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监利一中高二语文测试题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36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绣闼t 戕害qing 罪愆qin 夙兴夜寐s b、踟蹰ch 狩猎shu 逡巡qn 阒无一人qc、恓惶x 雾霭i 罪孽li 残羹冷炙gngd、阡陌m 龌龊w 蹩进bi 暴殄天物ti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磐石 黯然 鞠躬 犄角之势b、暮蔼 落寞 飓风 羽扇纶巾c、豆蔻 歆羡 荆棘 玉簪螺髻d、菲薄 牙慧 钟磬 良晨美景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c、这篇文章不仅立论精辟,而且文采风流,使人不能赞一辞。d、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了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尚。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沙之书”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神秘异常的特性往往使人爱不释手。b、多读课外书收益多多,因为不仅读课外书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还能开拓我们的视野。c、通过同学们商议,决定12月31日举行元旦联欢晚会。d、高女人成了在押囚犯的老婆,落到了生活的最底层,自然不配住在团结大楼内那种宽敞的房间,被强迫和裁缝老婆家调换了住房。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的历史。作者班固。b、蒙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热爱生命。c、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流传下来的剧本有三十多种。其中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d、家中的三个女子梅、鸣凤和瑞珏,虽然性格不同,有的悒郁,有的贤慧,有的善良,但她们的身份地位与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海底: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垃圾场”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又会制造出大量的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元凶二氧化碳废气。如果工业社会继续将二氧化碳废气排向大气或海洋,温室效应必将愈演愈烈,地球环境遭到的污染也必将变本加厉。由此,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为掩埋二氧化碳废气寻找合适的“垃圾场”。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他指出,水深3000米以下的海底,具备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物理条件:水温仅为2摄氏度左右,而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处于这种高压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即会很快液化。而液态的二氧化碳密度高于水,因而不会上浮,自然也不会自储藏处逸出。他还强调,为排除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二氧化碳废气还应该被深深注入海底以下至少300米的深处,因为该处还可能是海底底层产生汽水化合物的地方,而注入深海地底的二氧化碳与其接触后,就会产生固态结晶体。假若史拉格的理论能够成立,那么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就被全数排除了。这是因为:这种二氧化碳“垃圾场”不仅具有300米厚且充满孔隙的海底岩石的保护,而且在“垃圾场”顶端还将自行产生犹如密封圈的固体水化合物这也就为二氧化碳废气安全永久地停留在海底深处提供了双重保障。尽管史拉格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但他断定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他解释说,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层数千米以下。此外,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如美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全国所有火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废气,深深掩埋在200海里宽的领海水域的深海沉积层中。虽说此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按照史拉格的说法,在最近数十年内,人类“必须”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深埋于海底,不然地球环境就可能发生“灾难性”污染,此外原有的掩埋废气、废油的垃圾场也早已不敷使用。至于如何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他也提出了两种设想:一是铺设一条自海岸通向深海底层的导管,将二氧化碳从陆地抽吸至海底;二是将废气装入油轮,再从船上将之注入深海沉积层(油轮将石油自中东运往美国后的返程中,就可顺带将二氧化碳废气装船,再运往深海“垃圾场”)。史拉格透露,他已计划与英国bp石油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作,不久之后就要展开第一次的海底现场实验,地点定在墨西哥湾。二氧化碳废气将首次被注入海底沉积层,届时地质学家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如他们设想的那样,“安分”地呆在深海海底。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迄今为止,史拉格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上,但德国“欧洲大瀑布能源公司”已表示,争取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在海底处理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的“绿色火力发电厂”。6下列与“二氧化碳废气”有关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二氧化碳废气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元凶,找到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合适的“垃圾场”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b如果二氧化碳废气没有一定的物理条件使它液化的话,那么它在水中就会浮出,也就不可能被掩埋在“垃圾场”里。c美国科学家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但目前还没有进行有关的实验。d只有找到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合适的“垃圾场”,污染地球环境的元凶才能被根除,温室效应才不会出现。7对“双重保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垃圾场”有300米厚的海底岩石的保护,其顶端还将自行产生固体水化合物。b密度高于水的液态二氧化碳不会上浮,同时也不会从储藏处气化逸出污染环境。 c二氧化碳废气必须注入海底以下至少300米的深处,必须使其成为固态结晶体。d深海海底的水温仅为2摄氏度左右,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能使二氧化碳液化。8下列说法与原文信息不相符的一项是( )a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层数千米以下,这表明将二氧化碳废气掩埋到海底的设想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 b如果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不深埋于海底,地球环境就必将发生“灾难性”污染。c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所以不必担心没有足够的空间。d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可以用导管抽吸至海底或从船上注入深海沉积层。9联系全文,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研究怎样消除环境污染,使地球更清洁的任务越来越重。b按照史拉格的理论,如果将二氧化碳废气埋入海底不到300米深度,二氧化碳就有重新气化的危险。c史拉格与英国bp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作实验时,地质学家也将参与检验实验结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d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也许海底才是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最佳场所,这是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识。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黄州快哉亭记苏轼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即:就着,凭着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举:全,都c、将何往而非病 病:忧愁,怨恨d、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阖:闭藏,消失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流奔放肆大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c、玉之言盖有讽焉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d、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江水着笔,写黄州附近长江的浩渺水面和壮阔气势,突出江流之三变:第一变,从西陵至平地,江水奔放迅疾,水面宽阔浩大;第二变,长江南合沅湘,北汇汉水,江面更加浩瀚;第三变,长江至于赤壁,江流之大,如同大海。b、同样是一阵风,吹在楚王身上感到“快哉”,而吹在百姓身上却感到忧伤了。作者认为,这是因为个人的情况不同,与风本身无关。c、亭以“快哉”命名,其原因是:身于亭中,能目睹江面奇幻、壮观之景,能欣赏江岸明丽清晰的风光,江山形胜,水色山光,让登临者“快哉”于心。d、文章以“快哉”二字贯通全篇,与“自适”的主题相绾结,抒发了身处逆境自宽自勉的感情。第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3分)。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3分)。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4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有人说,首联的“转”和“日”下得极妙。你认为“妙”在何处?(4分)。从诗中,你看到诗人的形象是怎样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15、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_,_,吟赏烟霞。_,_,暮霭沉沉楚天阔。佳节又重阳,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想当年,_,_。.雨果是19世纪法国_作家。他的代表作有:_、_。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 毕淑敏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专注的样子。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的紧紧的。直到被人一股脑儿丢进开水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 这是蚕的悲剧。当我们说到悲剧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也许,是剧这个词,将我们引入歧途。以为他人是演员,而我们只是包厢里遥远的安全的看客。其实,作茧自缚的情况,绝不如想象的那样罕见,它们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纷飞的乱丝。 钱的丝飞舞着。很多人在选择以钱为生命的指标的时候,看到的是钱所带来的便利和荣耀的光环。钱是单纯的,但攫取钱的手段却不是那样单纯。把一件物品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它的危险,不在于这桩物品的本身,而在于你是怎样获取它并消费它。或许可以说,收入钱的能力还比较容易掌握,支出它的能力则和人的综合素质有极大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讲,有些人是不配享有大量金钱的,如同一个头脑不健全的人,如果碰巧有了很大的蛮力,那么,无论是对于他本人还是对于他人,都不是一件幸事。在一个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飞速增长的时代,钱是温柔绚丽的,钱也是漂浮迷茫的,钱的乱丝令没有能力驾驭它的人窒息,直至被它绞杀。 爱的丝也如四月的柳絮一般飞舞着,迷乱着我们的眼,雪一般覆盖着视线。这句话严格说起来,是有语病的。真正的爱,不是诱惑,而是温暖。只会使我们更勇敢和智慧,但的确有很多人被爱包围着,时有狂躁。那就是爱得没有节制了。没有节制的爱如同没有节制的水和火一样,甚至包括氧气,同是灾难性的。 一名新护士值班,看到衰竭的病人呼吸十分困难,用目光无声地哀求她请把氧气流量开得大些。出于对病人的悲悯,加上新护士的胆大,又值夜半,医生已然休息。几种情形叠加在一起,于是她想,这对病人有好处的事,想来医生也该同意的,就在不曾请示医生的情况下,自作主张地私自把氧气流量表拧大。气体通过湿化瓶,汩汩地流出,病人顿感舒服,眼中满是感激的神色,护士就放心地离开了。那夜,不巧还有其他重症病人,当护士再次巡房时,发现那位病人已经死亡。究其原因,是氧气中毒,高浓度的氧气抑制了病人的呼吸中枢,让他在安然享受中丧失了自主呼吸的能力,悄无声息地逝去了很可怕,是不是?丧失节制,就是如此恐怖的魔杖。它令美丽变成狰狞,使怜爱演为杀机。 谈到爱的缠裹带给我们的灾难,更是俯拾即是。放眼观察,会发现很多。多少人为爱所累,沉迷其中,深受其苦。在所有的蚕丝里面,我以为爱的丝,可能是最无形而又最柔韧的一种。挣脱它,也需要最高的能力和技巧。这当中的奥秘,需每一个人细细揣摩练习。 还有工作的丝,友情的丝,陋习的丝,嗜好的丝或松或紧地包裹着我们,令我们在习惯的窠臼当中难以自拔。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茧,这些茧背负在我们身上,吸取着我们的热量,让我们寒冷,令前进的速度受限。撕碎这茧,没有外力和机械可供借助,只有靠自己的心和爪。1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文章开头一段描写的作用。(4分) 。17、“这句话严格说起来,是有语病的。”结合文本,说说“语病”的含义。(4分) 。18、如何理解“在所有的蚕丝里面,我以为爱的丝,可能是最无形而又最柔韧的一种”的意思?(5分) 。19、作者由蚕的作茧自缚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0、将下面短句改写为一个表意明确的单句。(4分)一个大圆的半径为r一个小圆的半径为r这两个圆相切它们的外切线为a求这两个圆的圆心距21、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30个字)(4分)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节能减排工作部署,4月27日国务院召开了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上,国家发改委同河北、山西等10个主要产钢省(区、市)签订了第一批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责任书。自签订第一批责任书以来,10个省(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本地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近期,国家发改委将与其他18个产钢省(区、市)签订第二批责任书,进一步推进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22、魏书生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有一次,记者问道:“您的班规很细,规定了每时每刻学生该做什么,开学就知道期末干什么。什么都规定好了,只管照着做就可以了。这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如果你是魏书生,你该怎么回答?(4分)。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温暖是春季和煦的阳光,是夏日清凉的微风;温暖是天空的高远,是大地的广阔;温暖是寒冷时的一盆火,是饥饿时的一片面包;温暖是胜利时的掌声,是失败时的安慰;温暖是父亲严厉的目光,是母亲温柔的抚摸。温暖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感受;温暖是一段历程,是成长的痕迹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10分)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3分)。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3分)。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4分)。14(8分)(4分)(4分)15(每小题1分,共6分)_,_。_,_。_,_。_。_,_。.雨果是19世纪法国_作家。他的代表作有:_、_。16(4分)17(4分)18(5分)19(5分)20(4分)21(4分)22(4分)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1、a(b狩shu c罪孽ni d龌龊w)2、c(a掎角之势 b暮霭 d良辰美景)3、d“风尚”指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用在这里与语境不合,可改为“风范”。( a项中的“实至名归”意思是,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符合语境。b项中“蒸蒸日上”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与“信用日见其好”语意相合。c项中的“不能赞一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提不出一点意见,不能再添一句话。使用正确。)4、d(a项语序不当,应为:具有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神秘异常特性的“沙之书”往往使人爱不释手。b项应将“读课外书”调到“不仅”之前。c项缺主语,可将“同学们”调至句首,或调至“决定”前。)5、d(三个女子地位身份不同。)6、d(说法太绝对,因为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还有其他污染源)7、a(根据第二段末尾的文字可知,“双重保障”包含“海底岩石层的保护”和“垃圾场顶端自行产出的固体水化合物”两个方面。a项与原文相符)8、b(“必将发生”应改为“可能发生”)9、d(“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识”不符合原文,应是“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10、b(举,抬)11、b 两个“于”都是介词,相当于“在”。(a项,代词,指长江;代词,其中。c项,兼词,于之;句末语气词。d项,表转折;表并列。)12、c 命名的原因概括不全,除美景让人“快哉”外,还有凭吊历史遗迹,感染古人流风余韵也足以使世俗之人称快。13、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声嚎叫。风并没有雌雄的区别,而人有遇时与不遇时的不同时候。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参考译文: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越发盛大。长江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江流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的景色。波涛汹涌,风云变化。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声嚎叫。景物迅疾变化,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能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渔夫樵夫的房舍,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至于沙洲的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所傲视的地方,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用来使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雌雄的区别,而人有遇时与不遇时的不同时候;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他的心中没有自得之乐,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呢?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没有快乐呢?现在,张梦得不因为被贬官而感到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自己任性漫游山水之间,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如果是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失意文人感到悲伤憔悴以至不能禁得起的景物,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14、转苍翠,表山色随着天色向晚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本静态之物,下一个“转”字,便使其有了随天色渐变而从浅至深、由淡而浓的动态变化。“转”化静为动,使画面鲜活灵动起来。日潺湲,即泉水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下一个“日”字,便让人感到始终如一的守恒和坚持不懈的执着的深意。看到了诗人安闲、潇洒、愉情山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蒲公英劳技课课件
- 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世界史-材料分析题解析版
- 常德七中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 叉车理论考试速记口诀及答案
- 线性模型推理题目及答案
- 现代诗歌题目及答案
- 2025关于营销人员劳动合同模板
- 2025无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样本
- 2025标准化的建材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7月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及答案
- 撤资协议范本(2025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2025年公需课考试题库(附答案)
- QC/T 1224-2025装备空气悬架的商用车减振效果判定方法
- 农资货运运输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过敏原提取物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物业基础培训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背诵提纲详细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非标自动化培训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