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浣溪中学九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浣溪中学九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浣溪中学九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浣溪中学九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浣溪中学九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浣溪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先项,每小题2分,答错或不答0分,共24分)1“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海市蜃楼b小孔成像c手影游戏d阳光穿过森林形成的光斑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4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abcd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9米/秒b12米/秒c4.5米/秒d无法确定8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9把发光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该发光体倒立、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 cmb10 cmc18 cmd20 cm10李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abcd11下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abcd1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一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双选题(每题有二介答案,选对一个得2分,二个都选对得3分,错选不得分共12分)1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对的是()a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14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车和二个小球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5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d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体积成反比16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成正立的实像b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7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_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_18如图是集市上常用的一种弹簧台秤,它测得的是物体的_(质量/重力),应用的物理原理是: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_就越大19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或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m/s,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m/s21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km/h2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_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 _度23我们老远就听到佳佳同学在弹奏古筝,是跟据古筝的_来确定的;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是_声波24小明身高1.76m位于平面镜前3m处,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m,小明在镜中的像会_1.76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5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的缘故三、实验探究题26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它的速度变化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27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时间/min11.522.533.544.555.566.5温度/595552494848484847454342(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_态(选填“固”、“液”或“气”)(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28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_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g(3)如图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cm3(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 g/cm329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_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_的_像三、计算题30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31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的酱油?(矿泉水=1.0103kg/m3,酱油=1.1103kg/m3)322010年3月,大型国宝珍品秦始皇兵马俑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小红参观时发现,秦俑脚下都踏踩着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踏板,如图所示为了弄清这种制作的好处,她收集了一尊站立姿态兵马俑的有关数据:体重(含踏板)1600n,踏板面积1.6102m2问:(g取10n/kg)(1)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的质量是多少?(2)这尊兵马俑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015-2016学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浣溪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先项,每小题2分,答错或不答0分,共24分)1“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声b锣鼓声响度很小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响度【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三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的响度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振动幅度,二是距离发声物体的远近【解答】解:文中“隐隐传来”的意思,是指声音的响度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距离发声物体太远,听到声音的响度太小另外还可以证明空气可以传声但本题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发生改变故选d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海市蜃楼b小孔成像c手影游戏d阳光穿过森林形成的光斑【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阳光穿过森林形成的光斑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1)首先估计物体的长度和物体对准确程度的要求;(2)刻度尺的选取要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来选取;(3)为了减小误差,测量时要尽量进行一次测量,即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物体的长度【解答】解:人的高度大约在2m左右,躺着和站着的长度相差不大,准确到毫米就可以了;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量程是3m,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即选项a准确故选a4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如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bcd【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d图象与事实相符合故选d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力情况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abcd【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空中飞行的物体,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从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6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要正确判断物态变化过程,首先要弄清水是以怎样的物态形式出现,结合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和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判断出正确选项【解答】解:a、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鸡蛋会液化为水珠,发生液化现象,然后小水珠又慢慢蒸发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所以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蒸发,符合题意;b、此题中的水没有固态出现,而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所以不可能有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c、小水珠最后又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d、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而题目中是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9米/秒b12米/秒c4.5米/秒d无法确定【考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分析】已知物体做匀速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求物体的速度;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s内速度不变,据此可得它在前2s内的速度【解答】解:v=12m/s,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在前3s内速度不变,由于它在前2s内的速度为12m/s故选b8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考点】力的三要素【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当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时,力的方向是不同的,所以产生的效果不同【解答】解:拉和压同一弹簧说明受力方向不同,因此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选c9把发光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该发光体倒立、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5 cmb10 cmc18 cmd20 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物体离凸透镜15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一定是倒立的;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时,2fuf,解不等式得出结果【解答】解:因为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15cm2f,则7.5cmf15cm故选b10李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abcd【考点】惯性【分析】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人和车原来一起向前运动,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脚由于受地面的摩擦而静止,而上身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前运动而摔倒,据此回答【解答】解: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是因为: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故选d11下图中的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四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是()abcd【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当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受平衡力,a错误;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平衡力,b正确;c、物体下落速度在加快,所以不受平衡力,c错误;d、物体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受平衡力,d错误故选b1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一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2)二力平衡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是相同的,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它们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方向相同,尽管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选b二、双选题(每题有二介答案,选对一个得2分,二个都选对得3分,错选不得分共12分)1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对的是()a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解答】解:a、牵引力沿水平方向,而重力竖直向下,故二力不能平衡,故错误;b、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满足平衡力的四个条件,是平衡力,故正确;c、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满足平衡力的四个条件,是平衡力,故正确;d、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合力为零,故正确故选bcd14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车和二个小球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惯性【分析】(1)两个物体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后,两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并且由于光滑,两物体以相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情况分析两个物体是否相撞(2)一对平衡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解答】解:ab、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后,两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并且由于光滑,两小球水平方向均不受外力,则以相同速度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两个小球一定不相碰,故a错误、b正确;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并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把小车和两个小球看成一个整体,小车和两个小球的总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bd15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d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体积成反比【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a、b、c物质的密度;(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密度大小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va=vb=vc=2103m3时,ma=1kg,mb=2kg,mc=4kg,则a、b、c的密度分别为:a=0.5103kg/m3,b=1103kg/m3=1g/cm3,故b正确;c=2103kg/m3,所以abc,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且c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两倍,故a不正确,c不正确;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不正确故选b16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成正立的实像b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判断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透镜,像离透镜越远,像越大【解答】解:如图,平行光能会聚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a、当物体距透镜5 cm时,即在1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即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即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像变小,故c正确;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即物距变小,像距应该变大,所以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远离凸透镜,故d错误;故选b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7事实表明,04的水“热缩冷胀”,高于4的水“热胀冷缩”,由此可知4水的密度最大,所以封冻河面下较深河底的水温保持4冰层下接触冰的水的温度是0【考点】密度及其特性;摄氏温度及其计算【分析】(1)实验证明,对0的水加热到4时,其体积不但不增大,反而缩小当水的温度高于4时,它的体积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因此,水在4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水与冰的交界处,水和冰的温度是相同的,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解答】解:(1)事实证明,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2)冰下和水的交界处,有冰有水,其温度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故答案为:(1)密度;(2)018如图是集市上常用的一种弹簧台秤,它测得的是物体的质量(质量/重力),应用的物理原理是: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弹性形变就越大【考点】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分析】弹簧台秤的原理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形变量与受力大小成正比据此解答【解答】解:弹簧台称是由于物体的重力作用在弹簧上,使弹簧发生了形变,而市场上这种称是利用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转化为直接测出物体的质量;其原理: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弹簧发生的弹性形变就越大故答案为:质量;弹性形变19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考点】牛顿第一定律【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原来静止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知道有外力改变它为止【解答】解:牛顿第一定律:一起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这条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一性质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惯性定律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0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真空中的要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速度是0m/s故答案为:3108;021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自行车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18km/h【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的计算【分析】该题在判断时首先要确立题中的参照物,然后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是否发生变化,变化则物体运动,没有变化则物体静止根据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路程(3km)用的时间(10min),利用速度公式即可计算他骑车的速度【解答】解: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以自行车为参照物时,自行车上的他与路边的小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运动;已知s=3km,t=10min=h,求:v,v=18km/h故答案为:自行车;182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120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 0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同时要知道在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02=120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则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故答案为:120;023我们老远就听到佳佳同学在弹奏古筝,是跟据古筝的音色来确定的;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是次声波【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解答】解: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老远就听到佳佳同学在弹奏古筝就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蝴蝶翅膀在振动时,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所以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故答案为:音色;次24小明身高1.76m位于平面镜前3m处,像与小明的距离是6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m,小明在镜中的像会等于1.76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距离平面镜3m,则像离平面镜3m,像与小明的距离是6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大小都相同,小明身高1.76m,则像高1.76m答案为:6,等于25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地面摩擦力的缘故【考点】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就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现象是指由于物体有保持原来状态的性质而导致的现象【解答】解: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仍然向前运动,该现象是由惯性引起的;当汽车前进时,地面会对汽车有一个向后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车速减慢,最终静止;故答案为:惯性,变小,地面摩擦力三、实验探究题26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相同的初速度,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远,它的速度变化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分析】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要注意实验时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并根据实验现象可观察到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在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解答】解:在如图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相同的初速度,这是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由实验现象可知,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远,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相同的初速度;阻力;远;做匀速直线运动27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时间/min11.522.533.544.555.566.5温度/595552494848484847454342(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2min时是液态(选填“固”、“液”或“气”)(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8【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由图表的信息可知:此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即该物质有凝固点,是晶体,可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解答【解答】解:(1)由图表可知:在12.5min时,该物质的温度逐渐降低,物质还没有开始凝固,仍然处于液态,因此在第2min时,该物质还是液态;(2)由图表可知,该物质有凝固点(48),因此该物质是晶体;(3)由图表可知:在34.5min内,该物质的温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该物质有凝固点,凝固点为48故答案为:(1)液;(2)晶体;(3)4828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62g(3)如图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g;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3.1103 g/cm3【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托盘天平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前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左侧的零刻度处,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平衡(2)使用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3)掌握替代法测体积的方法,石块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4)计算出排开水的体积,根据=计算石块的密度【解答】解:(1)托盘天平使用时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g,游码左侧与2g刻度线对齐,因此小石块的质量是50g+10g+2g=62g(3)通过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得知石块的体积,由题意知,v=v排=20cm3;(4)小石块的密度=3.1g/cm3=3.1103kg/m3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2)62;(3)20;(4)3.110329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a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