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二中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3年11月6日 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配角(ju) 楔(xi)子 罪愆(qin) 鳏(gun)寡孤独 b曹禺(y) 凝噎(y) 罗绮(q) 鹬(y)蚌相争c脑髓(su) 混(hn)蛋 囊(nng)括 暴殄(tin)天物d竟(jng)酒 霜雪(xu) 煽动(shn) 乍(z)暖还寒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烦躁 委曲 举案其眉 真知灼见b教诲 赦免 虎视耽耽 是非莫辨c箫鼓 料峭 分庭抗礼 浑然交融d憔悴 磋跎 震撼人心 吉凶倚伏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_、在空间上浩大的景物,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最近几年,铁路交通发展迅速,到处兴建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快车”运行后,北京到天津的行驶时间_只需半小时。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_,自得其乐。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a.生效 悠远 大概 随遇而安b.奏效 悠远 大约 安之若素c.生效 幽远 大概 安之若素d.奏效 幽远 大约 随遇而安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造成地铁光谷站客流爆棚的主要原因固然是地铁刚刚开通,运营经验不足,但根本原因是当初设计地铁站对光谷地区经济发展预计不足。b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强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c在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和平远未能现实地成为全球人共因的甘露和共享的福祉,因而我们必须尽力研究和平、守望和平和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d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朱光潜认为三种“态度”对人生都有价值,“实用的态度”当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当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则以美为最高目的,各自功能不一样。b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取材于古代英国历史传说,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位刚愎专横的君主的人生转折。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无家可归、神志迷乱的李尔王奔向旷野,面对苍天呼喊出自己的悲愤,第一次意识到了千千万万底层人民的苦难。c雷雨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用“雷雨”这个标题形象地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d范晔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的历史。班固的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在新世纪的文坛上,有一股力量异军突起,那就是“底层文学”的创作渐成气候,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实际上,“底层文学”由来已久,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在现代文学史中,无论是五四新文学还是左翼文学,关注的对象依然是“底层”大众。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界又有不少农村题材以及描写城市中底层群体的作品。它们虽不强调“底层”,但对于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中受到损害的阶层有着相当深入的表现。尽管“底层文学”至今还未有一个科学的、明确的概念,但在文学界已经达成一种默契,其大致是对当前一些社会特殊群体的书写,其叙事对象主要包括城市下岗工人、依然驻守在农村的农民以及由乡下进城的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底层文学”都呈现出与不同以往的鲜明特点:首先,“底层文学”与社会“沉默的大多数”站在了一起,讲述他们的辛酸与苦难,讲述他们的艰难处境与抗争,讲述工人阶级在这个时代的真实命运。其次,“底层文学”中的“乡土中国”也呈现出一番新的样貌。一是虽写“乡土”,但“城市”的幽灵却始终徘徊在乡土的上空,构成了新世纪底层乡土叙事的内在张力。二是农村强壮劳动力走后,继续留守的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们,成为乡土的新的景致,也是“底层文学”用力开掘的另一处题材。三是涌现出一些以往乡土叙事中未曾出现的新类型,如注意到经济全球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产生了一些涉及环保题材的作品。最后,对基层民主现状的表现、对农村传统价值沦丧的痛心、对农民道德自律的呼唤,是“底层文学”对“乡土中国”的特别关注之处。再次,“底层文学”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作品着力于描写农民工的生活。其中既有职业化的写作,也有以“打工文学”为代表的边缘化写作。其实,“底层文学”一词在新世纪被提出,是一种现实性生存焦虑的表达,是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性产物,同时也是中国90年代以来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催生出的结果。但需要强调的是,不少“底层文学”已经开始与单纯的生存困境脱钩,讲述的是特定阶层、个人的命运,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思考。“底层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用自己的力量安抚现实中躁动不安的灵魂。简言之,就是以文学的方式参与当前的社会变革,并对社会问题做出回应。“底层文学”拒绝了“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情感”,摈弃了“没事偷着乐”的犬儒主义,饱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然而,只有同情是不够的。作家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景虽然力求用文学的方式交出一份当下历史的记录,但遗憾的是,目前“底层叙事”仍无法穿透迷蒙的表象,具有时空超越性的作品相对匮乏。如何让叙事逻辑更加符合生活的真实,在表现“底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观照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底层”人物不再被扭曲成窥视的对象而得以血肉丰满真实可感,在同质化的苦难中挖掘出被遮蔽的底层生活的丰富性,从而告别肤浅和表面,抵达能够穿越历史的文学的“深度”,这是“底层文学”应该继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种创作还在继续进行中的文学类型,目前对“底层文学”的评价只能是一种带有历史前瞻性的考量和把握,我们期待“底层文学”的创作取得丰硕的成果,但这需要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更需要实践的累积与时间的沉淀。(选自史竞男“底层文学”:乡土叙事新景观)6、下列关于“底层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底层文学”至今尚未有一个科学的、明确的概念,但它由来已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b、“底层文学”大体上是一种书写当前一些社会特殊群体的文学类型,其叙事对象主要包括城市下岗工人、驻守在农村的农民以及由乡下进城的农民工等这样一些弱势群体。c、“底层文学”对基层民主现状、农村传统价值沦丧、农民道德自律等特别关注,这是底层文学中的乡土中国呈现出的新的样貌之一。d、“底层文学”在叙事中符合生活的真实,能够在表现底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观照到底层人物的精神世界。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农村强壮劳动力走后,留守的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成为乡土的新的景致,是“底层文学”用力发掘的主要题材。b、“底层文学”注意到经济全球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于是产生了一些涉及环保题材的作品,这都是以往乡土叙事文学中很少出现的。c、“底层文学”也着力描写农民工的生活,主要包括职业化写作和边缘化写作两种情况。这一类型的作品在底层文学中也占有相当多的数量。d、“底层文学”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作为一种创作还在继续进行中的文学类型,还需要及时地总结和反思,更需要实践的累积与时间的沉淀。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底层文学”中的“底层”,实际上包含了城、乡两个维度“城”联系着下岗工人和失业者,“乡”汇聚着广大的农民。b、在今天文学市场化甚至娱乐化的背景下,“底层文学”能够以严肃的态度承担起社会责任并饱含人文关怀,既是一种“不平则鸣”,同时也是“时代的和弦”。c、由文章内容拓展开去,可以说,表现国有企业改革后下岗职工命运的小说那儿(作者深圳大学教授曹征路),折射出“三农问题”的“新乡土小说”,反映进城农民工生活的众多小说和“打工文学”等,也应该属于“底层文学”。d、“底层文学”属于现实主义文学。将处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辛酸、苦难及抗争具体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其特点之一。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 覆:埋伏 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 羁縻:笼络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 御:治理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 纠:纠正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 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 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 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 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人户籍,缴纳租税。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 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12把教材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顾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5分) (2)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注:常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配刀自刺。苏武传(4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选自刘基活水源记)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4分)(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5)廉颇闻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王敦贤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代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园子。园子尽头是一间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一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毋须怀疑的。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竖有一方形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蓊郁过。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了。 我在这徐渭狂啸过、痛哭过的青藤书屋里久久地低徊默想,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这位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的艺术大家,并非恃才傲物的狂狷之士,仅从他的镜湖竹枝词即可看出,他是热爱世俗生活的啊!可世俗生活却怎么也容不下他。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他刚刚成年时就给他预设了种种打击,直到他去世。徐渭少年时便才华显露,可却连续八次乡试未中。他当过幕宾,参加过抗倭斗争并立了功,参加过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曾六次坐牢。他一生穷困潦倒,晚年靠卖书画度日。为了生存,数千卷心爱的藏书也变卖一空,最后在贫困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这便是天才的命运吗? 我想,设若命运改变一下徐渭的品格,他的人生又将是怎样一种境况呢?假如他不那么张扬个性,以他的才华,在科举考试中会一路顺利,那也就成了几品大员,锦衣玉食、宝马香车少得了吗?即使科举不中,随和一些,隐忍一些,找关系,托门子,拿自己的作品当礼送,在哪家权贵门下做个清客,总是可能的吧,也可衣食无忧,免遭冻馁啊!当我踱进展室,看见黄甲图和墨葡萄图时,立即否定了自己荒唐的设想。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乃是一个天才画家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正是这种宣泄,构成了他艺术的精魂。他是那样的孤高,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卓尔不群,那样的反叛正统。要这样的艺术天才、反传统的斗士去迎合世风、摧眉折腰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他真的放弃坚守,出卖自己,他还能做这水墨淋漓、恣肆放纵的画吗?还会有强心铁骨、才横笔豪的书法吗?还会有血气奔涌悲声如诉的诗文吗?不,不会有了。那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称道的徐渭了。往深里想,命运也是公正的。在他那神秘之手的一再敲打下,徐渭落魄、困顿、遭受诟辱,在贫病中死去;但同是这敲打,又造就了徐渭独特的、后人难以企及的艺术品格。 命运之手敲打过古人,也敲打着今人。我本是来凭吊徐渭的,本以为能在凭吊之后走笔行文,痛斥龌龊的世俗,给徐渭以真挚的悲悯,不想倒是徐渭先生悲悯了我。尽管我未遭冻馁,但我有属于我自己的哪怕一小片精神领地吗?有徐渭那种“深山无人收,颗颗明珠走”的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吗? 我站在书屋前,久久地、久久地凝视着眼前的青藤。这株在人们心目中存活了400多年的青藤啊。时间的推移,只会使它愈益葱茏。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全选错的给0分)(4分)a. 青藤书屋的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徐渭的晚年就是在绍兴的这几间老式瓦屋中度过的。b. 作者写到书屋旁的“天池”及出自徐渭手笔的“砥柱中流”四字,证明了此地的确是青藤书屋的旧址,也透露着徐渭的志趣。c. 徐渭曾在靠墙的花坛处亲手种过一株青藤,并将“青藤”作为自己的别号。青藤倔强孤傲、终年葱绿,正是他精神的象征。d. 徐渭曾经参加过抗倭斗争和反奸相严嵩的斗争,正因为有过这样的斗争经历,他的作品才会具有强心铁骨,才会才横笔豪。e. 徐渭笔下的汪洋恣肆,是内心深度焦虑的宣泄。是命运的敲打,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品格,所以作者说“命运也是公正的”。17请具体说说,作者感到“一阵阵寒意透进骨髓”的原因是什么?(4分)18第段中作者假设了徐渭品格改变后可能出现的人生境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19徐渭多才多艺,学识品格都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结合全文,概括徐渭广受人们推崇的原因,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阅读下列材料,简析两位大师表达的异同。(4分)晚年的毕加索为了能够独处,用最后的精力去创作,就把所有的人都拒之千里。他把那些赶来想一睹大师风采的人戏称为“池塘里的青蛙”。一位华裔英籍作家翻译介绍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回国时想拜访一下先生,钱先生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话,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下这蛋的母鸡呢?”21“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简要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主要性格特征,并举出一处情节简要说明。(4分)22请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写一段5080字的新闻评论。(4分)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李江涛、丁静)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重点高中名额向一般中学倾斜等成为方案的亮点。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说,北京市调整高考学科设置、分值比重、命题内容,突出考查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其中,语文学科将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重要地位,注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考查。2016年起语文卷总分值由150分增至180分。英语学科将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在真实语境中考查语言运用适当增加听力比重。2016年起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至100分。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当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不断攀向高处时,你得低下头来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人往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更多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人到了高处才觉得低处的广阔,但是人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山的高峻。人生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3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b 解析a楔(xi)子 c 混(hn)蛋 d乍(zh)暖2、c 解析a举案齐眉 b虎视眈眈 d蹉跎3、b 解析“生效”指发生效力,“奏效”指发生预期的效果;“悠远”指“离现在时间长或距离大”,“幽远”是“幽深”的意思;“大约”一般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估计,“大概”一般表示对情况的估计;“安之若素”指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4、a 解析b主语残缺,“由于青少年”改为“青少年由于”。 c句式杂糅,去掉“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 d关联词位置不当,“如果”放到“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前面。5、d解析: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6、d、解析:由文章倒数第二段末句这是底层文学应该继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一句可知该项的表述有误。7、c、解析:a、错在“主要”,原文第5段说的是“另一处”;b、错在“很少出现”,原文第5段说的是“未曾出现”;d、错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原文末段说的是“期待底层文学的创作取得丰硕的成果”。8、a、解析:这个说法不全面,应该还有在这二元空间中游走的联系着工、农两个阶级和城、乡两个维度的“打工者”。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9d、解析:纠,检举 10、a(是开山修路,是构筑堡垒来对付山胡,是说洪之不清廉,贪污受贿) 11c(李洪之被赐死是因为他残暴和贪污,是咎由自取,不能反映官场黑暗) 12、译文:(1)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诚”“见于”“顾”“间”各1分,语意正确通顺1分) (2)单于派卫律召苏武去受审讯。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苏武拔出配刀来自杀。(“辞”“屈”“引”各1分,语意正确通顺1分)13、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14.(1)“跳”就是“跳动、跳跃”之意。雨点在荷叶上快速跳跃,一方面有力衬托了雨势之急(1分);另一方面也是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描写得绘声绘色,生动别致。(1分)(2)开始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看满湖烟水,闻阵阵幽香,因而沉醉其中(1分);忽然急雨袭来,敲打船篷,致使诗人午梦惊醒(1分);诗人醒来眼前却出现了“荷叶跳珠”、“水银流泻”更加美妙的境界,欣喜之情又油然而生(2分)。(不拘泥于答案,只要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15(1)一蓑烟雨任平生(2)揾英雄泪(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梧桐更兼细雨(5)肉袒负荆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共4小题)16(4分)a d(a挂有匾额的老式瓦房是重新修建的,徐渭所居几间草屋已塌。d强加因果,徐渭作品的特点,主要源自命运的打击与他不屈人格的矛盾造成的内心焦虑。“ 强心铁骨、才横笔豪”是徐渭书法的特点,d项表述为“作品”的特点,不准确。)17(4分)徐渭是旷世奇才,热爱生活,又不恃才傲物。(2分)但世俗生活容不下他,屡遭打击,一生穷困潦倒,直至死去。(2分)18(5分)假想与现实中徐渭的真实人生形成对比。(2分)突出了他在困顿中坚守的难能可贵,进一步表达了对徐渭人格的敬佩之情,暗含着对世态的嘲讽。(2分)19(6分)文学艺术大师,旷世奇才,诗文书画俱佳。(2分)屡遭打击,穷困潦倒,却始终不迎合世俗,坚守品格。(2分)保有自己的精神领地,有坚信自己是明珠的自信。(2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2分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相同:都用比喻形象地表明拒绝的态度,幽默诙谐;(2分)异:毕加索的话里有不屑的语气,钱钟书的话则含着自谦。(2分,意思对即可)21优柔寡断,忧郁多疑;谨慎,有谋略;机智、果敢、勇敢与软弱、妥协、鲁莽交织。例:听了父亲的鬼魂告白,叔父祈祷时,他本可轻而易举复仇,可他放弃了,说明他优柔寡断、软弱;和母亲谈话;发现有人偷听,一剑错杀了情人的父亲,说明他多疑、鲁莽;他装疯躲避国王,借演戏试探叔父的反应,说明他机智、谨慎;新父王要杀他,他识破奸计,调换诏书,处死凶手,回国复仇,说明他勇敢、机智、果敢。情节2分,主要性格2分22 评论示例: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将促进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精神落实在教材里课堂上考试中。更多国学内容落实在教材里课堂上考试中时,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日。从国际上看,没有一个国家把英语放在一个终身学习的重要位置上,同时,家长也减轻精力负担和经济负担。(语文加分评论2分,英语减分评论2分)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23、参考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文言参考译文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正碰上永昌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