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 红塔区20082009学年末教学质量抽测.doc_第1页
复件 红塔区20082009学年末教学质量抽测.doc_第2页
复件 红塔区20082009学年末教学质量抽测.doc_第3页
复件 红塔区20082009学年末教学质量抽测.doc_第4页
复件 红塔区20082009学年末教学质量抽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塔区20082009学年末教学质量抽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玉溪五中 魏旭萍一、基本数据20082009学年末七年级数学抽测成绩统计(表1)类别考生人数平均分标准差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红塔区596876828585%31.1 %120020082009学年末七年级数学抽测分数段统计表(表2)分数段人数百分比(%)分数段人数百分比(%)0370.62%607172912.2%111691.2%728380113.4%12231412.4%849583113.9%24352824.7%9610786614.5%36475288.8%10811991315.3%485973012.2%120781.3%全体考生数学成绩分布直方图 1112435364748596071728384959610710811912230120部份试卷抽样情况:(表3)题号12345678小计9101112131415小计分值3333333324333333321总分29124325523126426119525819982192271482642101591981425平均分2.92.42.62.32.62.622.6202.22.31.52.62.11.6214.3得分率1 0.80.90.80.90.90.70.90.830.70.80.50.90.70.50.70.68标准差0.51.21.11.3111.414.961.31.21.411.41.51.46.32部份试卷抽样情况:(表4)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小计合计分值1265468889975120总分72033046132452651841167945763050218444平均分7.23.34.63.25.35.24.16.84.66.350.284.44得分率0.60.60.90.80.90.60.50.80.50.70.670.704标准差4.52.60.91.31.62.93.42.23.82.620.129.41二、试卷分析20082009年度期末抽测七年级数学试卷试题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情况,同时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创新意识方面的考查作了有益的探索,在体现新课标,落实减负精神方面也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1试卷结构:试题总题量为25题。其中客观题15题(选择题8题,填空题7题),共计45分;解答题10题,共计75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分别为:38%和62%。试题内容在初中数学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块内容所占比例是:56:47:17,知识内容符合初中数学三大知识块的内容比例。2试题分析:题号分值所考查的知识点所在知识领域题号分值所考查的知识点所在知识领域13轴对称图形变换143非负数的认识数与式23幂的运算数与式153变量观察数与式33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直线型1612整式的运算综合数与式43平行线的画法直线型176化简求值数与式53面积法求概率概率185轴对称图形的画法图形变换63三角形的稳定性直线型194推理填空直线型73百万分之一的理解估算206概率计算概率83探索规律数与式218全等三角形的认识直线型93科学计数法数与式228人文计算题数的认识10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线型238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统计113完全平方式的理解乘法公式249数形结合综合123镜面对称图形变换259变量的认识综合13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直线型3试卷特点:突出基础知识考查。重点考查七年级下册数学主干的、核心的知识,如幂的运算、科学计数法、百万分之一的理解、三个乘法公式的理解及运用、整式的综合运算、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及画轴对称图形、平行线的认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理解、全等三角形的认识及理解、概率统计等基础知识作了重点考查。对于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如对非负数的应用、估算、镜面对称、探索规律、人文计算题及计算器的使用、三角形的特性、变量的观察等常考常新,第16、17题考察的是本册书幂的基本运算和整式的乘除运算。注重综合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在突出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如选择题第3、4题的知识来源于课本,但对课本的内容又做了调整和提升;第7题在认识了百万分之一以后,题面回归生活,增加了估算的内容,试题不但强调了知识性也增加了趣味性;填空题第15题,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题的18、20、21、22、23题虽然以考查基础知识为背景,而每个题目都有一两个能力点,考查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整份试卷中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或与实际操作有联系的有8个题目,如第5题蚂蚁停在黑色方砖上的概率就是用面积法来计算事件的概率;第6题窗子的窗钩安装体现了怎样的数学原理;估算蓝鲸体重的百万分之一;第23题象形统计图的理解及与条形统计图的转换等。试题信息量较大,问题具有多样性。全卷总体信息量较大,除部分单一知识点的简单题外其余题目大都包含多个知识点和较大信息量,第22、23、25题分别设计了四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有适度的递进性。问题设计具有多样性,注意到探究性和适度的开放性,如第11、13题的解答具有多样性,第21题的全等三角形的理解要注重完备性,第20题的第(3)问:“盒子里面不是菠菜的概率是多少?”的设问具有新颖性,第24题的设计强调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来理解乘法公式。4考生解答分析第一大题(选择题)有8个小题,满分24分,抽样平均分是20分,得分率为0.83。8个题目中1、2、5、6题是单个知识点的容易题考生得分率比较高,第3题中构成三角形的边的条件上,还存在不会运用的问题;第4题是课本上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改编,学生在知识的灵活应用上仍然存在问题;第7题考查较小数的认识、估算,其中还要求学生熟悉单位换算;第8题考查探索规律的问题,学生要认真观察、归纳、总结、探索,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对部分同学也有一定的难度,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第7题的得分率相对要低一些。第二大题(填空题)有7个小题,满分21分,平均分是14.3分,得分率为0.68,第9、10、12、13、15题考生答题较好,第11题答案是10,很多学生答漏解,说明考虑问题缺乏完备性;第14题考察非负数的应用,部分学生对非负数的理解仍然存在问题;第15题部分同学不理解题意,数形结合的方法不能很好掌握。第三大题(解答题)有10个小题,满分75分,平均分是50.2分,得分率为0.67。第16题由三个小题组成,考察整式的运算,含负指数幂、零指数幂的计算、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幂的乘方及乘除,分值为12分,平均得分是7.2分,得分率是0.6,主要错误是:零指数和负指数计算,幂的运算法则不熟练;第17题是考察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和代数式得求值问题,满分为6分,平均分为3.3.,得分率为0.6,该题的解答情况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展开错误率大约为:40,平方差公式的错误率约为:45,主要的错误是计算不过关或公式记错,约有20%考生得0分。第18题是作轴对称图形,满分为5分,平均得分4.6.,得分率为0.9,该题大部分学生被扣一分的原因是没有读完题,没有做说明,少数学生糊涂不认真,格子数错的现象仍然存在。第19题是推理填空题,满分4分,平均得分为3.2.,得分率为0.8,主要错误是推理的因果分辨不清,乱写根据,定理记忆不准。第20题是概率计算题,满分6分,平均得分为5.3.,得分率为0.9,本题得分率较高,失分的原因是第三问“不是菠菜的概率”,学生对逆向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第21题是全等三角形的理解,满分8分,平均得分为5.2.,得分率为0.6,主要错误是作图不完备,未能全部找出,等全等三角形的理解不够透彻,审题不清。第22题是人文题,考察学生的数感和计算能力,背景来源于生活,有四个设问,满分8分,平均得分为4.1,得分率为0.5,主要问题是对有效数字不理解,审题不清,对“三餐”忽略,不注意单位换算,该题反映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要有使用计算器的意识。第23题是统计题,考察统计图的理解,象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转换,满分8分,平均得分为6.8.,得分率为0.8,答案的多样性能考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24题是面积法解释乘法公式的关系,满分9分,平均得分为4.6.,得分率为0.5,失分的原因是学生对三者的关系式找不到,从而影响到下几问的解答。第25题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满分9分,平均得分为6.3.,得分率为0.7,得分率最高的是(2)、(3)小问,失分最多的是第(1)问,学生对探索规律,用式子表示规律有认识上的难度,还有就是结果没有安要求表示,部分学生对结果自行进行了近似处理导致了扣分。三、考试中反映出教学中存在问题1部分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部分教师要加强教学的责任心,要以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认真理解和把握教学要求与考试的复习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上好每一堂课。认真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份试卷基本都立足于课标的要求,强调了“基础”,但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尽人意。2教师要加强学习与研究,对课堂进行合理定位,选好教学用题。克服平时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或忽视技能训练对“双基”教学与落实带来的严重不足,导致的学生基础不扎实,每节课训练不到位,达标率不高如第16、17题考察的是基本法则的掌握与应用,但是还是有好多同学没有获得基本的分数。3部分教师的教学不够规范、严谨,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缺少良好的审题习惯、规范的书写习惯、扎实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大打折扣。如第18题学生没有完成“说明它象什么”的解答,漏解、漏答的现象仍然存在。4教材中学习素材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而部分教师对这种模式各环节的把握及定位不够准确,不能灵活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功能。考试中变换了问题的背景学生就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如第4题、第7题、第15题等等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关注数学学习。从统计数字和其它方面都可以看到数学学习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特别是城乡差距特别大。七年级数学是为后续学习打基础的,那些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数学都会有不同的挑战,同时让学生都有机会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和乐趣,数学由其特点决定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比其它学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数学教师要始终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信心、关心和喜爱数学学习放在首要位置,特别要帮助学困生取得进步。2扎实细致抓好“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体验)教学。学习兴趣来自于取得成功,抓好基础教学是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关键。抓“四基”应双管齐下,一是主流做法力求科学、到位,二是个体做法力求实效、特色。每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既要使学生理解明白又要使学生掌握巩固,从备课、上课、练习、反馈、订正、检测、辅导等要做很多深入细致工作,形成常规,循序渐进。3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双基是否扎实最终反映在能力上,双基与数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数学能力最核心的是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靠死记硬背学不好数学,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在主动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学好数学。要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提供学生更多的思考、交流的空间,指导学生学会从本质去认识数学现象,从抓主要矛盾入手去解决数学问题,从积累方法和总结规律上提升学习品位,从而提高数学能力。4开阔运用数学的视野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与新课程要求相呼应,研究中考命题就可以发现新课程的中考题增强了应用性、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内容。解决这类问题是学生的弱项,从直接运用概念公式定理法则解题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开放性的、应用性的问题是能力上的跨跃,实现这个跨跃是要有扎实的双基作为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