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pdf_第1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pdf_第2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pdf_第3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pdf_第4页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试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命题人 复审人 主管院长 1 教育测量与统计测试试题 教育测量与统计测试试题 A A 卷 卷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方式 闭卷 学院 教育学院年级 2007 级专业 小学教育 学号 222007305010011姓名 刘金堂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4040 分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10 题 每小题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20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号内 1 1 测验手段反映真识情况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程度是 测验手段反映真识情况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程度是 A A 效度 效度B B 信度信度C C 区分度区分度D D 难度难度 2 2 把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一定标志分为不同类型或层次 然后从各 把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一定标志分为不同类型或层次 然后从各 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 从而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叫做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 从而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叫做 A A 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B B 机械抽样机械抽样C C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D D 单纯随机单纯随机 抽样抽样 3 3 一个小组有一个小组有 1010 个学生个学生 从中选一个组长从中选一个组长 若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若每个人被选到的机会 是相等的是相等的 则张明则张明或或李华被选中的概率是李华被选中的概率是 如果进行两次如果进行两次 选举 那么两次都选到张明的概率是 选举 那么两次都选到张明的概率是 A A 1 51 5 1 51 5B B 1 51 5 1 1001 100C C 1 101 10 1 1001 100D D 1 51 5 1 101 10 4 4 某班某班 3636 个学生个学生 英语测验分数地标准差为英语测验分数地标准差为 9 69 6 则其离差平方和则其离差平方和 是 是 A A 3317 63317 6B B 3217 03217 0C C 3320 53320 5D D 3500 13500 1 5 5 一位老师对 一位老师对 8 8 个学生的作业成绩进行猜测 如果教师猜对的可能个学生的作业成绩进行猜测 如果教师猜对的可能 性为性为 1 31 3 且规定教师只有猜对且规定教师只有猜对 95 95 才算这个教师有一定的评判能才算这个教师有一定的评判能 力 那么 这个教师至少要猜对学生成绩的个数为 力 那么 这个教师至少要猜对学生成绩的个数为 A A 4 4B B 5 5C C 6 6D D 7 7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命题人 复审人 主管院长 2 6 6 下列两组数据 下列两组数据 1414 2 2 1717 9 9 2222 1313 1 1 7 7 1111 1 1 2626 1111 9 9 1414 1313 7 7 1717 2222 2 2 的中位数分别是 的中位数分别是 A A 1111 1212B B 1414 9 9C C 1313 9 9D D 1414 1212 7 7 某年初中入学考试时语文 数学 英语的计分比例为 某年初中入学考试时语文 数学 英语的计分比例为 4 4 3 3 3 3 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语文为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语文为 7272 分 数学为分 数学为 9494 分 英语为分 英语为 7979 分分 那么该生 假设各科难度相近 总平均分数为 那么该生 假设各科难度相近 总平均分数为 A A 8282B B 82 882 8C C 8080D D 80 780 7 8 8 下列数据下列数据 2323 3636 2020 2525 3333 3131 2727 2929 的四分位距是的四分位距是 A A 4 4B B 6 6C C 3 3D D 8 8 9 9 某区拟对参加数学竞赛的某区拟对参加数学竞赛的 20002000 人中前人中前 500500 名予以奖励名予以奖励 考试的平考试的平 均分数为均分数为 7575 标准差为 标准差为 9 9 那么 获奖的分数线是 那么 获奖的分数线是 A A 8181 0303B B 83 1583 15C C 84 5684 56D81 15D81 15 1010 某区 某区 36003600 个学生数学测验成绩接近正态分布 其平均分为个学生数学测验成绩接近正态分布 其平均分为 8 80 0 分分 标准差为标准差为 11 511 5 分分 则在则在 7070 9090 分之间应当有分之间应当有 人人 A A 22162216 5252B B 2218 052218 05C C 2235 322235 32D D 2650 852650 85 二 多项选择题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4 分 共分 共 2020 分分 在每小题在每小题 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 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 少选 错选均无分 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 少选 错选均无分 1111 在教育统计过程中 抽样调查的种类有 在教育统计过程中 抽样调查的种类有 A A 单纯随机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B B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C C 机械抽样机械抽样D D 整群 整群 抽样抽样 1212 下列选项中 属于差异量的有 下列选项中 属于差异量的有 A A 全距 全距B B 中位数中位数C C 平均差平均差D D 标准差标准差 1313 在教育实验中 在教育实验中 常用的教育实验有常用的教育实验有 A A 单组实验单组实验B B 等组实验等组实验C C 轮组实验轮组实验D D 田野考察田野考察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命题人 复审人 主管院长 3 1414 积差相关使用的条件有 积差相关使用的条件有 A A 两个变量都是连续性数据两个变量都是连续性数据 B B 两个数据的总体呈正态分布两个数据的总体呈正态分布 或接近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 至少是单峰对至少是单峰对 称的分布称的分布 C C 必须是成对的数据必须是成对的数据 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而且变量对而且变量对 数数 N N 3030 D D 两个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两个变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1515 目前在教育与心理测试中目前在教育与心理测试中 应用最广泛的效度分类方法将效度分应用最广泛的效度分类方法将效度分 为 为 A A 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B B 构想效度构想效度C C 结构效度结构效度D D 效标关联效标关联 效度效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6060 分 分 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 4 4 题 每小题题 每小题 2 52 5 分 共分 共 1010 分 分 1616 为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必须慎重的收集原始资料必须慎重的收集原始资料 在收集在收集 原始资料的过程中原始资料的过程中 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是必须遵循的三条原则是 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客观客观 性原则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准确性原则 1717 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有教育统计资料的来源有 教育测量教育测量 和和 教育实验教育实验 两种途两种途 径 径 1818 变量根据其所表示的数据性质可以分为 变量根据其所表示的数据性质可以分为 称名称名 变量变量 顺序顺序 变量变量 等距等距 变量和变量和 比例比例 变量 变量 1919 用相关法计算区分度时 多采用计算的方法有 用相关法计算区分度时 多采用计算的方法有 积差积差 相关相关 二列二列 相关 相关 点二列点二列 相关和相关和 相关 相关 四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四 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2 2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 5 分 共分 共 1010 分 分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命题人 复审人 主管院长 4 2020 效标关联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 是指测验分数与作为效标的另一独立测验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是指测验分数与作为效标的另一独立测验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 度度 一般是用本测验与效标测验去测同一组被试得到的两组分组一般是用本测验与效标测验去测同一组被试得到的两组分组 的相关系数表示 的相关系数表示 2121 构想效度 构想效度 是指测验成绩能够解释心理学理论上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是指测验成绩能够解释心理学理论上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主要适用于心理测验效度的确定主要适用于心理测验效度的确定 五 论述题 共五 论述题 共 1515 分 分 2222 教育测量主要是对精神特性的测定教育测量主要是对精神特性的测定 与一般的物理量的测量有一与一般的物理量的测量有一 些不同点 具有间接性 相对性 明确的目的性和不确定性些不同点 具有间接性 相对性 明确的目的性和不确定性 因因 此 教育测量在教学实践中是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价值的 此 教育测量在教学实践中是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价值的 六 操作应用题 本大题共六 操作应用题 本大题共 2 2 题 第题 第 1 1 小题小题 1515 分 第分 第 2 2 题题 2020 分分 共共 2525 分 分 2424 有有 100100 名名考生参加某论文试题的测验名名考生参加某论文试题的测验 按高低分各占总人数按高低分各占总人数的的 25 25 分组分组 其中其中 5 5 题得分统计如下表题得分统计如下表 见下页见下页 试计算该题的难试计算该题的难 度 度 X Xf fX Xf f 高高 分分 组组 12121010 10106 6 8 85 5 6 62 2 4 42 2 2 20 0 低低 分分 组组 12120 0 10101 1 8 84 4 6 68 8 4 41 1 2 2111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命题人 复审人 主管院长 5 2525 对对 2020 名学生进行期末测验名学生进行期末测验 这这 2020 名学生的测验总分与第名学生的测验总分与第 1 1 题得题得 分情况如下表所示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为了考察第为了考察第 1 1 小题是否具有区分能力小题是否具有区分能力 将该将该 题用二分法记分 答对记题用二分法记分 答对记 1 1 分 答错记分 答错记 0 0 分 现将分 现将 2020 名学生期名学生期 末测验成绩 以末测验成绩 以 6060 分以上 含分以上 含 6060 分 为升级 分 为升级 6060 分以下为留分以下为留 级 试用级 试用 相关方法分析该题的区分度 相关方法分析该题的区分度 学生学生测验总分测验总分第第 1 1 小题得小题得 分分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10 1111 1212 1313 1414 1515 1616 8686 9090 5454 8989 5050 4444 4343 2828 7575 8282 6060 7070 7575 8181 7070 808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0 1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命题人 复审人 主管院长 6 1717 1818 1919 2020 7676 7777 7979 5050 1 1 1 1 1 1 0 0 教育测量与统计试题参考答案 教育测量与统计试题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 单选题 1 1 B B2 2 C C3 3 B B4 4 A A5 5 B B6 6 A A7 7 D D8 8 A A9 9 A A1010 A A 二 二 多选题 多选题 1111 ABCDABCD1212 ACDACD1313 ABCABC1414 ABCDABCD1515 ACDACD 三 填空题 三 填空题 1616 全面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1717 教育测量 教育实验 教育测量 教育实验 1818 称名 顺序 等距 比例 称名 顺序 等距 比例 1919 积差 二列 点二列 积差 二列 点二列 相关相关 四 名词解释 四 名词解释 2121 是指测验分数与作为效标的另一独立测验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 是指测验分数与作为效标的另一独立测验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 度度 一般是用本测验与效标测验去测同一组被试得到的两组分组一般是用本测验与效标测验去测同一组被试得到的两组分组 的相关系数表示 的相关系数表示 2222 是指测验成绩能够解释心理学理论上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是指测验成绩能够解释心理学理论上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 主要适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