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一中九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一中九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一中九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一中九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一中九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图中关于p区域所在半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北半球、西半球【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向东度数越大为东经,度数向西越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解答】解:读图可得,p区域的纬度范围是20n25n之间,属于北半球范围,其经度范围是05w之间,属于东半球范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2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abcd【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利用经纬网可以很容易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解答】解:a、从经度看(小于160e)这是处于东半球;从纬度看,处于北半球由此可判断甲在乙的西北方向,此处正确;丙在丁的东北方向,而不是东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b、此选项的重点在于看清这是处于南半球,方向正好与处于北半球相反甲在乙地的西北方,丙在丁地的东南方向故符合题意;c、这是处于北半球的经纬网图根据八个方位,可以看出甲在乙的东北方,丙在丁地的东南方,故不符合题意;d、关键点在于看清旋转的箭头是逆时针方向,可以得出这是从北极的上空观看甲在乙地的东北方,丙在丁地的西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读图分析能力属于高要求,图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要学会层层分析每个特点,力求抓出解题的关键这需要平时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a正向南移b正向北移c在赤道上d在南回归线上【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据此可知: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时间由春分日向夏至日过渡,太阳光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即太阳光直射点正向北移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地理概况,结合图示熟练掌握4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分析】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一般地说,地图的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解答】解:由于地球仪上,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图中范围最大的是乙,其次是丙,甲的范围最小;图幅相同的地图,范围大,其比例尺小,因此比例尺最小的是乙,其次是丙,甲图的比例尺最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等内容5读图“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甲图反映的范围比乙图小bef处的坡度比cd处大c乙图反映的实际内容更详细def间实际距离短于cd【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时,先把比例尺的文字式和线段式写成统一的数字式,再进行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解答】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就越大比较甲乙两个选项的比例尺,分子为1,分母越大的比例尺越小,选项中分母大的是甲,故比例尺最小,表示范围最大,内容粗略故选:c【点评】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判定6下列四种比例尺,表示范围最小的是()a1:5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cd【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图的要素【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解答】解: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大小比较时,比例尺不是数字式的应先化成数字式再比较大小四个比例尺为:a是1/500000,b是1/50000000,c是1/50000,d是1/5000000,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比较四个比例尺,最小的是c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7读如图,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分别为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d为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考点】海陆分布概况【专题】分布图;世界的海陆分布【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a错误;图中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故b正确;图中是亚洲,是欧洲,是非洲,是大洋洲,是南极洲,是北美洲,故c错误;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二、综合题:(共16分)8读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15w,15s,所属的半球是东半球、南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b点所属的纬度带是低纬度(2)图2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170e,60s,所属的半球是西半球、南半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3)图3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180,70n(4)图中a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1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15w,15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a点所属的半球是东半球、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b点的纬度(25s)可知,b点所属的纬度带是低纬度(2)读图可知,图2中c点所在的经纬网为南纬,向南增大,当面向南时,左侧是东,右侧是西,因此可知,图中经度是向东增大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2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170e,60s,所属的半球是西半球、南半球(3)从图中0与90e的位置(90e位于0经线以东)可知,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3中f点所在的经线与0经线构成经线圈,因此,f点的经度为180;由此可知,f点的地理坐标是180,70n(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西经度的地点在西;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西经度的地点在东由此可知,图中a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故答案为:(1)15w,15s;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2)170e,60s;西半球、南半球;(3)180,70n;(4)东北【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9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山谷 陡崖(2)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43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8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16千米(3)小河干流的大致流向为自北向南流(4)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ac线,理由是a地海拔高,通过ac线把水引到c处,水能自流(5)若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丙处最好,原因丙处等高线稀疏,坡缓,地势平缓而且便于灌溉【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专题】地形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答】解:(1)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2)读图可知,图中地的海拔是428米,地的海拔是571米,两地的相对高度,即两地的高度差为571米428米=143米;图中比例尺为线段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8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16千米(3)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确定方向可判断,小河干流的大致流向为自北向南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