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词 复音词.doc_第1页
单音词 复音词.doc_第2页
单音词 复音词.doc_第3页
单音词 复音词.doc_第4页
单音词 复音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音词 复音词 一、单音词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译成现代汉语:“齐国的军队进攻我国,国君准备迎战”。晋灵公不君:“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用现代汉语表述则为“犯了错误如果能够改正,善举中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只有一少部分在现代汉语中得以保留。例如“山、水、天、地、年、月、车、马、国、人”等。绝大多数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只作为构词的词素保存在复音词中。例如“师”,在古文中用得很多:“师进,次于陉。”“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在现代汉语中,“师”除了在成语中单独使用,如“师出无名”、“尊师重教”,一般只作为词素使用,如“老师”、“大师”、“教师”、“师傅”、“师弟”、“师长”、“师资”。 再如“亡”,“虢亡,虞必从之。”“遂自亡也。”“亡羊补牢”;现在也只能作为词素使用,如“亡命”、“亡灵”、“亡国”、“逃亡”、“灭亡”、“死亡”、“伤亡”、“存亡”等等。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双音词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古代的单音词到现代换成了完全不同的复音词:“师”变成了“军队”,“伐”变成了“进攻”;“日”换成了“太阳”,“津”换成了“渡口”,“从”换成了“跟随”,“具”换成了“准备”,“患”换成了“忧虑”,“嗣”换成了“继承”,“对”换成了“回答”。第二、以古代的单音词为词干,再加上附加成分,构成现代的复音词 “虎”变成“老虎”,“虎”是词干,“老”是词头。 “杯”变成“杯子”,“杯”是词干,“子”是词尾。 第三、以两个同义单音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构成复音词“儿子”。再如“饥饿”、“恐惧”、“恭敬”、“健康”、“完备”、“法度”等等。在阅读古文时必须注意不要误合单音词。例如: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 左传宣公十五年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云髻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荀子正名:“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教材左传部分10篇文章,出现的复音词不计重复的,共有66个。如:郑伯克段于鄢:即位、先王、夫人、出奔、黄泉、封人、君子、小人、既而、融融、洩洩。齐桓公伐楚:寡人、不榖、社稷、缩酒、诸侯。晋灵公不君:熊蹯、妇人、稽首、假寐、大夫。 二、复音词单纯的复音词 1、连绵词所谓连绵词,就是由两个音节或者说两个字连缀在一起,构成一个词,这两个字只是标音的符号,不起表意作用。也叫“连语”或“联绵字”。根据语音上的特点来划分,连绵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双声连绵词指组成这一连绵词的两个音节的古声母相同或相近。例如:踟蹰:也作“踌躇”、“踯躅”、“彳亍”等。犹豫:也作“犹预”、“犹与”等。双声的连绵词许多至今仍在使用,如“参差”、“磅礴”、“坎坷”、“淋漓”、“踊跃”等等。叠韵连绵词指组成连绵词的两个音节的古韵母相同或相近。例如:徘徊:也作“裴回”、“俳佪”、“徬徨”、“盘桓”等。再如“萧条”、“窈窕”、“妖娆”、“缠绵”、“零丁”、“逍遥”、“望洋”等。非双声叠韵连绵词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音节声母韵母都不相同。例如:侥幸:又作“侥倖”,“邀幸”。 “浩荡”、“猖獗”、“滂沱”、“跋扈”等等都属此类。连绵词大多用来描绘声色或形状,古书注解中常常用“貌”字来解释。例如: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朱熹注:“参差,长短不齐之貌。”诗经、楚辞里连绵词很多。例如:双声:参差、踟蹰、栗烈、觱发诗经缤纷、侘傺、容与、憔悴、突梯、滑稽楚辞叠韵:窈窕、虺隤、窈纠(即蚴蟉)、忧受、夭绍 诗经顑颔、须臾、婵媛楚辞名词性的连绵词。例如诗经:双声:蟋蟀、蝃蝀、蒹葭、伊威。叠韵:崔嵬、芣苢、仓庚(即黄莺)、蠨蛸。由于古代的外来词中的音译词也具备连绵词的基本特征,也被看作连绵词。例如葡萄、琉璃、葫芦、苜蓿、玻璃、茉莉、袈裟等。连绵词有各种不同的写法。如“葡萄”也作“蒲桃”;“苜蓿”古书中有“目宿”、“牧蓿”、“木粟”等写法。 连绵词在形式上有两个特点:1.连绵词的两个音节往往是双声或叠韵的。2.由于连绵词中的字只是记录语音的符号,而语音又存在着时代和地域的差异,所以连绵词又有一词多形的特点。符定一联绵字典凡例:“委蛇八十三形,音同而义相迩;崔嵬十有五体,音近而义无殊。”旧注家笔下多有割裂连绵词的现象。例如犹豫: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还,至于终日,斯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孔颖达礼记曲礼疏:“犹,玃属。豫,象属。此二兽皆进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谓之犹豫”。颜师古汉书高后纪注:“犹,兽名,善登木。此兽性多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且来害之,每豫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王念孙读书杂志:“犹豫,双声字,犹楚辞之言夷犹耳,非谓兽畏人而豫上树,亦非谓犬子豫在人前。师古之说,皆袭颜氏家训而误”。 狼狈: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两狼,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王念孙:“求之愈深,失之愈远”。王引之经义述闻:“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字则惑。” 2、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而成一个双音词,前人称之为“重言”或“叠字”。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毋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孙子军争篇)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孟子离妻下)叠音词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摹拟声音。例如:“关关雎鸠”的“关关”;“坎坎伐檀”的“坎坎”;诗经中还有“伐木所所”、“伐木丁丁”,皆是。第二、描绘形貌状态。例如:“氓之蚩蚩”(卫风氓)“蒹葭苍苍”(秦风蒹葭)“行道迟迟”(邶风谷风)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鸣。”叠音是一种构词形式,它和用词上的词的重叠不同。用词重叠是两个单音词重叠使用。例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二)合成的复音词合成的复音词是由两个单音词作为词素结合而成的词,又称之为合成词。它是汉语词汇由单音化向复音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合成的复音词在结构形式上有几种:1.联合式同义联合名词性的:山川、国家、君王、君臣、社稷、子孙、道路、衣裳、饮食、婚姻、爪牙、风雨、过失、干戈、甲胄、朋友、商贾动词性的:经营、求索、毁坏、兴起、憎恶、恐惧、迁徙、辅佐、治理、杀戮、分裂形容词性的:空虚、艰难、劳苦、美好、正直、刚强、柔弱、丑恶、迅速、膏腴、饥饿反义联合尊卑、荣辱、吉凶、存亡、始终、古今、反复、往来、左右、朝夕、动静、取舍、毁誉、强弱、得失、利害2.偏正式天子、布衣、兵车、乔木、百姓、三军、黄泉、男子、农夫、民生、高山、流水、金戈、锦衣、红颜、良心、草具、圣人、寡人、夫人、妇人、良人、美人、小人、门人、庶人、国人、乡人3、支配式败绩、执事、稽首、用命、食言、即位、将军合成的复音词有几个特点:第一,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词素往往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和别的词素复合成为新的双音词,产生新的意义,又可以作为单音词独立运用。第二,复合词的词序不大稳定。例如“恭敬”,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诗经大雅云汉:“敬恭神明。”又如“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首章:“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次章:“东方未明,颠倒裳衣。”“饮食”也作“食饮”;“朋友”也作“友朋”;“粮食”也作“食粮”;“名声”也作“声名”;“危险”也作“险危”。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合词由两个反义或近义的词素组成。使用时,只取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另一个词素不表义。修辞学上称之为“连及”。例如:祸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晋欧阳建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 缓急:史记游侠列传:“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又扁鹊仓公列传:“生女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又后汉书窦融传:“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