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池基本知识及生产控制一、电芯原理锂离子电芯的反应机理是随着充放电的进行,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入脱出,往返穿梭电芯内部而没有金属锂的存在,因此锂离子电芯更加安全稳定。其反应示意图及基本反应式如下所示:二、电芯的构造电芯的正极是LiCoO2加导电剂和粘合剂,涂在铝箔上形成正极板,负极是层状石墨加导电剂及粘合剂涂在铜箔基带上,目前比较先进的负极层状石墨颗粒已采用纳米碳。根据上述的反应机理,正极采用LiCoO2、LiNiO2、LiMn2O2,其中LiCoO2本是一种层结构很稳定的晶型,但当从LiCoO2拿走XLi后,其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否发生变化取决于X的大小。通过研究发现当X0.5时Li1-XCoO2的结构表现为极其不稳定,会发生晶型瘫塌,其外部表现为电芯的压倒终结。所以电芯在使用过程中应通过限制充电电压来控制Li1-XCoO2中的X值,一般充电电压不大于4.2V那么X小于0.5,这时Li1-XCoO2的晶型仍是稳定的。负极C6其本身有自己的特点,当第一次化成后,正极LiCoO2中的Li被充到负极C6中,当放电时Li回到正极LiCoO2中,但化成之后必须有一部分Li留在负极C6中,心以保证下次充放电Li的正常嵌入,否则电芯的压倒很短,为了保证有一部分Li留在负极C6中,一般通过限制放电下限电压来实现。所以锂电芯的安全充电上限电压4.2V,放电下限电压2.5V。三、电芯的安全性电芯的安全性与电芯的设计、材料及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控制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电芯的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材料的电极电位均处于动态变化中,随着充电电压的增高,正极材料(LixCoO2)电位不断上升,嵌锂的负极材料(LixC6)电位首先下降,然后出现一个较长的电位平台,当充电电压过高(4.2V)或由于负极活性材料面密度相对于正极材料面密度(C/A)比值不足时,负极材料过度嵌锂,负极电位则迅速下降,使金属锂析出(正常情况下则不会有金属锂的的析出),这样会对电芯的性能及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威胁。电位变化见下图:在材料已定的情况下,C/A太大,则会出现上述结果。相反,C/A太小,容量低,平台低,循环特性差。这样,在生产加工中如何保证设计好的C/A比成了生产加工中的关键。所以在生产中应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1.负极材料的处理1)将大粒径及超细粉与所要求的粒径进行彻底分离,避免了局部电化学反应过度激烈而产生负反应的情况,提高了电芯的安全性。2)提高材料表面孔隙率,这样可以提高10%以上的容量,同时在C/A比不变的情况下,安全性大大提高。处理的结果使负极材料表面与电解液有了更好的相容性,促进了SEI膜的形成及稳定上。2.制浆工艺的控制1)制浆过程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及特殊的化学试剂,使正负极浆料各组之间的表面张力降到了最低。提高了各组之间的相容性,阻止了材料在搅拌过程“团聚”的现象。2)涂布时基材料与喷头的间隙应控制在0.2mm以下,这样涂出的极板表面光滑无颗粒、凹陷、划痕等缺陷。3)浆料应储存6小时以上,浆料粘度保持稳定,浆料内部无自聚成团现象。均匀的浆料保证了正负极在基材上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电芯的一致性、安全性。3.采用先进的极片制造设备1)可以保证极片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大大提高电芯极片均一性,降低了不安全电芯的出现机率。2)涂布机单片极板上面密度误差值应小于2%,极板长度及间隙尺寸误差应小于2mm。3)辊压机的辊轴锥度和径向跳动应不大于4m,这样才能保证极板厚度的一致性。设备应配有完善的吸尘系统,避免因浮尘颗粒而导致的电芯内部微短路,从而保证了电芯的自放电性能。4)分切机应采用切刀为辊刀型的连续分切设备,这样切出的极片不存在荷叶边,毛刺等缺陷。同样设备应配有完善的吸尘系统,从而保证了电芯的自放电性能。4.先进的封口技术目前国内外方形锂离子电芯的封口均采用激光(LASER)熔接封口技术,它是利用YAG棒(钇铝石榴石)激光谐振腔中受强光源(一般为氮灯)的激励下发出一束单一频率的光(=1.06mm)经过谐振折射聚焦成一束,再把聚焦的焦点对准电芯的筒体和盖板之间,使其熔化后亲合为一体,以达到盖板与筒体的密封熔合的目的。为了达到密封焊,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素:1)必须有能量大、频率高、聚焦性能好、跟踪精度高的激光焊机。2)必须有配合精度高的适用于激光焊的电芯外壳及盖板。3)必须有高统一纯度的氮气保护,特别是铝壳电芯要求氮气纯度高,否则铝壳表面就会产生难以熔化的Al2O3(其熔点为2400)。四、电芯膨胀原因及控制锂离子电芯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有肿胀现象,经过分析与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锂离子嵌入带来的厚度变化电芯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嵌入负极,引起负极层间距增大,而出现膨胀,一般而言,电芯越厚,其膨胀量越大。2.工艺控制不力引起的膨胀在制造过程中,如浆料分散、C/A比离散性、温度控制都会直接影响电芯电芯的膨胀程度。特别是水,因为充电形成的高活性锂碳化合物对水非常敏感,从而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生的气体造成电芯内压升高,增加了电芯的膨胀行为。所以在生产中,除了应对极板严格除湿外,在注液过程中更应采用除湿设备,保证空气的干燥度为HR2%,露点(大气中的湿空气由于温度下降,使所含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而开始凝结时的温度)小于-40。在非常干燥的条件下,并采取真空注液,极大地降低了极板和电解液的吸水机率。五、铝壳电芯与钢壳电芯安全性比较铝壳相对于钢壳具有很高的安全优势,以下是不同的压力实验:注:压力是电芯压力为电芯内部之压力(单位:Kg),表内数据为电芯之厚度(单位:mm)由此可见钢壳对内压反映十分迟钝,而铝壳对内压反应却十分敏锐。因此从厚度上就基本能判断出电芯的内压,而钢壳电芯往往隐含着内压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其中钢壳电芯型号为063448。第三节锂离子电池保护线路(PCM)由第二节锂离子电芯的知识我们可以看出,锂离子电池至少需要三重保护-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那么就应而产生了其保护线路,那么这个保护线路针对以上三个保护要求而言:过充电保护:过充电保护IC的原理为:当外部充电器对锂电池充电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需终止充电状态。此时,保护IC需检测电池电压,当到达4.25V时(假设电池过充点为4.25V)即启动过度充电保护,将功率MOS由开转为切断,进而截止充电。过放电保护:过放电保护IC原理:为了防止锂电池的过放电,假设锂电池接上负载,当锂电池电压低于其过放电电压检测点(假定为2.5V)时将启动过放电保护,使功率MOSFET由开转变为切断而截止放电,以避免电池过放电现象产生,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此时的电流仅0.1uA。当锂电池接上充电器,且此时锂电池电压高于过度放电电压时,过度放电保护功能方可解除。另外,考虑到脉冲放电的情况,过放电检测电路设有延迟时间以避免产生误动作。过放电保护及过充电保护IC主要生产厂家有:美上美(MITSUMI),精工,台湾富晶(DW01,FS301,302),理光,MOTOROLA等封装形式主要为SOT26,SOT6过电流及短路电流因为不明原因(放电时或正负极遭金属物误触)造成过电流或短路,为确保安全,必须使其立即停止放电。过电流保护IC原理为,当放电电流过大或短路情况产生时,保护IC将启动过(短路)电流保护,此时过电流的检测是将功率MOSFET的Rds(on)当成感应阻抗用以监测其电压的下降情形,如果比所定的过电流检测电压还高则停止放电,运算公式为:V-=IRds(on)2(V-为过电流检测电压,I为放电电流)。假设V-=0.2V,Rds(on)=25m,则保护电流的大小为I=4A。同样地,过电流检测也必须设有延迟时间以防有突发电流流入时产生误动作。通常在过电流产生后,若能去除过电流因素(例如马上与负载脱离),将会恢复其正常状态,可以再进行正常的充放电动作。三、电池不良项目及成因:1.容量低产生原因:a.附料量偏少;b.极片两面附料量相差较大;c.极片断裂;d.电解液少;e.电解液电导率低;f.正极与负极配片未配好;g.隔膜孔隙率小;h.胶粘剂老化附料脱落;i.卷芯超厚(未烘干或电解液未渗透)j.分容时未充满电;k.正负极材料比容量小。2.内阻高产生原因:a.负极片与极耳虚焊;b.正极片与极耳虚焊;c.正极耳与盖板虚焊;d.负极耳与盖帽虚焊;e.铆钉与压板接触内阻大;f.正极未加导电剂;g.电解液锂盐含量低;h.电池曾经发生短路;i.隔膜纸孔隙率小。3.电压低产生原因:a.副反应(电解液分解;正极有杂质;有水);b.未化成好(SEI膜未形成安全);c.客户的线路板漏电(指客户加工后送回的电芯);d.客户未按要求点焊(客户加工后的电芯);e.毛刺;f.微短路;g.负极产生枝晶。4.超厚产生超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a.焊缝漏气;b.电解液分解;c.未烘干水分;d.盖帽密封性差;e.壳壁太厚;f.壳太厚;g.卷芯太厚(附料太多;极片未压实;隔膜太厚)。5化成因有以下几点a.未化成好(SEI膜不完整、致密);b.烘烤温度过高粘合剂老化脱料;c.负极比容量低;d.正极附料多而负极附料少;e.盖帽漏气,焊缝漏气;f.电解液分解,电导率降低。6.爆炸a.分容柜有故障(造成过充);b.隔膜闭合效应差;c.内部短路7.短路a.料尘;b.装壳时装破;c.毛刺;d.卷绕不齐;e.没包好;f.隔膜有洞;8.断路a)极耳与铆钉未焊好,或者有效焊点面积小;b)连接片断裂(连接片太短或与极片点焊时焊得太靠下)四、各工序控制重点(一)配料:1.溶液配制:a)PVDF(或CMC)与溶剂NMP(或去离子水)的混合比例和称量;b)溶液的搅拌时间、搅拌频率和次数(及溶液表面温度);c)溶液配制完成后,对溶液的检验:粘度(测试)溶解程度(目测)及搁置时间;d)负极:SBR+CMC溶液,搅拌时间和频率。2.活性物质:a)称量和混合时监控混合比例、数量是否正确;b)球磨:正负极的球磨时间;球磨桶内玛瑙珠与混料的比例;玛瑙球中大球与小球的比例;c)烘烤:烘烤温度、时间的设置;烘烤完成后冷却后测试温度。d)活性物质与溶液的混合搅拌:搅拌方式、搅拌时间和频率。e)过筛:过100目(或150目)分子筛。f)测试、检验:对浆料、混料进行以下测试:固含量、粘度、混料细度、振实密度、浆料密度。(二)涂布1.集流体的首检:a)集流体规格(长宽厚)的确认;b)集流体标准(实际)重量的确认;c)集流体的亲(疏)水性及外观(有无碰伤、划痕和破损)。2.敷料量(标准值、上、下限值)的计算:a)单面敷料量(以接近此标准的极片厚度确定单面厚度);b)双面敷料量(以最接近此标准的极片厚度确定双面的极片厚度。)3.浆料的确认:是否过稠(稀)流动性好,是否有颗粒,气泡过多,是否已干结.4.极片效果:a)比重(片厚)的确认;b)外观:有无划线、断带、结料(滚轮或极片背面)是否积料过厚,是否有未干透或烤焦,有无露铜或异物颗粒;5.裁片:规格确认有无毛刺,外观检验。(三)制片(前段):1.压片:a)确认型号和该型号正、负极片的标准厚度;b)最高档次极片压片后(NO.1或NO.1及NO.2)的厚度、外观有无变形、起泡、掉料、有无粘机、压叠。c)极片的强度检验;2.分片:a)刀口规格、大片极片的规格(长宽)、外观确认;b)分出的小片宽度;c)分出的小片有无毛刺、起皱、或裁斜、掉料(正)。3.分档称片:a)称量有无错分;b)外观检验:尺寸超差(极片尺寸、掉料、折痕、破损、浮料、未刮净等)。4.烘烤:a)烤箱温度、时间的设置;b)放N2、抽真空的时间性效果(目测仪表)及时间间隔。(四)制片后段:1.铝带、镍带的长度、宽度、厚度的确认;2.铝带、镍带的点焊牢固性;3.胶纸必须按工艺要求的公差长度粘贴;4.极片表面不能有粉尘。(五)盖帽1.裁连接片:测量尺寸规格、检查有无毛刺、压伤;2.清洗连接片:检查连接片是否清洗干净;3.连接片退火:检查有无用石墨粉覆盖,烤炉温度,放入取出时间;4.组装盖帽:检查各种配件是否与当日型号相符,装配是否到位;5.冲压盖帽:检查冲压高度及外观;6.全检:对前工序员工自检检查的效果进行复核,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7.折连接片:检查有无漏折、断裂、有无折到位;8.点盖帽:检查有无漏点、虚点、点穿;9.全检:对前工序员工自检检查的效果进行复核,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10.套套管:检查尺寸、套管位置;11.烘烤:烘烤温度、时间、烘烤效果。(六)卷绕1.各型号的识别、隔膜纸、卷尺的规格、钢(铝)壳的卷绕注意事项;2.结存极片的标识状态;3.点负极的牢固度(钢、铝壳);铝壳正极的牢固性、负极的外观;4.绝缘垫片的放置;5.折、压合盖帽(铝壳)注意杂物外露和铝壳外观的维护;6.定盖工位:偏移度。?注意先下拉先生产。(七)焊接1.钢、铝壳电池焊接时注意沙孔;2.焊接铝壳的调试、焊接时抽查的测试;3.检漏工位;4.打胶。?注意先下拉先生产。(八)注液1.各种型号注液量;2.手套箱内的湿度和室内湿度;3.电池水分测试及放气和抽真空时间;4.烘烤前电池在烤箱放置注意事项;5.烘烤12小时后电池上下层换位;6.电池注液前后的封口。(九)检测1.分容、化成参数的设置;2.化成时电解液流出员工有没有及时擦掉;3.监督生产部新员工的操作;4.注液组下来的电芯上注液孔是否有胶纸脱落;5.各种实验电池是否明显标识区分;6.提前亮灯的点要查明原因;7.爆炸后该点的校对;8.钢、铝壳柜的区分;9.封口时哪些型号要倒转来挤压10.封口挤压是否使铝电芯变形;11.封口后上否及时清洗;12.夹具头是否清洁,是否有锈蚀;13.连接电脑的柜子爆炸后电压的查询,该点电压电流曲线的情况汇的;14.搁置、老化和封口区的环境温湿度。(十)包装1.对有的客户抱怨过容量低的要加2分钟容量;2.对天宇这个客户要控制尺寸的下限;3.型号电池更改时是否清理整条拉,防止混料;4.检出的不良品是否用红色周转盒子装,是否明显标识;5.订单上有特别要求的是否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执行;6.喷码内容是否正确,喷码方向和位置是否正确;7.压板和铆钉上是否有胶;8.检测仪器是否在有效期内,防止失准仪器在线上使用(针对所有工位)。电池知识2 一、什么叫电池? 答: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二、电池的常见种类有多少? 答:常见的电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一次性电池(即用完后不能够再次充电重复利用的电池,常见的有:锌锰电池、碱性电池等),另一类二次性电池(即用完后可通过再次充电后重复使用的电池,常见的有: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电池等),我们公司现在生产的就是二次性电池。 三、正负极片在拉浆时,如果极片附料偏重或偏轻会有何影响呢! 答:1、在讲解此问题时,大家必须了解电池是如何组成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份是由:正极片、负极片、盖帽、钢壳、电解液、密封圈及隔膜纸等组成。 2、电池的核心组成部份是由正极片及负极片组成。所以正负极片的附料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了解了电池的具体结构,再反过来了解正极片与负极片的构成、作用。 3、正极片是由:发泡镍(导电体)及正极化学原材料组成。负极片是由:钢带及负极化学原材料组成。简单的说就是将化学原材料通过拉浆将它紧紧的与发泡镍(钢带)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正极片(负极片)。 4、在电池组制作过程中有如下规律:负极片决定电池的稳定性能及过充(放)性能。正极决定电池的容量。如果电池在生产过程中,A:正极片偏轻则会导致电池“低容量”;B:正极片偏重则会导致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漏液、鼓底,若更严重则会导致电池爆炸;C:负极片偏轻则会导致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漏液、鼓底,若更严重则会导致爆炸;D:负极片偏重则会影响电池在组装过程中难以入壳,导致正负极片在入壳过程中报废或短路,另因负极片偏重导致电池原材料浪费而降低了电池的物料利用率。所以正负极片无论是偏轻与偏重都会对电池有较大影响。 四、极片的裁片刀为何要定期打磨? 答:在了解裁片刀为何要定期打磨时,首先须了解极片毛剌,毛刺是如何产生的呢!很简单,是因为极片在裁切过程中,由于刀刃不利或缺口,导致极板骨架与附料分离,而裸露在外面的部份骨架称之为毛刺,如果此毛刺无法有效的处理,则易导致电池在组装过程短路。所以裁片刀需定期打磨保证刀刃的锋利,从而减少裁过程中产生的毛刺。 五、镍网面密度对电池有何影响? 答:发泡镍最主要的作用是起到导电及吸附化学原材料的作用,所以发泡镍的面密度对电池的制作有一定的影响。A:发泡镍面密度越高,孔径就越密,所以电池的导电性能就越好。B:因发泡镍密度较高,而导致化学原材料的填充量减少,使电池的容量无法达到工艺设计要求。C:由于发泡镍密度过高,极片在切片或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就越多,所以也易导致电池在卷绕过程中短路。 所以我们在使用发泡镍时需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六、压片有何做用? 答:极片压片的作用。1、将化学原材料紧紧的压在正负极骨架上,防止附料脱落。 2、将极片的厚度压薄后,有利于电池的入壳。所以我们在压片时,需严格控制极片的厚度。极片厚度若偏厚,则易导致电池在组将过程中难以入壳,导致电池组报废或短路。若极片厚度偏薄则易将极片压变形或由于极片硬度过大,而导致电池在卷绕时出现短路。 七、点焊极耳有何注意事项? 答:1、正极极耳是起到引流的作用,正极极耳材质与长短都将严重影响电池的组将及电池的性能。极耳的材料主要有两种:镍片与镀镍钢片。镍片的导电性很比镀镍钢片要好,镍片比钢片要软,所以在使用时,必须注意不可将此两种材料混用。点焊极耳的长度若偏长则易导致电池在组装过程中出现短路。若极耳长度偏短则易导致组装车间在焊接盖帽时不易操作。固在点焊极耳时需严格按照清粉槽位进行操作。 2、点焊时需注意是否有虚焊、炸火、焊点不均现象;其中每一项都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时否合格。虚焊、炸火则易导致电池高内阻及断路(即没有电压),导致电池无没使用。焊点不均则会影响极耳的点焊拉力。 极片点焊极耳是电池制造过程中非常关健的了道工序。 八、极片清粉有何作用? 答:极片清粉主要是为了方便于点焊极耳。在清粉过程中需注意极耳的槽位及清粉的干净度。若清粉槽位与工艺要求不符则易导致点焊极耳时的极耳外露无法控制。另若清粉槽位粉尘没有清干净则易导致在点焊极耳时炸火或虚焊。 另在清粉时需注意将耳帽戴上,防止超声波刺激耳朵。 九、电池正负极浆料固含量对电池何影响? 答:正负极浆料固含量计算公式如:(浆料干重+纸重)/(浆料湿重+纸重)*100%=浆料固含量。公式很简单,道理同样也很简单。例:100公斤水里面有20公斤汽油,则水的含量为80%。同理100公斤浆料内有20公斤水,则浆料内固体化学物的比例为80%。若同样100公斤浆料内有水30公斤(10公斤),则浆料内固体化学物的比例为70%(90%)。通过上面的数据可分析得出,水的份量越多,固体化学物就越少。水的份量越少,固体化学物就越多。若在拉浆时按固体化学物按80%含进行生产,而实际固体化学物含量为70%(或90%),则会导致拉浆极片偏轻(或偏重)。从而导致极片不合格,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容量偏低、漏液等)。 十、贴胶布有何做用及需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正负极片贴胶布的主要作用为防止电池在组装过程中短路,其短路形式有两种:第一种现象为极耳与极片的焊接处刺破隔膜纸与负极片接触造成短路。第二种现象为极耳与盖帽焊接处在压帽时与钢壳壁接触造成短路。也就说明贴胶布工序直接影响着后道工序是否能够正常进行(直接影响着电池后续生产的不良率)。所以我们在操作时需注意如下几点:A:贴布需完全盖住极耳与极片的焊接处;B:贴胶布时极耳外露约在3-4mm之间(此种长度为组装过程中焊接盖帽的最佳长度,若超过或偏短均会影响着焊接盖帽工序的操作);C:不可将胶布贴斜且需紧贴在极耳上。 十一、极片为何需要分档? 答:极片分档主要是将偏轻与偏重的极片挑出将相同档次的极片相匹配,防止电池出现混配现象,而影响电池的性能。其不同重量的极片混配对电池有影响可见(三、拉浆需注意事宜及极片偏重与偏轻对电池有何影响?),所以在操作此工序时需准确把握住极片的重量,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不可粗心大意。 十二、正极片为何需要软化? 答:极片软化主要是1、将极片四周的毛刺除去;2、将极片变软;减少电池在卷绕过程中的短路,在软化时需注意软化的方向必须是L1端先入软化机,若软化方向相反则会出现电池卷绕短路。另需注意软化的纹路是否细致,若软化的纹路不够细致也易导致电池卷绕时短路。 十三、卷绕工序有哪些不良,分别有哪些影响? 答:卷绕时易出现如下不良:1、卷绕短路;2、正极偏高(偏低);3、负极偏高(偏低);4、正负极片报废;5、正极顶针;6、极蕊超高等。 1.卷路可分为:毛刺短路、直接短路。a.毛刺短路即为正极极片骨架外露且刺破隔膜纸造成的正负极接触短路,因此种短路无法或者是很难用肉眼看见,而且此短路在使用过程或跌落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所以此种短路危险性超过电池直接短路。b.直接短路即为正负极片直接接触短路,导致此短路形成的原因为1、因隔膜纸长度不够,无法将正负极片隔开而导致正负极片直接接触;2、则是因正极片偏高(偏低)或偏低(偏高)与钢壳接触导致电池短路; 2.极片偏高(偏低)或偏低(偏高)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a.若正负极片高或偏低则会降低电池的容量,使正负极化学原材料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b.若正负极片严重偏高或偏低则会导致电池在封口后电池内部短路; 3.正负极片报废则是因为极片在卷绕的时候没有放好或是在修复电池时将正负极片折断,导致极片报废,若正极折断后没有发现装入钢壳内后,则会导致电池容量偏低,若负极片掉粉严重或断裂则会导致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漏液; 4.正极片顶针卷绕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所导致,正极顶针卷绕易导致正极顶针部份的极粉脱落,影响电池性能(如:自放电大、短路等); 5.极蕊超高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正负极卷绕错位,负极片超出隔膜纸的宽度,导致卷绕极蕊超高,另一种情况则是因为操作人员卷绕完毕后未将极蕊敲入钢壳内,导致极蕊超高; 十四、冲槽应控制那些方面? 答:冲槽好坏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封口,所以冲槽尺寸需严格控制,需注意的尺寸有(冲槽高度、冲槽外径、冲槽扩口),另外一方面则是电池外观(电池划伤、电池砸伤)等。 1.冲槽高度直接影响着封口总高,若冲槽偏矮则会导致电池超高或封口包边过少导致封口压力不够(封口压力不够易导致电池漏液),若冲槽偏高则会导致电池高度偏矮或因封口包边过多导致电池封口短路(钢壳与盖帽接触电池极蕊受挤压导致内部短路); 2.冲槽外径直接影响着电池封口的密封性能,外径偏大则易导致电池在封口时封斜,若外径偏小则易导致电池裂槽(即冲槽位与钢壳壳体断裂)导致电池漏液; 3.冲槽扩口(扩口是冲槽径部在冲槽过程中扩大,有两种情况易导致此情况的发生,一是因为冲槽模头不配套,二则是因冲槽机尾模压力偏大)越小越好,若冲槽扩口偏大则易导致电池封口塌边,无法进行封口; 十五、涂油有何作用,需注意些什么? 答:涂油是为了确保电池密封效果的一道重要工序,将密封油均匀的涂在钢壳壁上可防止碱液向外爬出,所以在涂油时必须将密封胶均匀的涂在冲槽部份,另在涂油时尽量不要将钢壳壁搞脏,减少后道工序清洗难度; 十六、点焊有那些不良,应如何控制? 答:将点焊极耳与盖帽焊接在一起主要是起到引流的作用,点焊时需注意是否有虚焊、炸火、焊点不均现象;其中每一项都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时否合格。虚焊、炸火则易导致电池高内阻及断路(即没有电压),导致电池无没使用。焊点不均则会影响极耳的点焊拉力; 十七、注液有何重用,需注意些什么? 答:碱液(碱液又被称之为电解液,起着传送电子的作用)是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份之一,同时也可以说是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它能够促使正负极片的化学物质相互发生反应,所以电解液的多少与密度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若电池解偏多则易导致电池漏液,若偏少则易导致电池内阻增大,所以在注液时需严格控制好碱液的用量; 十八、电池的封口有何做用?应控制那些方面? 答:电池的封口代表的着电池的外观成形,所以在电池封口时需注意电池的高度、封口扩口、封口压力、封口封斜及封口外观等.电池的封口高度分为肩高与总高,肩高超度则易导致电池封口压力不够,总高超高则易导致客户无法放入相关模具内,封口扩口过大及封口压力不够均易导致电池爬碱,漏液,电池封口封斜则易导致电池短路烧焦漏液等;外观方面则需注意电池是否有凹凸现象,另是否有塌边现象; 十九、电池为何要陈化及化成,陈化及化成时需注意些什么? 答:电池的陈化及化成主要是激活正负极化学物质,使它们能够充分的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在陈化时需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的电流及时间进行充电; 二十、电池的分容是什么?有何重用? 答:分容就是将符合工艺设计要求的电池挑出,将不合格的筛选出来,筛选方法就是用相同的电流,在规定时间外就以放电完毕的电池为不合格的,否则就有合格的!所以在分容时必须严格控制好电池的放电时间,若放电时间长的电池与放电时间短的电池组合在一起则易出现漏液现象,同时也会减少电池的循环寿命; 二十一、电池的放电倍率是什么? 答: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往往用充电倍率来表示它是指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为电池容量的某一个倍数.电池的容量除与制造工艺有关外,还与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和充放电时间有关系.其容量计算公式为 充放电容量(C)=充放电电流(A或MAH)*充放电时间(H) 如:SC型电池用1200MA(1.2A)放电到1.0V,其放电时间为58分钟,则该电池容量为1200MA(1.2)*58/60=1159.99MAH(或者说1.159AH) 注:时间单位分应换成小时 那么,在电池充放电的时候,根据电池的设计和工艺要求,往往设计一定的充放电制度,而且电池型号多样.在规定放电流时,如直接说成电流值就很不方便.所以用放电倍率表示就方便的多. 如:AA600MAH镍镉电池,充放电制度要求用0.1C*90MIN,转0.5C*150MIN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快的得出充电电流即0.1*600=60MA*45MIN转0.5C*150MIN=300*150MIN 从以上可以看出同一型号电池充放电倍率越大,电池充放电流就越大. 二十二、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 答:电池在放电时终止电压一般为(1.0V,0.8V),终止电压值有时也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放电终止电压是指电池在放电时,电压随着放电时间的增长而慢慢降低,当降到某一个点时,不能再继续放电时的电压,也是电池最低的工作电压,这是人为规定的,对同一电池不同的放电条件要求也不同,一般为放电电流较小时终止电压稍高,放电电流较大时终止电压稍低,如我们一般使用的放电制度0.2C,1C放电1.0V终止。而且10C放电时终止电压为0.8V. 二十三、电池的过充电与过放 答:电池的过充是指电池在充电时,充电容量到达实际的容量后,仍继续充电的现象,它分为允许过充电和不允许过充电,由于电池的设计结构与工艺不同,电池的充电效率也有高有低,所以电池按100的容量充电时,就不会放出额定的容量,根据设计要求不同,电池在充电时就会充到额定容量的120%-150%.如:我们1200mah的电池在分容充电时按公式计算充60分钟即达到标称的容量了,而实际上充90分钟。电池才能充足电,这是由于电池充足电后极板上的活性物质量不断转化,电压也不断上升,当化学活性物质全部转化完后,电压就急剧上升,开始转化电解H2O,同时正极有02产生,负极有H2析出,为了避免大量的气体产生,电池就再不能继续充电,如充电电池内压升高,大于防爆球压力,电池就会漏液爆炸。在刚好充足电这一点以上的充电称允许过允电,此点以后的充电称为不允许过充电,我们平时的规定的充电时间,就是接近这一点,超过规定充电时间的称为过充电。 电池的过放电,是指电池放电时,达到终止电压(最低工作电压)后仍继续放电的现象,电池产生过放后,电压即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幅度下滑,并达成负数,这时整个电池内部反应体系发生紊乱,如再反复的过放,正极极就会失去活性,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二十四、电池的化成与分容 答:电池的化学性物质,在没有化成(活化)之前,活化极低落。,导电性也极低,在加入电解液后,要经过反复的充放电,使电池极板激活,电解液充分的吸附到极板的每一个部位,这样电池的容量才能逐渐提高,化学活性物质才能不断的活化,并增加其化学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电池的容量才能不断的提高,所以电池在没有经过活化没有电能,这便是电池的化成(活化)目的。 由于电池在从极片到装配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因素影响电池的容量,同样生产工艺的电池性能也不一样。分容便是一个分级优选的过程,把电池分成几个档次,以便针对不同的客户要求和使用场所发货使用。 二十五、电流和时间对电池的性能的影响? 答:在我们化成都和分容时,最主要的是看电流和记录时间,并且要求了一个允许公差范围,操作过程中不注意便会造成电池性能不良,从容量计算公式中我们知道,电池的充放电容量与充放电电流和充放电时间有关,如果我们不注意造成电流过大,则充,放电容也就过大,这样便会产生电池不允许过允电和过放电,造成电池内压升高电池漏液,寿命降低,或者分容档次不准,如:要求用1200MA充电90MIN充电容量为1200*90/60=1800MAH已达到了允许过充电的最高值。如果不注意电流的调节,电流达到了1210MIN,大了10MIN则电池同样充90MIN,刚充进的容量为1210*90/60=1815MA。电池即达到不允许过充电,造成电池内压升高,同样的道理,如果时间加长了,结果也是如次,那么,反过来说,电流过小和时间过短,电池便会产生电量充不足的现象,造成电池化成不好,化学物质利用率,开发不出不来电池容量偏低,成本增多。 二十六、分档不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答:在我们电池分容的时候,如果分档不准或下柜时标识搞混,则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组合电池在使用时几只串联使用,串联使用时,要求同组容量差很小,即同个档次组合到一块,如果档次搞混,就会造成组合后电池容量同组不均一。在使用电池组时,用同样的方法充电,容量低的提前达到终止电压,而容量高的仍在继续放电,这样会产生容量低的过放,同一组合影响容量高的电池,反复的充放电使用后,整个电池组就会不能使用,就如同几个劲大的和几个劲小的人在一起,干同样的活出同样的力气一样,结果就会可想而知,所以分档准确,标识清楚是分容的一大关键。 二十七、电池的容量 答:电池的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确定放电电流,放电时间和终止电压,电池所能取出的电量,通常用C来表示,其单位为安培(AH)或毫安时(MAH)例如:我们平时生产的SC1300MAH即为电池的容量,容量它是电池的一个重要特性参数。是电池品质好坏的第一反应。电池生产的各个过程,可能影响电池的容量其最主要的为正,负极化学活性物质的多少。及其利用率。以及电解液的高低等。 二十八、电池的短路 答:电池的短路有直接短路,隐形短路,微短路。直接短路是指电池正负极直接接触,造成电池无电压现象,隐形短路是指电池在卷绕装配后不短路,经过后期的振动又产生直接短路的现象。而微短路则是电池的正负极有微小的接触。电池充电时有电压,但停止充电后电压便迅速下滑,直至零电压,电池隐形短路和微短路比直接短路更可怕,它会给企业和用户来一些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十九、电池的自放电 答:电池的自放电是指电池在贮存过程中中电压降低,容量自行减少的现象。它是电池性能中最重要的考核参数,电池自放电的形成主要为电池正负极化学活性物质中的杂质以及电解液中的杂质,极片存放时间的长短,卷绕水平高低,转序时间的长短引起的。它是电池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自放电率用单位时间内容量降低的百分数表示: X%=C1-C2/C1T100% 式中C1、C2为贮存前后电池的容量;T为贮存时间,常用天、月或年来计算,在实际的测试中,人们更习惯用指定时间内容量的保持率来表示: X%=C2/C1100% 如充电态的NI-MH-电池开路搁置28d后容量保持率应大于60%,自放电率越低,即容量保持率越高,则充电态电池在一定条件下保存后所放出的电量也越多。 三十、电池的漏液和爬碱 答:电池使用的电解液为强碱,有很高的腐蚀性,所以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封,即电解液不能外漏。但是如果电池的生产工艺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操作不当,便会引起电池内压升高,造成盖帽的防爆孔无法承受电池内部的压力,电解液从盖帽防爆孔外露的现象叫漏液。如防爆球压力较大。封口不好,造成电解液从壳口边爬出的现象叫爬碱。(电解液有个特性,在空气中会自动的沿器体向外扩散,人们习惯叫爬碱)。不论是漏液还是爬碱,其对用户的危害都很大。也是所有用户不能允许的它可能对用户的设施造成损坏。在电池分容后要将电池漏液或爬碱挑出。 通过以上几种原因,可以看出,化成分容是电池质量的关口。整个操作过程,都应十分注意,除看准时间和电流外,测量终止电压,开关的漏开,关,上柜后接触不良,都会造成不良后果。另外上架接触不良还会产生短路,外观不良等。 三十一、高倍率充电情况可分为: 充电分为标准充电,涓流充电,快速充电,高倍率充电,超高倍率充电,其中标准充电即用0.1C1416H或0.2C*67H为标准充电。 涓流充电:用1501/20C充电为涓流充电。 快速充电:0.40.5C充电34H为快速充电. 高倍率充电:1C,1.5C充11.5H是高倍率充电. 超高倍率充电:4C6C充电15MIN25MIN是超高倍率充电. 三十三、套PVC膜应注意什么,有何做用? 答:电池的外包装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套PVC膜有如下作用:1、能够告诉使用者正确的使用此产品;2、套 上PVC膜后电池外观更加引人注目,更能够让所有人来接受此产品;所以在套PVC膜时一定要注意如下几点:1、PVC膜的正负极方向必须正确;2、使用的PVC膜所显示的内容必须与电池实物相符;3、PVC外膜热缩不能有收缩不良的现象且不能够有膜破现象; 三十四、组排有何作用,易产生那些不良,有何影响? 答:电池组排代表着最少将是两只电池以上组合在一起,所以电池在组合时需注意如下几点:1、电池的高度必须一致否则易出现高矮不一致的情况;2、需严格区分电池之间的容量档次,不可将不同档次的电池组合在一起,否则会导致电池组漏液及降低电池使用次数;3、电池在组排时必须打平,否则将影响电池的外观及成品尺寸,最终将导致电池组客户无法使用,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相关作业指导书进行;4、打组排时需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小心502胶水溅入眼内; 三十五、电池组点焊需注意那些方面? 答:将连接片与电池焊接在一起主要是起到引流的作用,点焊时需注意是否有虚焊、炸火、焊点不均现象;其中每一项都将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性能时否合格。虚焊、炸火则易导致电池高内阻及断路(即没有电压),导致电池无没使用。焊点不均则会影响极耳的点焊拉力;电池在组合过程中有两种情况:1、将两只以上电池串联在一起,此时将是增加电池的电压电池的容量不会发生变化;2、若将电池并联在一起,则将增加电池的容量,电池的电压不会化生变化,所以电池组在制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制作; 三十六、电池的喷码与移印对电池有何作用? 答:电池的喷吗与移印主要是为了明确电池的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所以电池组或单只电池在喷码与移印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喷码和移印外观要求:1、字体必须一样大,2、不可有断笔现象,3、字体必须清晰可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建技术员工作总结(集合15篇)
- 2025年瑞昌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多员合一”社区工作者【2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河北唐山市直属公立医院第一次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医院公开招聘编外合同制人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IPv6升级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性能优化报告
- 2025年临沂沂南县教育系统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13笑迎挫折教学设计小学心理健康大象版六年级-大象版
- 2025福建漳州城投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化用工人员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四川阿坝州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9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城投集团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食材采购协议书
- 项目驻地(营区)风险评估报告
- DL T 5745-2016 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百白破疫苗效力评估的队列研究
- 田径比赛竞赛规则
- +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SectionB+1a-1e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 2022新高考I卷II卷英语读后续写解读讲评及写作技巧指导课件
- 安徽省物业管理行业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 2023国家电网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典型生产作业风险定级库
-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课件
- 项目组织供应能力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