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 世纪以来的货币体系与经济危机.doc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 世纪以来的货币体系与经济危机.doc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 世纪以来的货币体系与经济危机.doc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 世纪以来的货币体系与经济危机.doc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 世纪以来的货币体系与经济危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学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世纪以来的货币体系与经济危机第一部分 选题缘由该专题是一个热点专题,在近年来高考中屡有涉及,尤其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在材料解析题中则不多见。第二部分 考点提示及拓展一、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货币体系1概念: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2国际货币体系的具体内容 (1)确定世界及各国货币的汇率制度。 (2)确定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机制或建立有关协调和监督机构。 (3)确定资金融通机制。(4)确定主导货币或储备货币。(5)确定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及约束机制。3国际货币体系的目标和作用 (1)目标:保障国家贸易、世界经济的稳定、有序地发展,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 (2)作用:建立汇率机制,防止循环的恶性贬值;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提供有力手段和解决途径;促进各国的经济政策协调。4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1)19世纪中期,英国居于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号称“世界工厂”,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使伦敦成为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在国际金融中的独霸地位不可动摇。(2)一战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地位发生了动摇;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3)二战中,英法等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相反,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以此为基础,确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4)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发生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随之瓦解。至今,一个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尚未建立起来。5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各国相继实施了自由化的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直接加速了资本的跨境流动并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金融资本在高速的流动中迅速增值与膨胀,并部分表现出与现实的脱离。而美国则凭借美元在货币金字塔中的顶端位置,成为“唯一完全可以根据国内目标(就业、外贸出口)而不论美元汇率的浮动情况如何来推行某种国内政策的国家”,因此,与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相联系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也一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资本的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也使得全球区域经济协调与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使得金融全球化、金融资本与现实的脱离、汇率不稳定、美元为中心与国际收支不平衡、区域货币合作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货币体系的显著特征。二、19世纪以来的经济危机1经济危机含义指的是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2经济危机的表现 (1)二战前后的共同点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 (2)战前与战后不同之处 在战前的危机中,一般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银根吃紧,利率上升,银行挤兑并大批倒闭。 在战后的危机中,由于国家垄断采取膨胀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从1957195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开始,各主要资本主义在危机期间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反常现象。3主要危机 (1)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随着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的剧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1857年经济危机波及面很广,之后,爆发了美国的“南北战争”。(2)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打击最为沉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蔓延到了其他国家。工业生产倒退了2030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372;企业破产倒闭的数目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工人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一般高达30以上;物价和股票价格猛跌;国际贸易严重萎缩。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使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通货膨胀从此成了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医治的又一经济痼疾。严重的经济危机迫使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反危机”的凯恩斯主义也应运而生。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的争夺。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发展,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大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3)19731975石油危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削减石油输出量,造成油价飞涨,立即打乱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节奏,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这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全球经济危机。在危机发生一年之后的1974年12月,美国汽车工业下降幅度高达32,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跌近一半,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2。而在此期间,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81;英国的股市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跌了72;危机最严重的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的每月平均失业总人数达1 448万人;世界贸易的总额在1975年减少了6。此次经济危机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较长时间的“滞胀”。一方面,危机之后,经济回升极其缓慢;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却与萧条共存。危机过后,各发达国家的通胀率依然居高不下。直到80年代里根成为总统后,运用减税、减规、减开支和节制通货流量等“里根经济学”,才使得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出现巨大的回升。 (4)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自1997年7月起,爆发了一场始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达3060。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 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5)20072008年次贷危机是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为缓解次贷风暴及信用紧缩所带来的各种经济问题、稳定金融市场,美联储几月来大幅降低了联邦金利率,并打破常规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直接贷款及其他融资渠道。美国政府还批准了耗资逾1 50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另外放宽了对房利美、房地美(美国两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融资、准备金额度等方面的限制。 第三部分 训练与答案一、选择题1.(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 b c d2.(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 b c d3.(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5)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4.(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22题)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a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d工业生产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5.(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6.(2011年安徽省文综20)图7改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7.(2011年福建省文综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8.(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24题)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图9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9.(2011年江苏高考15题)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10.(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18题)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11.(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23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12.(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27题)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13.(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7题)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14.(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6题)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二、主观题15.(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3)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 2 (资料 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