 1 8 舒策华 浙江泰顺县人 民检察院 4 2 张亚力 余芳 昆明市检察 院 1 9 叶芳 戚 自军 浙江慈溪市人民检察院 4 3 张军 皇甫晋 大同铁路运输法院 2 0 毛纪华 浙江奉华人 民检察院 4 4 李慧 太原科技 大学 2 1 夏如 浙江永嘉县人 民检察院 4 5 张剑文 国家检察 官学 院 2 2 张鸣 陆怡 浙江杭州西湖 区检察院 4 6 雷建 昌 西南 财经 大学副教授 2 3 富嫣嫣 浙江文成县人 民检察院 4 7 薛培 成都 市人 民检察院 2 4 李森红 张雯 浙江杭州市上城 区人 民检察院 6 5 万方数据 支卫平 张雪松徘徊与期待 涉检网络舆 情学术研 究综 述 在研究人员 的分 布上 参见 表 四 从研究者 身份来分析 可发现 涉检 网络舆情 的研究 主要 集 中在检察 系统人员 中 高校显有研究都涉足该领域 目前发表论文 的作者仅有3 篇 其他社会 科研机构几乎没有进行 专门的涉检 网络舆情研究 如表 四显示 检察系统外的研究人员只有雷 建 昌 西南财经大学 副教授 李慧 太 原科技大学 已有 的4 7 篇研 究成果 中 检察 系统 占4 5 篇 高校 占2 篇 从研究者的地域分 布上来看 这里 主要针对检察院研究人员 研究者 主要集 中在东 南沿海省 份 而且尤 以广州花都 区检察 院和浙江泰顺县检察 院成果最 为丰富 俨然成 为涉检 网 络舆情研究 的主要 力量 中西部省市 自治 区表现出匮乏或者空 白 如表 三显示 浙 江省有 1 1 篇 其 中泰顺 县3 篇 广东省 检察院有 1 0 篇 其 中花都 区有7 篇 广 西 自治 区有4 篇 山东省 江 苏 省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深圳市 方成军一人有2 篇 重庆市各两篇 四川 与高校合作 安 徽 辽宁 湖北 云南 山西省各 1 篇 可见 目前进行涉检 网络舆情研究 的主要力量 还是来 自检察 系统 内部 笔者通过对检察 系统 内部 的涉检网络舆情论文作者进行检索发现 除方成军外 没有 一 位作 者有2 篇 以上 的论文发表 这就说 明即使 是在检察系统 内部 也未形成持 久 专 门的研究 队伍 通过对 涉检 网络舆情研究情 况的分析我们会发现 我 国涉检 网络舆情 的研 究起步 晚 产量 较低 自2 0 1 0 年3 月份发表第 一篇文章 以来 2 0 1 0 年 和2 0 1 1 年都保 持 了2 0 多篇 研究 人员构成单 一 大部分研 究者来 自检察 系统 高校 和其他科研机构 的研究 者少 地域不平 衡 大部分研究 者 集 中在东南 几个省份 中西部地 区留给人的是 稀缺 或者 空 白 的现象 二 已有 的研究成果分析 通过对C NK I 文献分析数据库 中检索到 的相关期 刊论 文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现有 的成果对 涉检 网络舆情 的涵义 特点 成 因 检察机关 在涉检 网络舆情危机应对 中存 在 的问题 涉检 网络 舆情 的应对策略等一系列有关涉检 网络舆情 的问题进行 了相应的研究 具体 如下 一 涉检网络舆情 的涵义 成 因和特点 关于涉检 网络舆情的涵义 经过我们 的梳理 目前学术界主要存 在三种解 释方式 一种解 释 方 式认为 涉检 网络舆情就 是与检察 有关 的舆情 是在互 联 网上传 播 的涉及 检察 工作 检察 机 关 检察人员的意见 态度 看法等方 面的总和 这一解释方式 的最大特 点便是强调 了网络舆情 与检察机关有关 至于是否对检察机关造成影 响未作任何评判 第二种解释方式认 为 涉检 网络 舆情是指众多 网民通过互联 网发表 的对涉及检察机关 的事件 行 为 问题等发表言论 可能或已 经对检察工作或 检察形象产生重 大影 响 并进 而形 成具有一定倾 向性 的意见的汇总 属 于网络 舆情范畴1 2 1 这一解 释方式强调 了网络舆情对检察机关 的影响及舆情 的倾 向性 但是对于影响的 正 或 负 未作追究 第三种解 释方式则是直接跳过 涉检 网络舆情 解 释 涉检 网络舆情 危 机 该 观点认 为涉检 网络舆情危 机是指在 网络上形成 传播 并 已经或可能对检察机关 的工作 与形象产生恶劣影响的涉及检察业务工作 和检察队伍 建设的舆情 危机 3 1 这一解释方式强调 了 网络舆情对检察机关的负面影响 并且把研究 涉检 网络舆情 的重点放在 了对 负面涉检 网络舆情 上 应 该说 上述三种观点都看到了网络舆情与检察机关 的关 系 只是针对 网络舆情对检察机关 的 影 响力 所做的追究不一致 关于涉检 网络舆情成 因 现有的研 究讨 论较少 有学者认为 涉 检 网络舆情危机 的产生 检 察 干警个人 的不 当言行 检察 丁作 中的某些 失误 是 导火索 网民对公 权力部 门缺乏信任感 存 该观点最早F h 海南大学工福林副教授在 人民检察 的研讨会上的发言时提出 最初为 涉检网络舆情就是与 检察有关的舆情 后经其他学者 如张亚力 余芳等 的深入解释 演变成现在 的模式 6 6 万方数据 支卫平 张雪松徘徊与期待 涉检 网络舆情学术研究综述 有仇腐 仇 官和从众心理则是 干柴 涉检 网络舆情危机出现后 检察机关表现出的反应迟钝 应对失误或处置不果断 却是助推涉检 网络舆情危机不断升级 的 东风 有学者则从社会 民 众 检察机关 和网络媒体三个视角对涉诉 网络舆情进行 了分析 认为 民众缺乏独立冷静 的思考 对公权力失去信任 对检察工作监督缺位 检察机关认识大众媒体作用偏面 执法行为存 在错误 瑕疵 队伍建设仍有短板弱项 舆情处置能力 薄弱 网络媒体具 有无 比优越性 以及不 良网络公关 的恶意炒作是 网络舆情 的主要成 因 2 1 还有学者利用 司法广场化概念 对 网络舆情成因进行分 析 指 出 网 民直观 感 性的道德情感和参与 司法 的热情是 形成 网络舆情的直接原因 对公权力 的质疑是 网络舆情生成 的深层原 因 网民易情绪化和相关 部门处置不 当是造成 网络舆情失控 的 重要 原因 新 闻媒体 和意见领袖往往扮演 了网络舆情推 动者的角色 网络舆论 的关注对 司法机 关 的职务行 为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嘲 在涉检 网络舆情 的特点上 学者之 间虽然在表述上不一致但 是都普遍认 为涉检网络舆情具 有对象特定性 突发性 负面性 难控性 敏感性和持续性等几个特点 二 检察机关应对 涉检 网络舆情存在 的问题 由于涉 检网络舆情作为一个现象 出现 的 比较晚 检察 院面对这一新 鲜的事物显得有点 不 知所措 因此学者对检察机关应对涉检网络舆情 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有学者指出我国检 察院在应对 网络舆情危机上 思想站位不够 高 不重视 网路舆情 监测管理不到位 处置机制不 健全 不善于和新 闻媒体沟通 缺乏舆情预案演 练 6 1 也有学者指出我国检察机关在应对网络舆 情危机方 面的做法 既有许多成功 的经验 也还存在 问题和薄 弱环节 具体包括 思想上对涉检 网络舆情重视不够 网络舆情危机处置不健全 缺乏处置 网络舆情 的危机的方法技巧网 通过对 收集 到的文章进行分析 总体把握 会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面对涉检 网路舆情 检察机关 在思想 上重视不够 处置机制不健全 缺乏处置的方法和技巧 三 处理涉检网络舆情 的对策 关 于处理涉检 网络舆情 的对策 学者们几乎都将其作 为研究的重 点 很 多文章名称就直接 包含 网络舆情的对策 网络舆情 的应对 等字眼 通过梳理 会发现 有学者认为应该建立涉 检网络处置机制 涉检 网络舆情处置机制作为一个应 急系统 应包括研判 预警 应对和引导四 个子系统 其 中研判 和预警工作都是为做好应对 和引导 工作服务的 涉检 网络舆情处置机制 的 核心还是应对和引导机 制 8 也有学者认 为必须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在处置危机时 不盲 目 不 拖延 不遮掩 不含 糊 通过 对话与 沟通 疏通与引导 转换与重建 来应对网络传播危 机 还有学者专 门对基层检察院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做 了研究 认为检察院应该做好网络舆情引导 的基础工作 具体包括 第一 成立 网络舆情监测领导机构 组建 网络宣传 队伍 完善信息发布机 制 第二 对于涉检负面影 响进行引导 具体策略 抢 占先机 把握第一时间 尊重媒体 公布事实 真相 灵活机动 转移公共视线 约请来访 让第三方说话 也有学者认为检察机关在 网络舆情 面前应该 恪守 客观公正的 义务 坚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涉检 网络舆情应对机制15 1 概括来说 学者们着重从检察机关重视 自身建设 加强对涉检 网络舆情的T作 建立处置机制 注重应对方 法和技巧四个方面阐述了应对涉检 网络舆情 的对策 四 涉检 网络舆情 的其他方面研究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 有的学 者还进行 了与涉检 网络舆情有关的其他方 面的研究 譬如 有的学者研究 了当前 网络舆情 与检察 机关的参与度 问题 认为 网络参 与是新 阶段下实现检察 机关话语权和公信力传达的途径 l 1 l 有 的学者对 网络社会下 检察机关的角色问题进行了分 析 认 为 网络从一开始就有其 自身 的秩序 并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而形成层级分 明的网络社 6 7 万方数据 支卫平 张雪松徘徊 与期待 涉检 网络舆情学术研究综述 会管理结构 而检察机关在网络社会管理 中的角色 相应地 应 当是 良好 环境 的维护者 1 z l 这 些研究增加 了涉检 网络舆情理论 的丰富性和实践性 三 学术研究前景 的展 望 通过分析在C N KI 上搜索到的关 于涉检 网络舆情的文献 笔者认为学者们所关 注的 以下几 项研究具有深入探讨 的价值 首先 涉检网络舆情的形成 机制 涉检 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关系到舆情 的收集 把握了舆情 的形成 机制 方能做 到有 的放矢 做到高效 的运用有 限的检察资源 然而 很少 有学者对涉检 网 络舆情 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欣慰的是 有少数学者觉察到了这一点 并从理论规范层 面和实证 层面对舆情 的形成机制进行 了初步探讨 有学者认 为 涉检 网络舆情借助于网络媒体 摆脱 了时 空条件 的限制 通过 自我设定议程 和多点传播而无 限扩 大了表达主体和受众 的范 围 实现 了非 物理 意义 的人群 聚类一对 某些议题感兴趣 的特定 网 民围绕涉检热点事件进行交 流 互 动 他们 最终会在某个时期形成一个暂时的群体 嗍 有 的学者则运用实证性 的研究方法 通过案 例 比较 的方式得 出舆情形成 的机制 认为 网络舆情 的形成往往呈现 出风起于青萍之末 的表象 人们易 于忽略事件一信息一公共事件一 网络舆情 的发 生 回路 实际上 网络舆情的发生并 不总是起始 于所谓公共事件 任何事件 信息 只要与 当前公众关 注点相关 就可 能发酵成为公 共事件 引 发 网络舆情 而 一个 网络信息是 如何从信息海 洋中脱颖 而出的 大体有如下影 响因素 1 事 件本身 的价值 2 传播 方式 的影 响 3 人 为推 动作用 4 公众心理 的影 响 5 官方态 度 的影 响 对于不同性质 的信息 这 五个 因素 的 权重不同 娱乐事件和商业 信息要形成舆情 传播方式 人为推动 公众心理是最为重要 的 因素 而涉及社会 热点话 题和社会矛盾 冲突 则事件 本身的价值 公 众心理 官方态度是关键 因 素 传播方式 人为推 动退居次要地位 t 2 1 为什么一个网络信息会变成一个 涉检网络舆情 并且 会对检察 机关产生负 面的影响 甚 至演 变成全 国范 围内的公共 事件 它这 一演变发展路径是 如 何 这些都是很重要 的 值得进一 步研究 其次 涉检 网络舆情 的传播规律 把握涉检 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是应对舆情的基础性 工作 而 目前 国内的学者很少涉及 从公开 的文献看 目前仅有两篇文章提到涉检 网络舆 情的传播规 律 天津市滨海新 区大港检察院课题组 的 涉检 网络舆情研究 一文 中通过生存分析方法来构建 涉检网络舆情生命周期模型 指 出 涉检网络舆情具有非 常态传播 的规律 涉检 网络舆情 具有 一 定的生命周期 都经历一个从萌发到消亡 的过程 整个过程 又可以分 为若干个 阶段 其演进过 程有一定 的传播规律 近些年的实例来看 涉检 网络舆情是随时间波动 的 此 动态时 问序列可 以通过互联网统计数据定量表征 8 1 将 舆情生命周期 分五个波段 即潜伏期 萌芽期 加速期 高涨期 衰减期 有学 者则认 为涉检 网络舆情动态变化规律分 四个 阶段 即萌 芽阶段 形成与扩 散 阶段 引发 网络媒体带动传统媒体 阶段 危机爆发 阶段 四个阶段 l3 参考文献 l 1 卢卉 黄建忠 国内网络舆情研究 热点与趋势分析 J 预 防医学情报杂 志 2 0 1 1 1 1 9 1 5 I 2 1 张进红 涉检 网络舆情 的应对 与处置 问题研究 J 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 0 1 1 5 6 2 6 3 3 1 张志刚 检察机关如何化解 网络舆情危机I N 中华新 闻网 2 0 0 9 0 8 1 3 f 4 1 郝广谦 浅涉检 网络舆情危机 的应对 J 人 民检察 2 0 1 1 1 0 2 9 f 5 李森红 张 雯 司法广场化与涉检网络舆情应对f J 西南 政法 大学学报 2 0 1 1 4 8 5 8 6 8 7 万方数据 支卫平 张雪松徘徊与期待 涉检 网络舆情学术研究综述 6 1 温百林 网络环境 下检察机关处置舆情危 机的几点思考 J 1 广西 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 科学版 2 0 l 1 8 42 7 何正华 处理涉检网络舆情对策 J 人 民检察 2 0 1 0 4 7 7 8 天津 市滨海 区大港人 民检 察院课题组 涉检 网络 舆情研究 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 0 1 0 1 2 7 0 6 6 6 7 9 雷建 昌 薛堵 论检察机关 在网络传播 过程 中的危机 防范与应对 J 西南 民族 大学学报 哲学社 会科学版 2 01 0 1 1 3 2 1 0 谢江溪 邹俊豪 基层检察院应对涉检网络舆情 的思考 J 中国检察官 2 0 1 0 5 9 1 0 l l 富嫣嫣 话语权 与司法公信力一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处理涉检网络舆情问题 J 今 日南国 2 0 1 0 7 1 3 4 1 2 张剑文 网络舆情与检察机关 J 中国检察官 2 0 1 1 3 3 3 3 4 f 1 3 林欣 正确引导 网络舆情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J 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2 0 1 0 8 7 8 W a nd e r i ng a n d Ex pe c t i ng The Re s e a r c h o f I nt e r n e t Pub l i c Opi ni o n I n v o l v i ng Pr o c u r a t o r i a l Or g a n b a s e d O i l s e r i e s d a t a b a s e o f CNKI 2 01 0 2 01 1 Z HI We i p i n g Z HANG Xu e s o n g Ab s t r a c t I n t e r n e t P u b l i c Op i n i o n I n v o l v i n g i s t h e p r o d u c t o f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I n t e r n e t S i n c e 2 0 1 0 t h e S u p r e m e P e o p l e s P r o c u r a t o r a t e i n c l u d e the o n l i n e p u b l i c o p i n i o n j 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核集团中辐院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联通博士后工作站校园招聘启动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移动山东公司高层次人才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年数字化农业行业数字化农业发展与智慧农业研究报告
- 2025年消化科常见消化道疾病鉴别诊断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泌尿外科常见手术并发症处理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文化遗产产业行业文化旅游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旅游酒店行业智能酒店服务领域探索报告
- 2025年智能农业行业农业科技发展与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农业种植行业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ISO15614-1 2017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中文版)
- 2024年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B级英语词汇表修改版
- 2024年山西省成考(专升本)大学政治考试真题含解析
- 最高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关于行政审判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
- 足球场的运营可行性方案
- GB/T 2881-2023工业硅
- 经济统计学课件
- 有限合伙份额质押合同完整版(包含质押登记公证手续)
- GB/T 43299-2023机动车玻璃电加热性能试验方法
- 马工程经济法学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