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叶宪祖是晚明著名的戏曲家 吴江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目前 学术界对他的研究 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叶宪祖的身世经历 和晚明剧坛风尚 对他的戏曲作品进行系统的审视和研读 具体分析他的戏曲创作主 张及其传奇和杂剧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 从而对他作出客观的评价 引论部分梳理了明清以来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的研究历史 重点对研究的现状逐 次分析 第一章概述叶宪祖的生平经历 并简要考察其著述情况 叶宪祖 生以他五 十四岁中进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为了求取功名而潜心读书 后期在宦海沉浮近 二十年 在他不断努力奋斗的同时 积极从事戏曲创作 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章探讨叶宪祖的交游以及他的思想 在晚明社会风气和剧坛格局的影响下 叶宪 祖的社会思想受到很大影响 自觉投入到戏曲创作队伍中 叶氏的创作思想深受吴江 派领袖沈璩的影响 但又有所创新 他在戏曲创作中严守格律 注重语言的本色当行 但在内容上主张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对不公正的现实进行激烈批判 从而迸发出进 步的思想火花 第三章分析叶宪祖的传奇创作 主要论述他的传奇代表作 鸾镜记 探求本事 列述版本 重点挖掘该剧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意蕴 并分析它颇具特色的艺 术结构 他的另一部传奇 金锁记 由关汉卿杂剧 窦娥冤 改编而成 与 窦娥冤 比较而言 无论在思想内容上 还是在艺术特征方面 都有着明显的得失 第四章分 析叶宪祖的杂剧创作 他的杂剧作品传世较多 根据它们的题材内容分为 社会剧 爱情剧 历史剧和佛教剧 这些不同题材的剧作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叶宪祖的思想倾向 叶宪祖的杂剧创作也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重点表现在杂剧体制的变异 题材的处 理 戏剧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特色等方面 结语部分对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的地位进行 评价 叶宪祖的剧作虽然在思想内容和结构上存在不足 但他对明清戏曲的发展作出 了应有的贡献 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关键词 叶宪祖 生平 思想 传奇 杂剧 i i a b s t r a c t y e i a n z ui sad i s t i n g u i s h e dd r a m a t i s ti nt h el a t em i n gd y n a s t ya n dam a j o rm e m b e r o ft h ew uj i a n gs c h 0 0 1 u n t i ln o w t h o r o u g h g o i n gs t u d i e so nh i sw o r k sh a v en o tb e e n m a d ei nt h ea c a d e m i cc i r c l e s t h i sp a p e rw i l lm a k ef u l lu s eo ft h er e s e a r c h e sd o n eb yt h e p r e d e c e s s o r s t o g e t h e rw i t hh i s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a n d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t h ec o m m o np r a c t i c e s o ft h el a t em i n gd y n a s t y sd r a m a t i cw o r l dt om a k eas y s t e m a t i cs t u d ya n dr e a d i n go fh i s d r a m a t i cw r i t i n g sa n dt om a k ear e s e a r c hi n t oh i sc r e a t i v et h e o r yo fd r a m aa sw e l la st h e i m p l i c a t i o n sa n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h i sr o m a n c e sa n d z a j u ap o e t i c a ld r a n l as e tt om u s i c f l o u r i s h i n gi nt h ey u a nd y n a s t y u s u c o n s i s t i n go ff o u ra c t sc a l l e dz h 岛w i t ho n ec h a r a c t e r h a v i n gt h es i n g i n gr o l ei ne a c hz h e j ht h e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s o r t so u tt h eh i s t o r i c a lr e v i e w so ft h er e s e a r c h e so ny e x i a n z ua n dh i sd r a m a t i cc r e a t i o n ss i n c et 1 1 em i n ga n dq i n gd y n a s t i e s w i t hi t sf o c u so nt h e a n a l y s e so ft h es t a t u sq u oo ft h er e s e a r c h e s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l a y si t ss t r e s so ny e sl i f e e x p e r i e n c e sa n dt h eb r i e f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o nh i sw o r k s a 1 lh i sl i f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p h a s e s t h ef a s ti sw h e nh ew a s5 4y e a r sh ew a ss u c c e s s f u l i nb e c o m i n gac a l l d i d a t ei nt h eh i g h e s t i m p e r i a le x a m i n a t i o n sd u r i n gw h i c hh ew a sw o r k i n gh a r df o rs e e k i n gf o ra no f f i c i a lr a n k t h es e c o n di st h e2 0y e a r sw h e nh ew a ss t r u g g l i n gi nt h eu p sa n dd o w n si nt h eo f f i c i a l d o m w h i l et r y i n gh a r df o rt h a t h ew a sa c t i v e l yp u t t i n gh i m s e l fi n t ot h ew r i t i n go fd r a m a sw h i c h h a dp r o d u c e dag r e a ti n f l u e n c eo nt h et i m e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m a k e sa ne x p l o r a t i o no fh i s c i r c l eo f 衔e n d sa n dh i st h o u g h t s i nt h el a t em i n gd y n a s t y u n d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 s o c i a lv o g a l ea n dt h es e t u po fd r a m ac i r c l e s y e ss o c i a li d e o l o g yw a sg r e a t l ym o v e da n dh e t h r e wh i m s e l fi n t ot h er a n ko fw r i t e r sw h ow r o t ed r a m a s y e si d e a so fw r i t i n gw e r ed e e p l y i n f l u e n c e d6 y 鼢j i a n g t h el e a d e ro ft h e 阶j i a n gs c h o o l b u th eh a dh i so w nn e w c r e a t i v ei d e a s h ea d h e r e dt ot h es t r i c tr u l e sa n df o r n l so f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i nh i sd r a m aw r i t i n g g l v i n gm u c hs t r e s so nt h en a t i v ef l a v o ro fl a n g u a g eb u ti n s i s t i n go nt h eo v e r f l o wo ft r u e f e e l i n g so ft h ec o n t e n t s h es t r o n g l yc r i t i c i z e dt h ei n j u s t i c eo ft h er e a l i t yt oi g n i t et h e s p a r k so fp r o g r e s s i v ei d e a s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m a k e sa na n a l y s i so fy e sr o m a n c ew r i t i n g w h i c hm a i n l yd e a l sw i t hh i sr o m a n c em a s t e r p i e c e 孤es t o r yo f l u a nb i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i t s s o u r c em a t e r i a la n de d i t i o n t h em a j o rf o c u so ft h ec h a p t e ri so nd i g g i n gu pt h ed e e pa n d p r o f o u n di d e u l o g l c a li m p l i c a t i o n so ft h ep l a ya n da n a l y z i n gi t sr a t h e ra r t i s t i cs t m c t u r e h i s a n o t h e rr o m a n c e 砀es t o r yo fg o l dl o c k w h i c hi sa d a p t e df r o mt h ep l a y t h ei n j u s a c e d o n et od o ue b yg u a nh a n q i n g c o m p a r e dt ot h i s y c sp l a yh a so b v i o u sg a i n sa n d l o s s e sb o t hi ni t sc o n t e n t sa n da r t i s t i cf e a t u r e s c h a p t e r4a n a l y z e sh i sw r i t i n go f z a j up l a y s m a n yo fh i sp l a y sh a v eb e e nh a n d e dd o w n w h i c hc a nb es o r t e di n t os o c i a l l o v e h i s t o r i c a l a n db u d d h i s mp l a y s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i rs u b j e c t s t h e ys h o wy e si d e o l c i g i c a tt r e n d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o o i n t so fv i e w h i sa r t i s t i c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z a j up l a y sa r em a i n l ym a d ei nt h e c h a n g i n go ft h es t r u c t u r e 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s u b j e c t s t h ep o r t r a y i n go fd r a m a t i ci m a g e sa n d l a n g u a g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e v a l u a t e st h ep l a c eo fy ea n dh i sp l a y s t h o u 曲 t h e r ea r ef l a w si nt h ec o n t e n t sa n ds t r u c t u r eo fh i sp l a y s h eh a sm a d eh i sp o s i t i v e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d r a m a so ft h em i n gq i n gd y n a s t i e s k e yw o r d s y ex i a n z u t h e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s t h et h o u g h k s r o m a n c e z a j u i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 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师 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盈 a 蒸日期 塑 z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型 豳震导师签名 邋日期 丝 三 孕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引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叶宪祖是晚明剧坛上很有特色的戏曲家 他的名望 才学都很高 他为官近二十 年 勤奋进取 政绩有声 深受时人赞赏 他一生著述宏富 诗文集有 白云初稿 白云续集 青锦园集 蜀游草 等 尤其是他精工音律 酷爱戏曲 在戏曲创 作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所撰传奇六种 今存两种 杂剧二十四种 今存十二种 叶宪祖的戏曲作品不但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而且在艺术上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 格 因此 无论是创作数量 还是艺术水平 叶宪祖都称得上是明代比较优秀的剧作 家 以致被公认为 词隐 沈瑕的别号 高足 回 是吴江派的重要成员之 关于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的研究 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 一 明 清初中叶的研究 这一时期 对于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对其剧作的著录 品评 和选编等方面 明吕天成 曲品 共著录了叶宪祖的 玉麟记 双卿记 鸾镜记 四艳记 金锁记 和 双修记 六种传奇作品 并逐一作了精辟的品评 给叶宪祖及其剧作 以高度的评价 明王骥德 曲律 一书中提到叶宪祖撰有 玉麟记 双卿记 鸾 铭记 四艳记 和 金锁记 五种传奇作品 这两部戏曲理论著作最早记载了叶宪 祖的传奇创作情况 对叶氏传奇作品的认定 提供了最为可靠的文献资料 明祁彪佳 远山堂剧品 收录了叶宪祖的杂剧作品二十种 并作了详细而全面的 品评 更为可贵的是 叶宪祖已佚的十二种杂剧作品除了祁氏的著录外 诸家均未记 载 这部著作的流传 对以后的研究者全面了解叶宪祖的杂剧创作提供了弥足珍贵的 资料固 另外 清焦循 剧说 清高奕 传奇品 等曲学专著也对叶宪祖的剧作作了详略 不一的著录和品评 叶宪祖戏曲作品的流传 主要得力于明清时期的一些戏曲选集的选录 明无名氏 元明杂剧 明陈与郊 古名家杂剧 和明赵琦美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 均录有 叶宪祖杂剧作品 灌将军使酒骂座 与 金翠寒衣记 两种 明毛晋 六十种曲 收 有叶宪祖传奇作品 鸾鲲记 一种 明沈泰 盛明杂剧 初集和二集共收录叶氏杂剧 吕天成撰 吴书荫校注 曲品校注 中华书局 1 9 9 0 年版 第2 5 0 页 o 参见吕天成撰 黑书荫校注 曲品校注 第2 4 9 2 5 4 页 第3 8 5 页 参见王骥德著 陈多 叶长海注释 王骥德曲律 湖南人民出版社 1 9 8 3 年版 第2 3 3 页 参见祁彪佳著 黄裳校录 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 上海出版公司 1 9 5 5 年版 第1 7 3 一1 9 0 页 1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作品 北邙说法 团花风 易水寒 夭桃纨扇 碧莲绣符 丹桂钿合 和 素梅玉蟾 七种 这些选本均对叶宪祖的戏曲作品进行了整理和编订 为今人进一 步解读叶氏的剧作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文本文献 值得一提的还有叶宪祖的女婿黄宗羲 他撰写的 外舅广西按察使六桐叶公改葬 墓志铭 文 是研究叶宪祖生平思想的重要史料依据 黄宗羲以史学家的严谨之笔 从自己的所见所闻出发 高度概括了叶宪祖的生平 交游与文学成就 二 近现代的研究 姚燮 今乐考证 是一部戏曲史料目录专著 著录叶宪祖现存的杂剧作品共九种 灌将军使酒骂座记 金翠寒衣记 北邙说法 俏佳人巧合团花凤 壮荆卿 易水离情 即 易水寒 天桃纨扇 碧莲绣符 丹桂钿合 和 素梅玉蟾 著录传奇作品五种 金锁记 玉麟记 四艳记 双卿记 和 鸾鳇记 每部 作品之后 广泛征引前人的各种评论资料 具有很强的戏曲史料价值 中国传统学术 经历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 从清末民初起 涌现出了一批大 师级的学者 2 0 世纪初 我国学术界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位戏剧学大师 一位是王国维 一位是吴梅 王国维以深厚的历史研究的功力 独到的艺术鉴赏的眼光 广博的中外 文化的视野 于1 9 1 3 年完成了 宋元戏曲史 标志着我国第一部戏剧史的出现 对 向来被认为 文格卑俗 的戏曲文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开创了古代戏剧研究的新时 代 吴梅则以其深厚的传统曲学 戏剧学知识为根底 对中国戏剧史作了深入的研究 吴梅在王国维研究的基础上 于1 9 2 6 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 以戏剧成熟期 为重点的戏曲史 中国戏曲概论 两位学者的学术成果相互补充 交相辉映 共同推 动了我国戏剧学的现代化进程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国维的曲学著作 曲录 成书于清宣统元年 1 9 0 9 年 是继姚燮 今乐考证 之后的另一部较早的戏曲总目 曲录 所收叶宪祖传奇作品和杂剧作品与 今乐考证 所录曲目相同 不同的是王国维对这些曲目的存本或出处作了简略解说 吴梅 中国戏曲概论 的 明人杂剧 一节中 著录了目前国内所能见到的叶宪 祖所有杂剧作品 北邙说法 团花凤 易水寒 天桃纨扇 碧莲绣符 丹 桂钿合 素梅玉蟾 使酒骂座 寒衣记 吴梅 曲海目疏证 中除了著录叶 参见黄宗羲 外舅广西按察使六桐叶公改葬墓志铭 沈善洪主编 平慧善校点 黄宗羲全集 第十册 浙江古 籍出版社 1 9 9 3 年版 第3 7 8 3 8 1 页 参见姚燮 今乐考证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t 页 参见王国维 曲录 卷三 卷四 王国维遗书 第十册 页 中国戏剧出版社 1 9 5 9 年版 第1 5 卜1 5 3 页 第2 1 3 上海书店出版卡 1 9 8 3 年版 第4 3 0 页 第4 9 2 4 9 3 参见吴梅撰 江巨荣导读 顾曲座谈 中国戏曲概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0 年版 第1 5 3 页 2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宪祖的九种杂剧作品之外 还著录有传奇作品 金锁记 玉麟记 四艳记 双 卿记 和 鸾锯记 等五种回 董康整理的 曲海总目提要 1 9 2 8 年 中 收录叶宪祖传奇作品 双修记 金 锁记 和 鸾鲲记 杂剧作品 易水寒 详细阐述了各剧的剧情 考订本事来源 并附作者简历和简短评论 尤其是对叶氏己佚的传奇 双修记 的著录 为进一步认 识叶宪祖的传奇创作提供了珍贵的资料o 4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于1 9 3 2 年问世 这是一部较早的比较完备的中国文 学史 全面评价了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认为 金锁记 叙窦娥事 本于关汉卿 窦 娥冤 剧 更为凄怖动人 但其结局则是团圆的 宪祖的诸记 皆出之以镂金错彩 过于眩目的辞藻 也足以使人不感得舒服 特别是 四艳记 四段故事 情节皆面目 相似 读之尤恹恹无生气 至于叶氏的杂剧如 易水寒 骂座记 郑振铎则认为 把本事中的悲剧结局改为主人公随仙入道收场 然而悲剧的严肃的意味 与最高的效 力却完全被摧毁了 郑振铎指出了叶宪祖剧作的一些优点 但整体上评价不高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叶宪祖的作品作了全面的著 录和考证 虽然有关叶宪祖直接研究的成果较少 但从侧面反映了叶氏的戏曲作品已 经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三 当代的研究 建国以来 随着戏曲史研究的发展 全面而深入地总结文化遗产的工作已经提上 日程 学术界对叶宪祖戏曲作品的编选整理也日渐增多 并且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 都有了新的拓展 在郑振铎先生的大力倡导下 1 9 5 4 1 9 5 5 年影印出版的 古本戏曲丛刊二集 编 选了叶宪祖的 鸾媲记 和 四艳记 两种剧作 1 9 5 7 年出版的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辑有据旧钞本影印的叶氏的传奇作品 金锁记 紧接着在1 9 5 8 年出版的 古本戏曲 丛刊四集 中选编叶氏杂剧作品 灌将军使酒骂座记 和 金翠寒衣记 这些选集几 乎涵盖了叶宪祖现存的所有戏曲作品 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相当完备的戏曲文本 傅惜华 明代杂剧全目 于1 9 5 8 年出版 该书写有叶宪祖的小传 著录了叶氏所 有杂剧作品共二十四种 并对每部剧作 列举出它的名目 版本 存佚 前人的著录 和目前收藏情况等 为全面了解和把握叶宪祖的杂剧创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庄一拂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1 9 7 9 年 一书中对叶宪祖戏曲作品的著录也较为详 参见吴梅 曲海目疏证 吴梅戏曲论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 1 9 8 3 年版 第3 1 8 页 第3 2 3 页 参见董康 f l 海总日提要 天津古籍书店 1 9 9 2 年版 第3 1 1 3 2 0 页 第5 7 7 5 7 9 页 第7 9 9 8 0 0 页 参见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下 北京出版社 1 9 9 9 年版 第8 9 4 页 第9 2 1 页 o 参见傅惜华 明代杂剧全目 作家n 1 扳社 1 9 5 8 年版 第1 3 8 1 4 8 页 3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备 其中著录了叶氏的所有杂剧作品共二十四种 传奇作品除 双卿记 未录入之外 剩余的五种全部著录 并对这些剧作的本事 版本 剧情以及前人的著录等都作了详 细的说明 具有丰富的资料价值 周贻白 中国戏曲剧目初探 收录叶宪祖戏曲作品 除了与王国维 曲录 中对 时氏的著录相同部分之外 又录入传奇 双修记 一种和杂剧 琴心雅调 一种 并 对每部作品的存佚 版本 所演故事等作了简略介绍 叶德均 戏曲小说丛考 1 9 7 9 年 中对叶宪祖的传奇 宝铃记 金锁记 以 及杂剧 琴心雅调 三义记 按 即 三义成姻 渭塘梦 碧玉钗 等作了详 细的考证 以上这些著作的出版 对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作了比较充分的研究 为以后更进 一步的深入探讨铺平了道路 这一时期 各类文学史大量涌现 它们重点客观地评价了叶宪祖及其戏曲作品所 存在的不足 同时指出了其取得的突出成就 游国恩等主编 中国文学史 1 9 6 4 年 评价叶宪祖的杂剧作品 这些作品虽也 含有封建迷信的因素 但对现实的强烈讽刺 却是它们的主要内容 固 马积高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1 9 9 2 年 中说叶宪祖是明末作品最多的戏曲作 家 明后期兼写南北杂剧的代表作家之一 并对他的杂剧作品 四艳记 作出了公允 的评价 这种结构虽然已成滥套 但叶宪祖还是写出了同中之异 极尽曲折奇巧之能 事 章培恒主编 中国文学史 1 9 9 7 年 中说 叶宪祖的戏剧多写男女爱情 思想倾 向上有晚明文学的特点 叶宪祖被归于吴江派 实际在题材和情趣方面 也深受汤 显祖的影响 郭预衡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1 9 9 8 年 逐一评价了叶宪祖的杂剧作品 四艳 记 虽不外是 才子佳人 的故事 但剧本结构巧妙 颇有情致 对于 骂座记 与 易水寒 两剧 后世论者指出 如此写法 使荆轲故事 千载下犹有生气 但归 隐后入仙的结局 终还是败笔 o 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 1 9 9 9 年 中 认为明代中后期的杂剧 题材不断拓宽 o 参见庄一拂 古典戏曲存日汇考 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 7 9 年版 第4 4 5 4 5 3 页 8 6 6 8 6 8 页 o 参见周贻白 中国戏曲剧目初探 沈燮元编 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 齐鲁书社 1 9 8 6 年版 第1 6 3 2 2 1 页 参见叶德均 戏曲小说丛考 上 中华书局 1 9 7 9 年版 第8 2 页 第2 7 8 页 第4 2 3 页 游周恩等主编 中国文学史 四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9 6 4 年版 第7 2 页 参见马积高 黄钧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下 湖南文艺出版社 1 9 9 2 年版 第2 3 0 2 3 1 页 o 章培恒 骆玉明主编 中国文学史 下 复旦大学d i 版社 1 9 9 7 年版 第3 5 9 3 6 0 页 o 郭预衡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 9 8 年版 第1 3 3 1 3 4 页 4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思想渐次深化 张扬个性 愤世嫉俗的社会批判剧与伦理反思剧都不在少数 其中提 到叶宪祖的 易水寒 就是这类作品中较为知名的剧作 谈及明代传奇时 将叶宪祖 归入吴江派作家群 并对叶氏改编的 金锁记 给予肯定 后世舞台上的窦娥戏 大 都据叶作而再行改编 相对于文学史来说 这 时期有关戏曲史的相关研究则更为深入和全面 周贻白 中国戏剧史长编 1 9 6 0 年 中认为叶宪祖 其派属 吴江 彰彰明甚 台湾学 者曾永义的博士论文 明杂剧研究 1 9 7 1 年 中 设专节系统叙述了叶宪祖的生平 著述 重点讨论了叶氏现存的十二种杂剧 将其分为恋爱剧 义烈剧 佛教g l l 类 深入挖掘剧作的思想内涵 从而对其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同时又对散佚的杂剧作 了简略概述 评价叶宪祖 在剧曲史上 为有明一大家 绰有余裕 张庚 郭汉城 中国戏曲通史 1 9 8 1 年 中评价道 叶宪祖的作品文人气味都 较浓 后来歌场并不怎么流行 并认为其剧作9 不仅没有什么反封建反礼教的意义 反而宣传了形形色色的封建阶级思想 这类专以内容 香艳 旖旎 排场新奇取巧 的剧本中 充满封建文人情趣的叶宪祖 四艳记 不失为代表性的作品 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曲艺 1 9 8 3 年 中对叶宪祖的生平 著述作了简要概括 重点阐述了叶氏现存剧作的剧情 思想内涵以及前人的评论 客观评价了叶宪祖剧作 中的缺陷和优点 比较突出的是有些作品宣扬甚至热衷于鼓吹佛 道的消极思想 另 外 他写了几十个人物形象 大多简单粗糙 缺少细致的刻画 作品的结构也未能脱 离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俗套 不过 叶宪祖毕竟是个有特点的戏曲作家 他的一些作品 中有积极的思想闪光 有些作品 古淡本色 语言朴素自然 有些情节也较生动 郭英德 明清传奇史 2 0 0 1 年 中称叶宪祖为 前期吴江派嫡传 对沈璩的戏 曲理论既能衣钵相承 但又自出机杼 重点评论了叶氏的传奇代表作 鸾铭记 认为 鸾鲍记 的主旨 实为抨击晚明腐败的科场 且寄寓作者二十五年科场蹭蹬的不平 之慨 又从整体上评价 叶宪祖的剧作一般短于创新 曲文平板而乏生气 戚世隽 明代杂剧研究 2 0 0 1 年 中 对叶宪祖的二十四种杂剧的存佚情况 剧 本体制的变化等情况逐一列出 并概括了部分作品的主题取向和风格 廖奔 刘彦君 中国戏曲发展史 2 0 0 3 年 中专设一节 叶宪祖和他的 鸾鲍记 参见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9 9 9 年版 第9 7 9 9 页 第1 1 9 贞 o 嘲贻白 中国戏剧史长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 2 0 0 4 年版 第3 2 7 贞 参见曾永义 明杂剧研究 上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民国六十年 1 9 7 1 第3 5 3 3 7 1 页 张庚 郭汉城 中国戏曲通史 中 中国戏剧 版社 1 9 8 1 年版 第5 2 页 第7 3 页 o 参见 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曲艺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 9 8 3 年版 第5 3 7 5 3 8 页 o 参见郭英德 明清传奇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 2 0 0 1 年版 第1 9 9 2 0 0 页 o 参见戚世隽 明代杂剧研究 广东高等教育出皈社 2 0 0 1 年版 第3 2 3 3 页 第6 5 6 6 页 5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叙述了他的生平与创作 重点剖析了他的传奇代表作 鸾铭记 认为此剧在思想内容 上具有 时代奇气 而且以娴熟的编剧技巧见长 充分肯定了 鸾铭记 的戏曲史 价值 徐子方 明杂剧史 2 0 0 3 年 一书 简略介绍了叶宪祖的生平和著作情况 集中 论述了叶氏现存的全部杂剧作品 并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叶宪祖剧作不仅数量丰富 而且题材广泛 虽然存在着消极退避和大团圆结局等局限 但其历史剧借古讽今 爱 情剧反抗礼法 社会剧刻画现实 宗教剧不乏哲理 皆显示了较强的驾驭各类型题材 的能力 o 以上这些著作都对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进行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并作出了 比较恰当的评价 这充分说明了叶宪祖及其剧作在中国戏曲史上有着不可抹煞的历史 价值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 徐朔方所撰 晚明曲家年谱 1 9 9 3 年 中的 叶宪祖年谱 对叶宪祖的生平 交游 著述等方面提供了最为详实而可靠的资料 并对叶氏的作品 逐一介绍和品评 结合叶宪祖所处的时代和复杂人生经历 全面阐释了叶氏的文学创 作特点尤其在戏曲创作方面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代表了这一时期叶宪祖研究的最高成 果 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詹怡萍 鸾铭记 评注 中不仅对叶宪祖的传奇代表作 鸾鲲记 作了详细的注 释和评价 而且考察了该剧的本事和版本 又结合叶氏一生的生活经历分析了 鸾铭 记 的思想价值 更为难得的是附有 叶宪祖生平资料汇辑 和 鸾铭记 历代评论 汇辑 为进一步研究叶宪祖及其剧作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有些学者也陆续开始对叶宪祖及其戏曲作品 进行了不同角度 不同题材 不同 层次的探讨和考察 并发表了几篇相关的文章 魏奕祉的 叶宪祖及其 鸾镜记 于1 9 8 6 年发表于 戏曲研究 第十九辑 概 述了叶宪祖的生平创作情况 重点分析了叶氏的传奇代表作 鸾魏记 的思想性及结 构特征 充分肯定了叶氏的 鸾鳇记 在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上的成就 并列述了 鸾 媲记 的版本及其在明清时期的演出状况 郑闰的 叶宪祖和他的剧作 一文 发表于 宁波师院学报 1 9 8 7 年第1 期 此 文把叶宪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戏曲创作紧密结合 总结了叶氏剧作透露出的深邃的 思想意蕴和现实主义精神 参见廖奔 刘彦君 中国戏曲发展史 第三卷 山两教育出版社 2 0 0 3 年版 第3 6 8 3 7 2 页 参见绦子方 明杂剧史 中华书局 2 0 0 3 年版 第2 3 6 2 3 8 页 参见绦朔方 叶宪祖年谱 晚明曲家年谱 第二卷 浙江古籍 h 版杜 1 9 9 3 年版 第4 9 3 5 1 7 页 参见詹怡萍 鸾媲记 评注 黄竹三 冯俊杰主编 六十种曲评注 1 2 吉林人民出版社 2 0 0 1 年版 第 3 2 3 5 5 0 页 6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汪超宏的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 一文 发表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 9 9 5 年 第1 1 期 文章重点列举了叶宪祖的爱情剧和历史剧 详细阐述了其剧作具有极强的现 实批判意义 对叶氏剧作的思想内容给予了恰当而切实的评价 谭坤的 叶宪祖的杂剧创作 发表于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 0 0 4 年第2 期 该文重点分析叶宪祖的杂剧作品 把它们分为崇佛剧 公案剧 历史剧和爱情剧四类 逐类阐述了叶宪祖对社会 人生 历史的深入思考以及敏锐的艺术把握能力 黄仕忠 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刊杂剧七种考 一文 发表于 东南大学学报 2 0 0 5 年第4 期 文中对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七种明刊杂剧珍本作了详细的介绍 其中有叶 宪祖的 渭塘梦 三义记 即 三义成姻 琴心雅调 和 易水歌 即 易水 寒 四种杂剧作品 前三种为世间孤本 黄仕忠先生有幸亲见原藏 得以对叶氏的四 种杂剧的版式 剧情等作了全面的阐述和考证 这篇文章对认识叶宪祖的杂剧创作来 说 尤显难能可贵 以上这些论文的发表 对进一步认识叶宪祖的戏曲创作具有重要 的意义 然而 仅有的几篇论文并不能全面反映叶宪祖的创作风格 更不能系统探讨其剧 作深厚的思想意蕴和现实意义 这与叶宪祖在晚明剧坛上的地位及影响是极不相称的 鉴于以上情况 笔者以为对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的研究仍然远远不够 很有必要进行 更加深入的挖掘与较为全面的探索 本文旨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结合叶宪祖的身世经历和他在戏曲创作上取得的 成就 重点探索其剧作的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 并进行系统的审视和剖析 以期对其在戏曲史上的影响和地位作出更为全面 准确的评价和界定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第一章叶宪祖的生平与著述 第一节叶宪祖的生平 叶宪祖 字美度 一字相攸 号六桐 一作桐柏 别署槲园居士 槲园外史 紫金 道人 世居余姚 今浙江省余姚市 生于明嘉靖四十五年 1 5 6 6 卒于明崇祯十四 年 1 6 4 1 一生经历了嘉靖 隆庆 万历 泰昌 天启 崇祯六朝 他勤奋进取二十 五年 恪尽职守十八年 饱尝了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和仕途坎坷 这正如他在诗中所 说 一生碌碌思归晚 翘首空歌行路难 叶宪祖所在的叶氏家族是江南名门望族 其祖上可远推至南宋著名文学家叶梦得 叶宪祖一支自江苏吴县迁入浙江余姚孝义乡虹桥村 叶家世代为官 据 余姚叶氏科 第录 记载 叶氏在明代登科子弟就有十四人之多 其中叶宪祖的先祖叶原善 官至 刑科给事中 其祖父叶选 是嘉靖十七年 1 5 3 8 进士 官至工部郎中 叶宪祖的父 亲叶逢春为嘉靖四十四年 1 5 6 5 迸士 曾任宁国推官 庐州知府 郧阳知府等职 叶宪祖的一生 从五十四岁考中迸士很明显地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他的前半生 主要是潜心读书 积极进取 经受磨炼而日臻成熟的时期 他 生而聪异 圆 颇有天 资 读书时勤奋努力 甚受父亲钟爱 从而早年得以随父宦游 又加之母亲的严教监 督 每试辄居老生先辈之右 深得其师赵文毅 邓文沽等人的赏识 他的父亲酷好 诗文 其 叶工部集 名满京城 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 乃济南知府吴至生之女 在 这样的家庭熏陶和影响下 叶宪祖十七 八岁时就进入南京国子监学习 万历二十二 年 1 5 9 4 二十九岁的他在南京参加乡试 考中举人 此后的二十多年中 他更加刻 苦攻读 并经常和师友一起研讨文章之道 他曾九赴春闱以求功名 终于在万历四十 七年 1 6 1 9 五十四岁时考中进士 困于公车二十余年 然而 正是这充满荆棘 的二十余年 使叶宪祖 纵观坟典 殚意撰述 不仅完成了 青锦园集 白云初 稿 而且还创作了传奇 鸾铭记 四艳记 金锁记 杂剧 金翠寒衣记 团 花风 等戏曲作品 这是他文学创作的辉煌时期 叶宪祖 颖桥与同行人分道东行有感 黄宗羲辑 姚江逸诗 卷十二 心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4 0 0 齐鲁书社 1 9 9 7 年版 第1 7 8 页 黄宗羲 外舅广西按察使六桐叶公改葬墓志铭 沈善洪主编 平慧善校点 黄宗羲全集 第十册 浙江古籍 出版社 1 9 9 3 年版 第3 7 8 页 以下有关叶宪祖生平的引文 凡未加说明的皆出自本文 不再另行注 o 乾隆 余姚县志 卷三十五 经籍 施邦曜评语 转引白邦闰 叶宪祖和他的剧作 宁波师院学报 1 9 8 7 年第1 期 o 同上 8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叶宪祖中了进士之后 他所面临的已不再是个人的升沉 得失 而是严酷的社会 政治现实 他生长于一个封建知识分子家庭 自幼接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 忠孝 节义是立身的根基 齐家治国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这种观念已深入到每一个儒生的内 心深处 叶宪祖通过科举进入仕宦阶层 怎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了他中进士后思 考的首要问题 叶宪祖的官宦生涯始于出任新会 今广东省新会市 知县 撕会县濒临南海 那里 秩序混乱 海盗时常出没 吏胥和他们勾结充当耳目 无恶不作 当地民众苦不堪言 叶宪祖到任以后 忠于职守 体察民情 严整法治 以致把十余年没有抓捕归案的盗 贼头目梁阿德捕获 叶宪祖 尤勤课士 建青摩馆 招致学者 以致绩最 朝廷考 查其政绩 属于上等 于是选拔到京都 上注拟台省 欲委以重任 不料 因其女 婿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作为东林党人 弹劾阉党魏忠贤遇害而受到牵连 当时魏忠贤 大权独揽 霸政朝野 遂把叶宪祖改派为大理寺评事 不久又调任工部虞衡司主事 分管宝源局铸造钱币事宜 他还不畏险阻 一度前往宁远 今辽宁省兴城市 前线解 送军饷 然终逾绝险 不废国事 叶宪祖标异于众 光明磊落 不损名节 据 明史 记载 当时阉党拟建魏阉生祠 特意选了一条胡同 临近叶宪祖的宅邸 又命他做监工 叶宪祖为回避此事 举家迁 到长安街 然而 阉党却又选址长安街 再次与他为邻 他实在忍无可忍 便讥笑道 此天子走辟雍道也 土偶岂能起立乎 魏忠贤闻之大怒道 吾乃为郎所谐 于 是借故将他削籍 面对激烈的党争 叶宪祖显得老成持重 其话语中透露出蔑视权贵 不避权奸和幽默机智之风 天启七年 1 6 2 7 六十二岁的叶宪祖被罢官后 退归家乡余姚 饮酒度曲 闲赋 长吟 为了保护烈士忠孤黄宗羲 竟以不免 投闲里居 剩有羁愁 伤彼小鸟 惟祈 永脱樊笼之外 自保家室之乐 写了 相思鸟赋 和 后相思鸟赋 以劝慰 教 诲黄宗羲少年夫妻 在此期问 他还撰写了杂剧 易水寒 以抒发对阉党的愤慨 崇祯三年 1 6 3 0 逆阉魏忠贤被朝廷诛灭 六十五岁的叶宪祖起补南京刑部主事 逾年出守顺庆 今四川省南充市 知府 经历了重重磨难的叶宪祖更加关心百姓的疾 苦 此间 放情山水 与民休息 然奸人铤险 干戈所不能致者 公以一纸束身寰土 人服其信也 据 余姚县志 本传云 出守顺庆 有邻水程九受者 疏冤听鞫 莫 不谁何 既而聚众走险 咸与生变 偶狱囚自承与程连情 愿致案下 宪祖给符令往 光绪 余姚县志 中国方志丛书 第5 0 0 册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 民国七十八年 第6 3 6 页 参见张廷玉等撰 明史 阉党传 卷三百六 中华书局 1 9 7 4 年版 第7 8 6 9 页 叶宪祖 青锦园赋草序 徐朔方 晚明曲家年谱 第二卷 沥江古籍出版社 1 9 9 3 年版 第5 0 9 页 9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程得符泣下受服 对待不法之徒 叶宪祖从容面对 以理服人 运用智谋 终于使 其心服口服 由于政绩有声 在他七十岁时擢升为湖广按察司副使 备兵辰沅 今湖南省沅陵市 据 绍兴府志 卷三十五本传云 升湖广副使备兵辰沅 五溪苗入犯 宪祖屡有斩获 总督朱燮元叙之 转四川参政 广西按察使 皆未任 叶宪祖的显赫战绩遭到总督 朱燮元的嫉妒 而被改官广西按察使 他 驱车九折 骇浪洞庭 科场中不断碰壁后的愤世嫉俗的失意 官场升沉荣辱 的际遇 又亲眼目睹了明末官场的腐朽和黑暗 亲身经历了遭人陷害 受人排挤的苦 痛 叶宪祖深感忠心效力 徒劳无益 他终于看破红尘 浩然倦游 请求辞官归乡 叶宪祖晚年在家乡筑 抑抑堂 归心佛乘 博览内典 与当时的佛学大师湛 然 密云等交往密切 希望能得到佛道返璞归真 到宗教信仰的天地中去寻求解脱 家居五年后 即崇祯十四年 1 6 4 1 他满怀着 千古兴亡事渺茫 坡仙对酒叹周郎 的遗恨 告别了人世 享年七十六岁 他的女婿黄宗羲闻讯恸哭道 泥涂身世苦 行止自难持 春雨迷台路 秋声滞燕矶 音尘三月断 传说数番 疑 夙昔风期在 青灯或见之 人传星陨日 正是月亏时 j q i l 时方月蚀 流水秦 淮咽 黄花篱落衰 编文后死责 税服 礼经 疑 泪入三泉下 寒风莫浪吹 朝廷的一位清官 剧坛的一颗明星 就此走完了自己充满奋斗进取 坎坷转徙的人生 道路 他的子女把他安葬在余姚西蟠龙山 由同乡好友施邦曜题主 黄宗羲祀后土 清顺治七年 1 6 5 0 又由后人迁墓于余姚东的西黄浦 纵观叶宪祖的一生 其间充满了拼搏进取的欢欣 也饱含着坎坷辗转的苦痛 但他 始终以乐观的精神勇敢面对 积极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并以刚正不阿 不损名 节的政治态度正视官场的惊险祸端 正是有了这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才促使叶宪 祖把满腔热情投注在戏曲创作上 杂剧 传奇成了他的精神所寓 借此排遣自己内心 的苦闷 抒发对封建社会的不平现象的怨愤 叶宪祖可谓是明末剧坛上的 一代搴旗 手 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光绪 余姚县志 中国方志丛书 第5 0 0 册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影印 民国七十八年 第6 3 6 页 康熙 绍兴府志 卷五十 转引自黄竹三 冯俊杰主编 六十种曲评注 1 2 吉林人民出版社 2 0 0 1 年版 第 5 3 3 页 黄宗羲 送内侄孙叶仲一歪济南 沈善洪主编 吴光校点 黄宗羲全集 第十一册 浙江古籍出版社 1 9 9 3 年 版 第3 7 8 页 叶宪祖 蜀游江行竹枝词 第八首 黄宗蓣辑 姚江逸诗 卷十二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4 0 0 第1 7 9 负 黄宗羲 金陵哭外舅叶六桐先生 黄宗羲全集 第十一册 第2 1 6 页 孙毓 题叶美度书斋 徐朔方 叶宪祖年谱 晚明曲家年潜 第二卷 浙江古籍出版社 1 9 9 3 年版 第5 0 3 页 o 孔丽君 论叶宪祖及其戏曲创作 第二节叶宪祖的著述 叶宪祖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的书香之家 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和文化教 育 他精研曲律 酷爱戏曲 并且和当时的众多曲学名流交往密切 其戏曲创作取得 了很高的成就 黄宗羲在 姚江逸诗 本传中对他称赞道 其填词直追元人 与之上 下 词家之有先生 亦如诗家之有陶 韦也 他一生著述甚丰 所撰戏曲三十种 其中传奇六种 金锁记 鸾铭记 今存 玉麟记 双修记 双卿记 和 宝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合同协议
- 时间的脚印教学课件
- 雨霖铃:宋词鉴赏与写作手法教学教案
- 水果简介100字(12篇)
- 早期食道癌造影表现
- 早期教育剪刀效应课件
- 期末考试作文第一次炒米花700字(7篇)
- 广告代理发布业务协议
- 早教托育营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南宁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文秘类)备考指南
- 医患沟通技巧试题及答案
- 牛仔裤廓形趋势报告
- 年产2000吨电子级超高纯石英晶体材料制造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讲话-:想为、敢为、勤为、善为
- 面点摆盘造型技术
- 2025年e答网护士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石油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
- 2025年教育管理领导力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信息平台造价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