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下期末题.doc_第1页
2014八下期末题.doc_第2页
2014八下期末题.doc_第3页
2014八下期末题.doc_第4页
2014八下期末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表格中。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事件中哪一个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赎买政策 B 实行一五计划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正如公社吃饭不要钱,人人敞开肚皮吃,热热闹闹一时后,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这时才恍然大悟,所谓的亩产好多万斤原来都是神话传说!人们跟历史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历史留给后世沉痛的反思!”对该段历史,下列反思错误的是( )A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 B制定经济计划要从国情出发C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人们常说的“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合理布局”等,这些计划经济的用语,都是“一五”时期总结出来的,迄今仍常用常新。下列成就不属于“一五计划”时期的是( )A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 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D川藏公路建成通车4、“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5、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8、香港和深圳分别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特区”,它们最主要的不同是( )A 文化习俗 B 政治制度 C 经济制度 D 生活方式9、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杨振宁问道:“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谁是中国氢弹之父?”如果要求你来回答,你认为是下列图中哪位历史人物?( ) A B C D10、“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建设道路”是指( )A科教兴国之路 B共同富裕的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可持续发展之路11、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 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深翻土地每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 C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腾 12、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B一个中国的原则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江泽民的八项主张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技强军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道路 B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C“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 D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两弹一星”研制取得重大成就14、建国以来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中,对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影响最大的应该是( )A “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 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 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 人民空军的建立15、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特点是( )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先农村后城市的道路 C借鉴苏联的模式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16、1983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股份制公司17、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此有直接联系的事件有哪些?( )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实行三大改造 经济特区的建立 A B C D 18、中国政府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 港、澳人民渴望回归 D 港、澳自古就是中国领土19、历史在谱写着歌曲,歌声在凝聚着历史。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下列哪首歌曲唱出了藏族同胞欢庆解放,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 )A翻身农奴把歌唱 B我的中国心 C 送别 D 青藏高原20、共产党人始终关注民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下列事件中,哪些属于共产党人在民生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 新中国的成立 完成土地改革 西藏民主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举办北京奥运会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4分)阅读材料:2013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013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种制度是什么?“两会”一直是中国人民生活中的大事,请谈谈“两会”的作用。(6分)(2)新中国建立初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试举一例说明。(2分)(3)新中国历史上民主与法制建设也曾遭严重践踏,这是哪一事件造成的?(2分)(4)进入新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4分)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材料三: 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可见,与旧中国外交相比,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2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4分)(3)材料三中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新中国能够取得此项外交成就的因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6分)(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的特点?(2分)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 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二: 图一:有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 图二请回答:(1)材料一中令辽宁宽甸县农民“梦想实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使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 材料二中图一所反映的事件是怎样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图二中人物有什么贡献?(4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哪两个要素?(4分)24、(10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上一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经济转型、改革深入发展指引了明确的方向,其意义重大,必将在党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请阅读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1年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1935年 遵义会议召开1956年 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982年 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1987年 中共十三大在北京召开1992年 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1997年 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1)上述哪次会议被视为是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为什么?(4分)(2)为1978年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什么?(2分)(3)1992年的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我国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是什么?(2分)(4)回顾上述重大会议,你有什么感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