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 制度部分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时间 制度 思想 制度 思想 制度 思想 制度 思想 17 18世纪 教育权 国教会 初等教育 慈善学校 学徒 制 星期日学校 简单读写 算 教育对象为贫民儿童 中等教育 文法学校和公 学 古典语言 体育和军训 弥尔顿所倡导的文实中学 因清教徒教师的出走而昙 花一现 高等教育 牛津和剑桥一统 天下 科学成果开始成为教 学内容 来自社会中下层的 学生增多 培根 1626 弥尔顿 1674 洛克 1704 教育权 天主教会 初等教育 宗教教育 简单 读写算 教育对象为下层社 会子女 以法语授课 采用 班级授课制 中等教育 新教冉森派办基 础学校 强调法语 主张实 物教学 反对滥施体罚和死 记硬背 圣乐会受笛卡尔理 性哲学影响 重视法国史 现代外语和数学教学 高等教育 大学数量最多也 最为保守 专门技术学校出 现 女子教育和宫廷学校走 在欧洲各国前列 爱尔维 修 1771 卢梭 1778 狄德罗 1784 拉夏洛 泰 1785 资产阶 级革命 1789 教育权 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 教育 1794 年 普鲁士腓特 烈 威廉二世颁布发令宣布一 切教育均有国家兴办 初等教育 巴泽多与泛爱学 校 本族语 实科知识 手工 劳动与游戏教学是其特点 中等教育 斯图谟式文科中 学 保持古典 以升学和培养 上层职业者为目标 以哈勒学 园为代表的实科学校兴起 为 贵族子弟开设的 骑士学院 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占首要 地位 不学希腊文和拉丁文 以培养新贵族为目的 高等教育 具有现代理念的新 式大学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 学出现 教学自由 以德语授 课 重视现代外国语 采用讨 论和试验观察等近代自然科 学方法教学 康德 1804 教育权 17 世纪中期马萨诸塞殖民 地当局制定强迫教育法令 初等教育 公办初等读写学校 乡 镇学校 出现 巡回学校 学区制 度确立 1789 中等教育 1751 年富兰克林办文实 中学 以升学和就业为目标 以英 语教学 男女合校 把美国中等教 育从欧洲模式的文法学校中解放 出来 为 19 世纪公立学校的出现 奠定了基础 高等教育 哈佛学院增设了数学和 物理讲座 但古典和宗教教育仍然 主导地位 州立大学出现 私人和 教会不再是兴办大学惟一力量 富兰克 林 1790 杰斐逊 1826 知识普 及法案 1779 19世纪 教育权 国家逐步干预教 育 1839 年成立枢密院教 育委员会 负责教育拨款的 分配和使用以及视察公款 补助的学校 初等教育 上半期由宗教团 体办理 教育质量低劣 导 生制学校 下半叶颁布 福 斯特法案 1870 标志国 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到 1900年基本普及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下半叶卡拉雷顿 委员会报告促使公学引入 现代语 数学和科学课程 但古典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高等教育 下半叶在伦敦大 学带动下 许多城市学院成 立 它们重视工业和科学领 域 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传 统 另有大学推广活动 加 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 推 动了教育民主化进程 斯宾塞 1903 赫胥黎 1895 教育权 确立了中央集权式 教育管理体制 确立了完整 的学制 费里法案 1879 确定国民教育的义务 免费 与世俗化三大原则 初等教育 费里法案 废 除了 法卢法案 中教会监 督学校及牧师担任教师的 特权 取消了公立学校的宗 教课 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 课 该法案为法国初等教育 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等教育 拿破仑政府创办 了大量国立中学和市立中 学 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知 识得到重视 女子中学也有 相当发展 高等教育 文科发展成为独 立专业 神学科地位大大降 低 法科 医科和理科受到 相当重视 涂尔干 1917 教育权 国家办学 初等教育 世界上第一所幼儿 园诞生 1840 1885 年 普 鲁士实行免费初等义务教育 19 世纪末 全部普及初等教 育 1809 年创建柏林师范学 校 按照裴斯太罗奇方法训练 未来教师 中等教育 文科中学中人文学 科被大幅度削减 自然科学被 加强 实科中学迅速发展 主 要教授自然科学和历史知识 但其地位不如文科中学 高等教育 柏林大学建立 1810 大学自治和学术自 由 重视科研 提升了哲学院 的地位 根据经济发展需要 建立高等工业学校和专业性 学院 费 希 特 1814 第 斯 多惠 1866 福 禄 培尔 1852 赫 尔 巴特 1841 教育权 1 为提高教育质量 改 革学区制 一是削弱学区职权 剥 夺学区聘用教师和确定课本等权 力 二是合并学区 节省经费 提 高质量 2 建立州教育领导体制 1821 3 设联邦教育署 1867 初等教育 30 年代开始公立教育运 动 影响有三 建立地方税收制度 颁布普及义务教育法 提供免费初 等教育 60 年代师范学校高潮 十 五人委员会 报告 1895 肯定 科学课程的地位 建议分科教学 中等教育 19 世纪下半叶 公立中 学逐步取代文实中学 重视英语和 自然科学 高等教育 办学形式上 以私立为 主体 数量多 规模小 农工学院 兴起 开创了高等教育为工农业生 产服务的方向 建立学术型大学 女子进入高等院校 贺拉 斯 曼 1859 20世纪前期 教育权 巴尔福教育法 1902 促成了英国政府教 育委员会与地方教育当局 的结合 形成了以地方教育 当局为主体的教育行政管 理体制 提供了建立国家公 共教育的基础 初等教育 费舍教育法 1918 加强了地方当局发 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 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 限 规定小学一律实行免 费 但法案没有解决初等教 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问题 双轨制的问题实质上并未 触及 中等教育 哈多报告 1926 强调了教育应为一 个连续的过程 认为儿童在 完成初等教育以后 通过 11 岁考试 可分别进入文 法学校 实科现代中学 职 业现代中学和高级小学 它 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 明确 提出了中等教育要面向所 有儿童 以及主张教育分 流 以满足不同阶层人的需 要 斯宾斯报告 1938 和 1944 年教育法 确立 了文法 现代和技术三种类 型中学 形成了初 中和继 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 育制度 罗素 教育权 1 设置公共教学 部 对全国教育实行统一管 理 逐步解除教会对教育事 业的控制 1905 年 通过教 会与国家分离法令 禁止教 会在法国境内实施各种教 育 2 统一学校运动推动 学制改革 国立中学和市立 中学免费 在中学设立统一 入学考试制度 冲击了双轨 学制 扩大了底层群众接受 中等教育的比例 推动了教 育民主化的进程 中等教育 1902 年改革主张 将古典学科和现代学科并 行 确立了法国中学的基本 模式 但仍以古典语言为 主 职业技术教育 规定由国家 来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 要 求 18 岁以下青年有接受免 费职业教育的义务 教育理论与实践 德 莫 林 创 办 罗 歇 斯 学 校 1899 以重视体育运动 和小组游戏著称 魏玛共和国时期 国民教育体 系初步形成 初等教育和中等 教育有了一定的衔接 出现了 高等技术学校 但在法律制度 和办学的指导思想上 仍带有 帝国时期的民族主义和国家 主义倾向 教育理论与实践 1 新教育运动 利茨引发 乡 村之家运动 实践裴斯太 罗奇的教育思想 2 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是 梅依曼 1915 和拉依 1926 重视实验 通过 观察 测量和统计等方法 进行研究 强调从实验的 结果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和 方法 主要问题是片面强 调儿童的生物性 忽视了 社会性因素 简单地照搬 自然科学的方法 将实验 方法推崇到极端 3 劳作教育思潮 凯兴斯太 纳为代表 提出公民教育 和劳作学校理论 中等教育 1 全国教育协会的报 告与中学课程改革 十人委员会 报告 1891 研究中学课程与大 学衔接问题 反对过早为儿童选定 和划分未来职业类别 十三人委 员会报告 1895 确立了美国中 学实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的基础 2 美国教育协会报告 中等教育 的基本原则 1918 肯定了六三 三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 提出了 中学不应是选择机构 也不是大学 附属机构 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 社会服务的学校的思想 3 八年 研究 与高中改革 由进步教育协 会组织 通过实验发现 学校教育 目的主要是实现个人的发展 最有 效的管理方式是全体教师共同参 与教学大纲的计划评价 设立综合 课程 重视学生反省思维和协作 高等教育 初级学院运动 是美国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的 产物 帕克 1902 杜威 1952 约翰逊 1938 沃特 1938 帕克赫 斯特 1973 华胥朋 1968 克伯屈 1965 霍尔 1924 桑代克 1949 20世纪中后期 教育权 1944 年教育法 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 完善了地方教育管理体制 确立了中央与地方相互合 作的 伙伴关系 1988 年教育改革法 提出摆脱选 择政策 强化了中央集权式 的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1944年教育法 提出对所有学生提供免费 享受中等教育的原则 使中 等教育成为连接初等教育 和中学后教育的中间环节 消除了双轨制初等教育体 制 基本形成了现代国民教 育制度 另一方面义务教育 年 限 延 长 到 中 等 教 育 1988 年教育改革法 规 定实施全国统一课程 义务 教育阶段开设核心课程 基 础课程和附加课程三类 核 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合称 国 家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有 四次全国性考试 建立城市 技术学校 高等教育 罗宾斯高等教 育报告 1963 提出 罗 宾斯原则 为开放大学的 创建提供依据 雷沃休姆 报告 1983 废除 双重 制 加强政府对大学的控 制 教育权 国家与私立学校 关系法 1959 目的是谋 求教会组织和私人团体的 支持和合作 肯定和鼓励了 教会势力对学校教育的控 制 基础教育 朗之万 瓦隆 教育改革方案 1947 促 使战后法国大力扩充初等 教育 促进中等教育的普 及 基本实现了初等和中等 教育的衔接 1959 年教育 改革法 规定 将义务教育 年限延长至 16 岁 高等教育 富尔法案 1968 确立了 自主自治 民主参与 多科性结构 三 条办学原则 但在长期集权 化管理教育的背景下三原 则很难实现 职业教育 哈比改革 1975 加强职业教育 重视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强 调学科间的联系和与实际 生活的联系 肯定了 三分 制教学法 问题是造成了 学生负担过重 语言和人文 课程减少 教育质量下降 双元制 对象是未能接受大学 教育的青年 一面在工厂企业 培训中心接受实际操作性的 训练 一面在职业学校进行理 论知识学习 学校为每届接受 双元制教育的青年同企业签 订三年的职业义务教育合同 最后学生通过考试可以获得 合格工人证书 作为就业的依 据 教育立法 国防教育法 1958 加强了自 然科学 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 强调天才教育 加强天才教育 增 加奖学金和学生贷款 加大对重点 大学的科研经费投入 中小学教育法 1965 重申黑 白合校教育政策 制定了对贫困 残疾与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措 施 高等教育设施法 1963 强调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提高教学 质量 生计教育法 1974 重视职业 教育和劳动教育 解决失业率较高 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质量委员会报告 国家 在危机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意在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科学协会报告 普及科学 美国 2061 计划 指出 教育改革 应以学科课程改革为重点 培养学 生深厚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 二 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 人物部分 时期 人物 教育一般原理 德育论 课程与教学论 智者派 人是万物的尺度 德行可教 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 以文法 修辞学和辩证法为教学内容 苏格拉底 教育功能 教育使人改进 学习是可能的 教育目的 培养治国人才 需求普遍的道德真理 反对智者的怀疑论和相对主 义 智慧即德行 守法即正义 第一次将几何 天文 算术列为必学科目 学 习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是诡辩 产婆术 重视体育 认为健康在于锻炼 柏拉图 教育目的 促使灵魂转向 由现实世界上升到 理念世界 国家办学 强迫教育 重视早期教育 洞穴喻 寓游戏于学习 将算术 几何 天文 音乐理 论四门课程列入教学内容 以考试作为手段选 拔人才 男女平等教育 学习即回忆 古希腊 亚 里 士 多 德 灵魂与形成人的三个要素 白板说 教育应 由法律规定 最高的幸福就是思辨活动 德行即是中道 美德在 于实践 反对先音乐教育 后体操训练 认为实践先于 理论 教给儿童的应是真正必需的有用东西 而不是一切有用的东西 西塞罗 培养雄辩家 优雅风度 伦理学和自由艺术 模拟演说和写作为培养方 法 昆体良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有利于发展参加社会活动 的能力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宽广深 厚的基础知识之上 重视课堂提问的教学思想 古罗马 奥古斯丁 目的在于认识上帝的至真 至善 至美 信仰 高于理性 虔诚高于知识 上帝之城与人间之城 原罪论 禁欲主义 注重自由学科 圣经 反对学习自 然学科 反对学习史诗和戏剧作品 杰罗姆 致莱塔的信 论女子教育 教育的目的 在于对人的内在精神发展施加影响 使人与生 俱来的善性和神性得到充分发展 道德比知识更重要 以培养谦卑 朴素等品质为德 育的中心 目的在于培养对神的虔敬 在方法上 主张禁欲和奖励 女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手工 圣经 道德等 还应牢记赞美童贞和母爱的圣诗和格言 伊西多 西班牙 词源 明日就死又何妨 只要学习 就像 永远不死一样 人类生活的基本目的在于获得上帝的拯救 反对学习诗歌 诗歌会败坏教会的风气 损害神职 人员的道德 强调对自由学科的学习 认为这些知识有助于 理解圣经和教父著作 将七艺前三科定名为三 学 后四科定名为四学 中世纪 阿奎那 神学大全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发展人性 实现神性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应该主要进行 两方面的教育 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 为善的倾向只有当受到教育后 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的善良 在个人道德的发展中 教育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主张通过学习抽象的科目 以发展学生的理解 能力 十分重视学校的教材和教科书的编写工 作 复兴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承认理性的存 在与合理性 弗吉里奥 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赋予自然知识重要价 至 未论神学 教育内容要适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年龄特征 推崇历史 伦理学和雄辩术 维多礼诺 身心和谐发展 重视基督教信仰的养成 主张通才教育 古典学科为课程中心 格里诺 古典文化教育本身即目的 将西塞罗文体作为惟一正确的典范 伊拉斯谟 愚人颂 反对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 呼唤 虔敬与道德 培养人的三方面品质 虔敬 德行和智慧 反对西塞罗主义 认为文以载道 学习古人目 的在于改造现实社会 维夫斯 知识论 将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结合起来 主张用心理学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 认为一 般民众也应有自由发展的权利 主张以归纳法替代演绎法 教育应对学习者心 理的对象 活动 类型和差异进行研究 莫尔 乌托邦 要求废除私有制 实行公共教育 制度 男女受教育权利平等 重视劳动的价值 拉伯雷 巨人传 想做什么 便做什么 主张个 人自由 引入自然科目 本族语教学 没有经过理解的 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 与其说是一个学生在 学习 毋宁说是一个国王在消遣 拉莫斯 反对迷信权威 人人皆应得到自由思考的权 力 强调实用性 主张各种知识的教学都应该与生 活现实相联系 蒙田 论儿童的教育 以培养 完全的绅士 维 目的 倡导怀疑精神 注重对知识的理解 反对权威主义 主张怀疑主义 重视能力培养 崇 尚实际效用 反对依赖书本 重视行动和实践 主 张身心协调发展 因循自然 强调实际效用 本族语的价值是第一位的 要 多从事实中学习 多行动和实践 反对暴力和 强制 文艺复兴 培根 提出 泛知识 学习一切知识 反对天赋观 念说 新大西岛 重视游历和学术交流 自然科学是知识的最主要内容 归纳法 马丁 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众信徒皆教士 天职与尽世俗 义务一致 政教分离 教会不应干涉世俗事务 教育应由国家主办 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主 张 圣经 是主要学习科目 运用德语教学 主 张废除体罚 重视儿童的兴趣和活动 主张直 观教学法 宗教改革 加尔文 创立新教加尔文宗 倡导建立由国家兴办的免 费普及教育 创办日内瓦学院 成为剑桥 哈 佛等校的样板 夸美纽斯 1670 教育目的 信仰与世俗的统一 功能 是改造社会 增强国家实力 只有受 过恰当教育之后 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泛智论与普及教育 学前 教育 胎教 体育 百科全书式智育内容 游 戏与活动 国家办学 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学年制和班 级授课制 把世俗道德教育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以功利主 义和人文主义为理论基础 将智慧 勇敢 节制和 公正作为德育内容 重视劳动对德育的价值 德育 方法 从行动中养成道德习惯 榜样 规训和择友 同等重要 教学原则 直观性 激发学生求知欲 巩固性 量力性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 分科教学 科学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教学 详 述 比较 抽象 彻底 艺术教学的要点 模 仿和反复练习 语文教学的方法 重视本国语 和现代语言 模仿 练习和语法都重要 卢梭 1778 教育目的 归于自然状态的自然人 与公民和 国民相对 对象 富人 穷人已经是自然人了 儿童观 让儿童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由的童 年 自然神论 爱情教育和性教育 女子教育 国家办学 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 否认先天道德观念 主张良心说 苏格拉底的智慧 说 中世纪的神意说 洛克的利益说 认为道德的 价值在于心灵的满足 过程 行为习惯 悯情 判断力 意志 方法 自爱爱人 实地参观 评判历史 帮助穷人 反对说教 消极教育原则 洛克 1704 教育类型 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 理论基础 白板说 一切知识导源于经验 反感学校教育 对象为贵族 道德观念来自教育和生活环境 道德标准具有历史 性和民族性 否认天赋观念和神启说 理性是道德 的基础 重视礼仪 绅士四大德 理智 礼仪 智 慧和勇敢 重视兴趣 直观和循序渐进 实际有用的广泛 知识 洛克的教育思想是17 世纪英国文实中学的理论 支柱 是 18 世纪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先导 是 斯宾塞实科教育思想的前驱 弥尔顿 1674 论教育 倡议建立实科中学 传授自然科 学和应用科学知识 将职业经验引入学校教 学 重视军事训练 对象 贵族 重视实用知识 爱尔维修 1771 唯物主义者 认识源于感觉 否定天赋观念和 神启 否认超自然的精神实体 人的智力平等 差别在于教育和环境 提出教育万能论 国家办学 反封建专制 自爱爱人 顺应自爱并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的指南 才是高尚 反对宗教教育 重视科学知识 17 18世纪的教育家们 巴西多 1774 德 国 创立泛爱学校 思想基础为自然主义 著有 教 育方法论 以增进人的现世幸福为目的 重视体育 反对压制 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采用自然主义方法 重视 师资培养 泛爱主义只流行于德国 是德国教育领域的启 蒙运动 代表人物还有特拉普 坎柏等人 狄德罗 1784 唯物主义者 人的智力由于大脑和感官结构差 异而不平等 进而否定教育万能论 国家办学 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 公民教育 强调科学知识 由专家编写教材 强调学校与 社会的联系 主张学习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重 视观察 实验和思维训练 拉 夏洛泰 1785 论国民教育 反耶稣会办学 国家办学 教育应世俗化 法国民族需要一种只依靠国 家的教育 公民教育 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注重本国语和科学学科 强调了优秀课本的重要性 康德 1804 论教育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人性 无善恶 恶的原因在于对本性缺少适当的控 制 培养文明人 知识来源于感性经验和先验 理性 有道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儿童早期要注重管 束和训导 宗教教育在道德教育之后 性教育 提 倡范例 格言 说理和行动并重 要求给予儿童更多的指导和管束 给学生自我 活动的自由 培养主体性认识 最重要的是要 使儿童学会思考 游戏和功课并重 学校教育 有利于公民的养成 主张专家治校 富兰克林 1790 创办文实中学 学校文实课程兼备 升学与就 业兼顾 把美国中等教育从欧洲模式的文法学 校中解放出来 为美国式公立中学的出现奠定 基础 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反对殖民统治 创办美国第一 个图书馆 倡议创立 美国哲学会 杰斐逊 1826 知识普及法案 1779 实行普及免费的初 等教育 建立单轨制免费公立学校系统 普及 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 古典语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并重 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教育家们 裴 斯 太 罗 奇 1827 瑞士 林哈德与葛笃德 能力不分穷富 教育不 在于传授专门知识和技能 而在于完整地发展 人的能力 教育使人成其为人 1 教育心理学化 建立符合儿童心理规律 的 教学机制 提出 教育必须提高到科学 的水平 包括教育目的和目标 教学内容 原则和方法的心理学化 2 要素教育 任何事物都是由简单要素构成 的 儿童的能力和心理发展遵循着自然的顺 序 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 数目 语言和形状 乃是教学的基本要素 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爱母亲 爱周围人 爱社会 爱全人类 爱上帝 主张慈爱与威严相结合原则 说理和行为练习原则 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原则 道德的观念是天赋的和神启的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 育家 直观教学 强调必须从直观得到的感觉印象上 升为概念 循序渐进 按照儿童心理循序渐进地安排知识 结构 教育者应注意儿童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注重 思维练习 形式主义 重视体育 各种关节的活动是体育最简单的要 素 专门论述语言 算术 测量和地理教学法 赫尔巴特 1841 普通教育学 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 科 构建出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科学教育学的第一人 教育学的大部分缺陷 产生于心理学 主张将心理学建成一门科学 的学科 应以经验 形而上学和数学为基础 白板说 反对先验自由论 决定论和内发论 自 然主义 可能目的和必要目的 教育性教学原则 反对先验主义和宿命论 认为人具有可塑性 强调 认知在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德育内容是五种道 德观念 内心自由 完善 仁慈 正义和公平 儿童管理的目的 为了创造一种秩序 课程设计的原则 相关原则和集中原则 历史 和数学是所有学科的中心 重视课程教学的逻 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 分析教学和综合教学 教学形式阶段说 明了 联合 系统 方法 福禄贝尔 1852 人的教育 幼儿教育之父 1 主张把 社 会参与 作为教育方法 重视家庭和邻里生活 在教学中的复演 对进步主义教育影响很大 2 高度评价游戏的教育价值 将游戏视为儿 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 游戏是善的根源 和未来生活的胚芽 第一次把进化的概念完全 运用于人的发展 第一次把手工训练作为学校的正式科目 幼儿 园的课程有 运动游戏 歌谣 恩物 认识自 然及其规律的教具 和作业 顺应自然原则 人性本善 其缺点乃是被压制 和扭曲之故 反对专断 指示性的 干预性的 训练 费希特 1814 通过教育培养完人 拯救国家 国民教育 包 括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 全民教育主张教育面 向一切国民 全面教育是指德智体全面培养 培养目标分为学者和大众 强调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 注重儿童理性思维 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 强调培养学 生的认识能力 培养学生兴趣 鼓励自学和探究 重视独立思 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相 结合 第斯多惠 1866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教育目的 激发学生主动性 独立性 达到自 我完善 提出发展性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 自然 儿童的天性 第一位的 文化 民 族性和时代性 连续性与彻底性 发挥学生主动 性 直观 感觉是认识的基础 提出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区分 实质教育以 传授某种知识和技能为主 形式教育以发展学 生实际能力 智力 为主 形式目的应占首位 19世纪下半期 20世纪上半期的 教育家们 贺拉斯 曼 1859 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反对教会控制学校和 教会教育 但不反对宗教 教育目的 通过建立免费学校的办法实施普及 教育 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工作者 功能 为共和政府培养公民 维持社会安定 使人民摆脱贫穷 重视政治教育 公立学校应教授美国宪法和本 州宪法 提倡设立师范学校培养教师 斯宾塞 1903 教育论 教育目的是 为完满生活作准备 主张教育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 适应生活 生产的需要 教学原则 自然 心理规律 复演人类文化 从实 验到推理 实物教学 提出什么知识最有的价值的命题 认为科学知 识最有价值 主张开设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 人文学科 文学 艺术 等对生活有用的课程 赫胥黎 1895 科学与教育 主张科学教育和自由教育 反对纯粹古典主义 将知识分为科学和艺术两 类 认为应以适当的比例把两类知识结合起 来 作为教学的内容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统 一于自由教育 认为科学教育应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重 视英国史教学 雷迪 1932 英 1889 年 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标志新教育运动开端 批评现行公学不能适应 科学时代的要求 以 11 18 岁男孩为对象 以培养各阶层领袖人物为目的 建立新型公 学 课程包括体力和手工活动 艺术 文学和智力 课程 以及社会 宗教和道德教育课程 上午 学习功课 下午体育和户外实践 晚上娱乐和 艺术活动 爱伦 凯 1926 儿童的世纪 瑞典的智慧女神 重视家 庭教育 呼吁保护母亲和儿童 倡导自由教育 主张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想学校 主张废除班级制度 教科书 考试和体罚 主 张将儿童按照不同性格和兴趣组成小组 在独 立自主的活动中获得经验 以谈话的方式测验 学习成绩 设立手工工厂和师范学校 德可乐利 1932 比利时 新教学法 将儿童本能与兴趣作为教育的 基础 主张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少一些学 术性 将班级分解为能力小组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 注意个别化教学 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组 织课程 要求打破分科体系 而以个人生活中 的需要为中心 把关于个人的知识和关于环境 的知识联系起来 组成教学单元 循序学习 罗素 1970 教育与美好生活 提出教育机会均等思想 主张把数学和自然科学放在重要位置 重视课 程的实用价值 主张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反 对将教育目的国家化 活力 勇气 敏感和理智四种品性 及早开始培养 良好习惯 道德教育应具体和直接 反对灌输空洞 的道德原则 重视培养学生发现真理的强烈愿望和科学精 神 其思想以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为基本特征 充满怀疑精神和向旧观念挑战的勇气 蒙台梭利 1952 儿童世纪的代表 儿童的秘密 遵循自 然法则 服从内在的引导本能 无外在的目标 以自我实现为内在目标 认为 纪律必然通过 自由而来 对儿童自由活动采取何种态度 是区分教育优劣的分水岭 与福禄培尔理论相同之处 1 受卢梭影响 反对外烁论 信奉性善 遵循自然 强调自由和活动 2 极其重视幼儿期教育 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生的影响 倡导建立专门幼儿教育机构和师范学校 不同之处 1 在内容和方法上 福倡导游戏 恩物和作业 蒙主张工作 自我教育和实际生活练习 否定创造性游戏的作用 2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福要求集体教学 蒙主张个别活动 单独学习 3 教师作用上 福视为园丁 在蒙那里 教师由主动转向被动 三 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 专题史部分 思想家 发生基础 演进阶段 基本内容 中心议题 特征及贡献 古希腊教育思想 毕达哥拉斯 塞诺芬尼及 爱利亚学派 普罗泰戈拉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1 希腊城邦政治的兴衰与教育思 想的变迁 2 希腊文化的繁荣与教育思想的 发展 3 希腊教育实践的变迁与教育思 想的沿革 1 起源 公元前 6 世纪 希腊 哲学的兴起 米利都学派 毕 达哥拉斯学派 爱利亚学派 2 确立 智者与苏格拉底 3 体系化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 德 一 中心议题 如何培养理智的政治家或统治 者 必要性与品质 二 内容 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知识与道德的关系 3 知识的实用价值与自由价值的关系 4 认识与教学的关系 特征 世俗化 人本化 哲学化 实践性 贡献 规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发展 的基本路线和进程 奠定了西方 教育思想的历史传统的基础 局限 等级化 忽略对具体教育 问题的探索 对教育的认识尚未 从对社会现象的一般认识中完全 分化出来 古罗马教育思想 加图 塞涅卡 西塞罗 昆体良 普鲁塔克 1 历史 文化与教育实践 希腊 对罗马的影响 2 民族心理 强烈宗教意识和道 德感 实际性与功利主义色 彩 1 萌芽 加图 德育为首 瓦罗 七艺加医学和建筑 学 维吉尔 改造罗马传 统教育 卢克来修 物性 论 标志着从对教育的直 观 具体 片断的感知向普 遍的认识和理性把握的转 变 2 确立和发展 西塞罗 培养 政治家 塞涅卡 反对以 实用的态度看待和学习知 识 昆体良 第一位教学 理论家 分班教学 早期教 育 普鲁塔克 反对体罚 早期教育 一 中心议题 如何处理希腊文化与罗马传统 的关系 在昆体良时代 随着希腊 罗马文化 的进一步融和 希腊罗马的教育思想也逐步浑 然一体了 二 内容 1 雄辩家的培养 西塞罗和昆体良 2 教育与人的天性 塞涅卡 普鲁塔克 昆 体良 3 教育和教学的程序与方法 昆体良 教学 组织形式 即分班教学 教学原则 教学应当 适度 4 教师的素质 昆体良 德行与知识 特征 实用性 道德化 个体性 贡献 西塞罗 塞涅卡 昆体良 在文艺复兴时期引起广泛关注 注重实际 强调组织和管理 重 视道德养成的特点 开创了不同 于希腊的教育传统 中世纪教育思想 杰罗姆 奥古斯丁 伊西多 阿奎那 基督教决定了中世纪教育的目 的 基本内容 教育机构 基督 教索包含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中世 纪全部教育的基本精神 1 早期 杰罗姆和奥古斯丁 实行禁欲 控制乃至消除 身体的各种欲望 充分利用 儿童的自然习性来促进其 成长 禁止女性的自由 并 压制其自我 2 中期 伊西多 第一次把七 艺的前三科定名为三学 把 后四科定名为四学 从而使 作为中世纪学校主要课程 的七艺定型化 3 晚期 阿奎那 承认理性的 存在和合理性 把理性的发 展作为教育的重要职能 4 对待世俗学术的态度 杰罗姆和阿尔硶 5 神性 人性与教育 奥古斯丁 阿奎那 6 信仰与知识 奥古斯丁 阿奎那 7 教育和教学的方法 杰罗姆主张儿童教育 中多运用游戏 奖励等方法 奥古斯丁强 调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 安瑟伦认为教师 应该帮助儿童成长 给予他们自由 阿奎 那提出实物教学 特征 宗教化 神学化与保守性 和发展的缓慢性 尚未有意识地 将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别 开来 进行专门探讨 但具有更 大的开放性和普遍性 贡献 1 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学校系统 建立了较为严格的教育和教 学制度 2 经院哲学的方法具有训练思 维的作用 为理性的发展和运 用打通了道路 1 4 到 1 7 世纪中叶 1 4 到 1 7 世纪中叶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前期 弗吉里 奥 伊拉斯 谟 莫尔 后期 卡斯底 格朗 马基雅 维利 拉伯 雷 蒙田 埃 里奥特 培根 1627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初期到17 世纪中叶 14世纪初期到17 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 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基督 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 化革命运动 人文主义一词起源 于 15 世纪的人文学科 即以希腊 文 拉丁文为基础的一些学科 到了 19 世纪 历史学家创造了人 文主义这个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 期人文学者的世界观 这一世界 观有如下特征 高扬人的意义和 尊严 宣扬人的意志自由和个性 自由 追求现实生活的享乐 提 倡学术 尊重理性 1 前期代表人物 意大利的弗 吉里奥 维多里诺 格里诺 北欧的伊拉斯谟 维夫斯 莫 尔 德斐林和比代 特征 古 典主义科目为课程德主体 教 育与政治 社会联系密切 漠 视本族语教学 培养学者型的 人才 走向形式主义 2 后期代表人物 意大利的卡 斯底格朗 北欧的拉伯雷 蒙 田 埃里奥特 培根 特征 世俗性更强 开始重视自然科 学 从培养社会角色转向培养 全面的人 1 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体现了教育的世俗精 神和世俗意识 教育不仅应为上帝和天国服 务 还应为国家服务 为个人服务 2 道德教育 以圣经和希腊罗马文学典籍来 陶冶美德 古代四大德之外还有虔敬 正义 意志 节制 智慧 强调怀疑和宽容精神 3 教育内容 古典语言和古典著作 历史 哲学 伦理学 文学 三艺 神学 歌颂上 帝 但不贬低人 本族语 英国对本族语的 强调最力 自然科学 体育 4 教育方法 反对权威主义和体罚 蒙田 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差异 维多里诺 批 判经院主义 使观察 谈话 游学和归纳法成 为认识事物的新方法 强调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和判断力 认为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蒙田 特征 从目的 内容和方法等维 度看 人文主义 古典主义 世 俗性 宗教性 贵族性 贡献 文艺复兴孕育于中世纪 可是它却导致了宗教改革科技革 命 理智时代 创造性的近代世 界和人民思想中的信念和民主 1 6 世纪 1 6 世纪新教教育思想 威 克 利 夫 英 胡斯 捷克 马丁 路德 加尔文 梅兰希顿 斯图谟 宗教改革使文艺复兴运动在宗教 领域中的继续 威克利夫 1384 反对教皇对世俗事务的干涉 主 张建立英国教会 并将 圣经 译成英语 用民族语言作礼拜 胡斯主张将教会土地收归国有 建立摆脱罗马教廷统治的捷克民 族教会 1 路德主张 由世俗政权掌握 发展本国教育事业的权力 负责开办学校 任命教师 提供经费 强调对教师进行 系统的训练 赋予教师以崇 高的社会地位 2 加尔文主张 对儿童实行普 及义务的初等教育 初等学 校的教学用语为本族语 创 办日内瓦学院 为剑桥大 学 哈佛大学的样板 3 对旧教育的方法和课程的抨击 认为信仰 与理性是不相容的 推理是信仰的最大敌 人 路德 4 论教育的目的 路德强调教育的目的有 二 宗教的和世俗的 既要培养虔诚的基 督徒 也要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 5 论强迫义务教育 因信称义 上帝面前人 人平等 应使每一个儿童 不分性别和等 级都受到教育 揭开了西方近代教育民主 化的历史序幕 由国家和城市当局负责建 立学校并加以管理 6 关于教育体制的构想 路德主张四阶段教 育 家庭 初等 拉丁学校 大学 重 视历史 音乐和语言教学 强调对话 直 观教学方法 特点 内容上 世俗化目的和宗 教化目的并举 倾向上 信仰主 义和人本主义并存 认识方式上 引证圣经和实践经验同时存在 作用上 积极和消极都有 贡献 改造大学 编制教科书 制订 萨克森学制计划 梅兰希 顿 创办文科中学 首创分级教 学形式和固定课程 斯图谟 布 根哈根创办初等学校 把文化教育当作国家的职责 在 德国出现了最早的国家教育 教 育问题得到空前重视 从而成为 一项学术事业 因此 近代德国 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教育家 1 7 世纪 1 7 世纪唯实论教育思想 笛卡儿 1650 斯 宾 诺 莎 1677 弥尔顿 1674 拉特克 1635 霍布斯 1679 牛顿 1727 洛克 1704 夸 美 纽 斯 1670 1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商业革 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促进平 等化的运动 2 强大的中央集权推动了商业 革命的进程 3 唯理论 推崇理性 排斥权威 和机械论 只承认物质具有力 学和数学方面的性质 兴起 挑战了当时的神秘主义观念 4 唯实论的核心就是面向现实 生活 强调经世致用 强调新 知识和新方法 唯实论 realism 有三种表现 形式 人文唯实论 伊拉斯谟 拉伯雷和弥尔顿 社会唯实论 蒙田 洛克 和感官唯实论 维夫斯 培根 拉特克 夸 美纽斯 1 人文唯实论 反对当时古典文化学习中出 现的文字主义 文法主义等形式主义倾向 主 张将知识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见闻紧密结合起 来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绅士和贵族 2 社会唯实论 突破古典主义的樊篱 反对 权威主义 主张怀疑主义 反对空疏无用 崇 尚实际效用 反对依赖书本 重视行动和实践 采用实物教学 重视观察 游戏 劳动 3 感官唯实论 提倡归纳法 反对经院哲学 的无根基的演绎法 维夫斯 把自然科学视 为知识的最主要内容 培根 认为一切知识 都源于感觉经验 检验认识成果的真伪须以经 验事实为依归 认为教学须法自然 以儿童心 理为基础 强调儿童的兴趣和理解 本国语在 古典语和外国语学习之先 拉特克 唯实论的精髓是现实主义 这是 与中世纪的信仰主义 文艺复兴 的古典主义的最根本区别 教育 的视角已从天国 古代转向活生 生的现实生活 因此 唯实论有 其广泛的社会基础 贡献 在弥尔顿和富兰克林的倡 导下建立文实中学 17 世纪后期 德国虔信派创办实科中学 唯实 论的根本对立面是形式主义和文 字主义 而不是宗教 都有着宗 教和世俗的双重教育目的 促进 了欧洲双轨教育制度的形成 是 古代教育向近现代教育过渡的时 期 1 8 1 9 世纪 1 8 1 9 世纪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 夸美纽斯 卢梭 1762 巴西多 1790 裴斯太罗奇 1827 福 禄 贝 尔 1852 第 斯 多 惠 1866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渊源于古希 腊 形成于文艺复兴时代 兴盛 于 18 世纪 延续至 19 世纪 并 对现代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 重要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潮 客观 自然主义盛于 17 世纪 以拉特克 和夸美纽斯为代表 要求以客观 存在的自然为基础 适应自然的 发展顺序和规律实施教育 主观 自然主义盛于 18 世纪 以卢梭和 第斯多惠为代表 主张无碍的发 展被教育者的主观的自然本能 文艺复兴时代的伊拉斯谟 蒙 田 培根 维多里诺的思想中 便含有自然主义因素 夸美纽 斯则标志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 形成 卢梭突破了客观自然主 义的局限性 张扬人的天性 推动了自然主义浪潮 裴斯太 罗奇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深化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福 禄贝尔将自然主义应用于学前 教育 第斯多惠标志着自然主 义的终结 标志着教育科学化 时代的到来 1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 植物 动物 理性 和四因说 质料 形式 动力 目的 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但肯定了人类 生而不平等 2 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认为人心如 同白板 否定天赋观念的存在 没有直接 运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说明教育的规 律 3 卢梭的性善论 4 裴斯太罗奇的潜在能力论 道德 智力和 身体 5 福禄贝尔的主体性理论 6 第斯多惠的双适应论 自然适应性和文化 适应性 1 为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奠定了 必要基础 2 高扬儿童的价值 确立了儿童 的主体性地位 3 初步形成了完整 系统的教学 原则体系和各科教学法体系 为教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4 不足之处 混淆自然现象与社 会现象的区别 将人性与社会 性对立 割裂儿童发展的阶 段 有机械主义成分 研究方 法不够科学和严谨 1 8 世纪后期到 1 9 纪世中期 1 8 世纪后期到 1 9 纪世中期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拉 夏 洛 泰 1763 伏尔泰 狄德罗 坎柏 Campe 1818 费希特 1814 杰斐逊 富兰克林 贺拉斯 曼 社会背景 18 世纪欧美发生了一 系列资产阶级革命 商品经济取 代了自然经济 封建国家的臣民 变为民族国家的公民 而公民需 要自己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教 育权利 理论基础 18 世纪欧美的启蒙运 动 理性主义 自然主义和唯物 主义的感觉论成为时代思想的主 流 理性主义要求人人享受教育 的权利 发展受教育者的理解力 和判断力 自然主义教育成为国 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起点和归 宿点 狄德罗 伏尔泰 拉美特 利 爱尔维修 孔迪亚克等认为 一切观念来自感觉 人才是学习 的结果 法国 启蒙思想家主张 教育 权应属于国家 而不是教会 教育应为社会目的服务 教育 权 学校应为社会 国家而不 是教会培养公民 爱国者而不 是牧师 教育目的 教育可 以使一个民族文明化 推动国 家的进步和发展 功能 狄德 罗 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杜尔哥 爱尔维修 国民教 育应世俗化 平等 自由 普 及 义务化 性质 结果 学校里取消宗教课 课 程中增加了实用性科学知识 但没有为劳动人民子女享受教 育权规定任何物质保证 因而 普及教育成为空谈 美国 美国公共教育思想的萌芽主要以清教徒 为主的新英格兰殖民地最具代表 这里产生了 最初的公共教育 义务教育 主要体现在 1643 年法 和 老骗子撒旦法 中 儿童 教育以家长负责制转入到城镇负责制 奠定了 殖民地教育的基础 建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杰斐逊 教育的目的在 于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联邦宪法 只 字不提教育款项 实际上当时国家根本无力为 教育提供经费 更重要的是富人不愿负担教育 穷人子弟所需经费 公共教育计划也触犯了社 会上许多集团的利益 而且 客观的地理环境 决定了教育管理的无能为力 19 世纪 30 40 年代 公共教育思想在贺拉斯 曼那里成熟 曼认为 公立学校不从属任何政 治派别 由公共税收支持 国家控制 公立学 校内部由学校委员会负责 外部则由州教育委 员会和市镇教育委员会管理 德国 民族国家是近代世界中政 治权威的最高单位 主权概念是 民族主义这一理想的核心 在建 立政治民族主义的过程中 大多 数国家诉诸于文化民族性这一概 念 费希特认为 教育无阶级 无贵 贱 应普及于全体国民 德意志 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复兴 其惟一 希望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提 高国民的精神力量 主张教会不 得干预教育 教育由国家兴办 提出国民教育应由专家治理的原 则 1 8 世纪末到 1 9 世纪中后期 1 8 世纪末到 1 9 世纪中后期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 福禄贝尔 第斯多惠 自然主义与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 相关 国家主义主要与教育的组 织和管理相联系 教育心理学化 则涉及教学过程的方法和程序 形成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在 19 世纪前期达到鼎盛 从 19 世纪 后期开始 思潮逐步传播到欧美 各主要国家及世界其它地区 发生基础 1 社会背景 主智主义和教育实 际问题 入学人数 教师素质 教学内容等 2 理论依据 洛克 莱布尼茨和 康德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1 发生 裴斯泰洛齐一方面继承了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原 则 另一方面则在长期教育实践 的基础上 努力探讨一切方法和 教学艺术的共同基础 明确提出 了使教学心理学化的主张 2 发展 赫尔巴特第一次建构了一 个完整的教学心理学化理论体 系 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化思 想的发展达到了理论化的阶段 福禄贝尔进一步修正了裴的机械 论心理学观点 指出了人的心理 处于变化和有机联系之中 第斯 多惠的思想中 教育适应自然原 则的概念及其具体含义发生显著 变化 事实上成为 使教学心理 学化 的同义语 1 赫尔巴特的心理学 赫反对康德等 人为统觉的自发性和先验性 统觉 不是自我意识和绝对自发的东西 乃是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 特别是 教育中认识活动的心理过程 2 教学内容心理学化 兴趣与经验 统觉原理 文化纪元理论 3 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 裴斯泰洛齐 的实物课 赫尔巴特试图调和理性 主义与经验主义 主张教学乃是从 感觉经验开始 经过分析和综合 最后达到概念的教学方法的进程 4 教学程序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教学 形式阶段理论 明了 联合 系统 方法 1 由于卡贝尔 谢尔登等人的宣 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直 接推动了美国初等教育和师 范教育的发展 2 以赫尔巴特教学心理化理论 为主体的赫尔巴特主义在欧 美教育界的统治地位 只是由 于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 动的兴起才逐步动摇 3 教育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方合作利益合同范本
- 编剧应聘合同范本
- ktv管理股合同范本
- 澳洲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整体分包合同范本
- (完整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和答案
- 委托收款三方协议书范本模板7篇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例文10篇
- 前台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5篇)
- 纸杯游戏猜谜题目及答案
- 2025合作劳务外包协议范本
- 2025年燃气公司安全教育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托管老师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与急救技能手册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解读
- 2025留置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辽宁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上册数学1万以上数的认识和读法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