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山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第卷1、 (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畸j变 蹿cun腾 端详 瘦骨嶙峋 b.归省xng 栖q息 慵倦 玲珑剔透 c.云汀tng 芳馨xn 踊跃 凌空而起 d.瞩sh望 啜chu泣 训戒 返朴归真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为了我们能够健康成长,老师除了给我们传授文化知识,还常常 地教育我们 要学会做人。 广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光孝寺、镇海楼、陈家祠这些 的建筑令中外游客赞不绝口。蒲松龄的狼叙述了一位屠夫智斗恶狼的故事。故事启发我们遇到危险要 才能摆脱困境。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 ,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a苦口婆心 朴实 见机行事 不以为然b苦心孤诣 古朴 看风使舵 不以为意c苦口婆心 古朴 见机行事 不以为意d苦心孤诣 朴实 看风使舵 不以为然3、 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b.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c.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d.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4、 下面的句子还原到语段中,恰当的位置是 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a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b)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球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c)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d)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中国古代的“身份证” 严格来说,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或者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的。在中国古代,身份证只是对有身份者有地位者而言,所以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拥有身份证的。 古代的身份证没有现代这么复杂,上面的信息比较简单,如在唐代,一般就是“姓名”、“官职”两项,再细一点,将“单位”加上,有的甚至连姓名也没有。不过也有现代身份证上所没有的信息:如果持有者有兼职的,则要在上面写清楚。 那么,古代身份证如此简单,很容易造假作伪。事实上,在古代也的确存在这些现象。古代和今天一样,确有假身份证,甚至出现连皇帝都敢骗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有的会在身份证上特别注明伪造、出借或冒用的严重后果,如明朝就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除了加强对身份证的管理、核对外,有两种办法可以防伪。一是设置身份证的“防伪标记”。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也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如鱼符类身份证,仅是为它配一个袋子,即所谓“鱼袋”。二是制作不同质地的身份证。即不同级别的人,制作身份证所用的材料也不一样。仍以唐朝来说,制作鱼符的材料各不相同: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的身份证用黄金;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白银;六品以下官员用黄铜。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是,隋唐时期,当时朝廷给每位官员颁发一个“鱼符”。实际上,能够证明一个人身份的东西都可以看成是身份证,从这种含义上来说,中国古代身份证出现时间应该远远早于隋唐。 古代的身份证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式样也很丰富:虎符、鱼符、龟符、龙符、麟符、牙牌、腰牌等。这一类身份证中,数鱼符最为典型和流行,使用的时间亦最久。鱼符正式使用时间在唐代,是唐高祖李渊的一项发明。鱼符分左右,使用方法是,左符放在“派出所”(内廷),作为“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的证明。左右符的数量不一定对等,多少根据使用者的人数和实际需要来定,其第一功能起初并非是表明身份,而是“权力凭证”,可用于调动军队、任免官员。牙牌和腰牌,则是明清时候使用的身份证。牙牌是一种小片儿,有象牙、兽骨、金属、木质等多种质地,视身份和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别。在录入身份信息时,比唐代的身份证要多一点,有时还会写上“单位”什么,或标示冒用身份证、不用身份证的罪过,等等。 信息较为复杂的古代身份证出现在清朝。清代身份证叫的最多的名称是“腰牌”,腰牌子上不仅要写清楚“姓名”、“年龄”、“单位”、“职业”、“官衔”还会特别注明身份证的用途。更绝的是,要求比较高的腰牌上还会把持有者的面部特征录入。把面孔特征写到腰牌上,是极为厉害的一种手段,当时还没有整容术,面部特征信息十分管用,想冒充还是颇为困难的。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2期,文/倪方六,有删改)1.对本文的说明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第段介绍了古代身份证上的内容。b第段从相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古代身份证是如何防伪的。c第两段具体介绍了等级身份证的式样及使用。d第段告诉了我们清朝身份证与以前的不同之处。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由于古代的官员的人数占人口总数比例较小,所以古代大部分人是没有身份证的。b中国古代的身份证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c古代的身份证包含广泛,除了以鱼符、腰牌为代表的等级身份证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身份证。d中国古代的身份证上记录的信息有越来越多的趋势。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找不到依据的是( )a.考古专家近日挖掘古墓发现,某宋朝官员墓中出现一块鱼形的金属片,估计是该官员的身份证。b据某史书记载,有一次唐宪宗派一位大臣传召给白居易,这位大臣身上有左右两块“鱼符”。c在省历史博物馆里,参观者看到一块明朝的“牙牌”上写着“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字样。d清朝腰牌上记录面部特征与现代身份证上有照片具有异曲同工之妙。3、 (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注】果:果断。顿舍:停止。为:惟。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而好兵 好:喜爱 b.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度:度过 c.其言是也 是:对,正确的 d.始皇自送至灞上 自:亲自9、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a.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d.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0、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攻打楚国需要多少人这个问题上,王翦与李信看法不一。 b.秦始皇不相信王翦的话派李信攻楚,结果吃了败仗。 c.王翦因为生病回到了频阳,后来还是带病出征,大败楚军。 d.国难当头,王翦不计个人恩怨领军攻楚,表现了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原则。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14分)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12、 填空。(共10分,每空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 。因思杜陵梦, 。 ,幽径独行迷。诗人李贺在南园中感慨:“请君暂上凌烟阁, ”,他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了 情怀。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那一声吆喝 召 唤“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推开窗子,有雾,抓一把,浓稠得确乎有几分手感。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只见吆喝,不见人。我知道,这都是雾在作祟,我客居的这座山城,就是雾多。依山环绕的大黄路是从渝中区的大坪斜刺里拐绕过去的。雾大,能见度很低。当我着实地踩着那吆喝声时,才看清一位头缠毛巾的老人,跟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年岁差不多。老人枯瘦枯瘦的,坐在山坡上,就像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她背在背篓里的腊梅,活像是从她的身上长出来的,手里呢,持着一束腊梅,不停地对来往的行人显摆、吆喝。“腊梅,腊梅,刚从南山采的腊梅”好像这偌大的山城,唯有她的腊梅最好似的。“腊梅?”我好奇地凑上前,“这是腊梅么?”说不来重庆话的我,不得不“憋”着一口“半罐子”普通话。“你说啥子?刚从南山采来的嘛!”老人显然不悦。老实说,我这是头一回看见有别于我故乡江汉平原的山腊梅,或许是这山城特有的水、土、雾的缘故吧,重庆腊梅竟是桔黄色的,不像我老家腊梅张扬的那种大红:主杆笔直、修长、枝叉繁多而不柔弱,花色呢,淡雅而质朴,像极了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我迟疑着。我不是拿不出这4元钱,也不是舍不得这4元钱,关键是我没这份养花的闲心。为了糊口,从湖北老家刚漂泊到重庆的我,自己都养不活,还养花?再说,一个没有栖息之地的落魄者,能有花的栖身之地吗?“好的,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来买。”我把玩、夸奖了一番老人的腊梅后,就走了。“我等着你娃子!”一个礼拜后,四处碰壁的我,终于得到了曾获“重庆十大杰出青年奖”和“老舍文学奖”的重庆长风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一的赏识,他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了我。一直像浮萍一样“飘”的我,竟有了一个八平方米的“孤安居”。安顿下来后,我自然想到了老人,想到了我曾对老人的许诺。可是,当我踩着吆喝,风风火火地赶到山坡时,却物是人非。那不停地吆喝着的竟是一位中年妇女。“老人呢?”我问。中年妇女先是一愣,后是惊喜:“你找到工作啦?!”这回却轮到我发愣了:“你怎知道我是来找老人买花”“不错唦。”中年妇女说,“那老人就是我婆婆。我婆婆说,这几天有个外地娃子来重庆找工作,好多天了都没找到。还说那外地娃子只要一找到工作,就会来找她买腊梅的。听口音,那外地娃子一定是你不,大兄弟?”“是我。”我说,“我买花是找老人。”“一样的。”中年妇女说,“我婆婆前几天到南山采腊梅,不小心摔了下来,老人一直惦记着你找工作的事,就要我来这里等你,还说如果你来买腊梅,就证明你找到了工作,她的心也就落地了。”我的心呼啦一热。等我买下一束腊梅后,中年妇女就立马起身,背起背篓走人,惹得要买腊梅的顾客直纳闷。“大姐,人家要买腊梅呢”,我不解。“傻兄弟,”大姐朝我扮了个鬼脸,“婆婆正等着我去报你的喜讯哩。”我不知泪是怎么流出来的。以后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守着窗台上的那缕淡淡的不肯离去的暗香,任它们绽放、凋谢。雾,散了。一瓣桔黄色的阳光打在我的脸上,好是温暖,我总是时不时抬头,朝山坡上望去,可那苍老的背影,还有那熟悉的吆喝不再重现。再好的花,总有谢的时候。可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 (选自美文,2006年4月)13. 请根据提示,概括出“我”与卖花老人之间的两件事。(4分)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我”从老人儿媳口中得知老人受伤仍惦记“我”找工作的事后很感动。14. 第3 自然段“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就稳稳地立在了我跟前。”这一句中“翻”字为什么用得好?(4分)15. 卖花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仿照示例,简要分析。(6分) 示例:卖花老人是一个清贫朴实的人,她头缠毛巾,上了年纪,身体枯瘦,还去卖花,采花还摔伤了腿。16. 文章结尾一段写道:“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甚至引发了许多“转基因食品恐慌”。为了让同学们更为全面地了解转基因食品,学校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7. 王晓英同学决定去超市采访那些购物的大叔大妈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请你帮她构思两个问题。(2分)18. 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转基因的相关资料,请你围绕“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4分)材料一: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规定:“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实验、生产、销售、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材料二:“经常听说转基因食品,但我根本不知道指什么,更不清楚市场上有哪些是转基因食品。”市民于女士说,她在超市购买花生油时经常看到“非转基因原料加工”或“加工原料为非转基因花生”的字样,但从来不知“转”与“非转”的区别。材料三: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一些调查显示,美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很了解。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调查显示,75的美国人希望知道他们吃的是不是转基因食品,但也有21的人认为不重要。46的美国人说他们不知道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29的人说安全,25的人说不安全。19. 在你搜集转基因食品的相关资料的时候,你的同学李大伟对你说:“转基因这样的高科技离我们太遥远了,没有必要去关心。”这时你会对他说:“ 。”(2分)7、 写作(50分)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极其平常,但有些日子对你来说却有着特殊意义;有些风景,在别人看来很平常,但在你眼里,却另有一番滋味;有些人,极其普通,但对于你却不同凡响;有些礼物,值不了多少钱,但对你来说却非比寻常 请以“特殊的 ”为题,根据自身感受,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初二语文参考答案1、d 2、c 3、a 4、b 5、b 6、c 7、b 8、b 9、a 10、c11、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经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尝”“逐”“得”各1分,整句完整、准确、顺畅1分。)【译文】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喜好军事,后来为秦始皇做事。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经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因此有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在将军看来估计调用多少士兵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和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秦军大败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