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本章教材分析 直线与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第一章,用坐标法研究平面上最简单的图形直线. 本章首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介绍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等概念;然后建立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等;通过直线的方程,研究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以及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 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坐标法,它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坐标法的基本特点是,首先用代数语言(坐标及其方程)描述几何元素及其关系,将几何问题代数化;解决代数问题,得到结果;分析代数结果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 本章自始至终贯穿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图形的研究过程中,注意代数方法的使用;在代数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加强与图形的联系. 直线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它既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必要准备,又能为今后灵活地运用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打好坚实的基础.只有学好本章才能为第四章的圆与方程做好准备和铺垫.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由浅及深的学习规律,多采用变式教学,同时渗透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合理诱导并且及时鼓励,使同学们能愉快的、轻松的学习,并且提高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出“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为用而学,学而能用”,这一点也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精神. 本章教学时间约9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3.1.1倾斜角与斜率约1课时3.1.2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约1课时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约1课时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约1课时3.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约1课时3.3.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约1课时3.3.2两点间的距离约1课时3.3.3及3.3.4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约1课时本章复习约1课时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1.1 倾斜角与斜率一、教材分析 直线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它既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必要准备,又能为今后灵活地运用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打好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只有透彻理解并熟练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两个基本概念,学生才能对直线及其位置进行定量的研究.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必须要求学生理解它们的准确涵义和作用,掌握它们的导出,并在运用上形成相应的技能和熟练的技巧. 本小节从一个具体的一次函数与它的图象入手,引入直线的倾斜角概念,注重了由浅及深的学习规律,并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之所以引入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是进一步研究直线方程的需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2)理解直线倾斜角的唯一性.(3)理解直线斜率的存在性.(4)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过程与方法引导帮助学生将直线的位置问题(几何问题)转化为倾斜角问题,进而转化为倾斜角的正切即斜率问题(代数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不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直线倾斜角的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2)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概念以及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教学难点:斜率公式的推导.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思路1.如图1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过点p的一条直线绕p点旋转,不管旋转多少周,它对x轴的相对位置有几种情形?教师引入课题: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图1思路2.我们知道,经过两点有且只有(确定)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p的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这些直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教师引入课题:倾斜角与斜率.(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呢?图2中标出的直线的倾斜角对不对?如果不对,违背了定义中的哪一条?图2直线的倾斜角能不能是0?能不能是锐角?能不能是直角?能不能是钝角?能不能是平角?能否大于平角?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表示倾斜程度的量?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任何直线都有斜率么?我们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已知直线上两点坐标,如何才能求出它的倾斜角和斜率呢?如:已知a(2,3)、b(1,4),则直线ab的斜率是多少?活动:与交角有关.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可见:平面上的任一直线都有唯一的一个倾斜角,并且倾斜角定了,直线的方向也就定了.考虑正方向.动手在坐标系中作多条直线,可知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在此范围内,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的倾斜角,而每一个倾斜角都能确定一条直线的方向.倾斜角直观地表示了直线对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规定:当直线和x轴平行或重合时,直线倾斜角为0,所以倾斜角的范围是0180.联想小时候玩的滑梯,结合坡度比给出斜率定义,直线斜率的概念.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k=tan.教师介绍正切函数的相关知识.说明:直线与斜率之间的对应不是映射,因为垂直于x轴的直线没有斜率.(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已知直线l上的两点p1(x1,y1),p2(x2,y2),且直线l与x轴不垂直,如何求直线l的斜率?教学时可与教材上的方法一样推出.讨论结果:用倾斜角.都不对.与定义中的x轴正方向、直线向上方向相违背.直线的倾斜角能是0,能是锐角,能是直角,能是钝角,不能是平角,不能大于平角.有,常用的有坡度比.90的正切值不存在.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过两点p1(x1,y1)、p2(x2,y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三)应用示例思路1例1 已知a(3,2),b(-4,1),c(0,-1),求直线ab,bc,ca的斜率,并判断它们的倾斜角是钝角还是锐角.活动:引导学生明确已知两点坐标,由斜率公式代入即可求得k的值;而当k=tan0时,倾斜角是钝角;而当k=tan0时,倾斜角是锐角;而当k=tan=0时,倾斜角是0.解:直线ab的斜率k1=0,所以它的倾斜角是锐角;直线bc的斜率k2=-0.50,所以它的倾斜角是钝角;直线ca的斜率k3=10,所以它的倾斜角是锐角.变式训练 已知a(1,3),b(0,2),求直线ab的斜率及倾斜角.解:kab=,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180,直线ab的倾斜角为60.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点且斜率分别为1,-1,2及-3的直线a,b,c,l.活动:要画出经过原点的直线a,只要再找出a上的另外一点m.而m的坐标可以根据直线a的斜率确定.解:设直线a上的另外一点m的坐标为(x,y),根据斜率公式有:1=,所以x=y.可令x=1,则y=1,于是点m的坐标为(1,1).此时过原点和点m(1,1),可作直线a.同理,可作直线b,c,l.变式训练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直线的斜率:(1)=0;(2)=60;(3)=90.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定义直接求解.解:(1)tan0=0,倾斜角为0的直线斜率为0.(2)tan60=,倾斜角为60的直线斜率为.(3)tan90不存在,倾斜角为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点评:通过此题训练,意在使学生熟悉特殊角的斜率.2.关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任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也都有斜率b.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它的斜率就越大c.平行于x轴的直线的倾斜角是0或;两直线的倾斜角相等,它们的斜率也相等d.直线斜率的范围是(,)答案:d思路2例1 求经过点a(-2,0),b(-5,3)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解:kab=1,即tan=-1,又0180,=135.该直线的斜率是-1,倾斜角是135.点评:此题要求学生会通过斜率公式求斜率,并根据斜率求直线的倾斜角.变式训练 求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斜率k及倾斜角.(1)p1(-2,3),p2(-2,8);(2)p1(5,-2),p2(-2,-2).解:(1)p1p2与x轴垂直,直线斜率不存在,倾斜角=90.(2)k=tan=0,直线斜率为0,倾斜角=0.例2 已知三点a、b、c,且直线ab、ac的斜率相同,求证:这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证明:由直线的斜率相同,可知直线ab的倾斜角与ac的倾斜角相等,而两直线过公共点a,所以直线ab与ac重合,因此a、b、c三点共线.点评:此题反映了斜率公式的应用,即若有共同点的两直线斜率相同,则可以判断三点共线.变式训练1.若三点a(2,3),b(3,2),c(,m)共线,求实数m的值.解:kab=-1,kac=,a、b、c三点共线,kab=kac.=-1.m=.2.若三点a(2,2),b(a,0),c(0,b)(ab0)共线,则+的值等于_.答案:例3 已知三角形的顶点a(0,5),b(1,-2),c(-6,m),bc的中点为d,当ad斜率为1时,求m的值及|ad|的长.分析:应用斜率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解:d点的坐标为(-,),kad=1.m=7.d点坐标为(-,).|ad|=.变式训练 过点p(1,1)的直线l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p恰为线段a的中心,求直线l的斜率和倾斜角.答案:k=-1,倾斜角为.(四)知能训练课本本节练习1、.(五)拓展提升已知点a(-2,3),b(3,2),过点p(0,-2)的直线l与线段ab有公共点,求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分析:利用数形结合同时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情形.答案:(-,)(-,+).(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1)掌握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斜率;(2)直线倾斜角的概念及直线倾斜角的范围;(3)直线斜率的概念;(4)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或斜率),求直线的斜率(或倾斜角)的方法.(七)作业习题3.1 a组3、4、5.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一、教材分析 直线的平行和垂直是两条直线的重要位置关系,它们的判定,又都是由相应的斜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并且研究讨论的手段和方法也相类似,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对比方法,以便弄清平行与垂直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不存在斜率时,容易得到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这也值得略加说明.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运用条件判定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条直线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并会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垂直.教学难点:是斜率不存在时两直线垂直情况的讨论(公式适用的前提条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思路1.设问(1)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2)两条直线的倾斜角相等,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反过来是否成立?(3)“=”是“tan=tan”的什么条件?根据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能否利用斜率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思路2.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想一想倾斜角具备什么条件时两条直线会平行、垂直呢?你认为能否用斜率来判断.这节课我们就来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两条直线的倾斜角相等,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反过来是否成立?“=”是“tan=tan”的什么条件?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反过来是否成立?l1l2时,k1与k2满足什么关系?l1l2时,k1与k2满足什么关系?活动:教师引导得出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其中垂直是相交的特例.数形结合容易得出结论.注意到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即tan90不存在.注意到倾斜角是90的直线没有斜率.必要性:如果l1l2,如图1所示,它们的倾斜角相等,即1=2,tan1=tan2,即k1=k2.图1充分性:如果k1=k2,即tan1=tan2,01180,02180,1=2.于是l1l2.学生讨论,采取类比方法得出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讨论结果: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其中垂直是相交的特例.两条直线的倾斜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成立.“=”是“tan=tan”的充要条件.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这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成立.l1l2k1=k2.l1l2k1k2=-1.(三)应用示例例1 已知a(2,3),b(4,0),p(3,),q(1,2),判断直线ba与p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直线ba的斜率kba=0.5,直线pq的斜率kpq=0.5,因为kba=kpq.所以直线bapq.变式训练 若a(-2,3),b(3,-2),c(,m)三点共线,则m的值为( )a. b.- c.-2 d.2分析:kab=kbc,m=.答案:a例2 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0,0),b(2,-1),c(4,2),d(2,3),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给出证明.解:ab边所在直线的斜率kab=-,cd边所在直线的斜率kcd=-,bc边所在直线的斜率kbc=,da边所在直线的斜率kda=.因为k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与医院签订合同协议
- 汽油发电机购买合同范本
- 浙江网上申请就业协议书
- 终止车辆承包合同协议书
- 高校县中托管帮扶协议书
- 法律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
- 私人财产转移协议书范本
- 瓷砖店铺转让合同协议书
- 社区矫正基地服务协议书
- 洁净室车间出租合同范本
- 2025-2030中国包装印刷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高职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第2版)-课程思政案例(结合知识点)
- 2025年大学食堂食材采购协议
- Drager呼吸机使用指南
- 办公用品、易耗品供货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文件
- 餐厨垃圾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上)
- 《妇产科学绪论》课件
- 酒店考勤培训
- 非煤矿山矿石运输车辆安全协议书
- 东北林业大学20-21高数A2期末考试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