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诵读”的迁移应用能力 广元剑阁 王国汉摘要 新课标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数量提高了一倍,因此教会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找规律等对诗歌诵读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是师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应通过对不同诗歌在情感、意境、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感知迁移诵读技巧,以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熟练进行诗歌诵读。关键词 诗歌诵读 诵读技巧 迁移应用能力 诵读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陶怡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培养对语言词汇体味能力,确立自我鉴赏能力。诗歌是文学体裁中出现的最早的一大样式。它以简短的篇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诗歌教学中,体裁要求设置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诗歌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诗歌迁移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原本性的迁移,二是删减或增补后的迁移,三是变通后的迁移。 新课标对学生背诵古今诗词的数量提高了,因而背诵诗词成了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产生的教学弊病有:1.诗词诵读成了简单记忆的过程。2.为应付考试而选定教学素材。3.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诵读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产生原因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部分教师对诗歌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认知不清,对背诵内容没有意识去组织学生、让学生合作理解、让学生相互促进提高。其次是部分学生抱着我不是诗人,诗歌和现实文章相差太大的心态来学习,没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生本理念和学习热情。所以如果教师没有注重对背诵过程的引导,只是要求学生背诵诗词,把教学演变成了简单的记忆,学生不理解背诵的内容和作用,就无法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在“强素质、重能力”的新课标要求下,诗歌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对背诵诗歌的迁移应用能力?我以具体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案例,试对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背诵诗歌的迁移应用能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音乐伴读,诗画映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节课重点是培养诗歌语感,体会诗情画意。我设计三个教学环节来展开诗歌诵读,以培养学生背诵诗歌的迁移应用能力。 第一环节:课前-老师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我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学习小组进行诗歌合作探究,收集古今诗歌中有关雪月花的名句做好积累。 第二环节:课中-老师穿针引线,学生合作赏读 (一)诗句激发学生赏读的兴趣。欣赏诗文朗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互联网链接hppt/,欣赏朗读的语言技巧,把握停连、重音、节奏、语气,注意抑扬(语势、语调)、顿挫(停连)、轻重(重音、徐疾(节奏)。让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并针对问题及时纠正。接着把学生各自寻到的古今诗句中关于雪的诗句背诵出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中潇洒 (二)互问互答,突破诗歌主题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诗歌主题内容讨论。发挥想象空间,形成画面感。 问:你朗诵时看到了什么? 答:我看到白茫茫的沙漠,漫天飞雪,天山、军队、马匹 问:你看到的色彩白、红、银色分别是什么? 答:白色的雪,红色的红旗,银色的云。 问:你朗诵时头脑中回荡着什么声音? 答:风声、琴声、琵琶声、笛声、马的嘶鸣声。 针对学生不惑,提出问题,讨论落实。 1.为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名句?(忽字显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反映诗人赏雪的惊喜心声。雪压枝头犹如梨花,以春花喻冬雪,生动形象。诗景画面骤变,妙手回春。)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反常而生动细节再次夸张地写出天气奇寒。) 3.诗人写景为了抒发怎样的感情?(抒发诗人因朋友离别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也表现诗人雪中送友的深厚情谊。) (三)学生由诗作画,依画背诗。在理解句意和写法后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勾勒简笔画,学生兴趣溢然,口述画景,争取背诵。 第三环节:课后-老师指导鼓励,学生探究迁移 鼓励学生把诗歌继续学习下去,变读为写,学生仿写以雪、离别场景创造诗句,或改写诗歌为记叙文;把诗歌朗诵表演给同学们欣赏、评论。 案例中几个环节我是基于这样考虑: 一、老师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实际上就是诗歌原本性迁移应用能力的锻炼和体现。在古今诗歌中,常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意味和情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的文学现象。如“花”的意象是文人墨客、志士仁人的品行和高贵情操,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黄巢的菊花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如“月”的意象往往思乡怀远有关,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针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师可选择十面埋伏音乐作为背景来表现案例中雪的意象与磅礴、壮丽、纯洁、美好,有效激发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兴趣,使之受感染、熏陶、融合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中。2、 老师穿针引线,学生合作赏读。主要采用了诗句激趣、音乐伴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吟诵,可以很快把外露于诗歌表层的意思把握住,从而使诗中的人、物、情、景突出文字形成画面感。结合诗歌的音乐性通过声律,作吟诵示范或选取名家录音,让学生在吟诵中产生共鸣。互问互答,整体赏析的问答法,讨论、交流、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从整体上去感受诗歌的美及思想内容。 三、老师指导鼓励,学生探究迁移。仿写、改写是诗歌删减或增补后迁移应用能力的锻炼和体现,表演是诗歌变通后迁移应用能力的锻炼和体现。 在诗歌诵读教学中,让学生透过画面,透过音乐,透过诗歌,更多地发现生活中的美,所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题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使他们的诗歌迁移应用能力乃至语文基本能力得到发展,文化素质全面迅速提高,这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让我们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去营造我们中华民族的书香社会。参考文献1.陆红艳:浅谈影响诗歌鉴赏教学的因素:中学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65T 4045-2017 气象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资源池建设技术规范
- 智慧+安全政务云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 全息影像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
- 保健品市场趋势分析与预测
- 智能系统与人类关系-洞察及研究
- 住宅楼工程建设合同3篇
- 胡萝卜购买合同书4篇
- 防养老诈骗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品牌文化渗透方法-洞察及研究
- 部门级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集装箱货物高效清关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结构上岗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国旗下演讲稿(20周):第五周 76载荣光里我们茁壮成长-喜迎国庆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4)课件干货分享
- 遥感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课件
- (精选word)洪恩识字-生字卡片1-200
- 输电线路运行运维巡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2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答案
- 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
- 矿山开采设计用计算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